魏晋文学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魏晋文学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魏晋文学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
(最重要的一点)
文学自觉的表现:
1宋文帝立四学,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并立;
2范晔《后汉书》单列《文苑列传》,与《儒林列传》等并立;
3文、笔之辨。
《文心雕龙·
总术》:
“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
四、哲学对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影响
▪一、玄学对文学的影响:
1.玄学的几个重要论题:
崇有与贵无、名教与自然、言意之辨、形神之辨、名理之辨。
对文学和艺术有直接影响的是崇尚自然的一派、言不尽意的一派和得意忘言的一派。
2.玄学中崇尚自然的思想,进一步确立了以“自然”与“真”为上的审美理想,对文学产生影响。
(陶渊明为代表)
3.言不尽意论和得意忘言论对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产生的重大影响。
4.玄学直接促使了玄言诗的产生。
玄学为玄言诗所沉淀的理趣所开创的两条路子:
陶渊明将日常生活与玄意的结合,谢灵运将山水与哲理体悟的结合。
5.玄学直接孕育了山水诗的形成。
(从刘勰的“庄老告退,山水方滋”到现在所公认的玄学孕育山水)
6.玄学对士人行为方式的影响与审美观念的形成:
魏晋风流。
▪二、佛教对文学的影响:
1.想象世界的丰富。
佛教传入以前中国传统的思想中只有今生此世,佛教带来了三世(前世、今世、来世)的观念,因果、轮回的观念,以及三界、五道的观念。
扩大了思维的时间和空间,随之想象世界的扩大。
2.故事性的加强。
佛经中记载的大量故事,随着佛经的翻译传入中国,并且流传到民间,加强了中国文学的故事性。
3.反切的产生和四声的发现。
陈寅恪《四声三问》认为四声的发现与佛经的转读有关。
4.词汇的扩大。
随着佛经的大量翻译,反映佛教概念的词语,也大量进入汉语。
“因缘”、“境界”“菩提”等。
5.文学观念的多样化。
佛教中关于真与空的观念,关于心性的观念,关于境界的观念,关于象和象外的观念,以及关于形神的讨论,也丰富了文学观念。
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三曹对生死的看法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的生命观:
都认识到了生命的无常。
都承认生命的不能永恒。
魏氏三祖:
是指武帝曹操、文帝曹丕、明帝曹睿
一、曹操
▪诗歌的内容和体式:
写现实、政治主张和自己统一天下的雄心。
所留下的全是乐府诗,以四言为主,是四言诗的最好发挥者。
▪整体风格:
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曹操诗歌中胸怀远大,仿佛天地宇宙都是他的舞台。
中国文学史上,其气魄只有毛泽东可以与之并提。
乐府诗的两大特点:
▪第一,遵守音乐音节,根据音乐的形式特征形成比较固定的表达程式。
▪《曹瞒传》:
太祖为人佻易无威重,好音乐,倡优在侧,常以日达夕。
▪第二,突破古题的主题限制,以乐府旧题写时事和进行抒情。
写时事如《薤露行》、《蒿里行》;
抒情如《短歌行》。
中国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步出夏门行·
观沧海
1.曹操是建安文学的领袖,笼络了大量士人,营造了建安一代诗风。
2.曹操继承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苦难,表现其政治理想,抒发雄伟抱负。
3.诗歌绝少华美辞藻,结构也不很精致,常从大处落笔,语言古朴,气势宏伟,内涵厚重,风格悲凉慷慨,沉郁雄健,显示出鲜明的个性色彩。
