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905244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新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新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新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新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Word下载.docx

《新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Word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Word下载.docx

用眼观察家乡

教学目标

1、 

在俯瞰家乡的活动中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2、 

了解4个正方向和4个副方向的关系。

教学准备

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7页。

让学生到本地区较高的地方进行观察。

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有俯瞰家乡的机会,强调要注意观察在各个方向上都有什么,最好做简单的记录。

3、 

教师准备一张大的挂图(全国、本省或本地区的)。

教学过程

导入。

从本单元的导读图入手,让学生议论一下老师和同学们在都干什么,他们看到和想到了什么,然后向学生说明,下面将要像他们一样,学习和了解自己的家乡。

阅读与讨论。

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4页的课文——妞妞的日记,并回答,妞妞和她的同学们分别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

妞妞和她的同学看到了家乡不同方向的景色,而且记录了家乡不同方向的景色,描绘了自己的家乡。

在原来学习过的四个方向的基础上,又使用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4个方向。

体验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

“在三年级时,同学们已经学过了4个正方向,今天,我们再多学一些,也就是教科书上同学们使用的东北、西北、东南、西南4个方向,人们把这4个方向叫做‘副方向’,有了它们,使用地图就会更加方便、准确。

现在老师带大家做一个练习。

请同学们将自己面前的课桌当作地图,按照上北下南、左系右东确定4个正方向。

课桌前面是北,靠近自己身体的一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然后我们来认识4个副方向。

”教师告诉学生,北与东之间的方向是东北,北与系之间的方向是西北,南与东之间的方向是东南,南与西之间的方向是西南。

课桌的4个角正好代表这4个副方向:

东北——右上角、西北——左上角、东南——右下角、西南——左下角。

教师在讲解时应当为学生做示范。

4、 

方向游戏。

教师在确定学生已经掌握了所学的内容后,组织学生做游戏。

教师随意喊出4个方向,让学生正确地摸到相应的桌角。

5、 

方向练习。

教师在黑板前面挂好地图,随便指一个地方,让学生运用四个副方向说出它的位置,让学生体会有了4个副方向,寻找起来就更加方便。

6、 

全班讨论。

“上次老师布置同学们从高处观察自己的家乡,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大家都看到了什么,然后大家再想一想,你看到的景色在家乡的什么方向上?

7、 

小结,布置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

根据自己的观察,完成教科书第7页的观察记录。

教学后记:

通过结合书中介绍的家乡图,以及用眼去观察自己的家乡,学生的体验较深,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自己的家乡。

大多学生能理解4个正方向和4个幅方向。

课题2 

用手描绘家乡

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增进合作技能。

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巩固对方向的认识。

准备4或8张白纸,学生人手一份彩笔。

检查并保证学生都进行了从高处观察家乡的活动。

用几分钟的时间评价学生的“观察记录”,表扬把握方向正确的学生,进行上一节课的游戏或练习,复习4个副方向。

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8—9页,议论一下教科书上的学生是怎样描绘自己的家乡的,并谈一谈对这些图画的看法。

小组准备讨论。

布置任务:

“每个同学都从高处观察了自己的家乡,今天要做的事情就是每个小组为家乡画一幅画,要求是每幅画表现家乡一个方向上的景色。

”将学生分成4个或8个小组,指定各组要画的方向。

提醒学生,要先讨论一下,看到了什么,然后决定画什么方向,都画哪些内容,进行分工,最后进行绘画。

各个小组向全班展示并介绍本小组的绘画作品。

教师小节。

布置家庭作业。

向家长介绍这两次课的学习内容。

向家长了解自己的老家在哪里,有什么特点。

在巩固4个正方向和4个幅方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选取家乡的某个地方去描绘一幅家乡图,收到较好的效果。

主题二 

从地图上看家乡(4课时)

用心体会家乡

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特点和风俗习惯。

认识家乡的多样性。

初步理解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就教科书中涉及四川省的内容做必要的了解和准备。

按照教科书中介绍的四川的方式,就本地区的相关内容做适合的准备。

为学生准备一些书籍、画报等。

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0页的课文,并询问有无同学到过四川,然后按照教科书的介绍,简单的议论一下四川省的情况。

作者是怎样讲述自己的家乡的,她都介绍了哪些方面(主要介绍了四川的地形、地貌,还介绍了一些风俗习惯)。

小组讨论。

询问学生:

“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向家长了解一下自己的老家在哪里,都有什么特点。

现在,我们按照老家的不同,分成小组,分别像作者那样,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老家,介绍要以地形、地貌和风俗习惯为主。

小组准备:

确定介绍的内容,进行分工和练习。

全班交流。

各个小组轮流向全班做介绍。

小节,布置教庭作业。

告诉家长自己今天新了解到的同学们的老家的情况。

与父母或其他成人一起讨论教科书第14—19页呈现的下一个课题的内容。

通过学习和讨论,学生对四川省(地形、地貌、风俗习惯)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能简单介绍自己的家乡。

走进不同的家乡(2课时)

认识地形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图。

认识几个有关温度的概念。

通过对有关温度统计的认识,感受祖国的博大。

了解地理环境及气候的不同与人们生活及其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

找一幅本地区的地形图。

找有关本地区温度的统计资料。

第一课时

请学生欣赏教科书第14—15页的内容。

探究活动。

提问学生:

“这两页上有一幅地图,是什么地图?

它于周围的几张照片有什么关系?

”请学生自由发言。

“这是一长专门的地图,教科书告诉我们,它叫做‘地形图’。

那么,什么是地形图呢?

请同学们进行思考与探究,自己找出答案。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科书上的地形图,做出正确回答。

什么是地形?

(地形指地表的形态,包括山脉、丘陵、高原、平原、盆地五大类。

地形图告诉我们什么?

(告诉我们地势:

地表高低起伏的状态。

地形图通过什么告诉我们?

(分层设色的等高线,不同颜色的线代表高度不同的海拔。

地形图有什么用途?

让学生自由讨论。

小组合作活动。

讲学生分成小组,分配给每个小组一张本地区的地图,并且指定一个地方,请每个小组根据地形图准备以下问题:

这个地方的地形如何、地势如何、海拔是多少,然后向全班进行汇报。

全班自由讨论。

引导学生:

“通过地形图,可以把地形、地势看得一轻二楚。

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地形图以及怎样阅读地形图,现在大家说一说,教科书第14—15页的地形图与周围几张照片有什么样的关系?

(每幅照片表现了线条所指地区的地形。

)然后稍作适当补充,帮助学生注意各地的显著差异,使学生感受到祖国领土的辽阔,并用教科书第15页豆博士的话作为概括。

小结。

第二课时

“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请同学们与成人一起讨论一下本课题的内容,现在,就请同学们谈一谈,你们对于教科书第17页的两幅统计图有什么想法?

围绕两幅统计图展开。

1) 

先让学生充分地发表意见,并通过提问帮助他们真正理解统计图所传达的要点。

2) 

“我国降雨量最多的地方是哪里?

降雨量最多的意思是什么?

(是我国在一年中平均下雨最多的地方。

)我国降雨量最少的地方是哪里?

降雨量最少的意思是什么?

(是我国在一年平均下雨最少的地方。

3) 

我国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哪里?

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意思是什么?

(是我国在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要比其他地方热。

)我国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哪里?

年平均气温最低的意思是什么?

(是我国在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要比其他地方冷。

4) 

我国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哪里?

我国一年中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哪里?

5) 

为什么年最高气温不是在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

年最低气温也不是在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

自由讨论。

引导学生围绕“不论生活在哪里,人们都热爱自己的家乡”这样的主题展开讨论。

“通过这两幅统计图及周围的几幅照片,同学们可以体会到,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景色壮丽多姿。

在祖国的不同地区,有的地方寒冷,有的地方温暖;

有的地方干旱,有的地方湿润,生活在不同自然环境中的人们,会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请学生欣赏教科书第16—17页上的照片,并谈一谈他们所了解到有关的情况,引导他们思考不同的气候、不同的降水量与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的生活及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

游戏活动。

以同桌为对手,互相提问,为不同的民族寻找家园。

在此之前,与学生简单讨论,保证他们懂得如何看民族分布图。

小节,布置家庭作业。

用今天学习到的年平均最高气温、年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年最低气温考一考周围的成人。

带学生走进不同的家乡,他们都感到较新奇,结合图片的介绍,学生对不同家乡的地理环境已有了了解,知道气候不同与人们生活及其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

课题3 

请到我的家乡来

总结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体验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功感。

