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练习汇总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练习汇总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练习汇总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夫子问:
“何为不去也?
”曰:
“无苛政。
”夫子曰:
“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注释】①式:
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
②壹:
真是,实在。
③舅:
公公。
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
④小子:
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阡陌交通:
)②便要还家:
③子之哭也:
④小子识之:
2.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完全一样的一项是(
A.何为不去也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B.苛政猛于虎也
贤于材人远矣
C.夫子式而听之
D.乃不知有汉
蒙乃始就学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
4.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
(填2字);
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了
(填2字)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
(填2字)的手法突出主题。
(每格限填1字)(3分)
5.请你结合文中画线句描绘一下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情景。
然后在结合内容谈谈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
(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第三篇:
【甲】林尽水源……此中人语云:
【乙】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
少负气节,沉厚寡言。
天资敏悟,强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利吴兵法家,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
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
学射于周同。
同射三夹,皆中的,以示飞。
飞引弓一发,破其害;
再发,又中。
同大惊,以所受良弓赠之。
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②强记书传
③生有神力,未冠(
④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尤好《左氏春秋》及利/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
B.尤好《左氏春秋》及利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
C.尤好《左氏春秋》及利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
D.尤好《左氏春秋》及利/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土地平旷,屋舍伊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吁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4.甲、乙两文同样写了人物,甲文写桃花源人生活安定和平,而乙文写岳飞年少有志,但写人物的手法不同,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第四篇:
【甲】林尽水源……不复得路。
【乙】
唐开元中,代州都督以五台多客僧,恐妖伪事起,非有住持者,悉逐之。
客僧惧逐,多权窜山谷。
有法朗者,深入雁门山。
幽涧之中有石洞,容人出入。
朗多赍干粮,欲住此山,遂寻洞入。
数百步渐阔,至平地,涉流水,渡一岸,日月甚明。
更行二里,至草屋中,有妇人,并衣草叶,容色端丽。
见僧惧愕,问云:
“汝乃何人?
”僧曰:
“我人也。
”妇人笑云:
“宁有人形骸如此?
“我事佛。
佛须摈落形骸,故尔。
”因问:
“佛是何者?
”。
相顾笑曰:
“语甚有理。
”复问:
“宗旨如何?
”僧为讲《金刚经》。
称善数四。
僧因问:
“此处是何世界?
”妇人云:
“我自秦人,随蒙恬筑长城。
恬多使妇人,我等不胜其弊,逃窜至此。
初食草根,得以不死。
此来亦不知年岁,不复至人间。
”遂留僧,以草根哺之,涩不可食。
僧住此四十余日,暂辞,出人间求食。
及至代州,备粮更去,则迷不知其所矣。
1.
下列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佛须摈落形骸(剔除)B.朗多赍干粮(准备)
B.
我等不胜其弊
(折磨)D.处处志之(标志)
2.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得其船,便扶向路
C.此处是何世界
D.随蒙恬筑长城
3.给下列正确的断句。
(限画三处)
此
人
一
为
具
言
所闻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宁有人形骸如此?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
甲乙两文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试从文章的主题方面再比较这篇短文与《桃花源记》的不同。
第二课《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曰奉壹。
[乙]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
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①、如带、如规、如钩;
色如鉴、如琅玕②、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③城下者,皆浣花溪委④也。
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尽溪平望如荠⑤。
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
舁夫⑥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选自《浣花溪记》)
[注]①玦(jué
):
环形有缺口的佩玉。
②琅玕(lá
nggān):
像珠子的美石。
③潆回:
水流回旋。
④委:
聚集。
⑤荠(jì
荠菜。
⑥舁(yú
)夫:
轿夫。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水尤清冽
佁然不动
西折纤秀长曲
如钩;
色如鉴
2.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竹
柏
苍
然
隔
岸
阴
森
尽
溪
平
望
如
荠
3.翻译下列句子。
①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②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
4.甲、乙两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
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点?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乃记之而去。
【乙】钴鉧潭在西山西。
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
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
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①游也,一旦款门②来告曰:
“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
”予乐而如其言。
则崇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潀③然。
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
孰使予乐居夷④而忘故土者?
