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国内语文课程的发展与演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913098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国内语文课程的发展与演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一章国内语文课程的发展与演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一章国内语文课程的发展与演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一章国内语文课程的发展与演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一章国内语文课程的发展与演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国内语文课程的发展与演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第一章国内语文课程的发展与演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国内语文课程的发展与演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国内语文课程的发展与演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阳货》)又说,“不学诗,无以言。

”(《论语·

季氏》)意思是,要学会说话、办外交,就要学诗。

孔子还说,“温柔敦厚,《诗》教也”——把诗教当作修养道德、陶冶性情的重要手段。

此后,“六经”被长期作为基本教材,是我国第一套比较完整的教科书。

其三,出现了内容相当完备的教学论著作——《学记》。

《学记》的出现,比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问世,还要早1800多年。

其内容相当丰富,其中一些论述对语文教师专业成长颇有益处:

①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意思是说,统治者(君子)想感化人民,使之遵守秩序并习以为常,就必须通过教育。

强调了“教育”的作用。

②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论述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教学相长”原则。

③善歌者,使人继其声。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故君子之教也,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和、易以思,可谓善喻也。

——提出了善教善喻的教学原则:

要疏导,而不要强迫;

要激励、鼓励,而不要压制;

要开通其思路,但不告诉其结论。

做到这三点,则师生融洽无间,教学气氛活跃(和);

学生学习不受压制,自然顺利(易);

无拘无束,独立思考(思)。

“和”、“易”、“思”三者做到了,就算“善喻”“善教”了。

④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学居学。

不学操缦,不能安弦;

不学博依,不能安诗;

不学杂服,不能安礼。

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提出了藏息相辅的教学原则:

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正课学习,课后必须进行练习。

如课外不作调音练习,课内就安不准琴弦;

课外不广泛涉猎声律节奏(博依),课内就不能诵好《诗》;

课外不学洒扫应对等礼节(杂服),课内就无法进行礼教。

课外没有作好这几方面的准备练习,课内就不能“乐学”。

所以善于学习的人,要作到课内、课外结合。

⑤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

必也,其听语乎。

力不能问,然后语之。

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意思是:

光靠记忆的一点学识不算学问,也不足为人师。

为人师,一定要先听学生发言(提问)而后据实开讲;

只有当学生提出问题而又说不出所以时,才加以讲解;

假如讲了还不懂或不大懂,就不必再讲下去,留待以后有了问题,再因势利导。

强调教师的讲解要适时、要恰当。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使用语言:

“其言也,约而达(简约而透彻),微而臧(精细而完善),罕譬而喻(少用比方但能使人明白)。

三、秦至清末的教育

(一)秦至清末的识字写字教学

这一时期识字写字教学普遍受重视,课本都是当时的博学者所编写。

秦代的《仓颉篇》是丞相李斯作的;

汉代的《凡将篇》作者是司马相如,《劝学篇》的作者是蔡邕;

南朝梁代的《千字文》是皇帝亲召周兴嗣编写的……这些识字写字课本大多具有集中识字、易学易记等诸多优点,选择其中几种简介于下:

1.蔡邕的《劝学篇》。

多是四字为句,如:

“人无贵贱,道在则尊。

”“木以绳直,金以淬刚;

必须砥砺,遂其锋鋩”。

“人无贵贱,道在则尊”,被后人称为“名言”。

晋潘岳《闲居赋》“教无常师,道在则是”以及唐韩愈《师说》“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皆从此出。

2.周兴嗣的《千字文》。

成书在公元6世纪初,直到19世纪末,我国农村还用它来教儿童,一共使用了将近1500年,是我国使用时间最长的一本识字写字教材。

全文125句,1000字,没有重复字。

每四字为一句,句法整齐;

押韵,讲究声律;

讲究对仗。

开头几句为: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晨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3.《太公家教》。

是中唐到北宋初普遍流行的一本童蒙课本,有些语句和口语接近,收集了当时的一些俗谚格言,如:

他篱莫越,他事莫知,他贫莫笑,他病莫欺,他财莫取,他色莫侵,他强莫触,他弱莫欺,他弓莫挽,他马莫骑,弓折马死,偿他无疑。

罹网之鸟,悔不高飞;

