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检验批划分及验收计划Word文档格式.docx
《工程检验批划分及验收计划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检验批划分及验收计划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材料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及检测报告是否齐全;
(2)实际进场材料数量、规格和型号等是否满足设计和施工计划要求;
(3)材料外观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
(4)按规定须抽检的材料、构配件是否及时抽检等。
2).按规定应进场复试的工程材料,必须在进场检查验收合格后取样复试,主要材料的取样和试验项目应符合要求,见证取样及按规定的要求执行。
1.3.1钢筋(材)
1).钢筋的复试应按不同炉罐号和直径分批检验。
大家在材料进场时应对照出厂合格证进行取样,有的出厂合格证上面同一直径的钢筋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炉罐号,如果这些炉罐号的编号不是连续的或间隔超过5个以上编号的应分别取样试验。
2).见证取样的数量要达到规定要求即检验总量的35%,应该按每次进场钢筋的型号和直径总数的35%做见证取样,见证取样应该按主要受力钢筋来选取。
1.3.2水泥
1).水泥必须有质量证明文件。
水泥生产单位应在水泥出厂7天内提供,28天强度以外的各项试验结果,28天强度结果应在水泥发出日起32天内补报。
2).散装水泥使用的较多,由于现场水泥储存罐较少,水泥的进场次数频繁而数量较小,无形中加大了水泥试验的频率。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希望每次进场的水泥做安定性试验,对于每次进场检验的水泥所提供的出场试验报告与复试的报告单上面的日期、编号、数量相吻合。
注意进场水泥的总数应与现场实际用量基本相符。
对于用于楼梯踏步、地面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必须也有出厂试验报告和复试报告。
水泥的取样也按35%作见证取样,第一次进场的水泥必须要作见证取样。
3).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水泥,检测报告应有有害物含量检测内容。
1.3.4砂与碎(卵)石
1).砂、石使用前应按规定取样复试,有试验报告。
2).按规定应预防碱-集料反应的工程或结构部位所使用的砂、石,供应单位应提供砂、石的碱活性检验报告。
1.3.5外加剂
1.外加剂主要包括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泵送剂、防水剂、防冻剂、膨胀剂、引气剂和速凝剂等。
2.外加剂必须有质量证明书或合格证、有相应资质等级检测部门出具的检测报告、产品性能和使用说明书等。
3.应按规定取样复试,具有复试报告。
承重结构混凝土使用的外加剂应实行有见证取样和送检。
4.钢筋混凝土结构所使用的外加剂应有有害物含量检测报告。
当含有氯化物时,应做混凝土氯化物总含量检测,其总含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要求。
1.3.7掺合料
1).掺合料主要包括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沸石粉、硅灰和复合掺合料等。
2).掺合料必须有出厂质量证明文件。
3).用于结构工程的掺合料应按规定取样复试,有复试报告。
1.3.8轻集料
轻集料必须有质量证明文件,并按规定取样复试,有复试报告。
1.3.9钢结构工程材料
1.钢结构工程材料主要包括钢材、钢构件、焊接材料、连接用紧固件及配件、防火防腐涂料、焊接(螺栓)球、封板、锥头、套筒和金属板等。
2.主要材料应有质量证明文件,包括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和中文标志等。
3.按规定应复试的钢材必须有复试报告,并按规定实行有见证取样和送检。
4.重要钢结构采用焊接材料应有复试报告,并按规定实行有见证取样和送检。
5.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和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有扭矩系数和紧固轴力(预拉力)检验报告,并按规定做进场复试,实行有见证取样和送检。
6.防火涂料应有有相应资质等级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
二、施工试验
2.1回填土
1).土方工程应测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确定最小干密度控制值,由试验单位出具试验报告。
2).应按规范要求绘制回填土取点平面示意图,分段、分层(步)取样做回填土试验报告。
2.2钢筋连接
1).正式焊(连)接工程开始前,应进行试焊,焊接件经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现场的施工焊接。
2).钢筋焊接接头或焊接制品、机械连接接头应按焊(连)接类型和验收批的划分进行质量验收并现场取样复试。
3).承重结构工程中的钢筋连接接头应按规定实行有见证取样和送检的管理。
4).采用机械连接接头型式施工时,技术提供单位应提交由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检测机构出具的型式检验报告。
5).焊(连)接工人必须具有有效的岗位证书。
2.3混凝土
1).现场搅拌混凝土应有配合比申请单和配合比通知单。
2).应有按规定留置龄期为28天标养试块和相应数量同条件养护试块的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冬施还应有受冻临界强度试块和转常温试块的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3).抗渗混凝土、特种混凝土除应具备上述资料外应有专项试验报告。
4).应有单位工程《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统计、评定记录》。
5).抗压强度试块、抗渗性能试块的留置数量及必试项目应符合要求。
6).承重结构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试块,应按规定实行有见证取样和送检。
7).结构由有不合格批混凝土组成的,或未按规定留置试块的,应有结构处理的相关资料;
需要检测的,应有有相应资质检测机构检测报告,并有设计单位出具的认可文件。
8.潮湿环境、直接与水接触的混凝土工程和外部有供碱环境并处于潮湿环境的混凝土工程,应预防混凝土碱集料反应,并按有关规定执行,有相关检测报告。