4.乐府诗从他开始,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
二、曹丕
▪曹丕在文学史上的两大贡献:
▪第一,其《典论·
论文》是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门性的论著。
标志着文学的自觉。
▪第二,《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文人七言古诗。
▪诗歌特点:
1.悲而伤的表达。
2.对柔弱情怀的体悟(女性的最佳代言)。
3.乐极而悲的多愁善感。
4.对汉乐府古辞的拼割。
三、曹叡
此人的主要功绩在于崇文。
曹植
▪曹植的创作:
以公元220年曹丕称帝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诗歌的内容,一是反映战争和动乱,如《送应氏》,情调悲凉。
二是抒发理想和抱负,富于进取精神和自负自信的少年意气。
•在后期诗文中,主要表达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和预感到生命即将在屈辱与碌碌无为中消耗、失去其应有价值而产生的悲哀,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开启了正始诗风。
•他的诗歌是政治悲剧与诗歌才华的展现。
曹植诗歌中的两个特殊点:
▪1.诡异2.白日意象
曹植是最有代表性的建安诗人
1.最乐观、浪漫的情怀。
对侠少的钟情。
如《白马篇》、《薤露行》。
2.最华丽的歌唱、最能代表曹植的才华。
三、最哀怨的情怀
四、最悲伤的自陈
▪曹植是第一位大力创作五言诗的文人,五言诗在他的手中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
▪他的诗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风格兼有父兄之长,达到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成为建安诗坛最杰出的代表。
建安七子和蔡琰
▪建安七子:
孔融、阮瑀、徐干、陈琳、王粲、应瑒、刘桢。
孔融年最长。
▪“七子之冠冕”是王粲。
▪蔡琰为蔡邕之女。
孔融《杂诗》阮瑀的《驾出北郭门行》(此即将汉乐府中的《孤儿行》重新写过)
▪徐干的《室思》之三: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最后一句引起了后人无数的模仿。
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对答式结构、惨痛的情绪。
)王粲《七哀诗》其一(极其惨痛。
)
刘桢的两面:
▪慷慨磊落
▪轻妙秀丽
蔡琰《悲愤诗》
四、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
▪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亦即“建安风骨”。
所谓“建安风骨”,即建安文学(“三曹”、“七子”的诗歌创作)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格、气骨。
▪其内涵是:
1.政治理想的高扬。
造成悲凉慷慨的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2.人生短暂的哀叹。
表现为三种不同的态度。
3.强烈的个性表现。
曹操的诗古直悲凉,气韵沉雄;
曹丕诗便娟婉约,有文士气;
曹植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钟嵘《诗品》)。
4.浓郁的悲剧色彩。
以曹植诗最有代表性。
▪这些时代特征也正构成了“建安风骨”美学范畴的内涵。
▪刘师培把“建安风骨”总结为四个方面(见《中古文学史》):
1.清峻。
曹操以刑名法术治理天下,于鞍马间为诗为文,用语简洁,词气峭厉,不傍经典,直抒胸臆,故文风清峻。
2.通脱。
即随便之意。
诗文的随便由思想的随便而来。
这跟汉末儒学衰微,玄学兴起有关。