吞钩之鱼,悔不忍饥。

款客不贫,古今实语。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勤是无价之宝,学是明月之珠。

积财千万,不如明解一经;

良田千倾,不如薄艺随躯。

有人称此书是当时“一部格言谚语汇海”。

这确是它的一个特点。

后来的蒙学书《增广贤文》就是沿着这个路子编写的。

4.“三、百、千”。

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蒙学教材。

《三字经》相传为南宋学者王应鳞所编,全书千余字。

被誉为“袖里通鉴纲目”、“千古一奇书”。

请看开头一段: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百家姓》相传为北宋人所编,作者佚名。

全书集姓氏400余个。

其开头几句如下: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冯陈禇卫,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金魏陶姜……

5.宋代刘克庄编的《千家诗》。

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千、千”,其中所选诗篇大都浅近易懂,读起来上口,学起来便当。

比如第一首《春日偶成》: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知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其他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肠”(《清明》),“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登鹳鹊楼》)等,都是经过筛选的备受群众欢迎的佳篇名句。

6.清李毓秀的《弟子规》。

是一本以学规、学则形式向蒙学儿童进行封建伦理道德教育的启蒙课本。

这本书对《论语》中一句话“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作了通俗的解说。

这是清朝中期以后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三言课本,共1080字,比原《三字经》还要受欢迎。

在解释“谨而信”时有这样一些话: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衣贵洁,不贵华;

上循分,下称家。

……事勿忙,忙多错;

勿畏难,勿轻略。

斗闹场,绝勿近;

邪僻事,绝勿问。

……用人物,须明求。

傥不问,即为偷。

……见未真,勿轻言;

知未的,勿轻传。

事非宜,勿轻诺;

苟轻诺,进退错。

……

解释“泛爱众而亲仁”时,说道: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行高者,名自高。

人所重,非貌高。

才大者,望自大;

人所服,非言大。

解释“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时,说道: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

心有疑,随札记;

就人问,求确义……

可以说,《弟子规》中不少内容在今天还有可取之处。

7.清邹圣脉增补注释的《幼学琼林》。

是一本曾风靡全国的幼学用书。

琼林,比喻美好如玉的书库。

人们常说:

“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会看书。

”这话有一定道理。

所谓“会看书”,就是看得懂,看得快。

要懂、要快,就非有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不可。

这本幼学,涉及的知识面相当广泛,内容包括自然、社会、历史、伦理等方面的知识典故,皆编成骈语,易学易记。

下面是这本书中的一些句子:

●管中窥豹,所见不多;

坐井观天,知识不广。

同恶相帮,谓之助桀为虐;

贪心无厌,谓之得陇望蜀。

●后羿妻奔月宫而为嫦娥,傅说死其精神托于箕尾。

刎颈交相如与廉颇,总角好孙策与周瑜。

●智欲圆而行欲方,胆欲大而心欲小;

当知器满则倾,须知物极必反;

为善则流芳百世,为恶则遗臭万年。

求士莫求全,毋以二卯弃干城之将;

用人如用木,毋以寸朽弃连抱之材。

第一个片断对成语的解释可谓精要浅近。

第二个片段是人物典故。

第三段是有关格言。

该教材打破了四言、五言、七言的限制,该长则长,须短则短,长短搭配,整齐中求变化;

只求偶句成对,不求齐整押韵。

而且在内容上大致归类,便于检索,在一定意义上有类书的功用。

8.清无名氏的《昔时贤文》(又称《古今贤文》、《增广》)是清代流行最广的蒙学教材。

“集韵增广,多见多闻”。

书中有许多话至今流传。

如: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人老心不老,人穷志不穷”;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

(三)秦至清末的阅读教学

1、阅读的内容与序列

宋代以后,阅读的内容及序列大致为:

小学——四书——孝经——六经——子书——史书。

这在《三字经》里有清楚的表述:

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小学,此指宋人朱熹编写的《小学》,其讲述洒扫、应对、进退之节,学其礼、乐、射、御、书、数之文,知其事亲敬长之理。

●“四书”。

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著作的合称。

宋代朱熹撰写了《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始立,此后长期为封建政府科举取士的考试用书。