2.4预拌混凝土资料的管理
(1)预拌混凝土供应单位必须向施工单位提供以下资料:
配合比通知单,预拌混凝土运输单,预拌混凝土出厂合格证(32天内提供),混凝土氯化物和碱总量计算书
(2)预拌混凝土供应单位除向施工单位提供上述资料外,还应保证以下资料的可追溯性:
试配记录、水泥出厂合格证和试(检)验报告、砂和碎(卵)石试验报告、轻集料试(检)验报告、外加剂和掺合料产品合格证和试(检)验报告、开盘鉴定、混凝土抗压强度报告(出厂检验混凝土强度值应填入预拌混凝土出厂合格证)、抗渗试验报告(试验结果应填入预拌混凝土出厂合格证)、混凝土坍落度测试记录(搅拌站测试记录)和原材料有害物含量检测报告。
(3)施工单位应形成以下资料:
混凝土浇灌申请书,混凝土抗压强度报告(现场检验),抗渗试验报告(现场检验),混凝土试块强度统计、评定记录(现场).三、施工记录
3.1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1.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在正式施工前编制完成,并经施工企业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审批。
2.规模较大、工艺复杂的工程、群体工程或分期出图工程,可分阶段报批施工组织设计。
3.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工程重点部位、技术复杂或采用新技术的关键工序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冬、雨期施工应编制季节性施工方案。
4.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编制内容应齐全,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工程概况,
(2)施工准备,(3)施工部署及组织,(4)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5)资源配置计划,(6)施工平面布置图(7)质量保证及安全保障,(8)技术经济指标分析。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增加对单位工程进行分部、分项、检验批划分的内容,增加对砼结构的实体检验计划的内容,增加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测计划内容,增加对材料试验检验及见证取样和送检计划的内容。
5.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本着“重点突出,兼顾全面,确保质量,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
施工单位应首先进行内部审核,并填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报监理单位批复后实施。
发生较大的施工措施和工艺变更时,应有变更审批手续,并进行交底。
6.检验批的划分:
要有利于质量控制,能取得较完整的技术数据,要防止造成检验批、分项工程的大小过于悬殊,影响质量验收结果的可比性,基础检验批的划分按设计图纸的内容所采用的施工流程来划分,主体工程按楼层划分,分为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建筑装饰装修按楼层划分。
屋面按施工流程来划分,给水系统、排水系统、采暖系统按子系统划分检验批卫,卫生器具按卫生间排水子系统划分检验批,电气工程的线管敷设和导线穿管按楼层划分,其他分项的检验批按单元划分。
7.砼结构的实体检验计划:
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应进行结构实体检验,并实行有见证取样和送检。
结构实体检验的内容包括同条件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以及工程合同约定的项目,必要时可检验其他项目。
同条件砼强度的检验应对砼试块的取样部位、取样数量、养护方法、送检时间等作出详细计划,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也应制定检测部位、数量、时间等方面的计划。
8.安全和功能的检测计划:
在开工前应对照设计图纸、统一验收标准来确定对哪些项目进行检测;
检测的时间,检测项目的检测方法制定完整的计划。
9.材料试验检验及见证取样和送检计划:
单位工程开工前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共同制定有见证取样和送检计划。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按照有关规定确定检验项目,明确取样原则及要求。
依据取样原则确定应作试验总数(估)及应进行见证的次数,根据见证取样和送检不少于35%的规定,作出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计划。
以上计划附在施工组织设计中一同报总监理工程师和业主审批。
3.2图纸会审记录
(1)监理、施工单位应将各自提出的图纸问题及意见,按专业整理、汇总后报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提交设计单位做交底准备。
(2)图纸会审应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参加。
设计单位对各专业问题进行交底,施工单位负责将设计交底内容按专业汇总、整理,形成图纸会审记录。
(3)图纸会审记录应由建设、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的项目相关负责人签认,形成正式图纸会审记录。
不得擅自在会审记录上涂改或变更其内容。
(4)图纸会审的主要内容是:
1.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的技术政策、标准、规范和经济合理。
2.设计是否符合施工技术装备条件。
如要采取特殊技术措施时,技术上能否保证安全施工和工程质量。
3.有无特殊材料要求,其品种、规格、数量是否满足需要。
4.图纸说明是否齐全、清楚,建筑设计是否满足使用安全及功能要求。
3.3
设计变更通知单
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需要对经过会审后的图纸进行修改时,或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原因,无法按原图纸施工而需要修改图纸时,设计单位应及时下达设计变更通知单,内容详实,必要时应附图,并逐条注明应修改图纸的图号。
设计变更通知单应由设计专业负责人以及建设、监理和施工单位的相关负责人签认。
