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924017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3.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景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旅游景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旅游景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旅游景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旅游景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旅游景区Word文件下载.docx

《旅游景区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景区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旅游景区Word文件下载.docx

五台山由东西南北中五大高峰组成,包括东台名望海峰、西台名挂月峰、南台名锦绣峰、北台名叶斗峰、中台翠岩峰。

五台山现有建筑比较完整的寺院95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

南禅寺、佛光寺、显通寺、广济寺、岩山寺(繁峙县)、洪福寺(定襄县);

显通寺位于台怀镇中心地,是五台山历史最古、规模最大也是全中国继洛阳白马寺之后的第二座的寺庙。

该寺始建于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原名大孚灵鹫寺。

北魏教文帝时期扩建,因寺侧有花园,赐名花园寺。

唐代武则天以新译《华严经》中记载有五台山,乃更名为大华严寺。

明太祖重修,又赐额“大显通寺”。

现占地面积约120亩,各种建筑400余座,规模浩大。

  

塔院寺塔院寺在显通寺南侧,原是显通寺的一部分,元代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由尼泊尔匠师阿尼哥设计,至明永乐年间独立起寺,与显通寺分开,院内修建白塔一座,取名为塔院寺。

人们进入台怀镇,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高大的塔院寺白塔,非常引人注目,常被人们看作是五台山的标志。

菩萨顶位于显通寺北侧的灵鹫峰上。

从下往上仰望层层台阶,犹如天梯,直达菩萨顶

上的梵宇琳宫。

相传文殊菩萨就居住在山顶上,故起名叫菩萨顶,亦称文殊寺。

原为青庙,初建于北魏,到了清朝顺治年间,经过扩大重修改为黄庙,由喇嘛主持。

寺院规模宏大,占地45亩,有殿堂房舍430余间,均为清代重建。

参照皇宫模式营造,瓦为三彩琉璃瓦,砖为青色细磨砖,非常豪华,为五台山诸寺之首。

普陀山:

资源特色:

普陀山位于杭州湾出口以东约100海里处,全岛面积仅12.5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1.85平方公里,余为潮间带),呈狭长形。

最高处为佛顶山,海拔约300米。

岛上设舟山市普陀山镇,并设直属于舟山市政府的普陀山管理局。

它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中唯一座落海上的佛教胜地,具有“海天佛国”的美誉。

普陀山地质属古华夏褶皱带浙东沿海地带,形成于1亿5千万年前侏罗——白垩纪,燕山运动晚期的侵入花岗构成岩石基础。

其地貌因受第三纪新构造运动地壳间歇上升及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海蚀作用影响,可分为山地、海蚀海积阶地、海积地、海蚀地区类。

主要景点有三大寺:

普济禅寺、法雨禅寺及慧济禅寺,普陀标志为南海观音大铜像。

还有自然景观和庙宇相结合的西天景区,尤其是紫竹林风景区,包括紫竹林禅院、不肯去观音院、南海观音立佛等六个风景点,以上景点是普陀山的精华所在。

每到夏日来临,来山避暑的游客纷纷聚集到浙江省第一个海滨浴场——百步沙。

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每年11月)为舟山三大旅游节庆之一,以普陀山深厚的观音文化底蕴为依托,以弘扬观音文化、打造文化名山为内涵的佛教旅游盛会。

期间有大型法会、佛教音乐会、众信朝圣、莲花灯会、文化研讨会、佛教文化旅游品展览会等一系列活动,吸引众多海内外观音弟子、佛教信徒、香客游客聚缘“佛国”。

峨眉山:

资源特色:

峨眉山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包括大峨、二峨、三峨、四峨四座大山。

大峨山为峨眉山的主峰,通常说的峨眉山景区地图峨眉山就是指的大峨山。

大峨、二峨两山相对。

峨眉山层峦叠嶂、山势雄伟,景色秀丽,气象万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

中国地质史上中生代末期的燕山运动,奠定了峨眉山地质构造的轮廓,新构造期的喜马拉雅运动,及其伴随的青藏高原的抬升,造就了峨眉山。

峨眉山由于山顶上是一大片古生代喷出的玄武岩,其下岩层受到保护而得以保持高度,又因山中内部“瀑流切割强烈”,进而形成了高2000米以上的“峡谷奇峰地形”。

登山沿途地形因地层之分而多貌并存:

如处于石灰岩层中则有藏九老洞之类岩洞地貌;

经花岗岩及变质岩区,又形成深峡之姿;

而山顶上坚实的玄武岩又是一番熔岩平台的景象。

峨眉山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

全山形势巍峨雄壮,草木植被浓郁葱茏,故有“雄秀”美称。

因为高度可观、面积庞大,登山路线几近百里,对普通攀登者形成有力挑战。

近年来建成了登山索道,游人已可轻松登临,去极顶俯瞰万里云海,在金顶可欣赏“日出”、“云海”、“佛光”和“圣灯”四大绝景。

佛光是峨眉山最壮美的奇观。

峨眉山上共有佛寺数十处

万年寺是峨眉山的主要寺庙之一,始建于东晋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当时叫普贤寺,宋代改名为白水普贤寺。

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建无梁砖殿,第二年竣工,改名为圣寿万年寺。

明代砖殿内宋代铸造的普贤骑象铜像为镇寺之宝。

这尊铜像通高7.85米,重62吨。

万年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有殿宇五重:

山门、弥勒殿、砖殿、巍峨宝殿、大雄宝殿。

万年寺砖殿为我国古代建筑一大奇观,该建筑400年来经历了18次地震,却安然无恙,被誉为我国古建筑史上的奇迹。

1986年以后又修复了弥勒殿、般若堂、幽冥钟亭、鼓楼长廊、山门等,使整座寺院更加雄伟庄严。

报国寺是峨眉山的门户,坐落于峨眉山脚下,背靠雄伟的光明山,面对秀巧的凤凰包,是峨眉山最大的一座寺庙,被称为峨眉山第一景。

原名“会宗堂”,报国寺始建于明代万历四十三年(1615),明末毁于大火。

清顺治十一年(1654)闻达禅师重建,清康熙帝敕名报国寺。

匾额为康熙所亲书。

清嘉庆和光绪时经过两次扩建,成为四重殿宇和亭台楼阁俱全的宏大庙宇。

伏虎寺是游人登峨眉山的必经之地,离报国寺很近,始建于唐代,原名神龙堂,后因寺后有山雄峙,横出寺背,蹲伏如虎,改名伏虎寺。

该寺在明末毁于兵火,清初大事扩建,历时20年,建成13重殿宇的崇隆大庙,重楼复阁,曲折深邃。

九华山: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青阳县境内,西北隔长江与天柱山相望,东南越太平湖与黄山同辉,九华山是安徽“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黄金旅游区的北部主入口、主景区。

风景区面积120平方公里,保护范围174平方公里。

中心位置九华街地理坐标为东经117°

,北纬30°

九华山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同时具有高山小气候特点。

年平均气温13.4℃,年平均降水量2437.5毫米。

阴雨天气多,日照时间比山下短。

九华山为皖南斜列的三大山系(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白际山系)之一。

在大地构造上地处扬子准地台的下扬子台坳中部。

九华山区的褶皱和断裂构造都十分发育,岩浆活动也很频繁。

九华山主体是由花岗岩体组成强烈断隆带,它的边缘地区除部分为沉积岩外,大部由花岗闪长岩组成的褶皱断块轻度隆起带。

主要景点包括,九华街、天台寺、百岁宫、祗园寺、化城寺、旃檀禅林、肉身宝殿等。

九华街是一处平均海拔约640米的山中盆地,四周青峰耸翠,环山如城。

面积约4平方公里,是九华山的核心景区,为香客游人集散地。

九华街开发历史悠久,早在东晋隆安年间(公元401年),就有天竺名僧杯渡在芙蓉岭下创建茅庵,开创了九华山佛教活动先河。

天台寺又名“地藏寺”、“地藏禅寺”,位于安徽省青阳县九华山的天台峰顶,海拔1306米,为九华山位置最高的寺院。

因天台是佛教徒朝拜地藏圣迹必到之处地,所以往往将天台称为九华山主峰,有到九华“不上天台,等于白来”之说。

宋代高僧宗杲《游九华山题天台高处》诗云:

“踏遍天台不作声,清钟一杵万山鸣。

”说明宋代已有寺宇。

百岁宫原名摘星庵。

坐落海拔871米高的插霄峰上,五层高楼融山门、大殿、肉身殿、库院、斋堂、僧舍、客房和东司(厕所)为一整体,没有单体建筑的配置,远观恰似通天拔地的古城堡。

这种形制在我国现存寺庙建筑中极为少见。

道教四大名山:

龙虎山: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

东汉中叶,张道陵于江西鹰潭龙虎山修道炼丹大成后,从汉末第四代天师张盛始,历代天师华居此地,守龙虎山寻仙觅术,坐上清宫演教布化,居天师府修身养性,世袭道统63代,奕世沿守1800余年,他们均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册封,形成中国文化史上传承世袭“南张北孔(夫子)”两大世家。

龙虎山风景区获得的荣誉有:

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是“中国丹霞”中的一处)、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整个景区面积220平方公里,龙虎山是我国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是中国道教第一仙山。

   

整个景区规划面积320平方公里(其中,龙虎山景区管委会管辖范围总面积200多平方公里),包括上清宫、正一观、仙水岩、应天山、马祖岩、洪五湖六大景区,景区内共有99峰、24岩、108处自然和人文景观。

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秀美多姿的碧水丹山和千古未解的崖墓之谜是龙虎山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三大特色。

是道教发源地和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天师世家”的世居之地,号称“中国道家第一山”。

龙虎山以其道家祖庭、丹霞地貌、春秋战国大型崖墓群珠壁联合为特色,在全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独树一帜。

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

张天师至今承袭六十三代,历经一千九百多年,所以鹰潭又称为“道都”。

2010年8月2日,龙虎山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

 

 

龙虎山在鼎盛时期,建有道观80余座,道院36座,道宫数个,是名副其实的“道都”,是道士的世界王国。

上清宫和嗣汉天师府得到历代王朝无数次的赐银,进行了无数次的扩建和维修,宫府的建筑面积、规模、布局、数量、规格创道教建筑史之最。

规制宏大壮丽。

四方道徒云集龙虎山,成为道家之总会,不少道士各择仙乡胜境自建院观,以为修炼之所,道教建筑遍布龙虎山区,曾有十大道宫,八十一道观,三十六道院。

上清溪两岸的奇峰、崖墓,也都被蒙上道教神秘面纱,染上仙气,被称为“仙岩”、“仙棺”、“仙人城”、“神仙窟”,引得天下文人学士、达官贵人纷至沓来,既谒龙虎福地,亦兼探奇揽胜。

嗣汉天师府是历代天师生活起居和祀神的处所,占地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是一座王府式的道教建筑群,坐落于上清古镇中部,背靠西华山,南对琵琶峰,门临泸溪河,依山带水,气势恢宏。

青城山: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主峰老霄顶海拔1260米(2007年)。

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名青城山。

丹梯千级,曲径通幽,以幽洁取胜,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

与剑门之险,峨眉之秀,夔门之雄齐名。

素有“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之说。

 全山有36座山峰,诸峰环绕状如城廓,山上树木茂盛,终年青翠,故名青城。

青城山景区地处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山地著名的“华西雨屏带”的中北段,约30°

54′N和103°

35′E。

青城山景区分为前山和后山两部分。

 前山以常观、上清宫为核心,宫观相望,古迹甚多。

建福宫、祖师殿、朝阳洞等人文景观与金鞭岩、石笋峰、丈人山等自然风光彼此增色。

主要景点为老君阁、月城湖、天师洞、上清宫、五洞天、仙履清凉、碧翠青城、天然图画、祖师殿、朝阳洞、圆明宫、建福宫。

青城后山景区位于青城山后,都江堰市泰安乡境内。

以水秀、林幽、山雄、石怪为奇观的自然风景区。

青城山上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自东汉以来历经二千多年。

东汉顺帝汉安二年(公元143年),“天师”张陵来到青城山,选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结茅传道,青城山遂成为道教的发祥地,成为天师道的祖山,全国各地历代天师均来青城山朝拜祖庭。

全山的道教宫观以天师洞为核心,包括建福宫、上清宫、祖师殿、圆明宫、老君阁、玉清宫、朝阳洞等至今完好地保存有数十座道教宫观。

 上清宫位于青城山第一峰、距峰顶约500米的半坡上。

上清宫始建于晋代,现存庙宇为清朝同治年间所建,上有"

天下第五名山"

、"

青城第一峰"

等摩崖石刻,宫门"

上清宫"

