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中考试题之文言文阅读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939144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市中考试题之文言文阅读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济南市中考试题之文言文阅读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济南市中考试题之文言文阅读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济南市中考试题之文言文阅读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济南市中考试题之文言文阅读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济南市中考试题之文言文阅读Word格式.docx

《济南市中考试题之文言文阅读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市中考试题之文言文阅读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济南市中考试题之文言文阅读Word格式.docx

[乙]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

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

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

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

其上为睥睨梁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

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

环之可上,望甚远。

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

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

又怪其不为之

于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

6、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划一处)(2分)

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

7、下列句中加点的“乃”与“良久乃已”中的“乃”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B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8、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9、甲乙两文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绘,表达了柳宗元___的思想感情。

3、【2007年】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始皇议欲大苑囿①,东至函谷关,西至雍、陈仓。

优旃②曰:

多纵禽兽于其中,寇从东方来,令麋鹿触之足矣。

”始皇以故辄止。

二世立,又欲漆其城。

优旃曰:

主上虽无言,臣故将请旨。

漆城虽于百姓愁费③,然佳哉!

漆城荡荡④,寇来不能上。

”于是二世笑之,以其故止。

[注释]①苑囿(yuà

nyò

u)养禽兽以供帝王打猎的园林。

②优旃(zhān):

秦朝宫廷中的一个演员。

③愁费:

愁,忧愁;

费,花费。

④荡荡:

漂亮而光滑。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王之蔽甚矣

②始皇议欲大苑囿

7、下列句中加点的“虽”与“虽欲言,无可进者”中的“虽”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虽我之死,有子存焉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漆城虽于百姓愁费D故虽有名马

8、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2分)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9、甲文中,“王曰:

‘善。

’”表明了齐王对邹忌所言持的态度;

乙文中,“优旃曰:

……’表明了他对两位君主的想法持的态度。

10、甲、乙两文都写了成功劝谏的故事,邹忌和优旃的劝谏方式有什么异同(4分)

相同:

不同:

4、【2008年】

[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子奇治县

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①。

既而君悔之,遣使追。

追者反曰:

“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页。

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②,必能治阿矣!

”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③以赈贫穷,阿县大治。

魏闻童子治邑,库无病,仓无粟,乃起兵击之。

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②追者反曰

7、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C.夫以老者之智D.属予作文以记之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9、子奇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使“阿县大治”(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10、乙文中“”一句,形象地印证了甲文中“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道理。

5、【2009年】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而乐而乐”乎。

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季文子相①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

仲孙它谏曰:

“子为鲁上卿②,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③以子为爱④,且不华国⑤乎!

”文子曰:

“吾亦愿之。

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

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

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

【注】①相:

辅佐。

②上卿:

古代最高的官衔。

③其:

表推测,“也许,大概”的意思。

④爱:

吝啬。

⑤使国家有光彩。

5.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

(只划一处)(2分)

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

6.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并写出一个含“临”字且义项相同的成语。

把酒临风临:

成语:

7.下面各项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先天下之忧而忧

②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

B.①则有心旷神怡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

C.①或异二者之为

②无衣帛之妾

D.①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②安陵君其许寡人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9.甲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抱负(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2分)

10.季文子在思想上与范仲淹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乙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6、【2010年】【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仆①去月谢病②,还觅薜萝③。

梅溪④之西,有石门山者。

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⑤含云,深溪蓄翠。

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⑥相杂,绵绵成韵。

即素重幽居,遂葺宇⑦其上。

幸富菊花,编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仁智所乐⑧,岂徒⑨语哉

(吴均《与顾章书》)

【注】①仆:

自己的谦称。

②谢病:

托病辞官。

③薜(bì

)萝:

这里指隐土。

④梅溪:

山名,在吴均的故乡故彰。

⑤岫(xiù

):

山洞。

⑥英英:

象声词。

这里用来形容虫鸟动物的鸣声。

⑦葺宇:

修建茅屋。

⑧仁智所乐:

《论

语·

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⑨徒:

只,仅仅。

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1)晓雾将歇()

(2)蝉吟鹤唳()

7.下面各项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山谷所资,于斯已办②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B.①未复有能与其奇者②复前行,欲穷其林

C.①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①自康乐以来②扶苏以数谏故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译文:

9.从甲、乙两文中,分别找出描写静景、动景的句子,填入下面的表格。

(4分)