3.3工程洽商记录
(1)工程洽商记录应分专业办理,内容详实,必要时应附图,并逐条注明应修改图纸的图号。
工程洽商记录应由设计专业负责人以及建设、监理和施工单位的相关负责人签认。
(2)设计单位如委托建设(监理)单位办理签认,应办理委托手续
施工测量记录是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确保建筑工程定位、尺寸、标高、位置和沉降量等满足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的资料统称。
3.4工程定位测量放线记录
1)测绘部门根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附件)批准的建筑工程位置及标高依据,测定出建筑的红线桩。
2)施工测量单位应依据测绘部门提供的放线成果、红线桩及场地控制网(或建筑物控制网),测定建筑物位置、主控轴线及尺寸、建筑物±
0.000绝对高程,并填写《工程定位测量记录》及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报监理单位审核。
3)工程定位测量完成后,应由建设单位报请具有相应资质的测绘部门验线。
3.5建筑与结构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按规范规定须进行隐检的项目,施工单位应填报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主要隐检项目及内容如下。
3.7技术交底记录
1.技术交底记录应包括施工组织设计交底、专项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四新"
(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技术交底和设计变更技术交底。
各项交底应有文字记录,交底双方签认应齐全。
2.重点和大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应由施工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把主要设计要求、施工措施以及重要事项对项目主要管理人员进行交底。
其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进行交底。
3.专项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应由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负责,根据专项施工方案对专业工长进行交底。
4)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应由专业工长对专业施工班组(或专业分包)进行交底。
5)"
技术交底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专业人员编制。
6)设计变更技术交底应由项目技术部门根据变更要求,并结合具体施工步骤、措施及注意事项等对专业工长进行交底。
7)技术交底包括施工方法、技术措施和质量、安全要求,要有文字记录,记录上有交底人和接受人签名,接受班组长签字后附接受班组人员名单。
4.5混凝土拆模申请
在拆除现浇混凝土结构板、梁、悬臂构件等底模和柱墙侧模前,应填写混凝土拆模申请单,并附同条件混凝土强度报告,报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审批,通过后方可拆模。
4.6混凝土搅拌、养护测温记录
1).砼施工前应作砂石的水份测定工作,确定砂石的含水率后,作出现场砼施工配合比。
砼施工过程原材料的计量记录要准确、真实。
2).冬季混凝土施工时,应进行搅拌和养护测温记录。
混凝土冬施搅拌测温记录应包括大气温度、原材料温度、出罐温度、入模温度等。
3).混凝土冬施养护测温应先绘制测温点布置图,包括测温点的部位、深度等。
测温记录应包括大气温度、各测温孔的实测温度、同一时间测得的各测温孔的平均温度和间隔时间等。
4.8构件吊装记录
预制混凝土构件、大型钢、木构件吊装应有构件吊装记录,吊装记录内容包括构件名称、安装位置、搁置与搭接长度、接头处理、固定方法、标高等。
4.9焊接材料烘焙记录
按照规范和工艺文件等规定须烘焙的焊接材料应进行烘焙,并填写烘焙记录。
烘焙记录内容包括烘焙方法、烘干温度、要求烘干时间、实际烘焙时间和保温要求等。
4.13钢结构工程施工记录
1.构件吊装记录
钢结构吊装应有构件吊装记录,吊装记录内容包括构件名称、安装位置、搁置与搭接长度、接头处理、固定方法、标高等。
2).烘焙记录
焊接材料在使用前,应按规定进行烘焙,有烘焙记录。
3).钢结构安装施工记录
钢结构主要受力构件安装应检查垂直度、侧向弯曲等安装偏差,并做施工记录。
钢结构主体结构在形成空间刚度单元并连接固定后,应检查整体垂直度和整体平面弯曲度的安装偏差,并做施工记录。
4).钢结构安装施工记录应由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施工单位负责提供。
5).高强度螺栓连接应有摩擦面抗滑移系数检验报告及复试报告,并实行有见证取样和送检。
6).施工首次使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后热处理等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有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7).焊(连)接工人必须持有效的岗位证书。
4.29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主控项目,一般项目的评定记录)
1)、对定量项目直接填写检查的数据
2)、对定性项目,当符合规范规定时,采用打“√”的方法标注,不符合规范规定时采用打“×
”的方法标注。
3)、有砼、砂浆强度等级的检验批,按规定制取试件后,可填写试件编号,待试件试验报告出来后,对检验批进行判定,并在分项工程验收时进一步进行强度评定及验收。
4)、对既有定性又有定量的项目,各个子项目质量符合规范规定时采用打“√”的方法来标注,否则采用打“×
”的方法来标注。
5)、对一般项目合格点有要求的项目,应是其中带有数据的定量项目。
定性项目必须基本达到定量项目中每个项目都必须有80%以上(砼保护层90%)检测点的实测数值达到规范规定,其余20%按各专业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不能大于150%,钢结构为120%。
检测数据填入其栏内。
6)、施工单位自行评定合格后,应注明“主控项目全部合格,一般项目满足规范规定要求。
”
7).检验批施工完成,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应由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8).检验批质量验收应由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等进行验收并签认。
