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海洋意识与海权现状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饶咬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888717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的海洋意识与海权现状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饶咬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国的海洋意识与海权现状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饶咬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国的海洋意识与海权现状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饶咬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国的海洋意识与海权现状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饶咬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国的海洋意识与海权现状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饶咬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的海洋意识与海权现状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饶咬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国的海洋意识与海权现状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饶咬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的海洋意识与海权现状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饶咬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的海洋意识与海权现状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饶咬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据载,宝

船的船体最大,可容纳上千人。

建筑豪华壮观,为

郑和等领导成员乘坐的旗舰,也为使团的重要成

员、外国使节所乘坐。

马船为中型宝船,是一种运

输船,其功用与当时所谓的运输马匹的船相同,还

兼有预备水军出征的功能。

粮船规模仅次于中号

宝船,是装运粮食或食物的船,郑和使团每次奉命

出使海外,往返需两三年,必须带足两万多人的粮

食。

战船是船队用来自卫的船,能防海盗袭击,也

兼有作战的性能,但广大官兵随郑和下西洋毕竟

不是海外军事远征,因而战船较多时间作坐船运

输士兵。

坐船是士兵所乘坐的船。

郑和下西洋用

以上五种船,按用途进行合理配置,适宜远洋

2005年10月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Oct.2005

第25卷第5期JournalofYunyangTeachersCollegeVol.25No.5

y

[收稿日期]2005-06-16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十五0规划项目,编号为:

2003q026

[作者简介]饶咬成(1963-),男,湖北云梦人,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编辑部主任,执行主编,副教授,武汉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国内访问学者,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硕士,主要从事国际问题研究。

YYSZXB87

航行。

按照下西洋的任务,郑和船队人员主要有五

个部分:

指挥部分、航海部分、外交贸易部分、后勤

保障部分、军事护航部分。

指挥部分:

整个船队的

中枢,对航行、外交、贸易、作战等进行指挥决策。

郑和职务是钦差正使总兵太监;

航海部分:

航海业

务、修船、预测天气等;

外交贸易部分:

外交礼仪、

进行贸易、联络翻译;

后勤保障部分:

管理财务、后

勤供应、起草文书、医务人员等;

军事护航部分:

责航行安全和军事行动。

[2]郑和下西洋的人数,史

料上有明确记载的有4次。

第一次27800人,第

二次27000人,第四次27670人,第七次27550

人。

可以初步判断:

郑和每次下西洋人数在

27000人以上。

当时西方哥伦布、达#伽马、麦哲

伦航海的人数分别在90~1500人之间、170多

人、265人。

船队的规模、船只的大小等,这三位欧洲航海

家,更无法同郑和相比。

航海时哥伦布3~17艘;

达#伽马4艘;

麦哲伦5艘。

李约瑟博士估计,庞

大的船队频繁下洋,1420年间明朝皇家拥有的全

部船舶,应不少于3800艘,超过当时欧洲船只的

总和。

[3]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早了87年,比达#

伽马早了92年,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了

116年。

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技术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

一流的。

中国很早就可以通过观测日月星辰测定

方位和船舶航行的位置。

郑和船队已经把航海天

文定位与导航罗盘的应用结合起来,提高了测定

船位和航向的精确度,人们称/牵星术0。

用/牵星

板0观测定位的方法,通过测定天的高度,来判断

船舶位置、方向、确定航线。

这项技术代表了那个

时代天文导航的世界先进水平。

郑和下西洋的地

文航海技术,是以海洋科学知识和航海图为依据,

运用了航海罗盘、计程仪、测深仪等航海仪器,按

照海图、针路簿记载来保证船舶的航行路线。

行时确定航行的线路,叫作针路,罗盘的误差,不

超过2.5度。

5郑和航海图6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

航海图集。

该图与同时期西方最有代表性的波特

兰海图相比,制图的范围广,内容丰富,虽然数学

精度较其低,但实用性胜过波特兰海图。

5郑和航

海图6中记载了530多个地名,其中外域地名有

300个,最远的东非海岸有16个。

标出了城市、

岛屿、航海标志、滩、礁、山脉和航路等。

郑和下西洋是一个庞大的船队,船与船、分船

队与分船队之间需要联络、指挥、调度,当时还没

有近代通讯方式,以及现代的电讯方式。

茫茫大

海上,晚上怎么联系?

刮风下雨雾天怎么办?

和船队用什么方式联系呢?