●五经。

即《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的合称。

加上失传的《乐经》,也称“六经”。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孔子和“五经”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圣人和经典,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

2、阅读方法

这一时期的学者提出了众多的阅读方法,罗列几种于下:

(1)“四步读文法”

南宋史学家、教育家吕祖谦在《古文关键》中谈的读文步骤归纳起来就是四步,即:

浏览——概要——鉴文——析句(包括析字)。

浏览,可以说是对文章的扫描,用跑读法;

概要,可以说是对文章要点的概括,用跳读法;

鉴文,可以说是对文章的首尾、开合、段落、层次的鉴赏,用唱读法;

析句,可以说是对文章字、句精华的深究,用吟读法。

(2)“八面受敌”法

苏东坡认为读书每读一遍应有一遍的特定目的,不可毫无指向的、模糊的随意读书。

他在《又答王庠书》中说:

“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耳。

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勿生余念。

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

亦如之,它皆仿此。

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

(3)“朱子读书六法”

元程端礼在《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里记载:

“朱熹门人与私淑之徒,荟萃朱子平日之训而节取其要,定为读书六法:

曰循序渐进,曰熟读精思,曰虚心涵泳,曰切己体察,曰著紧用力,曰居敬持志。

“循序渐进”,指读书必须按照次序,逐步推进。

其“序”有二:

一是群书先后缓急之序,一是每书诵读考索之序。

群书之中,朱子以为先《大学》,而后《论》、《孟》,然后《诗》、《书》、《礼》、《乐》、《春秋》。

看史先看《史记》、《左传》,次之汉史、三国志,再次通鉴。

《朱子大全·

读书之要》里说:

“君子教人有序,先传小者近者,再后教以大者远者。

”又说:

“如攻坚术,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如解乱绳,有所不通,则姑置而徐观之,此读书之法也。

”在讲课时,朱熹也常常说:

“急不得,也不可慢。

所谓急不得,功效不可急;

所谓不可慢者,功夫不可慢。

”强调读书要按部就班地读下去。

“熟读精思”这一条指读书既要读得熟,又要精于思考。

“虚心涵泳”这一条指读书时要虚怀若谷,反复咀嚼,不能穿凿附会。

“切己体察”这一条指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

就是说,读书穷理,要体现在自身的修养之上,要用切身的体会去读所有的书。

“着紧用力”这一条指读书要抓紧时间,不能松跨。

朱子曰:

为学要刚毅果决,悠悠不济事。

且如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是什么精神,什么筋骨?

今之学者,全不曾发愤,直要抖擞精神,莫要昏钝,如救火治病然,岂可悠悠岁月。

为学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这段话,首明读书要抓紧,次说态度要坚决。

说坚决时,举了两个例子:

一是读书如救火,一是读书如撑上水船。

救火就不能慢,要急着去办;

撑上水船就不能松劲,要有咬劲,咬住不放,才能逆水而上。

比喻生动、深刻。

“居敬持志”这一条指读书要专静纯一,全神贯注,同时要有远大志向,不能瞎读书。

所谓居敬,就是收放心,精神专一。

朱子说:

“收敛此心,这便是敬”。

(4)曾国藩“看、读、写、作四者不可缺一”法

曾国藩在《家书》中这样论读书之法:

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不可缺一。

看者,如尔去年看《史记》、《汉书》、韩文《近思录》,今年看《周易折中》之类是也。

读者,如《四书》、《诗》、《书》、《易经》、《左传》诸经,《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

譬之富家居积,看书则在外贸易,获利三倍者也,读书则在家慎守,不轻花费者也;

譬之兵家战争,看书则攻城略地,开拓土宇者也,读书则深沟坚垒,得地能守者也……

又说:

史宜日日看,不可间断。

……温经须先穷一经。

一经通后,再治他经,切不可兼营并鹜,一无所得。

他告诫儿子读史应当“间作史论,或作咏史诗,惟有所作,则心自易入,史亦易熟,否则难记也。

(四)秦至清末的写作教学

这一时期的写作教学有下列突出特点:

1.崇尚写作主体的人格心灵塑造

韩愈在《进学解》里,给作文树立了一个理想的标准,叫“闳中肆外”。

“闳中”就是思想内容博大丰富,“肆外”就是语言表达汪洋恣肆。

怎样作到“闳中”?

