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阳县首山镇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文档格式.docx
《辽宁省辽阳县首山镇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辽阳县首山镇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己亥杂诗》龚自珍,近代思想家、文学家,是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
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D.《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是东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编辑而成,共33篇。
5.选出对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表明作者谪居生活的艰苦和
遭遇贬居的痛苦,给全诗定下了感情的基调。
B.“怀旧空吟闻迪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
既暗示了自己谪居时间之长,又表明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
而怅惘的心情。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作者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
既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
D.“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表现出坚忍不拔的意志,与
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鲜明对比。
6.选出下列关于课外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
A.《格列佛游记》中,英国船医格列佛第二次乘坐“冒险号”出海,第
三次乘坐“好望号”出海。
B.《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十篇回忆性散文,其中被选入教材的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风筝》、《阿长与<
山海经>
》等。
C.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人物形象。
D.“母亲啊!
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是著名作家冰心深情歌颂母爱的诗句,她的《繁星》《春水》以母爱、童真、自然为主题,净化了许多读者的心灵。
7.初中生活即将结束,站在离别的驿站,请你给自己最好的朋友写一则离别赠言,注意引用一句古诗,50字左右。
(4分)
8.古诗文默写。
(14分)
(1),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2)青树翠蔓,,参差披拂。
(柳宗元《小石潭记》)
(3)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
(4),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5)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6),增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征蓬出汉塞,。
(王维《使至塞上》)
(8)《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表达的意思相反的句子是“
,。
”
(9)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一词中表现作者保卫边疆杀敌立功的决心和非凡气概的语句是“,,。
(10)雪花是美的,胡天飞雪在岑参心中化作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明媚春光;
鸟儿是美的,白居易春行钱塘湖,为“,”的景象深深陶醉。
二.阅读(满分60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9——13题。
(10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乙】灵公①好②妇人而丈夫饰者③,国人尽服之。
公使吏禁之,曰:
“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
”裂衣断带,相望④而不止。
晏子见,公问曰:
“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
”晏子对曰:
“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
公何以不使内勿服?
则外莫敢为也。
”公曰:
“善!
”使内勿服,不逾月,而国人莫之服。
【注释】①灵公:
指齐灵公。
②好(hà
o):
喜好。
③妇人而丈夫饰者:
女扮男装。
丈夫:
成年男子。
饰:
装饰。
④相望:
接连不断。
形容极多。
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臣之妻私臣
(2)晏子对曰
10.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A.国人尽服之B.公使吏禁之
一食或尽粟一石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C.君使服之于内D.公何以不使内勿服
使内外异法也皆以美于徐公
11.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不逾月,而国人莫之服。
1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甲】文的主要事件。
13.简要说明邹忌与晏子在劝谏时的语言特点有何不同(2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19题。
(20分)
太阳每天都从我的窗前升起
①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生活似乎都是枯燥乏味单调无趣的。
我们每天都在同一时间起床、吃饭、上班,每天都面对相同的面孔,做同样的工作,甚至重复同样的话语,做同样机械的动作。
因此,我们当中很多人活得都不怎么起劲,我们慵懒、散漫,甚至消极、颓废,内心充满了悲观情绪。
②可是,一位盲人却改变了我对生活的全部看法,使我从头到脚焕然一新,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③这位盲人是我的邻居。
④他是一位非常年轻的盲人,才二十几岁的年纪。
在他16岁
正值花季的时候,因为意外双目完全失明了,靠拄明杖一寸一寸地探寻才能走路,生活很难自理,日子过得艰难。
按我们的想法,他的内心肯定非常痛苦,充满了悲哀和郁闷。
⑤然而,不!
⑥有一
天,我家里一下子来了7个亲戚,地毯上都睡满了人,但还是住不开。
天又太晚了,附近的旅店也肯定都关门了。
没办法,我只好去敲这位盲人邻居的门,打算先借宿一夜,明天再说。
这位盲人邻居很热情,摸索着,替我铺好了床,摆好枕头,听着我睡下了,才闭灯出去。
⑦可是,躺在床上,我翻来覆去久久不能入眠。
这么年轻,这么善良,却双目失明,老天爷对他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我不禁替他惋惜,心中充满了怜悯之情。
他的心里,也一定非常孤寂吧?
就是在刚才,我还想安慰他几句,可是,看他见有人来了乐颠颠的样子,就闭上了口,没好意思把到了嘴边的话说出去。
⑧第二天早晨,我还在梦中,忽然被一片刺眼的阳光给晃醒了。
睁开眼睛一看,原来是那个年轻盲人拉开了窗帘。
我睡得太死,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进来的,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起来收拾停当的。
此刻,他正站在窗前,推开了窗子,对着东升的旭日,大口地吸了一口气,坚定而又自信地说道:
“多好,太阳每天都从我的窗前升起!
