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农业现代化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883184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外农业现代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国内外农业现代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国内外农业现代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国内外农业现代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国内外农业现代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内外农业现代化Word文档格式.docx

《国内外农业现代化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外农业现代化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内外农业现代化Word文档格式.docx

进入21世纪,国家又给农业现代化赋予了新的内涵,即农业的现代化应包括农业产业现代化、农业环境现代化和农业主体现代化三大块:

农业产业现代化是作为物质生产部门的农业本身的现代化,它主要涉及发展模式、结构布局、物质装备、技术手段、经营管理五个方面。

在发展模式方面,要摒弃西方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石油农业”发展模式,走高产、优质、高效的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结构布局方面,要实现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合理调整产业布局、配置农业资源。

在物质装备方面,要以高标准建设农业基础设施,以现代科技成果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在技术手段方面,要以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武装农业,加快技术创新,强化技术推广,将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经营管理方面,要以产业化为导向,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实行农工贸、产加销一体化,有效延伸农业产业链,不断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农业环境现代化是农业产业外部社会环境的现代化,实质上是农村的现代化,它主要涉及空间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

在空间环境方面,要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农村工业园区,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发挥集聚效应,实现农村城镇化。

在经济环境方面,要在农村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培育市场体系,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强农村经济实力,开拓农民就业渠道,为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在政治环境方面,要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基本政策,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形成分工精细、职能分化的现代农村社会组织网络,实行科学管理,增强社会控制力。

在文化环境方面,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大力弘扬正气,形成科学、健康的社会习俗和以业缘为主导的人际关系。

农业主体现代化是农业劳动者的现代化,亦即农民现代化,它主要涉及价值观念、文化素质、生产技能、生活方式。

在价值观念方面,要引导农民确立自主、竞争、效率、民主、参与、开拓、创新等现代意识,克服小农思想,清除封建迷信、宗法伦理、保守狭隘等落后的传统观念意识。

在文化素质方面,要在农村普及9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和半文盲,逐步推行终身教育,大幅度提高农民的受教育平均年限,缩小农民与城市居民在文化素质上的差距。

在生产技能方面,要通过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岗位培训,使农民掌握从事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必须掌握的专业生产技能,成为科技型、智力型、创新型劳动者。

在生活方式方面,要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以劳动方式、消费方式、交往方式、休闲方式、婚丧方式等多渠道为切入口,摆脱陈腐落伍的传统生活方式,倡导和形成合乎时代潮流的新型的农民生活方式。

2、国内外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1)国内外设施栽培综合环境控制技术及其发展

  设施农业是利用围护结构设施,把一定的空间与外界环境隔离开来,形成一个半封闭式系统,在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条件的基础上,改善或创造更佳的环境气候,为植物和动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而进行有效的生产。

设施农业包括设施栽培和设施养殖两个方面。

设施栽培使用生产和管理方式,高效、均衡地生产各种蔬菜、花卉等,用人工控制环境因子如温度、光照、温度、CO2等的方法来获得作物最佳生长条件,从而达到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延长生长季节的目的。

设施栽培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国土、淡水、气候等资源,而且能不断提高劳动、技术、资金有机结合的综合集约经营程度,从而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设施栽培的生产方式有地膜覆盖、小拱棚覆盖、塑料大棚和现代温室等人工设施,而代表设施栽培最新发展的现代温室正朝着自动化、智能化与网络化方向发展,最终发展成为无人化的全自动植物工厂。

①国内外设施栽培的发展概况

  目前国外设施栽培技术比较先进的国家有:

西欧的荷兰、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北美的美国、加拿大,非洲和中东的以色列、土耳其,亚洲和大洋洲的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

这些国家由于政府重视设施栽培的发展,在资金和政策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因此现代设施栽培的研究起步早,发展快,综合环境控制技术水平高。

总的来说,设施分布情况是:

西北欧国家由于常年天气较冷,夏季短,故以建造玻璃设施为主;

其它地区及南欧塑料设施的比重较大。

根据对国内外文献的检索和分析可知,一些技术先进国家目前已能够按照作物生长的最适宜生态条件,在现代温室内进行四季恒定的环境自动控制,使其不受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影响,在有限的土地上周年均衡地生产蔬菜和鲜花。