故这一时期的文学,既有直面现实人生,积极建功立业的乐观精神,也有命运无常、人生短促的感叹。
3.骋词。
即气盛词壮。
建安文人思想束缚较少,精神比较自由,故其议论时事,抒写情志,无不畅所欲言,力求充分地表现自我,由此形成“骋词”的艺术风格。
4.华靡。
即华丽。
曹操尚质朴为文,而注重诗文华靡的,首推七子和曹丕、曹植兄弟。
建安文学之渐趋华靡,表明文学已摆脱经学的附庸地位,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开始受到文人的自觉重视。
这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所谓风骨,历来解释纷纭。
依我的看法,就对象来说,主要是指诗歌的情感和节奏而言;
就风格来说,是既有力度,又有速度。
乃是一种刚健的动态感。
建安时期文学的基本特点
真实地反映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的情感。
在艺术精神上继承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形式上亦带有鲜明的民歌风调。
作品内容充实,意境宏大,笔调朗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形成了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
阮籍、嵇康与正始文学
正始之音
“正始”是魏齐王曹芳的年号(240-249)。
文学史上所说的正始文学,还包括正始以后直到西晋立国(265)这一时期的文学。
诗风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诗歌表现了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
这是正始诗风的独特面貌。
魏晋之际文学的代表作家是“竹林七贤”。
其名称始见于《世说新语·
任诞》
▪“竹林七贤”实际上是个名士集团。
山涛、王戎后来投靠司马氏,其余五人都崇尚老庄,任性嗜酒,寄情山水,反对礼法名教,对司马氏的篡权夺位不满。
▪文学成就上,向秀的《思旧赋》为悼念好友嵇康和吕安所作,十分感人,但无诗流传;
刘伶只有一首五言诗传世;
山涛、王戎、阮咸没有诗歌传世。
▪因此,七贤中真正能代表正始文学最高成就的只有阮籍和嵇康。
阮籍的创作
▪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
这些诗非一时一地而作,是总计平生所作诗,总题为“咏怀”。
是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充满苦闷和孤独的情绪。
阮籍诗小结:
1.阮籍的咏怀诗体现了正始文学最基本的特点,即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
过去还从未有人把人生描述的如此孤独、悲凉。
他的诗重在写心,从自己的心理感受揭露封建社会压迫人性、人权的本质。
是另一种形式的愤世疾俗之情的发泄。
2.阮籍的咏怀诗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诗的先河,它摆脱了对乐府民歌的模仿,把深刻的哲理引入诗中,同时与一系列的艺术形象相结合,表现手法多用象征寓意,形成曲折幽隐的风格特点,使诗歌的内涵更为深厚。
可以说,中国的诗歌到了阮籍的咏怀诗,明显变的厚重了。
3.阮籍的咏怀诗首创了我国五古抒情组诗的体例。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信中鲜明的表明自己的个人意识和追求个性自由的精神,这正是魏晋文学最显著的特色。
嵇康的四言诗
▪嵇康诗现存五十馀首。
有四言、五言、七言和杂言,而以四言成就较高。
他的四言诗是继曹操之后一批成功之作。
▪嵇康的诗,以表现其追求自然、高蹈独立、厌弃功名富贵的人生观为主要内容。
▪其中《幽愤诗》自述平生的遭遇和理想抱负,对自己无辜受冤表示极大愤慨。
诗末说:
“采薇山阿,散发岩岫。
永啸常吟,颐性养寿。
”表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嵇康诗的风格,刘勰《文心雕龙》评为:
“嵇志清峻。
”
两晋诗坛
太康诗风
▪“太康”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年号。
文学史上所说的“太康文学”,是指从“泰始”(晋武帝司马炎年号,公元264年)到“元康”(晋惠帝司马衷年号,公元299年)约30多年间的文学。
太康诗风是指以陆机、潘岳为代表的西晋诗风,繁缛是其总体的特点。
一、太康诗人的生存:
依附于政治权贵。
二、依附于政治权贵的方式:
驰骋才华
3.驰骋才华的努力:
1.拟古(与古人争胜)关于拟古:
形式上,大多沿袭《古诗十九首》古题、本事、主题,但更为文雅和华丽。
(屡用譬喻、掌故、铺排、对偶营造华丽意境;
采用同音重复、句式重复的赓续,表现诗作的韵律感;
使用并列词组,不讳连词,“且”、“与”一再重复,给读者舒缓感,也间接透过拉长声音,深一层修饰欲发之情)直接抒情成分的减少和形象描绘的增加。
(古诗中直接抒情多,形象描绘不是重点)
2.追求诗歌技巧的进步(惟与古人争胜,亦是与今人争胜)
关于技巧的进步(实际上也体现在拟古当中):
(1)语言由朴素古直趋向华丽藻饰
(2)描写由简单趋向繁荣(3)句式由散行趋向骈偶。
左思与《咏史》
从《两都赋》到《二京赋》到《三都赋》
▪班固《两都赋》“西都宾”与“东都主人”二人的名分一目了然,分别代表了都雍与都洛两种相互对立的京都理念。
宣扬东都的政治。
▪张衡的《二京赋》分《西京赋》与《东京赋》。
宣扬东都统治者崇尚懿德、整饬礼教的巨大成就。
▪左思的《三都赋》分别是《吴都赋》、《魏都赋》、《蜀都赋》。
每篇赋中都借假想人物之口,描绘和评论当地的形势、物产和制度,涉及到当时朝野上下都关心的内容,像统一全国等问题,因此在当时受到好评。
左思赋的成功不仅因为它述事之翔实、辞采之华美,更在于其适应了晋国平定蜀、吴,一统天下后,要明确晋承魏统的需要。
左思的《咏史》
▪内容上主要写寒士的不平与抗争;
手法上诗多引史实,但不再是“就史(事)叙史(事)”,而是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借古述怀。
名为咏史,实为咏怀。
开创了咏史诗借咏史以咏怀的新传统。
▪在形式上,是本自于阮籍《咏怀》,都以成组的五言古诗来进行情感的抒发,只不过是借用了咏史的形式。
▪平视权贵的自信自负之气,立功而不受赏的胸怀,奠定了盛唐文人的精神气格。
郭璞的《游仙诗》
▪诗歌以“游仙”为名,始于曹植,但以游仙为题材则可上溯到战国时期。
游仙诗的两种类型:
1.借游仙而写世间之不公正,为牢骚之语,实则并不相信神仙之事。
早如屈原的《离骚》,晚如曹植的《远游篇》、《仙人篇》、《游仙诗》等。
2.描绘神仙的生活,表达对长生的渴求。
如汉乐府《吟叹曲·
王子乔》、《董逃行》、《长歌行》等。
郭璞的游仙诗
▪《游仙诗》原作总数不详,今存完篇及残诗约19首。
其中以萧统《文选》所载7首流传较广,大体可以代表《游仙诗》的整体特点和成就,不妨视为组诗。
▪其一“京华游侠窟”,略有序诗作用,申述在游侠、隐逸、仕宦、游仙四种生活中,游仙最为理想;
▪其二“青溪千余仞”,抒写高隐和仙遇两类美妙遐想,感慨人生束缚的怅惘;
▪其三“翡翠戏兰苕”,抒写清隐山林和高蹈游仙两类生活境界,赞美游仙无穷高大;
▪其四“六龙安可顿”,抒写时光不尽而物化有时,感慨人生有限而仙化无望;
▪其五“逸翮思拂霄”,抒写志士不遇,哀伤壮怀不展,坦露诗人初衷;
▪其六“杂县寓鲁门”,揭露神仙生涯美妙而虚妄,讽刺帝王追求神仙长生的不智;
▪其七“晦朔如循环”,略有终曲意味,点出人生尘世而向往游仙,真谛不在成仙,而在看破人生,摒弃仕途,隐居山林,服食养生。
▪所以结语说:
“长揖当途人,去来山林客。
▪总起来看,这组《游仙诗》的整体思想集中表明两点:
▪一是现实人生(包括对抗现实的隐逸)都是无望的,只有彻底超脱人生的神仙生涯是美妙的,因而组诗中一再咏叹隐逸不如游仙;
▪二是神仙生涯固然美妙,实则虚妄,根本不是人们有限人生中可望获得的,因而组诗中一再悲叹游仙无望,痛哭流涕,甚至施以讽刺。
孙绰等人与玄言诗
▪一、玄言诗兴起于东晋的原因:
1.魏晋玄学以及清谈之风的兴盛;
2.东晋政局以及由此形成的士人心态。
(玄学风气的东渡、世俗以能否谈玄作为雅俗区分的标准、王导和谢安的倡导)