我不禁一下子被惊呆了。
⑨半晌,我才反应过来。
⑩我忽然明白了,需要怜悯需要安慰的人不是他——那位双目失明的年轻盲人,而是我们自己。
我们每天都看着太阳从东方一点一点地升起来,却从来也没有感到过万分的欣喜。
同样的太阳,对于我们来说,只是升在眼中,可是对于他来说,却是升在心里。
⑾乐观和悲观,其实只是一线之间的距离。
我开始为自己昨天夜里那种肤浅的想法感到羞愧不已。
⑿而今,每天早晨起来,我都会像那位盲人一样,飞快地拉开窗帘,然后,推开窗子,面对着东升的旭日,大口地吸一口气,坚定自信地面对这个令我充满快乐的世界说道:
“多好,太阳每天都从我的窗前升起。
14.选文标题“太阳每天都从我的窗前升起”有何妙处?
15.选文④段采用哪种记叙的顺序,用意何在?
16.选文⑧段中画线语句运用了哪两种描写方法?
表现盲人怎样的性格特点?
17.选文⑿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8.选出对文中“我”这个人物的分析理解恰当的一项。
A.“躺在床上,我翻来覆去久久不能入眠。
这么年轻,这么善良,却双目失明,老天爷对他实在是太不公平了”这一句说明“我”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
B.“我”对盲人的态度由同情怜悯,到不理解,最后羞愧不已。
C.“我”见证了青年盲人对生活的态度后,内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此乐观对待每一天。
D.文中对“我”主要进行了心理活动描写,这样有利于描写“我”的内心世界、突出思想感情的变化。
19.品读选文⑩段画浪线句子“同样的太阳,对于我们来说,只是升在眼中,可是对于他来说,却是升在心里”,你有什么体会?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20——24题。
(15分)
古人如何测风量雨
①在我国古代,气象学还不是一门成熟、独立的学科,但观测天气气候的变化,却是自古就有的人类科学活动之一。
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里,就有文字记载气象方面的观测资料,殷墟甲骨文卜辞中也有天气预测和实况的记载。
②古代最原始测风器主要用于测量风向。
③用布帛之类挂在竿上,后来改用鸡毛做成条形或扇形的羽葆,风吹羽葆扬,与羽葆指向相反的方向即为风向。
条形鸡毛、扇形羽葆的重量不同,古人分别称作五两、八两,使用时可因地制宜,比如楚地风
小,宜用五两;
北方和沿海风力较大,宜用八两,等等。
④除观测水平方向的风外,古人也观测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旋风,方向混乱的乱风。
例如,把自上而下吹的风叫作“颓风”,也叫“焚轮风”,自下而上吹的风叫“飙风”,也叫“扶摇风”等,可见对风的观测非常细致。
⑤《左传》中还首次论述了“八风”(即八种风向),与现代气象观测学中的基本风向定义是一致的。
⑥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人,是我国唐代的李淳风。
他官居太史令,集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气象学家为一身,公元645年就著《乙巳占·
侯云法》,记载了测风环境、测风工具和测风办法,当时把
风力分为八级:
一级动叶,二级鸣条,三级摇枝,四级堕叶,五级折小枝,六级折大枝,七级折木飞砂石或伐木(折木),八级拔木树和根。
这八级风,再加上“无风”和“和风”(指温和,尘埃不起的风)两个级,合为十级。
这和现代气象观测学对风级的描述已经非常接近了,比英国的“蒲福风力等级”早了一千多年。
⑦最早的测雨器记载见于南宋数学家秦九韶所著的《数书九章》(1247年)。
⑧该书第二章为“天时类”,收录了有关降水量计算的四个例子,分别是“天池测雨”“圆罂测雨”“峻积验雪”和“竹器验雪”。
其中“天池测雨”所描述的“天池盆”已经和现代气象观测所使用的雨量筒非常接近了,而方法上则采取“平地得雨之数”来度量雨水,堪称世界上最早的雨量计算方法,为后来的雨量测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⑨书中也把“降雪”也纳入“降雨量”的范畴,只可惜,在降雪量测量方面,只实测降雪的厚度,并没进一步折算为降水量。
⑩到了明清时期,测风量雨有了集中的场所——观象台,不仅有气象观测,还有天文观测。
各地州、县,也负有观测任务,凡有灾异现象,特别是风灾、雨灾等气象灾害,都必须呈奏,诸如《晴雨录》《雨雪粮价》之类,各地官员也有大量的有关当地天气、气候及气象灾害的奏折。
如今,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还珍藏着大量的古代有关天文地理、黄河水文、气象灾害方面的资料。
⑾与现代测雨工具最接近的当属“乾隆测雨台”了,它以黄铜制造,为圆筒型,筒高一尺五寸,圆径七寸,置于测台之上,用于量雨,测台正面书有“测雨台”三个大字,旁边则是“清乾隆庚寅五月造”的字样。
20.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3分)
21.结合全文,分析文章开头段的作用。
22.选文第④段中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23.选文⑥段中的加点词“非常”可否删掉?