提高合作能力。

1、收集到的学生介绍家乡的记录、学生画的不同方向的家乡景色等。

2、装订家乡手册所需要的工具。

与学生家六一下上次课布置的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如有多少成人不知道正确答案。

请学生阅读卓玛的信,然后进行讨论。

阅读教科书第20页下方的文字,然后进行讨论。

组织学生一起回忆一下,到目前为止,这个学期都学到了哪些内容。

(观察家乡,学习了4个副方向,完成了观察记录,按照不同方向为家乡作画,介绍了不同家乡的地形、地貌和风俗习惯,了解了我国的气温等。

制作活动。

“教科书上的同学们将他们学习到的有关家乡的内容装订成家乡手册,今天,我们也来装订自己的家乡手册。

”依据实际情况决定具体的方式,并将材料分发给学生。

学生互相展示并交流自己制作的家乡手册。

向家长展示在课上制作的家乡手册,并告诉家长自己机在其中的贡献。

本节课通过阅读卓玛的信,初步认识了她的家乡(地理位置、家乡特色等)经小组合作,学会了如何制作家乡手册。

本单元从引导学生以不同角度和方向仔细观察家乡入手,让他们自己动手绘画家乡,并在这样的一些活动中增进对于家乡的感情。

通过学习,学生对家乡的体验较深。

第二单元 

家乡的故事(12课时)

展览室里故事多(4课时)

课题1家乡人生活的变化(2课时)

教学目标

增进重历史、珍惜今天生活的积极情感。

掌握通过比较、分析认识事物发展的方法。

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

教学准备

课前请学生搜集家庭居室的新、旧照片,旧粮票、布票,长辈用过的生活用品等。

请学生向长辈调查、了解家庭生活变化和家乡道路的发展情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请学生大致阅读第二单元的内容,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欣赏第二单元的导读图。

请同学们思考:

“在新的学习单元里,我们将主要研究家乡的哪些情况?

”引出课题。

小组探讨。

(1)按照吃、穿、住、行四个方面将学生进行分组。

(2)各小组分别筹备展览。

各小组利用教科书出示的范例和大家搜集到的资料,讨论如何展示家乡人们的生活的变化,如何布置展台,如何向大家介绍,以及还可能会找到什么资料和实物。

(3)小组分工:

如:

介绍“住”的小组可向展览会提供某个同学家庭居室的新、旧照片,讲一讲从家长那里了解到的有关房子的故事。

介绍“吃”的小组可以播放采访大人讲他们过去关于“吃”的录音,展示我们现在吃的东西,请一个代表谈一谈感受。

(4)各个小组交流一下各自的准备。

(5)小节。

肯定学生的成就,听性他们下次课每个小组要想全班介绍,小组要获得成功,必须依靠每个成员完成各自的责任。

请每个小组的学生抓紧时间完成必需的补充调查、搜集等。

第二课时

准备。

各个小组为展示做准备。

发表。

各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准备,向全班介绍家乡某个方面的变化。

教师总结并布置家庭作业。

“我们家乡人生活的变化是巨大的。

现在,人们的生活用品越来越丰富,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我们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结果,也是一代又一代家乡人辛勤劳作、努力创造的结果。

我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一定要珍惜,要和家长一起,为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共同想办法,出力量。

”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本课题的学习方式,并提示学生:

“这种按照时间发展顺序,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对“变化”认识的学习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进、常遇到。

请学生把自己体会最深的感受写成一句话,然后与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家庭作业

让学生向家长介绍今天的课程。

要求学生向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了解过去学校的情况。

通过课文的介绍以及家乡的变化,学生对家乡的过去、现在有了较多的了解,

体验到过去生活的艰苦和珍惜现在幸福的生活,努力学习。

学校的变化真大呀(1课时)

了解学校的过去,通过探究学校的历史,感受学校的变化与进步。

在了解和研究学校变化的活动中增进对学校生活的情感。

从对学校过去和现在的对比中理解家乡的变化。

尝试合乎逻辑地思考和表达对事物的看法。

教师和学生分别收集一些反映学校新、就旧面貌的图片和照片。

请学生认真观察自己熟悉的学校,对学校有一个比较完整、细致的了解。

请学生向自己的长辈调查、了解他们小时侯学校的情况。

带领学生回忆前一个课题的内容。

“前面,我们了解了家乡人物质生活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对于同学们来说,对我们的学校过去是什么样子的、过去的学生在学校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可能更感兴趣,今天我们就一起对家乡学校的历史进行一番考察。

阅读讨论

阅读。

“请同学们先看一看小文和妞妞是怎样考察自己学校历史变化的,她们发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样的认识?