船队配有交通艇、音

响信号、旗帜等装备。

史书记载,船队/昼行认旗

帜,夜行认灯笼,务在前后相继,左右相挽,不致疏

虞。

0白天以约定方式悬挂和挥舞各色旗带,组成

相应旗语。

夜晚以灯笼反映航行时情况,遇到能

见度差的雾天下雨,配有铜锣、喇叭和螺号也用于

通讯联系。

郑和下西洋折射出的中国先进航海科技光

辉,表现了中国古代人的伟大智慧,从而创造了郑

和下西洋的伟大航程。

1405年,明朝三保太监郑

和率领远航西洋的船队,乘着强劲的东北季风,劈

波斩浪驶进马六甲港,给这里带来中国的文化和

丝绸。

郑和下西洋的航线从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

直达西亚和非洲东岸,到达南端的好望角,也就是

说抵达了大西洋,涉及三大洋,为此前的中国航海

史上所没有,在世界航海史上也居于领先地位。

郑和下西洋,使中国的远洋航行出现了实质性的

突破,开辟了一些新航线,形成了多点交叉的海上

交通网络。

郑和下西洋,前三次主要在印度以东,最远到

达古里。

它是古代东西方海上贸易的重要港口。

第四次开始到达西亚、东非地区。

有学者对航线

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认为郑和重要航线有56条,

航线总长15000英里。

郑和下西洋的航线从航海

发展史角度看,比较成熟,具有创新性的突破,为

以后的航海奠定了坚实基础。

郑和下西洋还丰富了中国人民的地理知识,

开阔了中国人民的眼界,特别是由郑和随行人员

马欢、费信、巩珍分别撰写的5瀛涯胜览6、5星槎胜

览6和5西洋番国志6,对下西洋所到国家和地区的

位置沿革、重要都会、地理形势、宗教信仰、风俗习

惯、物产气候等都做了详细的描述,使中国人民对

东南亚、北印度洋沿岸、阿拉伯海、红海乃至非洲

东海岸一带的广大地区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明初出现的郑和下西洋壮举并不是偶然现

象,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产

物。

首先,中国古代的造船与航海技术已有了长

足的进步,其次,明初中国的水师力量比较强大。

李约瑟先生在5中国之科学与文明6一书中说/明

初的水师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其他亚洲国家的任

何时代都出色,甚至较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乃

至于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都可说不是他的

饶咬成:

中国的海洋意识与海权现状YYSZXB88

对手。

0[2]

二、郑和下西洋所表现的海洋意识

一个民族海洋文化的发展,是与其具有充分

的海洋意识分不开的。

郑和下西洋,与其具有海

洋意识并树立海权思想分不开。

法国学者费朗索

瓦#德勃雷在5海外华人6一书中,记有郑和劝谏

皇帝保留船队的话:

/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

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于海上,,一旦

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

我国船队战无不

胜,可用之扩大经商,制服异域,使其不敢觊觎南

洋也0。

[4]在这里,郑和表明了一种鲜明的海洋意

识和海权思想。

郑和通过与30多个国家的各种人物的交往

以及对国家社稷的深思熟虑,对海洋与国家兴衰

的内在逻辑有着深刻的认识,并逐步形成了与中

国传统文化大相径庭的海洋意识。

他的海洋意识

虽略显粗糙,但言简意赅,内容丰富,闪烁着很多

真知灼见和智慧火花,值得高度重视。

(一)尝试建立和平和谐的国际社会秩序

与同时代的西方大航海不同,以郑和为代表

的中国人大航海,推动大批中国人以空前的规模

走向海洋,是为了以中国人传统的政治道德理念,

尝试建立和平与和谐的国际社会秩序。

中国传统

的政治哲学,是以/仁0、/恕0为核心的价值理念。

郑和使团在海外努力传播中华文教,与古代志士

仁人所追求的大同理想,追求人类社会和自然界

的和谐发展,是一脉相承的。

这种/大同0与/和

谐0的理想,也是各国人民向往/世界大同0理想的

一种表现,反映了海外各国人民向往美好幸福生

活的愿望。

郑和的精神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和0

字。

郑和远航30多个国家和地区,走遍了亚洲、

非洲、南太平洋或者西南太平洋到印度洋的大大

小小的、沿海主要的国家和地区。

前后几万人马,

近30年航行了7次,基本上都是和这些国家、这

些民族的人民和平的交往,带去的是一种和平、友

善的关系。

因为郑和远航的船队,是当时世界上

最庞大的远洋船队,同时也是最庞大的、最雄强的

海上武装。

如果他执行的不是和平的路线,不是

友好的路线的话,那么整个亚、非、西南太平洋到

印度洋这广大地区简直就没有一片净土了。

所以

郑和的和平是一种文明的和平交汇,文化的一种

平等的、一种对等的交流,始终是一种睦邻友好这

样一个心态。

郑和的远航是一种中国人对外和平

交往的化身,这样一种东西,它都根植在我们中华

文明的生存的沃土当中。

在15世纪,中国是东方最强大、最发达的国

家,没有哪个国家能与之匹敌。

郑和航海所经历

的国家没有哪个有实力与郑和两万多人的船队抗

衡。

在经历的那些远比中国落后的地区,特别是

东非、南非这样处于极端落后状态的地区,中国要

占其为殖民地是完全有能力的。

哥伦布率领几十

人,最多时不过千人就能在美洲殖民,而郑和船队

逾两万人,几十倍于哥伦布,要达到殖民之目的有

何难?

历史已经验证,哥伦布与郑和的两种对待

落后民族的态度很明显反映了殖民者与非殖民者

的区别。

51421:

中国发现世界6的作者加文#孟席斯

也指出:

/在我的考证中,郑和的航海根本带着和

平的欲望,并非一些史籍中所说,是-耀兵异邦.。

郑和在近20年的7次出海航行中,除了几次针对

海盗的防卫作战外,没有证据显示,船队对沿途居

民实施主动进攻,更无史料显示,郑和的船队意图

征服异邦。

这与以后西方的航海家征服性、侵略

性的远征具有根本的不同。

因此,郑和是一个出

色的航海家、外交家、世界贸易家,是和平文化的

象征。

0/据我所知,英国、美国、东南亚和中东都在

用各种形式纪念郑和,当然规模有大有小0,潜心

研究中国海权问题多年、国家海洋局原副局长许

森安认为,在国际层面来讲,纪念郑和并非只为了

纪念一个人,而是纪念郑和下西洋所代表的国际

交往中的一种历史传统。

/世界各国一直在寻找

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方法,霸权主义肯定是行

不通的,他们怀念郑和并不奇怪。

0[5](P5)

(二)关注海洋危机与朦胧的海洋主权思想相

连的海洋危机意识

明朝初年,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了海外入侵

的威胁,曾经为燕王靖难而出生入死、保驾护航的

三保太监心知肚明。

他既看到了海洋在增加贸易

利益、增强国家实力方面的重要作用,也看到了海

洋对国家安全所构成的潜在威胁。

尤其是当明皇

朱高炽决定解散宝船队时,年近花甲的三保太监

大声疾呼:

/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

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一旦他国之君

夺得南洋,华夏危矣0[4](P3),一针见血地揭示了国

家、海洋与海军舰队之间的紧密关系,强调了控制

海洋对国家的重要性,海洋危机意识跃然纸上,后

来的沉痛历史教训多次证实了这一重要论断。

明朝初年,东南一带不仅海盗成群,倭寇出

没,而且很多藩国战乱频仍,甚至出现了诱杀明朝

中国的海洋意识与海权现状YYSZXB89

使臣的事件。

几十年的海上奔忙与外交生涯使郑

和充分意识到海洋对国家政权乃至国际地位的重

要影响,从而逐步产生了海洋主权意识。

郑和在

中国历史上首次公开主张捍卫国家海洋主权,并

以封建帝国的语调表达了马汉在400年后的基本

观点。

他认为,若要/统御万方0,/教化四夷0,就

必须/巡弋异域0,慑服敢与中国抗衡者,生擒蛮王

之梗化不恭者,殄灭寇兵之肆暴掠者。

诚如斯言,

郑和下西洋彰显了中华帝国的大国权威地位,捍

卫了国家的海洋主权。

(三)发展海洋经济的朦胧的海洋资源意识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所谓的海洋资源意识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确保沿海渔民安居乐业,

粗放式地开发海洋资源;

二是开拓海上航线,促进

海外贸易。

郑和下西洋的主要使命之一就是维护

疆土的安宁,防止外敌,尤其是倭寇的侵扰。

时,他在穿梭于各国之际,也大力推动海外贸易的

发展,为当地居民与大明使臣进行商品交换提供

机会。

各种资料显示,特别是在后四次出行过程

中,郑和携带大批货物绝非仅仅对各国君臣进行

赏赐与馈赠,还有着进行商品交换的重要使命。

似乎具有政治宗番关系的朝贡贸易实际上已经蕴

含着国家之间一种特殊的物物交换性质。

同时,

郑和并不禁止随行官兵携带中国货物出售谋利。

他还在占城、满剌加、苏门答腊、忽鲁谟斯、古里等

亚非交通枢纽上建立贸易基地,并且聘用当地官

员作为经纪人,以适应海外贸易的需要,而护航的

军队则力图为海上航线的畅通而消除障碍。

[6]

