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表标志与定位.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93943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9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表标志与定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体表标志与定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体表标志与定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体表标志与定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体表标志与定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体表标志与定位.ppt

《体表标志与定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表标志与定位.ppt(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体表标志与定位.ppt

体表标志与定位深圳市中医院深圳市中医院中医特色诊疗专科中医特色诊疗专科陈小砖陈小砖电话电话1372378816613723788166一、躯干部项、背、腰部的项、背、腰部的骨性和肌性标志骨性和肌性标志肩胛骨:

位于上背后部皮下,可以摸到肩峰、肩胛冈和下角。

肩胛骨的内侧角平第3胸椎棘突。

下角对第7肋或平第7肋间隙。

棘突:

位于背部正中皮下。

低头时,隆椎的棘突特别明显。

髂嵴:

位于皮下,其最高点约平第4腰椎棘突。

髂后上棘:

在皮下脂肪较多的人身上,为一皮肤凹陷,瘦的人则为一骨性突起,此棘平第2骶椎棘突。

竖脊肌:

指脊柱两旁的纵形肌性隆起。

斜方肌:

在项部和背上部,可见斜方肌外上缘的轮廓。

正中线及胸椎棘突向肩峰伸展呈三角形的轮廓,一般不明显。

背阔肌:

在背下部可见此肌的轮廓,它的外下缘参与构成腋后壁。

胸大肌:

胸前壁较膨隆的肌性隆起,其下缘构成腋前壁。

腹直肌:

腹前正中线两侧的纵形隆起,肌肉发达者可见有三条横沟,即为腹直肌腱划。

一、躯干部胸腹部的骨性和肌性标胸腹部的骨性和肌性标志志颈静脉切迹:

为胸骨柄上缘,它平第2胸椎体下缘。

胸骨角:

为柄与体的交界处,略为隆起,其两侧接第2肋软骨,可依次查找其他肋骨和肋间隙。

胸骨角相当于第4胸椎体下缘水平。

剑突:

在胸骨体的下方两肋弓的夹角处,有一三角形的凹陷,于此处可摸到剑突。

肋骨:

第2肋位于锁骨下方皮下。

肋弓:

由剑突向外下方可摸到。

骼前上棘:

即髂嵴的前端。

耻骨联合:

在两侧腹股沟内侧端之间可摸到骨性横嵴,其下有外生殖器。

腹股沟:

为腹部与股部分界的沟,由髂前上棘至耻骨外上方突起。

二、头颈部骨性和肌性标志骨性和肌性标志枕外隆凸:

为头后枕部下方正中线外的骨性隆起,低头时明显。

颞骨乳突:

为耳廓后方的骨性突起。

颧弓:

位于耳前方两眼眶下缘的骨性弓。

眶上缘、眶下缘:

为眼眶上、下的骨性边界。

眉弓:

为眶上缘上方的横行隆起。

下颌头:

位于耳廓前方,张口或闭口运动时,可发现下颌头在移动。

下颌角:

位于下颌体下缘的后端。

咬肌:

当咬紧牙关时,在下颌角前上方的肌性隆起。

颞肌:

当咬紧牙关时,于颧弓上方颞窝内可摸到坚硬的隆起。

胸锁乳突肌:

在颈前外侧,当头转向对侧时,可看到明显的呈长条状的肌性隆起。

二、头颈部皮肤标志皮肤标志人中:

在上唇外面中线上有一纵行浅沟,称为人中。

鼻唇沟:

在颊和上唇的分界处有斜行浅沟,称为鼻唇沟。

三、四肢部上肢标志上肢标志骨性和肌性标志锁骨:

全长位于胸廓前上方皮下,是颈、胸的体表分界标志。

肩胛骨:

位于背外上方皮下,其中内侧缘、下角、肩胛冈和肩峰较明显。

肩峰为测量肩宽的体表标志。

喙突位于锁骨内侧2/3与外侧1/3交界处下方皮下。

大结节:

位于肩部最外侧皮下。

肱骨内、外上髁:

位于上臂下端内外两侧皮下最为隆凸处。

肱骨内、外侧髁:

在肘关节两侧的稍上方,内侧髁突出较明显。

尺骨鹰嘴:

在肘后方容易摸到。

桡骨头:

在肱骨外上髁的下方,伸肘时在肘的后方容易摸到。

桡骨茎突:

为桡骨末端的骨性隆起。

尺骨茎突:

可在尺骨头下方摸到。

三角肌:

在肩部,使肩部构成圆隆状的外形,从前、外、后侧包绕肱骨的上端。

在止点在臂外侧中部呈现一小凹。

肱二头肌:

在上臂的前面,在此肌的内、外侧各有一纵行的浅沟,内侧沟较明显。

肱二头肌腱可于肘窝中央摸到。

当屈肘握拳旋后时,可明显地在上臂前面见到膨隆的肌腹。

肱三头肌:

在上臂的后面,三角肌后缘的下方可见到肱三头肌长头。

三、四肢部皮肤标志皮肤标志肘窝横纹:

屈肘时,在肘窝处出现肘窝横纹。

腕掌侧横纹:

屈腕时,在腕掌侧出现2-3条横行的皮肤皱纹,分别称为近侧横纹、中间横纹和远侧横纹。

三、四肢部下肢标志下肢标志骨性和肌性标志坐骨结节:

取坐位时与凳子接触,在皮下可摸到。

股骨大转子:

位于髋部最外侧可触摸到此骨性标志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内、外侧髁:

都在膝关节两侧皮下。

髌骨:

在膝关节前面的皮下可摸到。

髌韧带:

为髌骨下方的纵行粗索,在皮下可摸到。

内踝:

位于胫骨下端内侧面的皮下,易摸到其隆凸。

外踝:

位于腓骨下端的膨大隆起,较内踝低。

跟结节:

位于足后部皮下突出处。

胫骨内、外侧髁:

位于胫骨上端内、外两侧皮下最隆起的部位。

胫骨粗隆:

位于胫骨上端前面,屈膝时更明显,为胫骨内、外侧髁间前方的骨性隆起。

胫骨内侧面:

位于皮下,向下可延至内踝。

腓骨头:

位于胫骨外侧髁的后外方皮下,位置稍高于胫骨粗隆,屈膝时较明显。

臀大肌:

使臀部形成圆隆的外形。

股四头肌:

位于大腿前面。

半腱肌腱、半膜肌腱:

附于胫骨上端的内侧,构成腘窝的上内界,并在此可摸到它们的肌腱。

股二头肌腱:

为一粗索附于腓骨头,构成腘窝的上外界,在此处可摸到它的肌腱。

小腿三头肌:

在小腿后面,可明显见到该肌膨隆的肌腹及跟腱。

腓肠肌两个头则构成腘窝的下界。

跟腱:

位于踝关节后方,呈粗索状,向下止于跟骨后端。

三、四肢部皮肤标志皮肤标志臀股沟。

为一横行的沟,介于臀部和大腿后面之间。

腘窝横纹。

在腘窝呈横行的皱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