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清三中地理学案 13《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鲁教版必修二文档格式.docx
《山东临清三中地理学案 13《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鲁教版必修二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临清三中地理学案 13《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鲁教版必修二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知识点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
生产力水平越低,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越,有时甚至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但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主要自然因素包括:
地形:
平原人口,高山、高原地区人口较。
:
北半球温带地区,气温适宜人类居住和农业生产,人口稠密。
降水少的地方人口稀少,降水较多的地方人口较密集。
水资源和土壤:
干旱地区,人口稠密区依水源多呈、和片状分布。
不同的土壤自然肥力和耕作性能不同,开发利用程度也不同,影响到人口分布。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分布也影响人口分布
2.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文化教育状况等。
其中,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
3.政治文化因素
包括:
、、科技发展水平、的人口与发展政策、战争和历史因素等。
政治因素有时可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人口分布状况。
知识点三、我国的人口分布
1.我国人口的总特征:
数量最大,密度高,分布。
2.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东西差异:
多少;
自然差异:
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少;
经济差异:
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少;
民族差异:
多少
知识点四、谋求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
是指在某一时期内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与
的限度。
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将遭到破坏而失去平衡,并最终失去原有的。
2、环境人口容量:
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能源及其他、、 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
_______丰富程度,水平,发达程度,
程度,人口水平及
_____水平。
环境人口容量的特点具有性和性。
3、人口合理容量:
是指按照的生活方式,保证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和地区最的人口数量。
4、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约为,人口合理容量约为。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 ,”的基本国策,以谋求。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影响人口分布的各方面因素。
2、掌握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
3、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学会分析其影响因素。
4、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对中国东西部差异的认识。
5、认识环境人口容量的双重属性,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发展观。
学习重难点:
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环境人口容量的定义、特点
二、学习过程
问题探究
1.两个人口密度相同的地区,人口分布格局是否相同?
2.一个地区人口密度大好,还是人口密度小好?
3.读表1—3—1、1—3—2、1—3—3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规律及原因。
4.读图1—3—2世界人口密度图,找出人口最稠密的4个地区及人口最稀少地区,试解释的原因。
1.平原地区人口密集,高原地区人口稀少。
这样说是否正确?
可举例说明。
2.为什么说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
有时甚至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3.举例说明政治文化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1.我国北部、西部的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省区面积约占全国的一半,人口仅占全国的4%,其中西藏的人口密度不到2人;
其余省区面积占全国的一半,人口却占全国的96%,其中台湾人口密度高达500人以上。
分析这种人口分布格局的成因。
2.从自然和社会角度,说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沿海地区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
1.我国可以说“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但被巨大的人口分母一平均,却是“地少物缺”,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十分突出。
最令人担心的是,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值还会下降,那么人口与环境的矛盾将更加尖锐┅┅因此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缓解矛盾,请举例说明。
2.有一片草原,放养了一定数量的牛羊,若干家人在此幸福的生活。
几年后迁来一定数量的人家,当地的生活水平开始下降,但也可以勉强维持生活。
又过了几年,又迁入了几家人口,结果生活难以维持,被迫大批人家外迁。
你能够用环境人口容量理论解释吗?