为什么?
24.选出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
()(3分)
A.我们可以从甲骨文卜辞中查阅有天气预测和实况的记载。
B.南宋数学家秦九韶所著的《数书九章》记载了最早的测雨器。
C.《数书九章》把“降雪”也纳入“降雨量”的范畴。
在降雪量测量方面,既实测了降雪的厚度,并进一步折算为降水量。
D.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珍藏着大量的古代有关天文地理、黄河水文、气象灾害方面的资料的。
(4)阅读下面选文,完成25——29题。
读书之“见”
①读书的关键,并非在于你能说出多少种意义,而在于你以怎样的姿态去读,你投入了多少,又收获了多少。
依我之见,读书须有“见”,亦即每个人读书时,应致力于拥有属于自我的知识与智慧、眼光与胸怀。
否则,读再多的书充其量亦不过是“两脚书柜”而已。
②读书之要,首先在于增长“识见”。
“识见”,即知识与见闻。
它可以通过口耳相传获得,但主要的途径靠读书。
即使在微博、微信、网页、文摘等信息随时随处可见的今天,我
们也不能放弃读书。
唯有读书,才能缩短时空,将前人的知识和见闻转换为每个读书人自我的“识见”。
但是读书时也应注意,浅显庸俗的所谓的“新潮”书、“畅销”书永远替代不了经典书。
同时还要注意的是,如果读书范围过于狭小,也不能开阔视野、增长“识见”。
③读书得有“主见”。
也就是说,读书人不能人云亦云,步人后尘,将自己禁锢在作者夯筑的知识、情感、思想的围墙里。
记得哲人说过:
读书时不可存有己见,读书后不可丧失己见。
读书,我们先得把作者的思想和意念读懂弄通,进入书的深层邃境,靠近其核心、
本质与灵魂,触摸到作者的心灵轮廓。
在此基础上,我们须“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书是“死”的,人是活的,读者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联系自己的实际反躬自求而不随意迁就,才能有自己的见地。
这般读书,也才有意义。
④读书亦须有“灼见”。
也就是说对于所读之书要有一种透彻的见解,或者说要有一种独到的见解。
比如,对于古书上读到的“开卷有益”,有人提出质疑;
如果不加选择、不加思考地“开卷”,就未必有益。
像这样在读书时能从新角度提出问题,用新思路分析问题,用新方法解决问题,这不仅利于消化读书的内容,指导自己的实践,更利于培养自我的创造性思维。
⑤读书还得有“预见”。
一本书,一篇文章,往往是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其中定然包孕了作者的喜怒哀乐,是非好恶。
读者不仅要把握作者的倾向,更要透过作者的表达发现由此带来的有益的思想激荡、观念交锋,并预见其作用轨迹。
想起乡贤王充,其《论衡》站在批判者的立场上抨击时代弊端,作为异端邪说其时根本不可能出版。
可就在《论衡》成书的150余年后,东汉大知识分子蔡邕读到了《论衡》,从中发现了朴素唯物主义的光芒,并预见到其改造和推动社会的力量。
成了《论衡》的传播者,二人都青史留名。
可见,读书既成就作者、亦同时成就读者乃至成就社会。
此为预见之功。
⑥读书的过程,是一个主观能动、富于创造性、增“见”长“识”的过程,只有掌握了读书的要诀,我们才能在蜿蜒的溪流中寻找桃源梦境,并在每一转折之间碰逢豁然开朗的意韵,找寻到
“宛在水中央”的“伊人”。
25.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6.阅读选文②段,简要说说怎样读书才能增长“识见”(2分)
27.选出最适合充当选文③段道理论据的一项()(3分)
A.不尽读天下之书,不能相天下之士。
——汤显祖
B.读书的艺术贵在善于读。
——哈默登
C.读书犹如朋友,必须慎重选择。
——黑德斯
D.书是我的奴隶,应该服从我的意志,供我使用。
——马克思
2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④段的论证思路。
29.选文⑤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3、写作(满分60分)
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
题目:
(一)我把掌声送给你
(二)告别
要求:
(1)如选择题目
(二),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3)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2017年九年级阶段性测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积累与运用(30分)
1.B2分。
2.C2分。
3.B2分。
4.D2分。
5.A2分。
6.B2分。
7.答案不唯一。
紧扣主题,1分,引用古诗,2分,语言通顺、得体,字数符合要求,1分,计4分。
参考示例:
我们曾是并肩生长的小苗,我们曾是一张课桌上的学友。
今天,我们将要分别,请记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们会是永远的朋友。
8.
