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病原微生物危害评估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实验室病原微生物危害评估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室病原微生物危害评估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
8
9
10
12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23
24
25
1.细菌的传播与致病
1.1鲍曼不动杆菌分布于自然界和医院环境中,是人类皮肤、呼吸道、胃肠道、生殖道的正常菌群,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也科成为重症科室的定植菌,可引起各种感染和医院感染。
是不动杆菌菌种感染率最高的,可引起腹膜炎、脑膜炎、骨髓炎和关节炎菌血症和肺炎等。
鲍曼不动杆菌已经发现看多重耐药菌株,耐亚胺培南不动杆菌在中国台湾地区大25%,在澳大利亚和中国大陆地区大20%左右,所以每个分离菌株都应进行药敏试验。
2.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2.1本菌为革兰阴性球状或球杆菌,约1.0~1.5μm×
1.5~2.5μm,单个或成对排列有时成丝状或呈短链状,无芽胞及鞭毛,无动力,有荚膜。
严格好氧,在20~30℃生长,大部分菌株最适生长温度33~45℃。
在所有普通综合培养基上均能生长。
2.2氧化酶阴性,触酶阳性。
3.细菌的实验室检查
3.1标本采集:
来自与临床的各种标本如血液、尿液、脓汁、下呼吸道分泌物以及脑脊液等。
3.2涂片镜检:
细菌培养阳性时,进行革兰染色镜检。
3.3分离培养:
接收临床标本后痰、灌洗液、支气管刷检物及脑脊液接种于血平板、中国蓝、巧克力平板上,其他体液及分泌物标本接种于血平板上.
3.4生化鉴定:
氧化酶阴性。
4.细菌的防治
4.1鉴定出鲍曼不动杆菌的同时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与临床实际相结合进行治疗
4.2在实验室以及病房中注意勤洗手,避免直接接触鲍曼菌株
5.细菌的生物安全防护
5.1操作要求:
5.1.1实验时,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进入实验室。
5.1.2不许在工作区域饮食、吸烟、清洗隐型眼镜和化妆。
食物应存放在工作区域以外专用橱柜或冰箱中。
5.1.3所有的操作过程应尽量细心,避免溅出。
5.1.4对于污染的锐器,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使用过的一次性针、注射器、玻片、加样枪头等放入加有一定浓度的84消毒液锐器盒中浸泡消毒。
5.1.5打碎的器皿不能直接用手处理,必须用其它工具处理,如夹子或镊子,放入加有一定浓度的84消毒液锐器盒中浸泡消毒。
5.1.6所有的培养物、储存物及其它规定的废物在释放前,均应使用可行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如高压灭菌。
转移到就近实验室消毒的物料应置于耐用、防漏容器内,密封运出实验室。
离开该系统进行消毒的物料,在转移前应包装。
5.1.7按日常程序、在有关传染源的工作结束后、尤其是传染源溅出或洒出后、或受到其他传染源污染后,实验室设备和工作台面应当使用有效的消毒剂消毒。
污染的设备在送去修理、维护前,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消毒;
在离开设施转移前,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打包运输。
5.2安全设备:
5.2.1正确使用和保养生物安全柜、最好是二级生物安全柜、或其他合适的人员防护设施、或物理遏制装置。
5.2.2当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外处理标本时,需采取面部保护措施(眼镜、口罩、面罩、或其他防溅装置),以免传染源或其他有害物溅或洒到面上。
5.2.3在实验室内,必须使用专用大褂、罩衫或制服。
人员到非实验室区域时,防护服必须留在实验室内或缓冲间。
5.2.4可能接触潜在传染源、被污染的表面或设备时,要戴手套。
一次性手套不用清洗、不能重复使用,不能用于接触“洁净”的表面(键盘、电话等),也不应当戴着到实验室外。
要备有带滑石粉的乳胶手套。
脱掉手套后,要洗手。
1.细菌的传播与致病
1.1铜绿假单胞菌广泛分布于水、空气、土壤以及正常人体皮肤、呼吸道与肠道黏膜中,是条件致病菌,当手术、化疗、放疗、激素治疗等原因使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容易引起感染。
可引起烧伤创面感染、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中耳炎、脑膜炎、败血症等。
1.2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患者,经抗生素治疗3-4日后,原来敏感的抗生素易变成耐药。
因此对严重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要经常做抗生素药敏试验。