三字由蒋介石题寅。

老君阁位于青城第一峰绝顶(即彭祖峰顶,或称高台山、老霄顶),海拔高1260米,顶上原有呼应亭,取“登高一呼,众山皆应”之意。

20世纪80年代末改亭建阁。

2008年“5.12”特大地震毁坏后,今重建阁高33米,共九层,下方上圆,层有八角,象征天圆地方,太极八卦;

外观呈塔形,尖顶,中堆三圆宝,寓意天地人三才。

阁内中空,庄严耸立太上老君坐莲像,像高7.3米,连座台高10.37米。

阁外露天台封基,用汉白玉石依势而建,海漫栏槛、曲折迁回盘旋而上至阁顶。

晴霁可眺览岷邛青峨远近数百里风光及天府平川数百里秀色,可谓集天下之壮观也。

齐云山:

齐云山又名白岳、云岳,位于徽州(今黄山市)休宁县城西约15公里处,海拔1000余米,面积60多平方公里,因最高峰齐云岩得名,以幽深奇险著称。

有三十六奇峰、七十二怪岩、二十四涧及其他许多洞泉飞瀑,与黄山、九华山合称"

皖南三秀"

,素有"

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

之誉。

早在唐代建寺、宋代宝庆二年(1226)建佑圣真武祠,成为道教中心。

明代嘉靖皇帝敕建殿,御赐山额,以后道教繁盛,建有三清殿、玉虚殿、无量寿宫、文昌阁等著名道观。

以后游人日盛,文人墨客多有题咏,至今尚存碑碣及摩崖石刻1400余处。

月华街景区,是山中道教集中的地方,新修复的天宫府建筑最为显眼,山中道场多数在此府举行,届时香客云集,佛钟道鼓齐鸣、热闹非凡。

景区的精华地段——真仙洞府。

这块有入仙洞、罗汉洞、老君洞、文昌洞、珠帘洞、玉虔宫等。

洞均凿于数百丈高的悬崖底部。

崖顶无论晴雨,总有泉珠散落,形成薄薄水帘,世人称“珍珠帘”,十分好看。

这些洞仙均有神像,供奉香火,洞旁数百方古代碑碣、摩崖石刻依次排列,形成碑道长廊。

洞前为碧莲池塘,池水清碧,隔池可见对面的香炉峰。

峰顶有一凉亭,人入亭中,大有凌空欲飞之感。

武当山: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

位于湖北省西部丹江口市境内的武当山,方圆400公里,东邻襄阳市,西接十堰市(新兴的汽车城),背靠神农架林区,面临丹江口水库,是国家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北宋书画家米芾曾赞武当为"

天下第一山"

这里既是道教名山之一,又是武当拳的发源地,

武当山山体四周低下﹐中央呈块状突起﹐多由古生代千枚岩﹑板岩和片岩构成﹐局部有花岗岩。

岩层节理发育﹐并有沿旧断层线不断上升的迹象﹐形成许多悬崖峭壁的断层崖地貌。

山地两侧多陷落盆地﹐如房县盆地﹑郧县盆地等。

气候温暖湿润﹐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多集中夏季﹐为湖北省暴雨中心之一。

原生植被属北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合林﹐次生林为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主要有松﹑杉﹑桦﹑栎等。

七十二峰、二十四涧、十一洞、十石、十池、九泉、九井、三潭、九台以及元、明建筑群等风景胜迹,居于七十二峰之道的天柱峰,海拔1612米。

武当山古建筑群规模宏大,气势雄伟。

据统计,唐至清代共建庙宇500多处,庙房20000余间,明代达到鼎盛,历代皇帝都把武当山道场作为皇室家庙来修建。

明永乐年间,大建武当,史有“北建故宫,南建武当”之说,共建成9宫、9观、36庵堂、72岩庙、39桥、12亭等33座道教建筑群,面积达160万平方米。

太和宫位于天柱峰南侧,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现有古建筑20余栋,建筑面积1600多平方米。

紫霄宫紫霄宫背依展旗峰;

面对照壁、三台、五老、蜡烛、落帽、香炉诸峰;

右为雷神洞;