非兹潭也欤?
——《钴鉧潭记》
注:
①亟(qì
):
多次。
②一旦款门:
一天早晨来敲门。
③潀(shōng):
小水流入大水的声音,这里指水流到潭里的声音。
④居夷:
居住在边远地方。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潭中鱼可百许头(
)则崇其台,延其槛,(
斗折蛇行(
)流沫成轮(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
3.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
B.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
C.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
D.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
4.有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也印证了这句话?
请作简要分析。
(3分)
5..以上两文都为柳宗元所作,都写了潭,但有所不同:
前文主要突出景物的__________,后文主要突出景物的清秀;
前文抒发了作者_______的情感,后者透露了当地农民_______的生活境况。
【甲】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
民桥其上。
有采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
渠之广,或咫尺,或掊足,其长可十许步。
其流抵走石,伏出其下。
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
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
潭幅员战百尺,清深多俢鱼。
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干渴,其侧皆诡石怪杰,奇卉美箭②,可列坐而庥③焉。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节选自柳宗元《石渠记》)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不可久居,
【注释】①渴(hè
)地名,指袁家渴。
②箭:
小竹。
③麻(xiū),树荫。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民桥其上(
(2)逾石而往有石泓
(
(2)北堕小谭(落入)
(4)伐竹取道(
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B.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C.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D.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②其侧皆诡石怪杰,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
4.甲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
请你结合具体内容简要概括。
第四篇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两岸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名状。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
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注]①道州:
今湖南省道县。
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
合营溪:
汇入营溪。
③敧:
倾斜。
④嵌:
张开。
⑤逸民退士:
遁世隐居的人。
⑥置州:
设置州郡。
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
②以其境过清
清:
③南流数十步
南:
④不可名状
名:
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B.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C.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D.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4、【甲】【乙】两文的作者带我们去“小石潭”和“右溪”游览了一番,请你向同学概括介绍“小石潭”和“右溪”的相似之处。
(6分)
第三课《核舟记》
【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若听茶声然。
(魏学洢《核舟记》)
【乙】一乐工能刻木为舟。
大可二寸,篷桅橹舵咸具。
二人对酌于中,壶觞①饾饤②满案,一人挽篷索,一人握橹,一人运舵,皆有机能动,放在水中,能随风而行,略无欹③侧。
一舟必需白金一两,好事者竞趋焉。
(周辉《刻木巧匠》)
注释:
①壶觞:
酒器。
②饾饤:
dò
udì
nɡ,供陈设的食品。
③欹:
qī,斜。
1.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绝类弥勒
②视端容寂
③篷桅橹舵咸具
④皆有机能动
1.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虞山/王毅/叔远甫/刻B.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一舟必需白金一两,好事者竞趋焉。
4.两文在表现雕刻家精湛技艺时写法上有何不同?
从技艺的角度比较,你觉得是木舟精巧,还是核舟精巧?
