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控制理论-作业-上机-实验2-深大.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92691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控制理论-作业-上机-实验2-深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现代控制理论-作业-上机-实验2-深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现代控制理论-作业-上机-实验2-深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现代控制理论-作业-上机-实验2-深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现代控制理论-作业-上机-实验2-深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控制理论-作业-上机-实验2-深大.doc

《现代控制理论-作业-上机-实验2-深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控制理论-作业-上机-实验2-深大.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控制理论-作业-上机-实验2-深大.doc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现代控制理论

实验项目名称:

基于状态反馈的闭环极点配置

学院: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专业:

自动化

指导教师:

郭小勤

报告人:

学号:

班级:

实验时间:

2012-6-12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2012-6-16

教务部制

一实验目的

了解采用状态反馈改善系统性能的方法,应用状态反馈方法配置直线型一级倒立摆系统的极点,设计控制器,并在倒立摆系统实验平台上实现一级倒立摆系统稳定运行。

二实验任务与要求

一、针对一级倒立摆系统,对于给定的动态性能指标(调节时间小于3秒,阻尼比0.5)确定闭环极点(参考值,),设计系统状态反馈阵的参数;

二、在倒立摆系统平台上完成极点配置控制实验。

实验要保持倒立状态,当系统受到扰动后仍保持稳定。

记录控制结果曲线,并进行讨论。

三、重新选择一组(或多组)期望的闭环极点,设计系统状态反馈阵的参数,在倒立摆系统平台上完成极点配置控制实验,记录控制结果曲线,并和第二条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三实验原理

(1)实验原理

若受控系统(A,B)完全能控,则通过状态反馈可以任意配置闭环极点。

实验设计原理参见固高《倒立摆与自动控制原理实验》第82-89页。

(2)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参见固高《倒立摆与自动控制原理实验》第P92-97页。

四实验设备与器件

固高科技倒立摆实验系统

五实验步骤

(一)对于给定的动态性能指标(调节时间小于3秒,阻尼比0.5)确定闭环极点(参考值,),设计系统状态反馈阵的参数如下

运行后,波形如下:

(二)给系统一个阶跃,其波形如下图:

(三)重新选择一组(或多组)期望的闭环极点,设计系统状态反馈阵的参数

其稳定后的波形如下所示:

跟之前相比,稳定性更好。

受到阶跃干扰之后,能迅速地达到稳定状态

跟之前相比能更快地达到稳定。

结论:

通过配置不同的极点,求状态反馈阵,并在基本相同的扰动,观测扰动下的输出响应由上面的图可以看出在后来选用的极点,输出响应能较快,较平滑的,因此配置极点

最合理的

五、思考题

(1)原系统为非线性系统,为什么可以用状态反馈方法任意配置闭环极点。

答:

原系统虽然为非线性系统,但是在θ很小的時候,可以将系统线性化,线性化后的系统是完全可控的系统,因此可以用状态反馈方法任意配置闭环极点。

(2)控制对象线性化后的输入、状态各是什么?

系统阵A和倒立摆系统的什么有关?

电机的模型是用什么表示的?

答:

控制对象线性化后的输入是F(外界给小车的力);状态时x’、x’’、φ’、φ’’;系统阵A和倒立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控性相关联;电机模型用“ServoMotorControlExperiment”来表示。

(3)实验中每台设备所用的控制模型是相同的,为什么结果不同?

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答:

虽然控制模型是一样的,但是每台设备的电机、各种硬件的摩擦系数可能不一样(硬件存在差别),随着使用的时间较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误差,这样导致了在控制是结果会不一样。

同时,在控制时的环境不一样,也会对结果造成影响!

,因此结果会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