(1)窈窕淑女
(2)蒙络摇缀(3)甲光向日金鳞开(4)东风不与周郎便(5)化作春泥更护花(6)行拂乱其所为(7)归雁入胡天(8)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9)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0)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计14分。
二.阅读(60分)
(1)(10分)
9.
(1)偏爱,1分
(2)回答,1分。
10.C,2分。
11.
(1)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太深了,1分。
(2)不超过一个月,都城的人(或国人)也就不穿了,1分。
12.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弊纳谏,2分。
13.邹忌:
委婉含蓄,1分;
晏子:
直接了当,1分。
译文:
齐灵公喜欢内宫的女子穿扮男人服饰,全国的女人都效仿穿男人服装。
齐灵公派官吏禁止她们,并且指出:
“穿扮男人服饰的女子,撕破衣服,扯断衣带。
”虽然人们都看见有人被撕破衣服,扯断衣带,但还是不能禁止。
晏子觐见时,齐灵公问道:
“我派出官吏禁止女子穿扮男人服饰,撕破衣服,扯断衣带,她们都亲眼看见了,可还是不能制止。
这究竟是为什么?
“晏子回答说:
“大王让宫内女子这样穿,但却在宫外禁止它,就如同在门口挂着牛头却卖马肉,您为什么不让宫内女人不穿扮男人服饰,那么外面也就没有人敢这样做了了。
”齐灵公说:
“你说的好。
”令宫内女人不能穿扮男人服饰,没过一个月,全国就没有女人穿扮男人服饰了。
(二)(20分)
14.这一文题语带双关,表面指自然界每天太阳的升起,1分;
暗含着生活中人们心中的希望和乐观信念的升起,1分;
形象含蓄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题,启发人们对于生活要有
热情,要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一切,1分;
同时又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计4分。
15.插叙,1分,交代盲人年轻时失明的原因及生活的艰难,与后文盲人热情、乐观的生活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1分,突出人物乐观的形象,1分;
为“我”对生活的态度发生转变做铺垫,1分(意思对即可)。
16.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2分;
表现了青年盲人乐观、热爱生活的性格特点,2分。
17.叙述了“我”像青年盲人那样,每天早晨拉开窗帘迎接太阳升起的情景,1分;
与上文盲人此举相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1分;
表明“我”在盲人乐观精神感召下,对生活的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悲观麻木到乐观积极),1分;
突出了文章的主题,1分(意思对即可)。
18.B
,2分。
19.开放题,答案不唯一。
只要理由充分、合理即可。
2分
。
对悲观的人而言,哪怕每天都有阳光,他也会觉得生活暗然无色;
对于乐观的人来说,即使看不见光明,太阳每天都从他的心头升起。
意思对即可。
看法正确即可。
(三)(15分)
20.古人如何测风量雨,计3分。
21.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古人如何测风量雨,1分;
引起下文,1分;
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计3分。
22.举例子,1分,列举了“颓风”、“飙风”的例子,1分,具体说明“除观测水平方向的风外,古人也观测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旋风,方向混乱的乱风”的特点,1分。
23.不能。
“非常”在程度上加以限制,1分,说明“接近”的程度之深,1分,去掉之后就变成了“已经接近了”具体接近到什么程度,模糊不清,与客观实际不符,太绝对了,“非常”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的特点,1分。
24.C,3分。
(四)(15分)
25.读书须有“见”(或每个人读书时,应致力于拥有属于自我的知识与智慧、眼光与胸怀),计3分。
26.有选择地读书,1分,扩大读书的范围,1分。
计2分。
27.D,3分。
28.首先,提出读书亦须有“拙见”的观点,1分,接着,举对“开卷有益”提出质疑的事例,论证本段观点,1分,最后,总结读书须有“拙见”的意义,1分。
29.举例论证,1分,列举了蔡邕预见到《论衡》的力量并将其传播的事例,1分,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读书得有“预见”的观点,1分,进而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1分。
计4分
三、写作(60分)
【评分标准】
一类文(54——60分)切合题意,思想感情真实、健康,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流畅,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二类文(48——53)较切合题意,思想感情真实、健康,内容较具体,中心较明确,语言流畅,(病句不超过3个),有个别错别字,结构较完整,有条理。
三类文(40——47分)基本切题,思想尚健康,有一定中心,内容较简单,欠具体,语言大体通顺(病句不超过6个),有少量错
别字,结构基本完整,条理不够清楚。
四类文(31——39分)不切题,思想不够健康,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语言不
通顺,病句多(病句超过7个),错别字较多,基本成篇。
五类文(30分)不切题,思想不健康,无中心,内容太空泛,语言不通顺,错别字多,不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