左为禹迹池、宝珠峰。

周围山峦天然形成一把二龙戏珠的宝椅,明永乐皇帝封之为“紫霄福地”。

紫霄殿的屋顶全部盖孔雀蓝琉璃瓦,正脊、垂脊和戗脊等以黄、绿两色为主楼空雕花,装饰丰富多彩华丽,为其他宗教建筑所少见。

武当北神道位于天柱峰东北的丹江口市武当山镇﹐所产龙头拐杖﹑玉雕﹑木雕﹑陶瓷等工艺品﹐具浓厚的地方特色。

针井茶为传统名茶。

襄渝铁路﹑老(河口)白(河)公路在此并行通过。

武当山不仅拥有奇特绚丽的自然景观,而且拥有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

可以说,武当山无与伦比的美,是自然美与人文美高度和谐的统一,因此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

五岳:

东岳泰山(即岱宗)

泰山具有独特而引人瞩目的地理位置以及巍峨高大的形象。

它的主峰海拔高度虽然只有1524米,但却傲然耸立在茫茫平原上,看上去是那样的突出、醒目、使人惊叹。

正如有关泰山的资料中所形容的:

“山势突兀挺拔,上接云天,下临平川,俯视黄河,远望大海,有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姿,形象伟岸高大。

”所以,假如地外文明真的光临地球,他们选择泰山作为着陆和勘察地球的地点,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泰山从东平湖东岸向东北延伸至淄博市南和鲁山相接,它的主要山峰都在泰安境内,外围的低山丘陵一直延伸到历城、长清、肥城和济南等地,起伏绵延达200多公里,总面积为426平方公里。

人们通常把泰安境内的泰山主峰及其邻近的山地称为“泰山”,而把泰山及其外围的低山丘陵总称为“泰山山区”,它是鲁中山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地质构造分类来看,泰山属于“断块山”,它是在中生代,由地壳断裂上升作用形成的。

从红门宫以南的一天门起,泰山拔地而起,在水平方向仅5000米的距离,垂直升高竟达1300多米。

泰山是我国古老的变质岩系出露的标准地区之一。

它的古老岩系包括泰山群的混合变质沉积岩层,以及各种成因类型的花岗岩类,基性侵入岩体和岩脉等,它们统称为“泰山杂岩”。

泰山杂岩是太古代的古老岩石,根据同位素测定,泰山群的年龄在25亿年以上,杂岩中的岩体的年龄也在22亿年至17亿年之间。

泰山是黄河流域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很早以前,泰山周围就被紫气东来祖先所开发,如泰山南麓的大汶口文化,北麓的龙山文化遗存等。

泰山与孔子活动有关的景点有孔子登临处坊、望吴圣迹坊、孔子小天下处、孔子庙、瞻鲁台、猛虎沟等。

神山、文化宝库泰山有"

五岳之首"

五岳独尊"

的称誉。

它是政权的象征,成为一座神圣的山。

泰山风景区内,有山峰156座,崖岭138座,名洞72处,奇石72块,泰安市泰山石刻(25张)溪谷130条,瀑潭64处,名泉72眼,古树名木万余株,古遗址42处,古墓葬13处,古建筑58处,历代刻石2500余处,石窟造像14处,近现代文物12处,文物藏品万余件。

其中城子崖遗址、现存最早的石塔-四门塔、大汶口遗址、灵岩寺、岱庙、千佛崖石窟造像、龙虎塔、九顶塔、冯玉祥墓,唐大观峰石刻,北齐经石峪金刚经,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泰山风景以壮丽著称。

重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石的烘托,云烟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

泰山日出是岱顶奇观之一,也是泰山的重要标志。

泰山主峰海拔1545米。

名为“玉皇顶”,其相对高度为1391米,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带大陆的第一高山。

它山势峻拔高挺,素有“泰山天下雄”之誉。

泰山有“丽、幽、妙、奥、旷”五大游览区,即山麓的“丽区”、山顶的“妙区”、登山东路为“幽区”、西路为“旷区”,以及分布在山后的“奥区”。

岱庙坐落在泰山脚下,为泰山的正庙,创建年代久远,有“泰即作畤”、“汉亦起宫”的记载,唐、宋、元、明、清历代都有扩建和重修,从而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