3.佛教的流行
4.玄释合流促使东晋的方内名士与方外高僧都追求“心隐”以及从容、潇洒的生活,从而关注山水、清谈和诗酒风流。
二、代表人物:
东晋的孙绰与许循。
三、玄释合流、风格上的朴实和简单是孙、许等人玄言诗的重要特点。
钟嵘《诗品》称孙绰、许询、桓、庾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
四、早期的玄言诗虽然讲玄释合流,但只是在思想和生活方式中,玄言诗中则以抒发老庄玄理为主,少有佛学痕迹;
到释道安弟子慧远及其道友,才开始以佛理入诗。
五、东晋玄言诗对后世的影响相当深远,陶渊明的田园诗、谢灵运的山水诗,白居易诸人的说理诗,宋明理学家之诗,都多少受其熏染。
兰亭集会的文学史意义:
1.是对石崇金谷园之游的模仿。
▪《世说新语·
企羡》:
“王右军得人以《兰亭集序》方《金谷诗序》,又以己敌石崇,甚有欣色。
2.标志着诗人已开始留意山水审美,并从山水中体悟玄理。
这种尝试预示着山水诗将要兴起。
兰亭雅集对中国文人生活情趣有重大影响,同时对诗歌流派的形成也有推动作用。
3.对陶渊明的影响。
陶渊明
▪辞彭泽令是陶渊明一生的分界。
▪此前,他不断在官僚与隐士这两种社会角色中做选择,隐居时想出仕,出仕时要归隐,心情很矛盾。
▪此后他坚定了隐居的决心,一直过着隐居躬耕的生活。
虽然仍有机会,但甘苦于田园。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隐居终老时期
Ø
艰苦但是容易满足。
孤单但是充满温情。
恋生但是纵浪大化。
被塑造出来的风流
一、与刺史王弘的交往。
二、隐居生活。
三、与酒。
陶渊明思想的三个层面
1.老庄思想影响下的崇尚自然
“自然”是老庄哲学特有的范畴。
老庄所谓“自然”是一种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状态。
世间万物皆按其本来的面貌而存在,依其自身固有的规律而变化,无须任何外在的条件和力量。
▪陶渊明希望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的性情。
所谓“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去来兮辞序》)。
所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
2.对先秦原始儒家安贫乐道思想的继承
三、对人伦以及生命的脉脉温情。
这是来自儒家的情感。
陶渊明的田园诗
▪田园诗和山水诗往往并称,但这是两类不同的题材。
田园诗会写到农村的风景,但其主体是写农村风景和生活。
山水诗则主要是写自然风景,写诗人对山水的审美,往往和行旅联系在一起。
▪陶渊明的诗,严格地讲只有《游斜川》一首是山水诗,他写得多的是田园诗。
▪田园诗是陶渊明为中国文学增添的一种新题材。
▪三个特点:
▪一、写到了自己的躬耕生活以及自己在劳作中得出的感受。
▪二、写出自己的穷困以及对人世的感受。
▪三、最重要的是写出了自己在田园里的那种自得自在感、欢欣感。
陶诗的另一面咏怀与咏史
1.五古组诗,围绕着出仕与归隐这个中心。
•《饮酒》、《拟古》、《杂诗》,《咏贫士》、《咏三良》、《读山海经》等。
•《饮酒》、《拟古》侧重于歌咏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和归隐不仕的决心;
《杂诗》集中抒写日月流逝、有志难骋的痛苦;
《咏贫士》则赞美了安贫乐道的高节。
《咏三良》则是偏重于古代人物的咏史诗。
陶诗的另一面:
金刚怒目
鲁迅先生指出,陶诗不但有“静穆”、“悠然”的一面,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
陶诗的另一面对生死问题的看法
陶诗中的飞鸟、游鱼以及孤云意象
陶诗歌的总体艺术特征
1.自然。
自然不仅是陶渊明的人生旨趣,也是其诗歌的总体艺术特征。
他的诗不追求强烈的刺激,没有浓重的色彩,没有曲折的结构,纯是自然流露,一片神行。
2.日常生活的诗化:
田园生活的入诗。
日常生活的入诗。
3.对自然、人伦的温厚情意贯串于诗歌之中,形成一种厚实而有生气的感染力。
4.浑融完整,意境高远。
