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抢救技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951886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2.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危重症抢救技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急危重症抢救技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急危重症抢救技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急危重症抢救技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急危重症抢救技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急危重症抢救技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急危重症抢救技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危重症抢救技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急危重症抢救技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口咽通气道,喉罩简易呼吸器,氧气,负压吸引设备,吸痰管,开口器,喷雾器,橡胶手套。

2.喉镜与各型叶片、各型气管导管、管芯、牙垫、气管插管固定带、10ml注射器、插管钳。

3.使用镇静、麻醉、肌松、抗胆碱和鼻粘膜收缩药物,润滑剂,建立静脉通路。

4.抢救车。

5.连接心电图、SpO2、血压监测,ETCO2监测。

6.可能发生的意外要先与有关的医师与家属交代清楚,对插管的必要性和危险性取得理解和一致认识。

患方签署知情同意书。

四操作方法

1.气管插管有经口和经鼻两种方式,以下以经口明视气管插管来说明

2.清除口、鼻、咽腔的分泌物、血液的胃返流物,取下义齿,检查有无牙齿松动,松动明显可拔除。

3.若选用清醒插管,可经环甲膜向气管注入1%地卡因1~2ml,并用喷雾器向咽喉部喷1%地卡因进行表面麻醉,也可用2%~4%利多卡因代替。

对神志不清、下颌不松、牙齿紧闭者可予地西泮10~20mg静注,若仍下颌不松可予万可松0.08~0.1mg/kg或本可松、琥珀胆碱等。

4.插管前如患者呼吸不佳、缺氧严重或用肌松剂者,可通过连接面罩的简易呼吸器正压高浓度氧人工呼吸后行气管插管。

5.固定头部,取头后仰位。

6.左手持喉镜,右手持导管芯,将喉镜片从右侧口角放入口腔,滑向正中,向前推进依次可见舌根部、悬雍垂、咽喉壁、会厌。

若用弯喉镜片,将镜片前端送至会厌和舌根交界根部。

若用直镜片则直接挑起会厌,向前向上提喉镜,即可看见食管出口一食管和咽喉的交接一声门,对准声门送入气管导管,放入牙垫,退出喉镜。

7.给气囊充气,接简易呼吸器,用听诊器检查两侧呼吸音是否对称。

8.选适宜刻度固定好插管位置,吸出气道分泌物。

五须知

1.术前,病人和器械均需充分准备。

操作动作轻柔,切忌粗暴。

2.选择适宜的导管,一般男性选用F36~40号,女性可用F32~36号。

3.套管的气囊应每6h放气一次。

4.插管后要认真检查导管是否在气管,注意病情变化,应与时吸除导管的痰液。

第二节快速经皮气管造口术

、适应症

经皮气管造口术适合于需要长时间机械通气的患者。

、禁忌证

以下情况不宜经皮气管造口术:

1.已经紧急放置过气管造瘘管的患者。

2.有甲状腺肿大或触摸不到环状软骨的患者

3.造口部位皮肤感染的患者。

、术前准备

1.让患者取气管造口术体位。

2.在患者肩下放一枕头或一卷毯子,使头颈部充分伸展。

3.抬高床头呈30°

4.使用镇静剂和呼吸机控制患者呼吸,持续监测氧饱和度。

5.松开固定气管导管的胶布。

6.消毒颈前区域并铺巾。

、操作方法

1.触摸标志性结构(甲状软骨、环状软骨)。

最终导管应放在甲状软骨与第一气管环或第一与第二气管环之间。

2.自环状软骨下缘沿正中线做1~1.5cm皮肤切口。

3.沿切口用1%利多卡因与肾上腺素浸润麻醉。

4.将气管导管气囊放气,导管拔出1cm或拔至正好位于声带一下。

5.切开皮肤以后,用蚊嘴钳从垂直与水平方向分离至气管前间隙,再用手指尖在正中线轻轻分离气管,暴露环状软骨。

如果遇到甲状腺应将其峡部向下推开。

(注:

切开皮肤也可在放置“J”形导丝之后进行)注意:

一下步骤可以在支气管镜直视下操作,这有助于确定针、导丝、扩器的穿入,并可检查气管造口管与气管隆突的相对位置。

6.再次向局部注射附加局麻药。

用针从正中线向后向下穿刺,同时回抽注射器针栓。

当针进入气管时,注射器可见气泡。

当针在气管时,注射1ml利多卡因后拔出针。

7.用注射器抽取利多卡因后接于17G套管针上,按上述方法穿刺并确定气管空气的位置。

8.当针尖进入气管后,让助手轻轻移动气管导管,以确保针未刺到气管导管。

如果看见或感觉到针动,将针退回,让助手将导管往外拔。

9.当抽出气体后,拔出针芯,将外层套管送入数厘米,确保经套管能抽出气体。

10.经套管将“J”形导丝插入气管,拔去套管。

导丝上的结节可提示导丝插入的深度。

11.经导丝插入11Fr扩器并轻轻旋转以扩气管穿刺口。

保留到死,拔除扩器。

12.按照引导导管上箭头所示的方向,经导丝插入8Fr引导管直至皮肤标志。

将引导导管与导丝一起往气管送,直至引导管的安全脊到达皮肤水平。

调整引导管是期末段位于导丝近端的标志处。

13.开始逐渐扩气管瘘口。

1)首先,经导丝与引导导管插入12Fr扩器。

2)调整扩器的位置,使扩器的末端位于引导器的末端位于引导导管上唯一的定位标志处。

3)注意保持两者的相对关系,并作为一个整体通过旋转运动穿入气管,直至扩器上的皮肤标志。

通过反复几次的穿入与拔出以达到有效扩气管瘘口的目的。

4)拔出蓝色扩器,保留引导导管与导丝。

14.按照步骤12的方法,继续用大一型号的扩器进行扩。

15.将气管瘘口扩至所需的找瘘管大小(24Fr、28Fr、32Fr与36Fr径分别为6mm、7mm、8mm和9mm)。

16.选择适宜的扩器用于引导造瘘管(造瘘管径为6mm用18Fr,7mm用21Fr,8mm用24Fr,9mm用28Fr)。

17.将造瘘管与扩器涂润滑剂,把造瘘管套在扩器上,使造瘘管顶端离扩器顶端约2cm,确保气囊安全放气。

18.经引导导管与导丝将扩器与造瘘管送至安全脊,再将他们作为一个整体穿入气管。

一旦气囊进入气管,拔除蓝色的扩器、引导导管与导丝。

19.将造瘘管送入至其凸缘。

20.接造瘘管与呼吸机,将气囊充气,检查通气情况,拔除气管导管。

通过造瘘管吸引以检查有无出血。

支气管镜可以用于检查造瘘管位置并帮助吸痰。

21.用尼龙线固定造瘘管,并系以绑带。

、须知

1.详细掌握经皮气管造口术。

2.此项手术需要至少两位医师,一位负责看护病人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和循环状况,另一位医师执行手术。

3.如发生出血,用直接加压法止血。

如果流血无法控制,必须采用外科手术切开止血。

4.在手术过程中钢丝受损,会影响手术进行。

只有在以下情况可以继续进行:

1)受损部分仍可推进气管;

2)仍有足够长度的钢丝未受损,如果钢丝无法复原,需再拆一组产品或钢丝。

第三节环甲膜切开术

一、适应证

1.急性喉阻塞,尤其是声门区阻塞患者,严重呼吸困难,来不与行气管切开时。

2.需行气管切开,但缺乏必要器械时。

二、禁忌证

1.一般无绝对禁忌症。

2.已明确呼吸道阻塞发生在环甲膜水平以下时,一般不行环甲膜穿刺术。

三、操作方法

1.病人去枕仰卧位或半卧位。

2.以颈中线上甲状软骨下缘与环状软骨弓上缘之间为环甲膜穿刺点。

3.穿刺部位消毒,带无菌手套,1%利多卡因局麻。

危急情况下可直接穿刺。

4.以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18号穿刺针垂直刺入,注意勿用力过猛,落空感觉出现表示针尖已进入喉腔。