《答谢中书书》

《与顾章书》

静景

动景

1O.甲、乙两文的作者在写景的同时,都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分)

7、【2011年】【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

),今天

下三分,益州疲(pí

)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

)忠谏之路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昔者,虢①君骄恣自伐②,谄谀亲贵③,谏臣诛逐,政治踳乱④,国人不服。

晋师伐之,虢人不守,虢君出走,至于泽中,曰:

“吾渴而欲饮。

”其御⑤乃进清酒。

“吾饥而欲食。

”御进腶脯梁糗⑥。

虢君喜曰:

“何给也”御曰:

“储之久矣。

”曰:

“何故储之”对曰:

“为君出亡而道饥渴也。

”君曰:

“知寡人亡邪”对曰:

“知之。

“知之何以不谏”对曰:

“君好谄谀而恶至言⑦,臣愿谏,恐先说亡……。

”虢君作色而怒。

……遂徒行,即于山中居。

饥倦,枕御膝而卧,御以块⑧自易,逊⑨行而去君。

遂饿死,为禽兽食。

(节选自贾谊《虢君好谀》)

【注】①虢:

读(guó

)国,春秋时期的诸侯国。

②自伐:

刚愎自用。

③谄谀亲贵:

信任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小人。

④踳:

(chǔn)乱:

杂乱。

⑤御:

车夫。

⑥腶:

(duà

n)脯梁糗:

肉及粮食等食品。

⑦至言:

忠言。

⑧块:

大土块。

⑨逊:

悄悄地溜走。

6.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

知之何以不谏

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①以光先帝遗德光:

②知寡人亡邪亡:

8.下面各项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恢弘志士之气②何故储之

B、①以塞忠谏之路也②御以块自易

C、①至于泽中②皆以美于徐公

D、①为禽兽食②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10.乙文中,虢君之死的根本原因是:

“”,由此看出,甲文中诸葛亮向刘禅提出的“”建议的重要性。

(都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3分)

8、【2012年】《桃花源记》选段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遂密,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6.下面各项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其人视端容寂其真无马耶

B.闻之,欣然规往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C.而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D.学而不思则罔则玉成雪岭际天而来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8

.渔人“处处志之”,后来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3分)

(三)远公讲论

远公在庐山中,虽老,讲论不辍。

弟子中或有惰者,远公曰:

“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愿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

”执经登坐,讽诵朗畅,词色甚苦。

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

(节选自《世说新语》)

【注】桑榆:

“桑树和榆树。

日落时,阳光照射在桑树树梢,因此借指日暮。

讽诵:

朗诵;

诵读。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讲论不辍辍:

执经登坐坐:

10.远公曰:

”他用的劝说方式,教育弟子要。

【2013年】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

“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

“天子之怒

,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先生坐!

何至于此!

寡人谕矣: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8.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①长跪而谢之曰谢:

②寡人谕矣谕:

9.下面各项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学而时习之

B.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在乎山水之间也

C.何至于此贤于材人远矣

D.此庸夫之怒也吾妻之美我者

10.选文通过写唐雎冒死与秦王抗争,终于使秦王辞穷色挠的故事,运用的写作手法,表现了唐雎

的性格特征。

(三)

墨者①有巨子②腹③居秦,其子杀人。

秦惠王曰:

“先生之年长矣,非有他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

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

”腹对曰:

“墨者之法曰:

‘杀人者死,伤人者刑。

’此所以禁杀伤人也。

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

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不可不行墨者之法。

”不许惠王,而遂杀之。

子,人之所私也。

忍所私以行大义,巨子可谓公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墨者:

指墨家。

②巨子:

墨家学

派对墨家有成就的人称“巨子”。

③腹(tūn):

人名。

11.用“/”给

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

忍所私以行大义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3.下面是根据课文《公输》及上面的选文拟写的一副对联,请在横线处,分别填写一个能表现墨子和腹性格的四字短语。

上联:

墨子止楚攻宋,。

下联:

腹杀子守法,。

【2014】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徒属皆曰:

“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节选自《陈涉世家》)

8.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①广故数言欲亡亡②蔚果笞广笞

9.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士卒多为用者为坛而盟

B.夺而杀蔚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C.祭以蔚首以刀劈狼首

D.陈胜佐之宋何罪之有

10.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选文主要运用语言、动作描写,生动表现出陈胜卓越的组织领导才能。

B.发动起义有三个步骤,先后是:

为坛而盟、并杀两蔚、动员起义。

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表现出陈胜强烈的反抗精神和非凡报复。

D.“诈称公子扶苏﹑项燕”这个策略口号的提出,充分表现了陈胜洞察时局的能力。

(三)大义感人

楚昭王遭吴阖庐之祸,国灭出亡,父老送之,王曰:

“父老返矣,何患无君!