这就要学儒家经典中的“道”。

他告诫后生学文说:

“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

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

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他谈自己学文的经验说:

“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答李翊书》)。

怎样才能“肆外”?

他认为首先要从“三代两汉之书”里学习表达方法。

主张从不同风格的文章中学习,以形成自己的风格。

在语言运用方面,他主张“师其意不师其辞”,“惟陈言之务去”。

也就是说,要创造性地学习古代词语,形成新的文学语言。

为了使文章“闳中肆外”,韩愈谈到“气”和“言”的关系问题。

“气,水也;

言,浮物也。

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

气之与言犹是也。

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李翊书》)。

韩愈的“言为德表”、“气盛言宜”说,与孟子一脉相承。

“孟子尽雄辩”,这是对孟子辩论术的赞美。

孟子的论辩文,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酣畅清利;

比喻、排比、夸张、设问等修辞手段的巧妙运用,如湖光山色,景随情迁。

孟子认为“言辞生于其心”,主张“养气”,既以儒家道义为标准,加强个人的内心修养。

他说自己: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韩愈之后,叶燮认为“诗之基,其人之胸襟是也”,再到王国维的“境界”说、林纾的“意境”说,形成连绵不断的崇尚写作主体的人格心灵塑造的中华写作文化精神。

2.强调多读多写多改

我国古代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的说法,十分重视“多读”对写作的作用,把“读”视为“写”的重要条件。

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又认为读不能代替写,文章的功夫要靠多写多改才能练就。

清初教育家唐彪在《读书作文谱》第五卷里说道:

“多读,乃藉人之工夫;

多作,乃切实求己工夫。

”“人于一日之间,文或不佳,必不可生退怠心,更不可将所作毁弃,迟数月,仍以其题再作,有一篇未是之文,反触其机,即有一佳文出焉。

此中妙境,惟亲阅历者,乃能知也。

”又举例说:

“读欧阳公文,疑其随意写出,不假斫削工夫,及见其草,修饰之后与始落笔有十不存五六者,乃知文章全藉改窜也。

欧公尚然,人可以悟矣。

3.主张先放后收

宋代谢枋得编的《文章规范》,选录了汉、晋、南朝宋、唐、宋15家69篇文章,把全书分为两部分,前半称“放胆文”,后半称“小心文”,重点突出了作文教学中先放后收的训练步骤和指导方法。

在该书的第一卷中谢枋得说道:

“凡学文,初要胆大,终要心小——由粗入细,由俗入雅,由繁入简,由豪荡入纯粹。

……初学熟之,开广其胸襟,发舒其志气,但见文之易,不见文之难,必能放言高论,笔端不窘束矣。

清末语文教育家王筠在其《教童子法》一文中也说道:

作诗文必须放,放之如野马,蹄跳咆嗥,不受羁绊,久之必自厌而收束矣。

此时加以衔辔,必俯首乐从。

且弟子将脱换时,其文必变而不佳,此时必不可督责之,但涵养诱掖,待其自化,则文境必大进。

譬如蚕然,其初一卵而已,渐而有首有身,蠕蠕然动,此时胜于卵也;

至于作茧而蛹又复块然,此时不如蚕也,徐俟其化而为蛾则成矣。

作文而不脱换,终是无用之才也;

屡次脱换,必能成家者也。

作文的涵养变化,如蚕之“脱换”,讲的何等贴切。

作文要知道“脱换”的道理,要学会“脱换”的方法。

他又说:

“规矩者巧之所从出也,得规矩而失其巧,于义何居焉?