三、反思总结
四、当堂检测
1、分析表格中有关资料,回答
(1)~(3)题。
(1)计算巴基斯坦人口密度(四舍五入取整数),填入表中空格。
国家
日本
巴基斯坦
蒙古
澳大利亚
面积(万平方千米)
37.8
79.6
156.6
768
人口(万人)
12500
14000
236
1766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331
1.5
2.3
(2)分析各国数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越少,经济越发达
B.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落后
C.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发达
D.人口数量和密度不能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3)衡量一个国家人口密度是否适当,应该看________________两种资源是否得到最佳结合。
所谓最佳,一是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
2、关于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稠密地区,必是环境好的地区B.人口稠密地区,必是生态好的地区
C.资源丰富地区,必是人口稠密地区D.经济发达地区,必是人口稠密地区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环境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B.生产力水平越高,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越不明显
C.世界人口稠密地区都是经济发达的地区
D.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较小
4.对人口分布影响最大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社会生活方式C.交通运输条件D.文化教育状况
5.有关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B.南方地区人口多,北方地区人口少
C.高原地区人口多,平原地区人口少D.内陆地区人口密集,沿海地区人口稀少
6.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是()
A.西藏B.内蒙古C.青海D.新疆
7.我国下列省中,人口密度差异很大,东部人口稠密,西部稀疏的是()
A.四川B.山东C.新疆D.台湾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都不可能扩大
C.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是有可能扩大的
D.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16亿人左右
9.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
①资源总数不断扩大②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③人口消费水平不断增长④人口增加对环境影响程度不确定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0.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合理容量能进行定量计算,存在具体的数量
B.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往往低于其人口合理容C.一个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对制定该地区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D.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地区的极限人口数量
课后练习与提高
读某地区人口分布与海拔关系图,回答1~4题:
1.该地区海拔400米以下地区的人口密度低的原因是()
A.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
B.地势低平,洪涝灾害频繁
C.峡谷地带,交通不便
D.气候干燥,水源缺乏
2.下列地区与图中体现的情形最为吻合的是()
A.德干高原B.长江流域C.非洲东部D.西欧平原
3.影响图示人口与海拔关系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A.河流B.气候C.交通D.矿产
4.在热带干旱地区人口的分布常与图示地区相似,是因为地势较高的高原、山区()
①气候凉爽②资源丰富③降水较多④排水流畅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5.下列地区中属人口稠密区的是()
A.澳大利亚 B.东亚 C.北非 D.东欧
6.有关世界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人口密集地区都在发展中国家B.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洲是非洲
C.世界上的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区D.亚州人口最多,占世界人口的一半以上
7.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由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
A.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现代社会--_工业社会
B.农业社会——原始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
C.工业社会——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现代社会
D.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
右图为世界总人口推算图,读图完成8~10题:
8.按图推算,预计2050年的世界人口数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数分别将达到()
A.100亿、99亿
B.100亿、90亿
C.110亿、99亿
D.110亿、90亿
9.若本世纪末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A.a<
b<
cB.c<
a
C.b<
a≈cD.a≈c<
b
10.有关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正确的叙述是
A.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必定越大
B.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C.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D.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易的大小也有影响
下面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请分析回答11~12题:
11.下列对“环境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A.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消费水平的高低,对环境人口容量有较大影响。
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量
D.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12.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
A.I、Ⅱ、ⅢB.Ⅱ、I、ⅢC.Ⅲ、Ⅱ、ID.I、Ⅲ、Ⅱ
13.读下图表,回答问题。
表1环境温度对人体的影响
生命障碍
不利高温
高温
舒适
低温
不利低温
冷金属粘皮
>
49℃
29℃
24℃
21℃±
3℃
<
18℃
10℃
-20℃
(1)图1、图2和表1表示的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和
。
(2)由表1可知世界人口最集中的温度带是。
(3)解释图2人口集中分布在0-200米地区的原因是①
② ③
(4)上述自然因素往往通过对人口的影响,从而影响人口数量的变化;
同时又通过人口分布而影响的形成和发展。
(5)除上述自然因素外,影响人口增长和分布的人文因素有
A、经济状况 B、交通条件 C、历史文化 D、政策法规
14.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
我国东、中、西部第四次人口普查和第五次人口普查有关人口密度统计图
材料2:
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
材料3:
八五”末期,我国云南、贵州.四川3省贫困人口最多,总计2000万左右,至1999年在云南、贵州两省贫困人口仍接近600万,与之相邻的西藏贫困人口不足100万。
(1)材料l反映出1990年一2000年间我国人口分布发展的趋向是什么。
(2)根据材料2可得出我国人口的垂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试从自然、社会经济等角度简析云南、贵州两省贫困人口较多的原因。
(4)从环境人口容量角度出发,说明能否向西藏进行大量的人口迁移?