”教师在学生发言后提出:

“小文和妞妞先向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了解了他们小时侯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听长辈们谈自己小时侯对学校的回忆,还和他们一起找到了一些珍贵的历史资料。

同学们阴茎在我们的学校生活三年多了,对自己学校现在的情况比较了解,让我们把搜集到的历史资料与自己现在的学校进行对比,得出对学校发展变化的认识。

讨论。

教师提问:

“今天我们也来看一看自己学校的变化,看一看它的过去与现在有什么不同,谈一谈你在课前为研究学校的历史发展做了些什么,是怎样做的,都发现了什么?

”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及时做出评价和指导。

制作过程。

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如何完成教科书第31页的学校变化年表。

(1)了解并记录爸爸、妈妈上小学时的学校条件。

(2)将原始记录进行整理,填写在教科书的表格中。

(3)同学间互相交流、评价。

总结。

“我们的国家和社会都十分重视教育的发展,在家乡的发展变化中,学校的变化是最大的。

家乡最好的建筑之一就是学校,学校各方面的条件都在不断地改善,所以我们要珍惜幸福的学校生活。

布置家庭作业

(1)将今天在课堂上讨论的情况和自己的表现向家长做汇报。

(2)完成教科书第13页的学校变化年表。

(3)向家长或其他成人了解过去的儿童游戏。

结合自己学校的现实,学生都能深刻感受到学校的变化与进步。

生活中的智慧(1课时)

模拟使用过去的生活用品,体验生活的变化与进步。

通过体验活动,感受普通劳动者的智慧,培养尊重劳动和劳动者的情感。

认识简单的实物年表,理解年表的作用,学习制作简单的年表。

请学生收集过去的日常用品。

准备一两种供小组体验活动时使用的旧式生活用品。

询问家长,教科书上呈现的东西和自己搜集的旧物品,它们分别属于什么历史年代,有什么用途。

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32页的课文,并就下面的问题发表意见:

平时你见过这些东西吗?

你知道这些东西的用途吗?

“这些旧式生活用品记录着过去年代人们的生活情况,反映了过去人们生活中的智慧,通过对旧物品的回顾和体验,我们会对家乡人生活的变化有进一步的了解。

展示。

请搜集到旧物品的学生向全班做介绍,展示自己带来的物品,请其他同学猜一猜这些东西的大致年代和用途。

教师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

“当时,这些东西为什么被人们所喜爱和利用?

现在哪些东西已经被淘汰了,哪些东西现在还在使用,为什么?

”(这些生活用品的发明给当时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然而后来人们不断在生活中有了新的发明和创造,代替了原来旧有的东西,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生活用品不断更新换代。

体验生活。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用具,新身体验一下它的用途,时间大约在20分钟左右。

学看年表。

引导学生看年表,说一说,每一横排中的内容是什么(同一类用品),最上面的小标题说明什么(不同时期),这张年表告诉了我们什么(告诉了我们洗衣用具、照明用具、纳凉用具、烫衣用具经历的不同时期的变化)。

“你刚才使用了什么用具,有什么体验?

结合年表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引导学生理解,这些生活用品今天用起来可能觉得不是很方便,甚至有些笨拙,但是在当时确是很了不起的发明,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年表还告诉我们,在这些用品之前是更加笨拙、更加不方便的用具。

向家长讲一讲今天在课堂上自己使用了哪种用具。

选择一种用具来制作年表。

通过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自学,他们对三代人不同的日常生活用品,产生较大的兴趣,体验到今昔人们生活条件的变化之大。

从家里带出来的历史(4课时)

课题1“家庭寻宝”中的发现(1课时)

知道小人书是过去孩子们最重要的课外读物。

通过小人书与今天儿童读物的对比,体会历史的发展。

增强读书兴趣,提高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

师生在课前尽可能多地搜集年代远一些的小人书,类型应多样化,如童话故事、电影故事、历史故事等,应当保证至少每两名学生能够拿到一册。

准备几张写好分类名称的图书卡片。

请学生阅读并欣赏教科书第36页的文字和照片。

教师提问学生:

“这些学生在欣赏什么?

从他们搜集到的这些东西中你们想到了什么?

”“今天,我们进入新的主题学习,我们要和他们一样,从家里找一些长辈们过去用过的学习和生活用品,通过了解、研究这些东西的用处及来历等,进一步了解历史。

请学生将自己搜集到的旧小人书摆放在课桌上,请一两名学生介绍一下自己是如何找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