说说你的理由。
【甲】船头坐三人……珠可历历数也
【乙】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①,献之县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
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②,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③举轴,猫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注】①轴:
画卷②物色:
观察③逮:
等到
【帮帮你】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漫”常用的义项有:
①水涨,淹;
②遍;
③无边无际;
④随便
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其两膝相比者
比:
②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诎:
③一士人善画
善:
④旦而过之,轴必坠地
旦: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同的两项是(
)(
A.漫悬于壁旦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B.猫则踉跄逐之
学而不思则罔
C.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博学而笃志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②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
4、请用自己的话说说,【甲】【乙】两文文中的作品精美具体表现在哪里(4分)
5、给文中的画线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提示:
可以加四处)
令
初
不
知
爱
漫
悬
于
壁
旦
而
过
之
轴
必
坠
地
【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乙】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
火起"
,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
夹杂
B.不能名其一处也
说出
C.其两膝相比者
挨着。
D.两股战战
股:
屁股
2.下面加点词的词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宾客意少舒
目似瞑,意暇甚
(蒲松龄《狼》)
B.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屠自后断其股(蒲松龄《狼》)
C.不能名其一处也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刘禹锡《陋室铭》)
D.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水陆草木之花(魏学洢《爱莲说》)
3.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4分)
满
坐
宾
客
无
伸
颈
侧
目
微
笑
默
叹
以
妙
绝。
4.从文中画出表示时间的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并解释其意义。
(至少五个)(5分)
5.选文中提到的口技和微雕都属于民间技艺。
作者分别采用了什么写法
来表现技艺的高超的?
请你结合内容加以分析。
【乙】先生职临钱塘江日,有陈诉负绫绢钱二万不偿者。
公呼至询之,云:
“某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以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
”公熟视久之,曰:
“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
”须臾扇至。
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
即以付之曰:
“出外速偿所负也。
”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踰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而不得者,至懊恨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罔不因势象形
(2)
珠可历历数也。
(3)吾当为汝发市也(
(4)
遂尽偿所逋。
2.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公呼至询之(指代制扇者)
B、非故负之也(故意)
C、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其中)
D、即以付之曰(把)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②
有陈诉负绫绢钱二万不偿者。
4.甲乙两文都写到了苏东坡,作者在两文中写此人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第四课《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甲】惠子相(xià
ng)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
"
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
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yuānchú
),子知之乎?
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
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lǐ)泉不饮。
于是鸱(chī)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hè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yé
)"
【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我知之濠上也。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惠子相梁
非练实不食(
请循其本
固不知子矣(
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正的一项是(
A.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B.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C.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D.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lǐ)泉不饮。
②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4.
“庄子,人中知(智)者,机变也!
”请你结合这两篇文章的具体内容来谈谈庄子的机智、善辩分别表现在哪里?
5.
请你选择其中任意一篇,来谈谈你从文中收获的认识启迪。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我知之濠上也。
钓鱼记
予尝步自横溪,有二叟分石而钓,其甲得鱼至多且易取,乙竟日亡
所获也,乃投竿问甲曰:
“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
”甲曰:
“吾方下钓时,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目不瞬,神不变,鱼忘其为我,故易取也。
子意①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②其获?
”乙如其教,连取数鱼。
予叹曰:
“旨哉!
意成乎道也。
”
(选自宋代林昉《田间书·
杂言》)
【注】
①意:
意愿,愿望。
②奚:
怎么,哪里。
1.(3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是鱼之乐也
②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B.①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②安得广厦千万间
C.①神变则鱼逝矣
②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D.①子意乎鱼,目乎鱼
②目似瞑,意暇甚
2.(3分)下面对《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写了一场轻松风趣的对话,惠子力辩,拘泥于事物的真实性;
庄子巧辩,超然于物事之外。
B.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很快乐,这其实只是一种主观看法,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C.惠子认为水中的游鱼并不快乐,所以当庄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时,他立即给予了反驳。
D.庄子的形象在简洁的对话中得以体现,他机敏、诙谐、富有情趣。
3.(3分)下面对《钓鱼记》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运用对比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甲乙两老汉“钓同而得失异”的情形。
B.甲老汉之所以屡有收获,产要得益于他冷静沉着,不浮躁,不急于求成。
C.作者认为“意成乎道”,意思是说要实现愿望必须掌握一定的规律和方法。
D.故事说明了在客观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专注于目标和结果的人往往容易获得成功。
4.(4分)请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译文:
_______
(2)(2分)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
5.(5分)阅读《卜算子·
咏梅》这首词,回答问题。
(1)(2分)这首词表现了梅花在____
的环境下,仍然保持着___
的品质。
(2)(3分)这首词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