并说明理由。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参考答案
1、人口密度反映的是单位面积内人口的平均数目,并不体现人口的实际分布。
人口密度相同的两个地区,人口分布状况可能相同,也可能差异很大。
若有两个地区的面积相同,都是一平方千米,总人口数都是5,根据公式:
人口密度=总人口数÷
总面积,可以求出两地的人口密度都是5人/平方千米。
但两地的人口分布可以是均匀分布,也可以是不均匀分布,有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少区,由此可见两地的人口分布格局不同。
2、人口分布一般以人口密度作为衡量指标。
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不能说明和决定这个地区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只有把人口的数量、密度和经济条件结合起来,才能说明问题。
例如,有些地区人口过密,劳动力过剩,就业发生问题;
有些地区人口过稀,劳动力不足,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影响经济发展。
这些问题就涉及人口分布的问题。
因此,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人口分布是否合理,人口密度是否适当,应该看在一定社会历史时期,一定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和人口资源的结合和利用程度。
3、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近海平原地带。
原因是北半球的中低纬度气候适宜,平原面积广大,人类活动的历史悠久;
而沿海地区降水较多,一般来讲,降水少的地方人口稀少,降水较多的地方人口较密集;
平原地区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有利于农耕,人口稠密。
4、世界人口最密集地区:
东亚、南亚、美国东北部、西欧。
东亚和南亚有世界古老的文化中心,人类在此聚居的历史悠久,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
西欧是世界上资本主义发展最早和商业贸易活动频繁的重要工业地带;
北美洲的大西洋沿岸及五大湖区,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
世界人口最稀少地区:
北美洲和亚洲的高山(地形崎岖,气候寒冷)、撒哈拉、中亚和澳大利亚的沙漠地带(气候干热,水资源缺乏)、亚马孙河、刚果河流域(气候湿热)、南极洲、北冰洋沿岸(气候寒冷)。
1.不正确,说的太绝对。
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水源充沛、农业发达、人口密集,而处于同一纬度的青藏高原由于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多冻土、人口稀少。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是这样,如热带多雨地区人口稠密的地方通常不在平原地区,而在高原和山区,如南美洲的玻利维亚高原、巴西高原,非洲的东非高原等。
这说明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有时甚至起着决定性因素。
2.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的生存空间和生产、生活资料,对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通常,生产力水平越低,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越明显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土壤、矿产资源等。
3.政治文化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政治文化因素
影响举例
政治因素
两次世界大战使世界政治地图发生明显变化,人口也随之大规模移动
宗教信仰
犹太人移居以色列
文化风俗
纽约城内的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
科技发展水平
筑波科技城的形成
政府的人口与发展政策
新疆、黑龙江农垦区的形成
历史因素
一些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稠密
1、人口集中分布在“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以南,对比分析分界线两侧的自然环境(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和社会经济环境(经济、交通等)。
内容
地区
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
自然条件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光热丰富,降水丰沛,雨热同期,水源充足。
多高山高原,降水稀少,干旱多风沙,寒潮、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
社会经济条件
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劳动力数量多,素质高,开发历史悠久,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
地处内陆,交通闭塞,基础设施差,开发历史晚,经济落后。
2、一是自然环境优越,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地势低缓、气候温暖湿润、河网密布、沿海交通方便。
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利于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
二是经济实力雄厚。
这里开发历史悠久,农业发达,又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和近代科技集中的地区,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吸引大量外地人口的迁入,人口总量大大增加。
三是政策因素,80年代以来国家从全局出发,制定有利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特殊政策,使这里成为改革开放最先获益的地区,大大刺激了人口迁入。
1.在土地资源利用上可控制人口数量,保护耕地;
在水资源利用上可节约用水,呼吁保护水资源等。
即我们应正视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矛盾,努力将人口控制在资源、环境承载的限度之内,逐步走上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
2.“环境承载力”(又称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都是新专业术语。
“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环境承载力所指的人口规模应该是“为该地区的资源环境为维持生存必须的最低生活标准所能承受的最大的人口数量”,即人口数量的极限。
“人口合理容量”则是指地球以及它的各个部分对人口的合理负载能力。
也有人把人口合理容量称为理想人口或适度人口,其含义为“在一定条件下,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具有的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能带来最大社会效益的相对稳定人口。
”所以环境承载能力下的人口数量与能最大程度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数量是不一样。