2.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2.1铜绿假单胞菌属于假单胞菌属,是一种非发酵革兰阴性菌,菌体细长且长短不一,有时呈球杆状或线状,成对或短链状排列。
最适生长温度为35℃,特别是该菌在4℃不生长而在42℃可以生长的特点可用以鉴别。
需氧生长,在普通培养基上可以生存并能产生水溶性的色素。
在血平板上可产生溶血,菌落周围有不规则突出,菌落表面有金属光泽。
、
3.实验室检查
3.1标本采集:
采自不同感染部位的各种标本,包括血液、尿液、痰标本、脓汁、穿刺液等。
还包括来自医院环境中的各种标本如水、空气、物体表面采样等。
3.2染色镜检:
为革兰阴性菌,菌体细长且长短不一,有时呈球杆状或线状,成对或短链状排列。
菌体的一端有一根鞭毛。
3.3分离培养:
接收临床标本后痰、灌洗液、支气管刷检物及脑脊液接种于血平板、中国蓝、巧克力平板上,其他体液及分泌物标本接种于血平板上
3.4生化鉴定:
氧化酶阳性。
4.细菌的防治
4.1及时隔离治疗患者,同时提高医院内的消毒水平以及症疗操作的规范和安全,能够切实降低铜绿假单胞菌的院内感染水平。
4.2在治疗方面,若感染位于外表而且局限,可用1%醋酸冲洗或局部应用多粘菌素B或多粘菌素E,即可奏效。
坏死组织必须扩清,而脓肿则必须引流。
5.细菌的生物安全防护
5.1.1实验时,必须按照生物安全要求严格做好防护措施方可进行实验,否则不应进行实验操作。
5.1.2不许在工作区域饮食、吸烟、清洗隐型眼镜和化妆。
5.1.3所有的操作过程应尽量细心,避免产生和溅出气溶胶。
5.1.4对于污染的锐器,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包括针、注射器、玻片、加样器等。
5.1.5注射和吸取感染材料时,只能使用针头固定注射器或一次性注射器(即注射器和针头是一体的)。
用过的一次性针头必须弯曲、切断、破碎、重新套上针头套、从一次性注射器上去掉,或在丢弃前进行人工处理,要不将之小心放入不会被刺穿的、用于收集废弃锐器的容器中。
非一次性锐器必须放置在坚壁容器中,转移至处理区消毒,最好高压杀菌。
5.1.6打碎的器皿不能直接用手处理,必须用夹子或镊子。
盛污染的针头、锐器、碎玻璃的容器在倒掉前,应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消毒。
5.1.7所有的培养物、储存物及其它规定的废物在释放前,均应使用可行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如高压灭菌。
离开该系统进行消毒的物料,在转移前应包装,其包装应符合有关的法规。
5.1.8溅出或偶然事件中,明显暴露于传染源时,要立即向实验室主任报告。
进行适当的医学评估、观察、治疗,保留书面记录。
5.1.9按日常程序、在有关传染源的工作结束后、尤其是传染源溅出或洒出后、或受到其他传染源污染后,实验室设备和工作台面应当使用有效的消毒剂消毒。
5.2安全设备:
5.2.1正确使用和保养生物安全柜、最好是二级生物安全柜、或其他合适的人员防护设施、或物理遏制装置。
5.2.2确定可能形成传染性气溶胶或溅出物的实验过程,包括离心、剧烈震荡或混匀、开启装有传染源的容器、采集感染标本等。
5.2.3涉及高浓度或大体积的传染源时,若选用密封转头或带安全罩的离心机,若转头或安全罩仅在生物安全柜中打开,则可在开放实验室内离心。
5.2.4当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外处理标本时,需采取面部保护措施(口罩、面罩、或其他防溅装置),以免传染源或其他有害物溅或洒到面上。
5.2.5在实验室内,必须穿白大褂内穿罩衫或制服。
人员到非实验室区域时,白大褂必须留在实验室内,并定期更换干净的白大褂。
污染的白大褂应放在指定位置,在规定时间送往洗衣房洗涤,一定不能带回家中。
5.2.6可能接触潜在传染源、被污染的表面或设备时,要戴手套。
1、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传播与致病
1.1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在空气、水、灰尘及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中都可找到。
因而,食品受其污染的机会很多。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是个世界性卫生问题。
1.2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病学特点:
季节分布,多见于春夏季;
中毒食品种类多,如奶、肉、蛋、鱼及其制品。
此外,剩饭、油煎蛋、糯米糕及凉粉等引起的中毒事件也有报道;
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鼻腔带菌率83%,所以人畜化脓性感染部位常成为污染源。
1.3途径污染食品的途径:
食品加工人员、炊事员或销售人员带菌,造成食品污染;
食品在加工前本身带菌,或在加工过程中受到了污染,产生了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
熟食制品包装不严,运输过程受到污染;
奶牛患化脓性乳腺炎或禽畜局部化脓时,对肉体其他部位的污染。
1.4肠毒素形成条件包括:
存放温度,在37℃内,温度越高,产毒时间越短;
存放地点,通风不良氧分压低易形成肠毒素;
食物种类,含蛋白质丰富,水分多,同时含一定量淀粉的食物,肠毒素易生成。
1.5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化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可引起局部化脓感染,也可引起肺炎、伪膜性肠炎、心包炎等,甚至败血症、脓毒症等全身感染。
2、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学特性
2.1典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球型,直径0.8μm左右,显微镜下呈单个、成双以及排列成葡萄串状。
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葡萄球菌属,无芽胞、鞭毛,大多数无荚膜,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对磺胺类药物敏感性低,但对青霉素、红霉素等高度敏感。
3、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与诊断
采自不同感染部位的各种标本,包括血液、脑脊液、穿刺液、痰液、脓液、创伤分泌物、尿液、粪便和呕吐物等。
3.2直接涂片镜检:
直接涂片检查在正常情况下呈无菌状态的体液标本,如血液、脑脊液、穿刺液等,若有检出革兰氏阳性,显微镜下呈葡萄状排列、无芽胞、荚膜,直径0.5-1μm的球菌。
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一般选用血平板,接种于血平板,菌落周围可形成明显的透明的β—溶血环。
3.4鉴别实验:
3.4.1血浆凝固酶试验:
3.4.1.1玻片法:
取血浆0.5毫升或两滴滴于载玻片的中间位置,用接种环挑取适量菌落,先在血浆旁边的干燥位置研磨菌落,然后混入血浆混匀,观察是否有凝集。
4、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防治
4.1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预防:
4.1.1防止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食品,防止带菌人群对各种食物的污染:
定期对生产加工人员进行健康检查,患局部化脓性感染(如疥疮、手指化脓等)、上呼吸道感染(如鼻窦炎、化脓性肺炎、口腔疾病等)的人员要暂时停止其工作或调换岗位。
防止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奶及其制品的污染:
如牛奶厂要定期检查奶牛的乳房,不能挤用患化脓性乳腺炎的牛奶;
奶挤出后,要迅速冷至-10℃以下,以防毒素生成、细菌繁殖。
奶制品要以消毒牛奶为原料,注意低温保存。
对肉制品加工厂,患局部化脓感染的禽、畜尸体应除去病变部位,经高温或其他适当方式处理后进行加工生产。
4.1.2防止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生成应在低温和通风良好的条件下贮藏食物,以防肠毒素形成;
在气温高的春夏季,食物置冷藏或通风阴凉地方也不应超过6小时,并且食用前要彻底加热。
4.1.3无菌措施(如检查病人前后彻底洗手和消毒合用的器械)至关重要。
已被感染的病人应与其他易感病人隔离,患有活动性葡萄球菌感染,即使是局部性的感染(如疖)的医护人员,在其感染治愈前不得接触病人或器械。
无症状的鼻腔带菌者,除非所带菌株十分危险或被怀疑为暴发流行的传染源,一般不必隔离。
4.2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治疗与药敏
4.2.1脓肿引流,抗生素(重症病人需肠外给药)和全身支持疗法。
培养标本应在开始治疗前或更换抗生素之前获取。
抗生素的选择和剂量取决于感染的部位,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
4.2.2医院获得的葡萄球菌和大多数社区获得的菌株,通常对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和抗假单胞菌青霉素有耐药性。
大多数菌株对耐青霉素酶青霉素(甲氧苯青霉素,苯甲异恶唑青霉素,乙氧萘青霉素,邻氯青霉素,双氯青霉素),头孢菌素(头孢菌素Ⅰ,头孢唑啉,头孢菌素Ⅳ,头孢拉定,头孢羟唑,头孢西丁和第三代头孢菌素),卡巴培南类(亚胺培南,美罗匹宁),庆大霉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林可霉素和氯林可霉素,是敏感的。
5.1.1实验时,必须按照生物安全要求严格做好防护措施方可进行实验,否则不应进行实验操作。
5.1.2不许在工作区域饮食、吸烟、清洗隐型眼镜、化妆和存放食物。
5.1.3所有的操作过程应尽量细心,避免产生和溅出气溶胶。
5.1.4对于污染的锐器,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包括实验室使用剪刀、削铅笔刀、针、注射器、玻片、加样器等。