此时接10ml注射器,回抽应有空气,确定无疑后,适当固定穿刺针。

5.术后处理

1)可经穿刺针接氧气管给病人吸氧,缓解病人缺氧和呼吸困难。

2)待病人情况稳定后,尽早行气管切开或转运到医院做进一步诊治。

四、须知

1、环甲膜穿刺不能偏离中线,以免碰到大血管,造成出血。

2、进针不能太深,尤其在使用代用的针头时要注意不要刺入食管。

3、环甲膜穿刺不适用于儿童,只限与成人。

4、作为一种应急措施,穿刺应争分夺秒,穿刺针留置时间不宜过久,一般不超过24小时。

第四节气管切开术

1、预期或需要较长时间机械通气治疗时。

2、上呼吸道梗阻所致呼吸困难,如双侧声带麻痹,有颈部手术史或颈部放疗史。

3、反复误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较多而且患者气道清除能力差。

4、减少通气死腔,有利于机械通气支持。

5、因喉部疾病致狭窄或阻塞而无法进行气管插管。

6、头颈部大手术或严重创伤需要行预防性气管切开,以保证呼吸道通畅。

气管切开术创伤大,可发生切开出血或感染。

1、切开部位感染或化脓。

2、切开部位有肿物,如巨大甲状腺肿、气管肿瘤等。

3、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如弥散性血管凝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等。

三、术前准备

气管切开包、常规皮肤消毒物品、气管套管、手套、凡士林油纱条、生理盐水、肾上腺素、1:

5000雷夫奴尔、砂轮、胶布、肩部垫枕、蛇皮灯、电源接线板、吸痰器、麻醉机、呼吸机。

四、操作方法

1、患者取仰卧位,垫高肩部。

如呼吸极度困难,不能平卧,可在开始时采取半卧位,显露气管后再平卧。

但必须保持中立位,必要时由专人固定病人头部。

2、颈部皮肤常规消毒后,术者带无菌手套,铺洞巾,利多卡因局部侵润麻醉。

3、自环状软骨下缘至胸骨上凹,沿正中线做皮肤切开,分离皮下组织,结扎血管。

先沿正中线切开颈浅筋膜,分离舌骨下肌群,将甲状腺峡部向上推开,暴露气管。

4、切开气管的第三第四环状骨,开切口,同时拔除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管的管芯。

置入金属气管套管,用带着固定,创口可填塞引流纱条一条。

如创口过长,在切口上端皮肤可缝合一针。

5、操作过程中,注意随时用吸引器吸出血液和痰液。

6、连接呼吸机。

五、须知

1、适应证要掌握适当。

2、术前病人呼吸严重困难,烦躁不安,估计手术难度较大,可先行气管插管,再行气管切开。

3、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术中注意认清解剖标志,防止损伤周围重要血管和神经。

4、选择适宜大小的气管套管,插入套管后,检查套管是否通畅,快速吸尽气管分泌物。

5、加强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防止气管套管脱出和分泌物阻塞。

6、病情稳定,气管分泌物减少,堵住气管口能发声,且无呼吸困难者,可考虑拔管。

拔管前,先试将套管完全堵塞,观察2天,无呼吸困难的,可以拔管。

清洁创口后不做缝合,仅用胶布将皮肤对拢,外敷纱布,2~3天切口即可自行愈合。

第五节异物卡喉窒息的Heimlich手法

1、严重出血性疾病或气管切开部位以下占位性病变引起呼吸道梗阻的患者。

2、进食时因食物或异物卡喉窒息的病人。

二、临床症状

病人被食物或异物卡喉后,将会用一手放到喉部,此即Heimlich征象。

此时可询问病人:

你卡着了吗?

如病人点头表示:

是的。

立即实施Heimlich手法抢救。

但如无这一痛苦的征象,则应观察一下征象:

1)病人不能说话或呼吸

2)面、唇青紫

3)失去知觉

(一)应用于成人

1.用一下四个步骤,可安全而迅速是解除异物引起的呼吸道阻塞。

2.抢救者站在病人的背后,用两手臂环绕病人的腰部。

3.一手握拳,将拳的拇指一侧放在病人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

4.用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上抬压迫病人的腹部,不能用拳击和挤压,不要挤压胸廓,冲击力仅限于手,不能用双臂加压,记住:

病人的生命在你手上。

5.重复至异物排出。

(二)应用于婴幼儿

患儿平卧,面向上,躺在坚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抢救者跪下或立在一侧,或者患儿取坐位,并使患儿骑坐在抢救者的两大腿上,背朝抢救者,用双手的中指和食指,放在患儿胸廓下和脐上的部位,快速向上加压压迫,但要很轻柔,重复至异物排出。