情、景、事、理的融合。
以理为统摄,但又是形象化的、具体的理,不是枯燥的、抽象的。
5.语言自然而精工。
陶诗用语质朴无华,而又精炼传神。
6.风格多样。
陶诗以自然冲淡的风格为主,但有时也显得抑郁悲戚。
又露出如鲁迅所言的“金刚怒目式”的雄豪悲慨之气。
陶渊明的散文
▪《五柳先生传》:
自传式。
自我人格理想的想象。
着意塑造自己从日常生活中获得快乐的一面。
饮酒的自适、读书的自适等。
▪《桃花源记》:
浪漫的社会理想。
▪《归去来兮辞》:
回归田园生活的宣言。
▪总的来看,无论人格理想还是社会理想,陶渊明都体现出两个方面的追求:
无外务干涉的自适,人伦间的脉脉温情。
南朝诗运的转关
诗运转关的三个方面
▪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
“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一转关也。
▪声色:
对应于“性情”。
追求诗歌表现对象的美。
诗歌本身形式的美。
▪魏晋和南朝属于两个不同的阶段:
魏晋诗歌上承汉诗,总的诗风是古朴的;
南朝诗歌则一变魏晋的古朴,开始追求声色。
两个表现:
从写意到摹象,从启示性到写实性。
▪转关的三个方面:
谢灵运(山水诗)、鲍照(乐府诗)、永明体(律诗)。
谢灵运和山水诗
1.山水诗的出现、兴盛
1.早在《诗经》和《楚辞》的时代,诗中就出现了山水景物,但那往往只是作为生活的衬景或比兴的媒介,而不是作为一种独立的审美对象。
2.汉末建安时期,曹操的《观沧海》才算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3.晋宋时代则是山水诗兴盛的时期
2.晋宋之际山水诗兴盛的原因:
1.隐逸之风。
2.江南经济的发展。
3.玄学与玄言诗的影响。
4.山水绘画及理论的产生。
5.五言诗的成熟以及江南民歌中描写自然景物的艺术经验。
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
▪一、以山景为主,多是先叙出游,次写见闻,最后谈玄或发感喟,如同旅行日记。
▪二、大全景式的构图。
写景面面俱到,仰观俯察,寓目辄书,“大必笼天海,细不遗草树”(白居易《读谢灵运诗》。
按照上下左右东西的空间顺序排列。
▪三、极貌写物。
开出了山水诗中以铺写繁富、典丽、厚重为特色的一种境界,成为唐代山水诗派中雄深诗风的先导。
▪四、善用生涩、凝重的声调描绘山水巉削奇险、丰富多变的姿貌。
已懂得运用中国文字象形会意的特点,使声调、语感、节奏与描写对象相协调。
▪五、辞采繁富、富丽精工
关于谢灵运山水诗中“玄言的尾巴”:
▪玄言的成分缩小为“尾巴”。
▪山水诗的总体结构:
写景与抒情;
▪抒情的两种模式:
高远之怀抱与日常之情怀。
▪谢灵运“玄言的尾巴”实际上是为山水诗走向高远的格局做了方向上的指引。
从谢灵运到谢朓
▪从南齐永明年间开始,随着文学主张的变革,语言风格的变化,声律说的兴起,山水诗又原来的突破口加以开扩。
▪内容从探幽寻胜变为描写常见风光,风格从典雅工丽、深重典涩转为清俊流利、秀丽自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一演变的过程中,谢朓的山水诗起了重要的转关作用。
小谢山水诗的特点
1.行役诗发展为以宦游为主的山水诗,着重表现了在平时生活中常见的江南水景,开出了清远绵渺的新境界,成为初盛唐山水诗派中清丽诗风的先导。
2.承接魏晋以来“缘情”的传统,完全摆脱了玄言诗以山水证道的思维习惯,使山水与人的情灵相结合,开创了景中见情、化繁为简的表现手法。
3.注意到景物的动态、光色以及总体情调的描绘,从虚处和细处表现出大自然活泼的生机和絪缊的气韵。
大谢体与小谢体比较
▪1.从行役诗到宦游诗。
▪2.写景方式的转变:
从繁复到清空。
▪3.抒情方式的转变:
高远的哲理和日常的情思。
▪山水诗从谢灵运发展到谢朓有两个基本倾向。
▪一、从表达情感方面说,是从证道到抒情到逐步减弱抒情;
▪二、是从风格上说,是从繁复走向清空,并走向清浅流利。
鲍照及其乐府诗、边塞诗
▪遭打击和压抑的命运:
一生沉沦下潦。
▪鲍照一生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