4.30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分项工程验收:
分项工程是在检验批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通常起一个归纳整理的作用,是一个统计表,没有实质性验收内容,只要注意三点就可以了,一是检查检验批是否将整个工程复盖了有没有漏掉的部位;
二是检查有砼、砂浆强度要求的检验批,到令期后能否达到规范规定;
三是将检验批的资料统一,依次进行登记整理,方便管理。
1).分项工程完成(即分项工程所包含的检验批均已完工),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应填报《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和《分项/分部工程施工报验表》。
2).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应由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并签认。
4.31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分部工程验收内容:
共分四项内容
1).分项工程:
按分项工程第一个检验批施工先后的顺序,将分项工程名称填写上,在第二格填写各分项工程实际的检验批数量,即分项工程验收表上的检验批数量,并将各分项工程评定表按顺序附在表后。
2).质量控制资料:
按资料核查的要求,逐项进行核查。
核查和归纳各检验批的验收记录资料,查对其是否完整。
核对各种资料的内容、数据及验收人员的签字是否规范。
能基本反映工程质量情况,达到保证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要求,即可通过验收。
3).安全和功能检验(检测)报告:
在核查时要注意,在开工前确定的各规范中规定的检测的项目是否都进行了验收,不能进行检测的项目应该说明原因。
检查各项检测记录的内容、数据是否符合要求,包括检测项目的内容,所遵循的检测方法标准、检测结果的数据是否都达到规定的标准。
核查资料的检测程序、有关取样人、检测人、审核人、试验负责人,以及公章签字是否齐全。
注意在施工过程中将抽测的项目在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时抽测。
多数情况是施工单位检测时,监理、建设单位都参加。
4).观感质量验收:
是经过现场工程的检查,由检查人员共同确定评价的,质量评价分为好、一般、差。
5).分部(子分部)工程完成,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应填报《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和《分项/分部工程施工报验表》。
6).分部(子分部)工程应由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有关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质量负责人等共同验收并签认。
7).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分部工程完工,施工项目部应先行组织自检,合格后填写《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报请施工企业的技术、质量部门验收并签认后,由建设、监理、勘察、设计和施工单位进行分部工程验收,并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4.32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
1).单位工程完工,施工单位组织自检合格后,应报请监理单位进行工程预验收,通过后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竣工报告并填报《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
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进行工程质量竣工验收并记录,验收记录上各单位必须签字并加盖公章。
2).凡列入报送城建档案馆的工程档案,应在单位工程验收前由城建档案馆对工程档案资料进行预验收,并出具《建设工程竣工档案预验收意见》。
3).《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应由施工单位填写,验收结论由监理单位填写,综合验收结论应由参加验收各方共同商定,并由建设单位填写,主要对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及总体质量水平做出评价。
4).进行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时,施工单位应同时填报《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单位(子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查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作为《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的附表。
4.33施工总结
施工总结是建筑工程的阶段性、综合性或专题性文字材料。
应由项目经理负责,可包括以下方面:
1)、管理方面:
根据工程特点与难点,进行项目质量、现场、合同、成本和综合控制等方面的管理总结。
2)、技术方面:
工程采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总结。
3)、经验方面:
施工过程中各种经验与教训总结。
施工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审核:
1.收集的依据:
档案法,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建设工程强制性条文,
国家颁布的设计、施工规范、操作工艺、材料标准、法定监测标准、质量事故处理。
2.应用的要求:
及时性:
分阶段、按专业,积累整理,竣工验收时,资料及时整理归档。
准确性:
反映真实性。
科学性:
施工有依据;
检查有结论;
现场有记录;
原材有证件;
修改图纸有手续;
工程竣工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