”父老曰:

“有君如是其贤也!

”相与从之,或奔走赴秦,号哭请救,竟以复国。

汉高祖入关,召诸县豪杰曰: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

凡吾所以来,为父兄除害,非有所侵暴,毋恐!

”乃使人与秦吏行至县乡邑,告谕之,秦民大喜。

已而项羽所过残灭,民大失望。

刘氏四百年基业定于是矣。

(节选自《容斋随笔》,有改动)

【注释】楚昭王遭吴阖庐之祸,指吴王阖庐伐楚,五战,楚五败。

1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

刘氏四百年基业定于是矣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父老返矣,何患无君!

13.选文记叙了三个故事:

楚昭王,汉高祖刘邦约法三章定基业,项羽“所过残灭,民大失望”,用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的重要性。

【2015】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着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

黔娄之妻有言: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每有会意会:

体会,领会

B.造饮

辄尽造:

酿造

C.期在必醉期:

期望

D.环堵萧然萧然:

空寂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亦不详其姓字安陵君其许寡人

B.因以为号焉不足为外人道也

C.既醉而退濯清涟而不妖

D.黔娄之妻有言能

以径寸之木

8.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传记文章。

作者故意隐去了五柳先生的家世、生平事迹等一般传记要素。

B.五柳先生虽然喜欢读书,但是“不求甚解”,读书时态度不认真,理解不透彻。

C.“常着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D.本文多用否定句,既突出了五柳先生与世俗的格格不入,也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

(共6分,每小题2分)

记六一①语

顷岁②,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云:

“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

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

疵病不必待人指擿③多作自能见之。

”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

(选自《东坡志林》)

【注】①六一:

与文中的“欧阳文忠公”“此公”都指欧阳修。

②顷岁:

近年。

③指擿:

批评指正。

9.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疵病不必待人指擿多作自能见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

11.本文所记欧阳修的写作主张,至今仍有价值,请简要概括。

【2016】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可爱者甚蕃蕃:

繁多B.不蔓不枝枝:

长枝节

C.亭亭净植植:

种植D.陶后鲜有闻鲜: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醉翁之意不在酒

B.濯清涟而不妖人不知而不愠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且焉置土石

D.同予者何人陈胜者,阳城人也

8.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爱莲说》作者周敦颐。

“说”是一种古代文体。

B.本文托物言志,文中称莲是“花之君子”,表达了作者对清白正直品性的坚守。

C.文章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层层深入,意蕴无穷。

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世人喜爱牡丹的羡慕之情。

[来源:

孟尝君有舍人①而弗悦,欲逐之。

鲁连②谓孟尝君日:

“猿猴错木据水,则不若鱼鳖;

历险乘危,则骐骥不如狐狸;

曹沫③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使曹沫释其三尺之剑,而操铫鎒④。

与农夫居垅亩之中,则不若农夫。

故物舍其所长,之⑤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

今使人而不能,则谓之不肖⑥;

教人而不能,则谓之拙。

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岂非世之立教首也哉⑦”孟尝君曰:

“善!

”乃弗逐。

(选自《战国策·

齐策》)

【注释】①舍人:

侍从。

②鲁连:

战国时齐国人。

③曹沫:

春秋鲁庄公时武士。

④铫(yá

o)

鎒(nò

u):

古代除草的农具。

⑤之:

这里是用的意思。

⑥不肖:

没有才能。

⑦岂非世之立教首也哉:

这哪里是世上的用人之道呢

9.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2分)

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曹沫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

11.文中鲁连委婉劝谏,意在告诉孟尝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2017]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

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

神怡,宠辱偕忘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

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去国怀乡去:

到,往

B.锦鳞游泳锦鳞:

美丽的鱼

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

探求

D.吾谁与归归:

归依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渔人甚异之

B.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扶苏以数谏故

D.感极而悲者矣环而攻之而不胜

8.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选文景物一暗一明,触发了“迁客骚人”一悲一喜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情。

B.“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运用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