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新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原理精选模拟考试288题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900212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54.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新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原理精选模拟考试288题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精选新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原理精选模拟考试288题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精选新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原理精选模拟考试288题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精选新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原理精选模拟考试288题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精选新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原理精选模拟考试288题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新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原理精选模拟考试288题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

《精选新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原理精选模拟考试288题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新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原理精选模拟考试288题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新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原理精选模拟考试288题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

(2)由于奶农和企业往往缺乏充分的信息和对市场风险足够的认识,因此,地方政府有必要加以引导和服务。

如着力帮助奶农和企业进行市场预测和分析,开展事前供需调研,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形成较为完善的农业产业化链系;

采取优惠措施,帮助奶农和企业开拓乳品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扩大内需;

监督奶农和企业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标准,促使其改进生产技术。

(3)“三鹿奶粉事件”严重损害人民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教训十分深刻。

它暴露出政府监管不力;

反映了中国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反映出一些企业缺乏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没良心”;

一些干部缺乏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作风飘浮.管理松弛.工作不扎实,有的甚至对群众呼声和疾苦置若罔闻,对关系群众生命安全这样的重大问题麻木不仁。

我们对这些事件及其后果的严重性必须充分估计,对其中的惨痛教训必须牢牢记取。

这些事件再一次告诫我们,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工作摆到重要的日程上来,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绝不能以损害人民生命健康来换取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要强化行政问责制,出了问题必须严格追究领导责任。

要加强公民道德.职业道德.企业道德.社会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诚信守法的良好环境。

要切实加强对食品研发.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的监管,大力整顿食品行业市场秩序,坚决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确保食品质量安全,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

只有抓紧解决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全党同志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我们党才能更好地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二、单选题

2.上层建筑的核心是(C)

A.社会意识形态

B.政治法律思想

C.国家政权

D.政体

3.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C)

A.认识世界多样性的统一

B.认识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

C.一切从实际出发

D.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

4.物质的本质特性是(A)

A.客观实在性

B.实物性

C.结构性

D.可分性

5.劳动力成为商品是(D)

A.一切社会共同存在的现象;

B.私有制社会共同存在的现象;

C.商品经济会共同存在的现象;

D.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

6.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C)

A.不等价交换;

B.劳动成为商品;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货币所有者把货币投入生产领域;

7.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D)

A.必要劳动时间;

B.剩余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8.商品的二因素是由(C)

A.劳动生产率决定的;

B.劳动时间的二重性决定的;

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D.劳动的复杂程度决定的;

9.价值的本质是(D)

A.一般人类劳动;

B.抽象劳动;

C.具体劳动;

D.社会生产关系;

10.商品的本质因素是(C)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价格;

1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C)

A.认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C.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1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A)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D.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

1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D)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实质

14.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A)

A科学技术B劳动对象C劳动者D管理方式

15.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C)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16.“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A)

A.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B.宿命论的历史观

C.唯意志论的历史观

D.循环论的历史观

17.杰出人物的产生是(C)

A.纯粹是必然的

B.纯粹是偶然的

C.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

D.有些人是必然的,有些人是偶然的

18.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B)

A.产品的分配形式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

19.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C)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20.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性质取决于(C)

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

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社会生产力的性质

21.“如果偶然性不起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

”这是一种(D)

A.历史宿命论的观点

B.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C.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22.商品是:

A.用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

B.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的劳动产品;

C.一切物品;

D.一切有用的物品;

23.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D)

A.必要劳动时间。

B.剩余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4.《诗经》上说: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就是说,高的堤岸可以变为深谷,深谷也可以变成丘陵。

这是一种(A)

A.朴素辩证法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D.相对主义观点

25.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这三大社会形态是(C)

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B.无阶级社会.阶级社会.阶级消灭了的社会

C.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D.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26.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B)

A.永恒性

B.客观性C.不变性D终极性

27.“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这句话是说C

A.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B.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相适应

28.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B)的实现。

A.参与制

B.个人联合

C.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对政府施加影响

D.掌握舆论工具控制新闻媒介

29.资产阶级国家参与社会再生产的目的是(D)

A.实现供求总量平衡,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B.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社会生产力;

C.实现充分就业;

D.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3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管理和调节体现的是(C)

A.全体劳动人民的经济利益

B.个别金融寡头的经济利益

C.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D.国有企业的经济利益

31.生产成本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是因为抹杀了(A)。

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

C.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区别

D.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

32.“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的观点是(B)

A.一切哲学的观点B.辩证法观点C.可知论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

33.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A)。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C.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D.延长工作日长度的结果

34.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C)

A.观察实验方法

B.逻辑推理方法

C.矛盾分析法

D.归纳演绎方法

35.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是C

A.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B.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

C.历史唯物主义与剩余价值学说

D.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领袖的学说

36.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C)

37.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A

A.国家政权B.政党C.哲学D.政治.法律思想

38.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B

A.地理环境B.物质资料生产方式C.人口D.阶级斗争

39.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C).