”文章写得巧不巧,由来于知“规矩”。

文章写得“规矩”,但未能使之“巧”,这是死文字;

也可以说,这是没有经过几次的“脱换”(变化)功夫,不善于“收放”自如的原故。

第二节现代语文教育概览

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这就是“癸卯学制”,是我国第一个经政府正式颁布、在全国范围实际推行的学制。

癸卯学制的内容包括改私塾为学堂,引进自然科学,增设外语,实行分科教学等。

语文也随之开始独立设科,从而掀开了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之扉页。

一、现代语文教育发展的基本轨迹

在《奏定学堂章程》所规定的中小学必修学科中,有“读经讲经”、“中国文学”两门与语文教育相关的课程。

当时的《学务纲要》规定:

“其中国文学一科,并宜随时试课论说文字,及教以浅显书信记事文法,以资宦科实用,但取理明辞达而止。

“中小学堂于中文辞,止贵明通。

”从教学宗旨看这样的“中国文学”科已颇重实用,其实就是以后国文科的先声。

1906年起统称“国文”。

1916年临时政府颁布《中学校令施行细则》第三条说:

“国文要旨在通解普通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

并使略解高深文字,涵养文学之兴趣,兼以启发智德。

1920年北洋军阀政府通令全国,小学开设“国语”,主要教白话文;

中学开设“国文”,仍然教文言文。

在中国教育史上这是现代文第一次进入语文教材,在语文教学中取得了合法地位。

1930年代,中学的“国文”里也编进了一些现代文,使现代文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逐步提高。

随着现代文进入语文教材,也开始了对现代文教学的研究。

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说,文言文是古人的书面语,白话文是今人的书面语,这时的“国文”“国语”教学总体上仍是注重书面语。

1950年6月,“国文”、“国语”的学科名称被取消,代之以新建的学科名称——“语文”。

叶圣陶在60年代回顾这一学科名称改变的往事时曾进一步解释道:

“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

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

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他在当时统编的中学语文课本《编辑大意》中指出:

“语文教学应该包括听、说、读、写四项,不可偏轻偏重。

正如叶至善所指出的,“以‘语文’取代先前的‘国语’和‘国文’,应该说是一次划时代的实质性改革,决不能看作仅仅是名称的变动或统一。

二、现代语文教育思想

(一)梁启超的语文教育思想

梁启超(1873-1929年)的文章或汪洋恣肆,大气磅礴,富有激情;

或条贯叙述,绵密说理,文情并茂,其《少年中国说》、《学问之趣味》都是大家熟知的名篇。

梁氏在语文教育实践中也是富有情趣而且令他的学生难以忘怀的。

梁氏早年曾执教于长沙时务学堂,晚年任教于南开、清华、东南、燕京诸校。

著名作家梁实秋在《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中,生动地记述了青年时代在清华学校聆听梁氏演讲《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分三次讲完)的情况,说梁氏讲演时“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听者无不动容,“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梁实秋先生84岁时在其《还乡》一文中再次回忆梁氏当年那次演讲中对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的讲析。

一次语文教育实践,竟然给予参与者留下了如此刻骨铭心的印象!

可见梁氏在语文教育方面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实践者。

其语文教育思想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提倡要“教人以研究的方法”。

在《中学以上作文教学》中梁氏有一段发人深省的话:

教员不是拿所得的结果教人,最要紧的是拿怎样得着结果的方法教人。

小说中有一段故事最好:

吕纯阳有一天看见一个人根器很好,便要度他,先试他一试以指点石成金,问他要不要。

这人回他不要。

吕纯阳以为这人毕竟不差,再拿大一些的石点成金子试他,他还是不要,如是数次,吕纯阳……便问他:

究竟要什么。

“我要你的指头。

”教学生不能拿所点的金给他,(金子虽多终有尽日)非以指头给他不可。

善于教人者是教人以研究的方法。

或者他所得的能和你一样多,或可看出你的错处。

不难看出,梁氏对教育工作者的期望,是“教人以研究的方法”,发展学生学习、求知的“自动能力”,努力把学生培养成能够赶上老师甚至超过老师的真正人才。

梁氏在该书中引孟子“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的话,指出如何做成一篇文章,这是规矩范围内事,规矩是可以教可以学的。

而且要达到巧,也必须先懂规矩。

他认为“中国凡百学问,都带一种‘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的神秘性,最足为知识扩大之障碍”。

2、提倡“情感教育”。

梁氏论述情感教育的最重要的文章是《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

这是他在清华学校文学社课外讲演的讲稿。

此文导言中写道:

“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情感”,它“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

古来大教育家“都最注意情感的陶养,老实说,是把情感放在第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