5.1.5注射和吸取感染材料时,只能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用过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套针头套时不得使用双手操作,防止扎伤),将针头拔下放入盛有一定浓度的有效氯溶液的锐器盒中,注射器放入危险物品专用垃圾袋中,经高温消毒之后再拿出实验室另作处理。
5.1.6打碎的器皿不能直接用手处理,必须用夹子或镊子。
5.1.7所有的培养物、储存物及其它规定的废物在释放前,均应使用可行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如高压灭菌。
5.1.8溅出或偶然事件中,明显暴露于传染源时,要立即向实验室主任报告。
5.1.9按日常程序,在有关传染源的工作结束后,尤其是传染源溅出或洒出后,或受到其他传染源污染后,实验室设备和工作台面应当使用有效的消毒剂消毒。
5.2.2确定可能形成传染性气溶胶或溅出物的实验过程,包括离心、剧烈震荡或混匀、开启装有传染源的容器、采集感染标本等。
5.2.3涉及高浓度或大体积的传染源时,若选用密封转头或带安全罩的离心机,若转头或安全罩仅在生物安全柜中打开,则可在开放实验室内离心。
5.2.4当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外处理标本时,需采取面部保护措施(口罩、面罩、或其他防溅装置),以免传染源或其他有害物溅或洒到面上。
5.2.5在实验室内,必须穿白大褂内穿罩衫或制服。
5.2.6可能接触潜在传染源、被污染的表面或设备时,要戴手套。
1、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与致病
1.1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常见传染病,在我国广泛流行,人群感染率高,是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常见传染病之一。
我国约10%的人为乙型肝炎HBsAg携带者,约有1000万慢性肝炎病人,全世界共有乙肝病毒携带者3.5亿,我国占1/3。
我国每年新发病例200万,其中20~25%为乙型肝炎。
1.2乙型肝炎病毒通常是经过肠道外途径传播,其典型的传播途径是输入污染的血及血制品。
HBV的传染性很强。
近来有人报告在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和慢性HBsAg携带者唾液标本中检测到HBsAg及Dane颗粒,因此,HBsAg随唾液经口传播的途径应当重视。
孕妇在妊娠后期患急性乙型肝炎,其新生儿容易感染此病。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世界范围的乙肝病毒传播源。
1.3肝炎的前驱表现为突然厌食(对香烟厌恶也是早期的一个特征性表现),全身不适,恶心,呕吐和发热,体检可见不同程度的黄疸。
2.乙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乙型肝炎病毒属嗜肝DNA病毒,有包膜,病毒颗粒为直径42nm的圆球形。
在病毒感染者的外周血中还有直径22nm的圆形和管形颗粒。
这种颗粒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没有核酸,无传染性。
2.1形态与结构:
2.2基因结构:
目前,已可从感染HBV病人的血清中及感染肝脏提纯的病毒核心中分离出环状双股DNA,从而确定HBV属DNA病毒。
目前,由于克隆化DNA完整核苷酸已经确定,现已证实HBsAg和HBcAg都是由Dane颗粒的DNA所编码,并且二类基因存在同一DNA分子上。
S区可分为二部分,S基因和前S基因。
S基因能编码主要表面蛋白。
S基因之前是一个能编码163个氨基酸的前S基因,编码PreS1和PreS2蛋白。
C区基因包括前C基因和C基因,分别编码HBeAg和HBcAg。
P区最长,约占基因组75%以上,编码病毒体DNA多聚酶。
X区可能编码有154个氨基酸的碱性多肽。
3.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室检查及其诊断
3.1.急性型肝炎:
μmol/L(大于1mg/dL)和/或尿胆红素阳性并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黄疸。
3.1.2HBV标记物检查: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抗HBc-IgM高滴度(1:
1000稀释仍阳性),两项阳性或仅后者阳性。
如患者皮肤,巩膜无黄染,肝功能检查血清胆红素正常,尿胆红素阴性为急性无黄疸性乙型肝炎,反之为急性黄疸性乙型肝炎。
3.2.慢性迁延型肝炎(简称慢迁肝):
3.2.2HBV标记物检查:
符合慢性乙肝的病原学指标,抗HBcIgM滴度低于1:
32或阴性,血清HBsAg或HBV-DNA任何一项阳性,病程持续半年以上。
3.3.慢性活动性肝炎(简称慢活肝)
3.4.重型肝炎:
①肝功能异常:
特别是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
②HBV检测:
符合急性乙肝的病原学指标,但HBsAg可阴性而早期出现抗HBs阳性和抗HBe阳性。
①肝功能检查:
肝功能全面损害,血清胆红素大于171μmol/L或每天上升大于17.1μmol/L,胆固醇降低,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
②HBV标记物检查:
符合急性乙肝的病原学指标。
①实验室检查:
血清胆红素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碱性磷酸酶,r-GT,胆固醇明显升高
符合急性乙肝的病原学指标
4.乙肝病毒的预防及治疗
4.1.预防措施:
①健康教育:
应向群众宣传乙肝知识,认清乙肝病毒传播途径的复杂性和乙肝在我国人群中的普遍性,树立预防为主,自我保护意识。
②执行新生儿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做好产前检查,特别是HBsAg伴有HBeAg的双阳母亲新生儿,用乙肝疫苗联合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注射以阻断母婴传播。
③献血员的筛选:
献血员必须做到每次献血前检测血清转氨酶(ALT),以敏感的方法(ELISA)检测HBsAg,两项中任何一项阳性均不得献血。
④防止医源性传播,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应严格实行一人一针一管,各种医疗卫生用品及器械应遵照GB15982有关规定执行。
4.2慢性HBsAg携带者的管理与随访,血液HBsAg阳性但无症状体征,各项肝功能正常,经半年随访无变化者为慢性HBsAg携带者。
①慢性HBsAg携带者不能献血,可以照常工作与学习。
②注意个人卫生、经期卫生和行业卫生,所用剃须刀,修面用具,牙刷,盥洗用品等应单独使用。
4.3对病人、接触者及直接接触环境的管理:
①疫情监测:
乙型肝炎是法定传染病,各地设专人负责监测和管理全国肝炎监测网工作。
要求各地区医院对乙肝病人做出及时准确的诊断和进行病例报告。
全国肝炎监测网及时掌握疫情数字按月统计发病数,死亡数,按年统计发病率,死亡率,对临床可疑病例作特异性血清学诊断(监测抗HBcIgM抗体)确定误诊和漏诊率以核实疫情。
②人群中乙肝指标的监测:
人群中HBsAg、抗HBs和抗HBc的监测可反映人群中乙肝病毒流行率及免疫状况,对指导乙肝防治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③流行期措施:
乙型肝炎在我国常年散发突然的暴发流行常见于血制品的污染、毒品使用人群,应特别做好血制品管理工作,打击贩毒以阻止暴发流行,控制流行的首选方法是新生儿免疫接种,降低下一代感染率
4.4.治疗
病毒性肝炎目前还缺乏可靠的特效治疗方法。
各型肝炎的治疗原则均以足够的休息、营养为主,辅以适当药物,避免饮洒、过劳或损害肝脏药物。
各临床类型肝炎的治疗重点则有所不同。
①休息与隔离
②饮食 清淡
③条件具备时,急性丙型肝炎应进行抗病毒治疗。
①休息:
②饮食:
进食蛋白质
③对症治疗:
包括降低转氨酶制剂。
停药后容易产生ALT反跳。
故在显效后应注意逐渐停药。
④免疫调节:
特异性免疫增强剂,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
⑤抗病毒治疗:
a.干扰素 b.核苷类似物
5.乙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安全防护
根据《病原微生物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人间传播的微生物名录(待颁布)乙型肝炎病毒属于三类,BSL-2。
防护对策包括避免暴露和暴露后管理。
避免职业性血液及体液暴露是实验室预防HBV传播的主要措施,然而,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和血液携带病原暴露后的管理是完整的预防感染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工作场所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疗机构应让员工知晓关于即时报告、评估、咨询、处理和跟踪置医务人员于血液携带病原感染危险的职业暴露的书面方案。
5.1避免暴露措施
实验室管理者应建立关于去除或减少员工职业暴露的书面的暴露控制计划。
暴露控制计划应包括暴露确定(exposuredetermination)、贯彻应遵守的操作方法(methodsofcompliance)的日程和措施、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和暴露后评估与跟踪、让员工了解危险、暴露记录等等。
应人手一册,应与法规一致。
该计划应每年修订和更新,以适应新的、变化的影响职业暴露的工作任务、程序和岗位。
应对实验室员工进行岗前安全培训和安全再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操作的意识。
在医疗服务中执行普遍预防原则。
普遍预防是一种感染控制的方法,它将所有人的血液和一些体液当作具有潜在HBV传染性的标本来处理。
实验室管理方应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改善设施以减少职业暴露。
如逐步采取无针头系统(needlelesssystems)和工程化防护锐器损伤的锐器(sharpswithengineeredsharpsinjuryprotections)以减少针刺及锐器损伤和暴露。
实验室员工应严格按照应遵守的操作方法操作,处理临床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