(三)自救

可采用上述用于成人4个步骤中的2、3、4步骤,或稍稍弯下腰去,靠在一固定的水平物体上,如桌子边缘,椅背,护手栏杆等,对着这水平物体压迫你的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重复至异物排出。

当你异物卡喉时,切勿离开有其他人的房间,可用手势表示,以求救援。

(四)应用于无意识的病人

病人仰卧位,抢救者面对病人,骑跨在病人的髋部,用一手置于另一手上,将下面的一手的掌跟放在病人胸廓下,脐上的腹部,用身体的重量,快速压迫病人的腹部,重复至异物排出。

、预防食物和异物卡喉窒息的方法

(一)预防卡喉须知

1.将食物切成细块。

2.充分咀嚼食物。

3.口中含有食物时,应避免大笑、讲话、行走或跑步。

4.不允许儿童将小的玩具放入口中。

(二)以下情况者,进食时应格外注意

1.有假牙者。

2.饮酒后进食。

第六节氧气疗法

1.急性缺氧。

2.紫绀。

因肺部疾患引起紫绀的患者需给氧,但要排除末梢循环、血红蛋白和先天性心脏病等因素引起的紫绀。

3.呼吸困难,呼吸过快或过慢,频繁的呼吸暂停。

4.心功能不全或贫血患者。

5.判断给氧的确切指征是动脉氧分压。

氧分压在60mmHg(8Kpa)以下需给氧。

通常氧分压在60mmHg(8Kpa)以上时血氧饱和度多在90%以上,大多不需要给氧。

二、术前准备

1.装表,打开总开关清洁气门,迅速关好总开关,接氧气压力表并用扳手旋紧橡胶管,连接氧气流量表与湿化瓶,检查给氧装置。

2.检查管道。

先关闭流量表开关,打开总开关,再开流量表开关,连接鼻导管,将导管头端置于水中,检查管道是否通畅。

证实通畅后,再关闭流量表开关。

(一)鼻导管法

用湿棉棒清洁鼻孔,鼻导管沾水,自一侧鼻孔轻轻插入至鼻咽部,长度约从鼻翼至耳垂,根据病人情况,调节氧流量,观察病人有无呛咳现象。

适宜之后,用胶布将导管外端固定于面颊部。

缺氧伴CO2储留者,流量1~2L/min;

无CO2储留者,流量2~4L/min;

急性肺水肿4~6L/min。

(二)鼻塞法

用有机玻璃或塑料制成的椭圆形物体塞于鼻孔以代替鼻导管。

鼻塞的大小以恰能塞严鼻孔为度。

连接鼻塞与长胶管,再接上氧气,擦净鼻腔,调好流量,将鼻塞置于鼻孔,将长胶管固定于妥当位置,流量同鼻导管法。

(三)口罩法

以漏斗代替鼻导管,连接好胶管,调节好流量,将漏斗置于靠近病人口鼻约1~2cm处,用绑带固定,流量4~5L/min。

(四)面罩法

将面罩边缘充气,接上呼吸囊,进气孔上接上氧气,打开流量表开关,使其氧流量为3~4L/min,严重患者用7~8L/min,将面罩紧贴于病人口鼻上,并用橡皮带加以固定。

(五)停氧

拔去鼻导管、鼻塞或撤去口罩、面罩,擦净口鼻部,关流量表小开关,关氧气表总开关,开流量表小开关放出余气,记录停氧时间,整理用物。

1.必须注意安全,保管、安装和使用氧气时要做到“三防”,即防震、防火、防油,搬运时,勿震动和撞击。

放置时置于阴凉处,切勿靠近火源或电源,至少要距离火炉5m,距离暖气1m。

2.在给氧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氧气装置有无漏气,导管有无阻塞等,持续给氧时,每8~12小时更换导管或鼻塞一次,并最好改从另一鼻孔插入,以减轻对鼻粘膜的刺激。

3.调节氧流量时,应先取出导管或移去面罩等,以防大流量氧气骤然冲入呼吸道而损失肺组织,甚至引起肺破裂。

4.氧气筒的氧气不可全部用尽,当压力降至5kg/cm2时即不再用,以防尘土进入筒,以免再次充氧是引起爆炸。

5.注意吸氧所引致吸氧性呼吸停止和氧中毒的发生。

对慢支等慢性缺氧的患者,吸氧浓度以低氧为妥。

持续高浓度给氧可发生氧中毒,故长期给氧时应将氧浓度限在50%以下为妥。

6.对未用或已用空的氧气筒,应分别标注满或空,以免急用时误事。

7.氧浓度的计算方法:

(21+流量*4)%。

第七节球囊面罩加压通气

简易人工呼吸器又称加压给氧气囊,它是进行人工通气的简易工具,与口对口呼吸比较给氧浓度高,且操作简便。

尤其是病情危急,来不与气管插管时,可利用加压面罩直接给氧,是病人得到充分氧气供应,改善组织缺氧状态。

一、性能与装置

简易呼吸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迅速方便,易于携带,可随意调节,不需要电动装置,通气效果好等优点。

主要由弹性呼吸囊,呼吸活瓣,面罩、气管插管接口和氧气接口等组成。

二、辅助装置

面罩、流量表、氧气连接收。

三、基本原理

氧气进入球形气囊和储气袋或蛇形管,人工指压气囊打开前方活瓣,将氧气压入与病人口鼻贴紧的面罩或气管导管,以达到人工通气的目的。

四、适应证

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微弱的患者的紧急抢救。

五、操作程序

1.评估

1)评估有无使用简易呼吸器的指证和适应证,如急性呼吸衰竭时出现呼吸停止或呼吸微弱,经积极治疗后无改善,肺通气量明显不足者、慢性重症呼吸衰竭,经各种治疗无改善或有肺性脑病者与呼吸机使用前或停用呼吸机时。

2)评估有无使用简易呼吸器的禁忌证,如中等以上活动性咯血、心肌梗死、大量胸腔积液等。

2.连接面罩、呼吸囊与氧气,调节氧气流量5~10L/min(供氧浓度为40~60%),使储气袋充盈。

3.开放气道,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松解病人衣领等,操作者站于病人头侧,使患者头后仰,托起下颚。

4.将面罩罩住病人口鼻,按紧不漏气。

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使用简易呼吸器,应先将痰液洗净,气囊充气后再应用。

5.双手挤压呼吸囊的方法。

两手捏住呼吸囊的中间部分,两拇指相对朝,四指并拢或略分开,两手均匀用力挤压呼吸囊,待呼吸囊重新膨起后开始下一次挤压,应尽量在病人吸气时挤压呼吸囊。

6.使用时注意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等。

1)一般潮气量8~12ml/kg(通常成人400~600ml潮气量就足以使胸壁抬起),以通气适中为好,有条件时测定二氧化碳分压以避免通气过度。

2)呼吸频率成人为12~16次/min,快速挤压气囊时应注意气囊的频次和患者呼吸的协调性。

在患者呼气与气囊膨胀复位之间应有足够的时间,以防止在患者呼气时挤压气囊。

3)吸呼时间比成人一般为1:

(1.5~2)。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频率为20~25次/分,吸呼比为1:

(2~3),潮气量略少。

7.观察与评估病人。

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人对呼吸器的适应性,与病人的胸腹起伏、皮肤颜色、听诊呼吸音、生命体征、氧饱和度读数。

六、须知

1.使用简易呼吸器容易发生的问题是由于活瓣漏气,使病人得不到有效通气,所以要定时检查、测试、维修和保养。

2.挤压呼吸囊,压力不可过大,约挤压呼吸囊的1/3~2/3为宜,亦不可时大时慢时快,以免损伤肺组织,造成呼吸中枢紊乱,影响呼吸功能恢复。

3.发现病人有自主呼吸时,应按病人的呼吸动作加以辅助,以免影响病人的自主呼吸。

4.对清醒患者要做好心理护理,解释应用呼吸器的目的和意义,缓解紧情绪,使其主动配合,并边挤压呼吸囊边指导病人吸————呼————。

5.呼吸器使用后,呼吸活瓣,接头,面罩拆开,用肥皂水擦洗,清水冲净,再用1:

400消毒灵浸泡30分钟,凉水冲净、晾干、装配好备用。

6.弹性呼吸囊不宜挤压变形后放置,以免影响弹性。

第八节无创机械通气术

无创性正压通气是指无需建立人工气道的正压通气,常通过鼻、面罩等方法连接病人。

1.严重的呼吸困难。

辅助呼吸肌的动用,而常规氧疗方法(鼻导管和面罩)不能维持满意氧合或氧合障碍有恶化趋势时。

2.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1)患者意识清醒。

2)咳痰能力可。

3)自主呼吸能力存。

4)血流动力学状况稳定。

5)能很好配合的患者。

1.意识不清。

2.呼吸微弱或停止。

3.无力排痰。

4.严重的脏器功能不全(上消化道出血、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

5.未经引流的气胸或纵膈气肿。

6.严重腹胀。

7.上气道或额面部损伤、术后、畸形。

8.不能配合NPPV或面罩不适等。

三、连接方式

应准备不同大小型号的鼻罩和口鼻面罩以供不同患者使用。

鼻罩和面罩都能成功地用于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在应用NPPV的初始阶段,口鼻面罩应首先考虑应用。

患者病情改善24小时后,若还需要较长时间应用NPPV则可更换为鼻罩。

四、通气模式与参数调节

持续气道正压(CPAP)和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是常用的两种通气模式,以后者最为常用。

BiPAP有两种工作方式:

自主呼吸通气模式(S模式,相当于PSV+PEEP)和后备控制通气模式(T模式,相当于PCV+PEEP)。

因此BiPAP的参数设置包括吸气压(IPAP)、呼气压(EPAP)与后备控制通气频率。

当自主呼吸间隔时间低于设定值(由后备频率决定)时,即处于S模式;

自主呼吸间隔时间超过设定值时,即由S模式转向T模式,即启动时间切换的背景通气PCV。

如果存在高碳酸血症或呼吸困难不缓解可考虑换用BiPAP。

参数调解原则:

IPAP/EPAP均从较低水平开始,待患者耐受后再逐渐上调,直到达到满意的通气和氧合水平,或调至患者可耐收的最高水平。

五、NPPV转为有创通气的时机

应用NPPV1~2小时病情不能改善应转为有创通气。

六、NPPV的并发症

1、面罩长时间压迫致面部皮肤坏死,鼻腔粘膜充血、溃疡

2、气体误咽致胃膨胀

3、眼部刺激

4、与有创通气相比,纠正呼吸衰竭的过程较慢,发挥作用的时间较长。

5、面罩漏气、意外脱开可发生短暂低氧血症。

6、缺乏气道保护,不易排出气道深部的分泌物。

第九节有创机械通气术

1.任何原因引起的呼吸停止或减弱(小于10次/min)。

2.呼吸窘迫伴低氧血症[PaO2<

60mmHg(7.98Kpa)]。

3.肺性脑病(强调意识障碍严重程度)。

4.呼吸道分泌物多,无力排出。

5.胸部手术后严重低氧血症。

6.心脏大手术后,尤其是接收体外循环的患者。

7.胸部外伤致连枷胸和反常呼吸。

在出现较为严重的呼吸功能障碍时,就应考虑机械通气。

如实施机械通气过晚,患者会因严重低氧和CO2潴留而出现多脏器受损,机械通气的疗效显著降低,因此,机械通气宜早实施。

呼吸机治疗没有绝对禁忌症。

相对禁忌证如下:

1.低血容量休克患者在血容量未补足以前。

2.严重肺大泡和未经引流的气胸。

3.肺组织无功能。

4.大咯血气道未通畅前。

5.心肌梗死。

6.支气管胸膜漏。

7.缺乏应用机械通气的基本知识或对机械通气机性能不了解。

1.详细了解病人情况,决定呼吸机通气模式以与其它参数。

2.向病人详细解释呼吸机的作用以与如何配合呼吸机使用等。

3.建立人工气道。

4.呼吸机自检。

1.呼吸机模式选择。

2.机械通气参数的调整(结合血流动力学与通气、氧合监护)。

1)潮气量的设定。

2)呼吸频率的设定。

3)流速调节。

4)吸/呼时间(I:

E)设置。

5)触发灵敏度调节。

6)吸入氧浓度。

7)PEEP的设定。

3.报警参数设置和调节。

1)容量(TV或MV)报警:

临床意义是预防漏气和脱机。

呼吸机检测呼出气TV、MV或TV和MV同时检测。

设置依据如下:

依TV或MV的高水平相同;

低水平能维持生命的最低TV或MV水平。

2)压力(高、低)报警:

分上、下限,用于对气道压力的监测。

气道压力升高,超过上限水平时,高压报警;

气道压力降低,低于抵压水平时,低压报警装置被启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