A.前者是直观反映论,后者是能动反映论

B.前者坚持可知论,后者坚持不可知论

C.前者坚持从物到思想和感觉的认识路线,后者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

D.前者是经验主义,后者是教条主义

40.“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这种说法的实质是(A)。

A.主张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相对的

B.否认真理都是发展的

C.主张真理都是绝对的

D.主张真理都是具体的

41.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

“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这一评论所蕴含的哲理是B

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要把握事物的度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

42.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辨证的关系

43.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

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B)

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

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

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

44.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A)。

A.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B.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C.采取了支付的形式

D.是劳动者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

45.发展的实质是(D)

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

C.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统一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46.把生产资料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其依据是(A)

A.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周转方式;

B.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物质存在形态;

C.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D.不同部分的不同运动速度;

47.资本的周转时间包括(C)

A.劳动时间和产品的销售时间;

B.产品的购买时间和生产时间;

C.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D.劳动时间和购买时间;

48.资本周转是从资本运动的(B)

A.连续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B.速度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C.实现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D.矛盾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49.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运动中所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D)

A.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货币资本;

B.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商品资本;

C.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50.产业资本循环的一般公式是(A)

A.G—W…P…W’—G’;

B.W…P…W’—G’—W;

C.P…W’—G’—W…P;

D.W’—G—W…P…W’;

5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A)

A.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B.生产不足的经济危机;

C.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

D.生产严重短缺的经济危机;

52.能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因素是(D)

A.工人工资的高低;

B.工人劳动时间的长短;

C.工人劳动强度的大小;

D.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53.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C)

A.在生产中位置是否移动;

B.在运动中职能是否变化;

C.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

D.根据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54.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是(B)

A.否认意识的能动性

B.夸大意识的能动性

C.否认物质的决定性

D.夸大物质的决定性

55.“拔苗助长”的事例是(C)

A.重视可能性的表现

B.忽视可能性的表现

C.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表现

D.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56.生产成本是(D)

A.资本主义生产费用;

B.实际生产费用;

C.活劳动的耗费;

D.物化劳动的耗费;

57.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A)

A.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

D.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58.“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

这就是要人们在实践中学会运用(D)

A.矛盾普遍性原理

B.运动.发展的原理

C.普遍联系的原理

D.矛盾特殊性原理

5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两

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D)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60.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C)

61.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

62.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内容是(A)

A.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B.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曲折性

C.既肯定又否定

D.既前进又倒退

6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C)

A.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

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事物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事物不断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

64.就意识的能动性而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这种观点(C)

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

B.是唯意志主义的一种表现

C.是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

D.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一种表现

6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C)

A.劳动过程和使用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66.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的时期是(C)

A.18世纪末期;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6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是(C)

A.国有企业的存在;

B.国私共有的垄断资本;

C.私人垄断资本的主导地位;

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6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A)

A.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

B.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相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

C.消除了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

D.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垄断资本主义

69.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在采购原材料时多采取(B)

A.垄断高价;

B.垄断低价C.自由价格;

D.市场价格

70.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A)实现的

A.参与制;

B.个人联合;

C.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对政府施加影响;

71.垄断资本在经济政治上统治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B)

A.规定垄断价格;

B.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C.掌握国家政权;

D.避免两败俱伤

72.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占垄断地位的资本是(B)

A.产业资本;

B.金融资本;

C.银行资本;

D.商业资本

73.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C)

A.银行资本家;

B.工业资本家;

C.金融寡头;

D.商业资本家

74.把一些法律上和生产上还是独立的大垄断企业在流通环节上统一起来进行垄断经营的垄断组织形式是(C)

A.卡特尔;

B.辛迪加;

C.托拉斯;

D.康采恩

75.社会总资本(社会资本)是指(A)

A.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总和;

B.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货资本的总和;

C.国内投资的资本和向国外投资的资本的总和;

D.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所有个别资本的总和;

76.垄断利润是(D)

A.资本家获得的超额利润;

B.垄断组织获得的平均利润;

C.垄断组织获得的一般利润;

D.垄断组织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77.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B)

A.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

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C.社会总产值的构成问题;

D.国民收入的分配问题;

78.垄断的形成是(A)

A.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

B.生产输出的结果;

C.金融资本统治的结果;

D.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结果

79.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资本集中的直接后果是(C)

A.社会总资本急剧增加;

B.社会就业率明显提高;

C.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

D.绝对剩余价值总量快速增长

80.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根源在于(A)

A.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B.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

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D.竞争的结果

81.生产价格是(D)

A.预付资本加利润;

B.预付资本加平均利润;

C.成本价格加利润;

D.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82.把剩余价值看成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就转化为(C)

A.成本价格;

B.生产价格;

C.利润;

D.利息;

83.成本价格是由(D)

A.固定资本形成的;

B.流动资本形成的;

C.所用资本形成的;

D.所费资本形成的;

84.利润率是(D)

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B.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的比率;

C.剩余价值与所费资本的比率;

D.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85.反映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增值程度的是(B)

A.剩余价值率;

B.利润率;

C.平均利润率;

D.年剩余价值率;

86.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C)

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

87.垄断价格的形成和垄断利润的产生表明(C)

A.价值规律不再起作用了;

B.价值规律的作用受到了限制;

C.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

D.价值规律的内容发生了变化

三、简答题

88.如何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89.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哲学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重大指导意义。

90.在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请辨析这种观点。

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为的规律,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人自觉进行活动的场所,社会历史的一切都是人的活动所创造的。

该命题认为在历史活动中“谋事在人”,即承认人的能动作用,承认社会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得以实现的,这是有积极意义的。

但是认为“成事在天”,即事情的成败完全由客观必然性或某种超自然力量所决定,有宿命论和唯心史观的色彩。

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而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制约。

人们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获得成功。

91.据估计,今天在美国有6000家公司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其中包括西尔斯-罗伯克百货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等。

“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在这些公司的推行,使工人们积极地经营他们的公司,产生了一种充满活力的责任感,在生产率.高质量和低成本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