从情境材料中可以看到,草原上,开始时属于“人口合理容量”;
当第一次迁入后,已接近“环境人口容量”;
当再次迁入时,草原已超越“环境承载力”即“环境人口容量”。
认识到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支持能力有一个限度(或阈值),人类活动如果超越这一限度,就会造成种种环境问题。
人类如果要想可持续发展,就应该追求达到“人口合理容量”这一长远目标。
当堂检测
1、解析:
(1)先明确人口密度的概念。
所谓人口密度,就是平均每平方千米内人口的数目,从表中资料可知:
巴基斯坦的人口为1.4亿人,面积为79.6万平方千米,这样巴基斯坦的人口密度为1.4亿人÷
79.6万平方千米=176人/平方千米。
(2)分析给出的数据可知:
人口数量少,经济未必发达,如蒙古;
人口密度大,经济未必落后,如日本;
人口密度越大,经济未必越发达,如巴基斯坦。
(3)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人口分布是否合理,人口密度是否适当,应该看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时期、一定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和人口资源的结合和利用程度。
两种资源得到最佳结合,就会达到两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并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还会使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
点评:
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不能说明和决定这个地区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只有把人口数量、密度和经济条件结合起来,才能说明问题。
答案:
(1)176
(2)D(3)人口和自然
两种资源都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并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
2.D解析人口分布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开发时间长短等因素的制约,其主导因素是生活经济条件。
人口稠密地区一般而言,或是经济发达,或是自然条件较好。
但是,环境和生态条件较好的地区,往往是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地区,人口较稀疏;
而资源丰富的地区,如资源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开发,人口也较稀疏;
而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必然稠密。
学贵在用,上述几个都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但任何因素都不一定是决定性因素,有因时因地的差异。
比如,资源再丰富,如果分布比较偏远,又没有开发,则人口稀少;
生态条件好的地区,人口可能稠密也可能稀疏,要看影响人口分布的其它因素。
3、B4.A5.A6.A7.A
8.C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环境人口容量的理解能力。
可用排除法解答。
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而非总人口数量,可排除A选项;
由于对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标准的认定,可能存在较多的主观因素,所以一个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排除B项,选定C项;
16亿人是我国人口最大承载量,而非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不是指最高人口,而是有些接近地区最适宜人口的涵义,又可排除D项。
9.D解析:
因为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是不确定的。
例如,现有的资源总数并不确定,科技发展水平、地区与外界的交流程度及人口消费水平等也在不断变化,这就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
10.C解析:
本题组是考查对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人口容量两个概念及两概念之间关系的掌握与理解。
环境人口容量是一地区能容纳人口数量的最大值(极限值),而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适度值,往往前者大于后者。
尽管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得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1~4解析:
从图中的曲线变化可知,该地区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1200米左右,海拔500米至1300米之间,人口分布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多,应在气候湿热的赤道地区,在热带干旱地区,人口也主要分布在高原、山区,因为高原、山区气候凉爽,降水相对较多。
1、A2、C3、B4、A
5.B解析:
东亚地区自然条件优越,人类发展历史悠久,为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区之一。
6.D解析:
世界人口分布密集地区主要位于自然条件优越的东亚和南亚地区以及经济发达的西欧和美国东北部地区,既有经济发达地区也有经济欠发达地区。
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平原,人口分布稀少。
根据统计资料,亚洲人口最多,占世界人口的一半以上
7.D解析:
从原始社会经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现代社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导致资源的种类、数量、范围、利用率不断发展,从而提高了环境人口容量.
8.B解析:
读图可直接推知2050年的世界人口数约100亿,再减去发达国家人口数约9亿,即发展中国家人口数约为90亿。
9.C解析:
合理人口容量一般小于环境人口容量,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为8~9亿人,环境人口容量为16亿人,图中a大约等于16亿。
10.D解析:
科技发展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消费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11.B解析:
环境人口容量受资源等许多因素的制约,并非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加大。
人口数量超过环境人口容量就会导致环境问题。
12.解析Ⅰ图表示环境容量始终高于人口数量,这是最理想的;
Ⅱ图表示人口数量在某一个时段超过环境容量,但很快恢复到环境容量以下;
Ⅲ图表示由于人口数量太大,环境遭到破坏,新环境容量已低于原环境容量。
A
13.解析:
水源、地形、气候是影响人口分布的重要自然因素,世界人口最集中的温度带是温带或亚热带,人类的工农业生产活动大多集中在平原地区,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有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政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