郑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把海洋与国家富

强、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的伟大人物,他不仅是一

位伟大的航海家、外交家,同时又是一位伟大的海

洋战略思想家[7]。

当时,东南亚大国暹罗与弱国

占城、苏门答腊、满剌加等纠纷频仍。

永乐七年,

暹罗与满剌加发生军事冲突,明成祖要求两国/辑

睦邻国,无相侵越0,郑和为之多次出面调解,使暹

罗最终放弃了对满剌加的侵略,并和睦相处长达

百年之久。

通过郑和一系列出色的外交活动,西

洋各国尤其是东南亚各国的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

的睦邻友好局面。

同时,针对东南亚各地航道不

宁、海盗不禁的严峻现实,郑和采取先礼后兵的策

略,果断消灭了旧港海盗头目陈祖义,从而保证了

海上通道的畅通无阻。

三、我国的海权现状

旅美学者苏文菁指出,郑和在中国历史上的

失落就是中国海洋的文明的失落,纪念郑和下西

洋就是要重新恢复中国海洋文明在中国历史上应

有的地位。

[8]郑和下西洋是中国海洋文明发展的

集中显现,也是世界海洋文明的经典篇章。

中国

是个海陆文明兼具的国家,中国的陆地--农业

文明已众所周知;

而海洋文明却一直处于边缘状

态。

包括/郑和下西洋0这样的壮举,从郑和去世

到梁启超的5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6问世的400多

年中[9],[10],郑和的名字一直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与

知识者的视野之外。

这是封建主流文化对海洋文

明的排斥,而郑和在中国历史上的失落就是中国

海洋文明的失落。

公元15世纪前半叶,在郑和七

下西洋之后,中国淡出航海活动;

后半叶,西方开

始向世界扩张。

西方真正的大航海时代,也被称

作地理大发现时代,在郑和远航结束后才到来。

1492年到1502年,哥伦布(145l-1506年)四次

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大陆,他也因此成为名垂

青史的航海家。

哥伦布的远航,改变了世界历史

的进程。

它使海外贸易的路线由地中海转移到大

西洋沿岸。

从那以后,西方终于走出了中世纪的

黑暗,开始以不可阻挡之势崛起于世界,并在之后

的几个世纪中,成就海上霸业。

一种全新的工业

文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到19世纪的中国,已经在西洋和东洋人的坚

船利炮面前呻吟。

据史家不完全的统计,自1840

至1940年的一百年间,帝国主义列强从海上入侵

中国达470余次之多,较大规模的入侵达84次,

入侵舰船达1860多艘,入侵兵力达47万人,迫使

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50多个。

[11]

梁启超首开中西航海与现代化比较研究的视

野。

他认为,在西方地理大发现这个光辉的起点

照耀下,郑和七下西洋,就有了非同一般的意义,

它可以同时让中国人感到骄傲与悔恨。

骄傲曾经

有过的辉煌,悔恨这种辉煌昙花一现,似乎永不再

来。

实际上,如果没有世界现代的历史大叙事,不

论是郑和远航还是葡萄牙扩张,意义都是微不足

道的。

西方五百年间扩张成一种强势的全球文

明,追溯其源头,便能找到地理大发现这个起点。

中国从天朝上国一路堕落,在失败与屈辱中开始

现代化历程,文化上的反思与自省,总是在对比西

方为什么成功、中国为什么失败这个前提下进行。

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逢马汉的海权论风

靡全球,世界列强纷纷竞相效法,大力扩张海权,

这对学习和仿效西方的中国知识界产生积极的影

响,对密切关注世界变化的梁启超也不例外。

中国的海洋意识与海权现状YYSZXB90

传和振兴中国海权成为留日知识界20世纪初年

的一个重要政治命题,5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6强

烈地体现了这一时代特征和需要。

因为甲午战争

的教训深痛,暴露了中国海权的许多问题,随之而

来的瓜分狂潮,八国联军的侵华,5辛丑条约6的签

订,都证明了中国海权的衰弱和落后,让国人刻骨

铭心,认识到/世界交通日便,海上竞逐日烈,始而

地中海,继而太(大)西洋,继而太平洋。

0[12]尖锐

地指出:

/欲伸国力于世界,必以争海权为第一

义0,疾呼/太平洋海权问题,实为二十世纪第一大

问题。

0[13]身处时代前沿的梁启超指出:

/以今日

美国海权思想之发达,其所用者又岂专在两洋

也。

0[14](P5)意识到西方海权向世界扩张的性质和

趋势。

5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6的发表就明显针对

西方海权的扩张和中国海权的积弱,要以郑和创

造的海上辉煌,激励当代中国人重振国家海权。

他在文章开端就写道:

/西纪一千五、六百年之交,

全欧沿岸诸民族,各以航海业相竞。

,自是新

旧两陆、东西洋,交通大开,全球比邻,备哉灿烂。

,而我泰东大帝国,与彼并时而兴者,有一海上

之巨人郑和在。

0郑和下西洋是/国史之光0。

[15](P12)

他在当时另一篇文章中直接表明自己著文的目

的,/吾草此传已,吾于时代精神一感情之外,更有

三种感情萦于吾脑,一曰海事思想与国民元气之

关系也。

,二曰殖民事业与政府奖励之关系

,三曰政治能力与国际竞争之关系

0[14](P5)可见,梁启超目睹太平洋时代的来临,

在马汉海权论盛行之际,藉宣扬和介绍郑和时代

中国海权的发达,来呼吁国人重振海权。

虽然文

中没有直接论述海权问题,但极力宣传和鼓励振

兴国家海权,开拓海外,看到海权的竞争直接关系

民族和国家强盛。

所以,5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6

蕴涵着号召国人追随世界发展潮流的思想。

自20世纪后半叶以来,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

曲折和探索,我们今天终于选择了改革开放,加入

WTO,亦即重新选择了海洋发展路向,这是中华

民族的大幸。

我国于1996年批准5联合国海洋法

公约6后,在争取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方面面临着

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近年来,我国与周边临海国家海域划界的潜

在矛盾逐渐表面化。

除了渤海是我国的内海以

外,其他海域都与相邻、相向周边国家存在划界矛

盾,同时与一些国家还存在着岛屿的主权争端。

尤其是我国南沙群岛海域,已经呈现岛礁被侵占、

资源被掠夺、海域被瓜分的严重局面。

维护我国

海洋主权权益的形势十分严峻。

目前,南沙群岛

周边国家围绕南沙群岛权益之争已日益严重。

近年来,不仅仅是南沙群岛海域存在多国主

权权益之争,其他海区也存在两个以上国家与我

国有划界矛盾,甚至有些区域存在着多个国家的

多重重叠主张。

黄海,我国与朝鲜和韩国存在着

划界问题。

东海,我国与日本、韩国存在划界问

题,在所谓日韩共同开发区存在着中、日、韩三国

的主张重叠区。

另外,我国与日本存在着钓鱼岛

的主权争议。

南海更复杂,我国与越南、菲律宾、

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都存在着海域区划问

题。

另外,在南海还有周边国家与我国的油气资

源之争,我国对于争议的控制能力较弱,呈现小国

欺负大国、弱国欺负强国的架势。

我国在南沙驻

守了7个岛礁,占外国实际占据岛礁数的115,且

远离我大陆,后方供应和支援都有很大困难。

在南沙占据岛礁的国家,都大力采取措施强化占

领,特别是增强已占岛礁的军事设施,加强实际控

制,对别国船只活动进行限制、干扰,甚至武力驱

赶。

与此同时,还加速资源勘探开发,保护其既得

利益。

21世纪是海洋世纪。

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

开发、利用、争夺海洋资源是这个时代的一个主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实施海洋开发0正是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我国要赶上世界发展的潮流就必须全面实施海洋

开发战略,建设海上强国。

四、海洋强国应具有的海洋意识

人们对于海洋的认识,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海洋的客观存在,必然要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使

人们产生关于海洋的认识,这种认识,我们称之为

海洋意识。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接触到了海洋,必

然产生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形成了一定的海洋

意识;

这种海洋意识又必然会促使人们考虑对海

洋做什么、怎么做等等一系列问题,进而采取探

索、利用与征服海洋的一系列行动。

鉴此,我们可

以对以往的海洋意识,从主流方面大体划分为三

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古代直到公元15世纪,海洋

可以兴渔盐之利和通舟楫之便,也就是人们可以

靠海吃海与就近航海;

第二阶段,从公元16世纪

的地理大发现直到20世纪第二次世纪大战,海洋

是世界交通的重要通道;

第三阶段,第二次世界大

战以后,海洋成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空间。

海洋不但自古以来就在军事上有着重要战略

中国的海洋意识与海权现状YYSZXB91

地位,是人类生存的物质来源之一,今天海洋不但

在军事上发挥着其更重要的地位,而且越来越突

显出它在人类将来存在的重要物质来源,在陆地

资源已经被大量开发,有的资源已经濒临枯竭的

时候,开发和利用保护海洋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