在规模设计上,岱庙仿照古代帝王皇宫建造,雄伟庄严、金碧辉煌。

登泰山原有东、中、西三条路。

自隋唐以来东路逐渐废弃,仅剩中、西两路,于是原来的中路就成了现在的东路。

到泰山的游客大多习惯从东路开始登山,沿此线路自山麓的岱宗坊溯中溪至玉皇顶,行程近10公里,有约7000级石阶可登。

岱宗坊是东路登山的门户,其余文物古迹多集中在道路两旁,主要景点有景色如画的王母池、富丽堂皇的红门宫,以及万仙楼、斗母官、三宫庙等;

过了三宫庙,向东北拾阶而行,可达经石峪,这里有刻在大片天然石坪上的北齐石刻佛教《金刚经》,全文隶书,字大约50厘米,字体遒劲,被誉为“榜书之宗”、“大字鼻祖”,虽经1400多年的风雨侵蚀,现在仍存留着1000多字。

“万松山”,行程不过1000米,却要攀登石阶1954级,相对高度达400米,几乎垂直上下,就是登泰山的最艰险之处——十八盘。

南天门,是岱顶第一名胜,岱顶景色雄奇壮丽,有碧霞祠、唐摩崖石刻、玉皇庙、日观峰、瞻鲁台、探海石和月观峰名胜古迹。

登泰山极顶,可尽赏“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四大奇观。

当年孔子游泰山时,曾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赞誉。

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著名诗句更是脍炙人口。

普照寺位于环山路以北古柏蔽日、宁静幽雅的青山怀抱之中,是泰山现存最好的佛教寺庙。

 

南岳衡山:

南岳衡山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境内,是我国著名的五岳名山之一,国务院于一九八二年南岳衡山批准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现为中国首批5A级风景区。

南岳又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园和动物园。

这里有世界稀有的原始次森林,有600多种树木和800多种草本植物。

其中有东晋的银杏,明代的古松,世界罕见的绒毛皂荚,奇异的摇钱树、连理枝、同根生、金钱松等。

这里还有极其珍贵的华南竹鸡、杜鹃、鹰嘴龟、娃娃鱼等。

南岳也是一个享有盛名的文明奥区。

古代,这里曾有108所庙宇,现存还有26所。

南岳还是湖湘学派的发源地。

自唐代宰相李泌的儿子李繁为纪念其父在南岳隐居十二年修建的邺候书院以后,先后在此出现了文定书院、甘泉书院、集贤书院等10余所书院。

南岳还是我国唯一佛道并存的名山,宗教文化源远流长。

有形似故宫的岳庙,有为“六朝古刹、七祖道场”的福严寺,还有日本曹洞宗视为祖庭的南台寺、道家称为二十二福地的光天观。

这里自然风光秀丽多姿,有“祝融峰之高、藏经殿之秀、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

有“五龙朝圣”、“龙池蛙会”、“玉树琼花”、“祝融莹光”。

春观花、夏看云、秋望日、冬赏雪,四时景色各异;

麻姑仙境之幽、穿岩诗林之趣、龙凤清溪之野、禹王山城之古,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为一体。

南岳衡山自然风光秀丽多姿,人文景观丰富多彩,素有“五岳独秀”和“文明奥区”之称。

祝融峰之高,藏经殿之秀,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古称南岳“四绝”。

春看花,夏观云,秋望日,冬赏雪,为南岳四季奇观;

飞瀑流泉,茂林修竹,奇峰异石,古树名木,亦是南岳佳景。

风景区内有24岩、12洞、7潭、8溪、20泉、3瀑布。

自晋以来南岳佛道共存,历代不衰,为宗教史上所罕见。

南岳山高林密,环境宜人,气候独特,是著名的避暑和观冰赏雪胜地。

南岳景点有祝融峰、方广寺、藏经殿、会仙桥、水帘洞、衡山烟云。

其中,山巅祝融峰,海拔1300.2米,登衡山必登祝融。

唐代文学家韩愈诗云:

“祝融万丈拔地起,欲见不见轻烟里。

”这两句诗既写了祝融峰的高峻、雄伟,又写了衡山烟云的美妙。

登临其上,可见北面洞庭湖烟波渺渺,若隐若现,南面群峰罗列,如障如屏,东面湘江逶迤,宛如玉带,西面雪峰山顶,银涛翻腾,万千景象,尽收眼底。

  南岳四绝是:

“祝融峰之高,方广寺之深,藏经殿之秀,水帘洞之奇。

”山巅祝融峰,海拔1290米,登衡山必登祝融。

“祝融万丈拔地起,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