  早在2000多年以前,我国就有蔬菜、花卉的设施栽培,但现代设施栽培技术的发展起步较晚。

以塑料薄膜为覆盖材料的塑料棚进行蔬菜栽培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70年代以后塑料大棚逐渐大面积发展,历经了塑料日光温室、节能型日光温室及其大型温室等不同的且又相互交错的发展阶段,发展到目前的各种类型棚室共存、栽培茬口与品种繁多的多元化生产格局。

据统计,1999年我国设施面积为2000多万亩,其中塑料大、中棚690万亩,塑料小棚850万亩,塑料薄膜温室550万亩(包括节能型日光温室300万亩),此外,还有遮阳网和防虫网覆盖栽培面积约105万亩。

1979~1999年20年间,我国还先后从国外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进大型玻璃和塑料温室近3万亩,1985~1986年温室引进出现高潮,到1995年,现代化温室引进高潮又一次出现,而且持续升温,近5年来引进的温室占引进温室总面积的80%以上。

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大型温室有1.5万亩。

设施的发展,对促进我国菜篮子工程的建设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据统计,1998~1999年度全国设施蔬菜人均占有量为59kg,设施蔬菜人均占有量是蔬菜人均总占有量的20%,预计到2010年全国的设施园艺面积将超过2500万亩,全国设施蔬菜的人均占有量将达到70kg。

设施栽培作物种类日趋丰富,除蔬菜外,花卉也占有相当比重,果树设施栽培也正在迅速发展。

我国设施蔬菜生产方兴未艾,正处在发展阶段,除了已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设施生产体系外,正在向着与国际设施园艺接轨的方向发展。

“九五”期间,国家科技部将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工程列为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这是唯一的一项农业产业示范工程项目。

它与电动汽车、小康住宅、高清晰度电视等高科技工业产业化项目并驾齐驱,这在我国还是第一次,说明了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

国家级的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工程项目总体目标是瞄准21世纪农业发展趋势,集成国内外农业高新技术,在北京、上海、辽宁、浙江、广东等5个代表我国不同生态气候型和区域经济特点的省市,建设一批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先导,产业化为目标的科技经济一体化超前型示范工程模式,研究内容主要围绕蔬菜设施栽培的高产、优质、高效。

主要研究内容有种子种苗工程、种植工艺工程、采后处理工程、设施环境控制工程、相关产业工程(包括温室制造,环控仪器设备、农机具、穴盘生产、蔬菜包装保鲜、专用肥料、生物农药厂等)5大方面。

此项目已于1996年正式启动,将于2000年完成。

该项目科研经费总投入高达5000万元(中央和地方各投50%),相当于“七五”、“八五”有关设施园艺重点项目经费总和(500万元)的10倍。

与设施园艺工程有关的科研项目,不仅有应用技术的研究,还有基础理论的研究,199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将“设施园艺高产优质的基础研究”列为重点项目正式启动,这在我国设施园艺工程科学领域,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反映出我国的设施园艺工程科技水平已跃上新台阶,也足以说明国家对设施园艺工程的重视。

不仅中央,各个地方也很重视,上海市政府为加速实现上海“菜篮子工程”现代化,投资1个亿,由国外引进225亩现代化温室,建成5个示范点,在引进的基础上消化吸收,收效显著。

各地各级政府领导层也都把设施园艺工程看做是农业现代化的切入点,为其发展提供了机遇。

广大农村农民也把发展设施园艺当做实现农业现代化,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手段。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大中城市近郊区的耕地不断减少,如何发展城市周边地区的农业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近年来提出了“都市农业”的概念,都市农业的定位是在城市周边,与大都市的二产、三产密切结合,融合服务于大都市,保证都市高质量消费的需要,要做到可持续发展,且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优化,因此往往把设施园艺作为首选项目,北京朝阳区的“朝来农艺园”就是一例。

它拓展了设施园艺的功能,把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结合起来,一举多得;

上海浦东开发区的孙桥园艺场、武汉五湖高科技农业园等也有相似的功能,成为大都市周边的新景观。

近年来全国各地乃至到县乡等基层单位,都在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北京“中以”示范农场引进的以色列现代化温室于1995年建成投产后,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参观者。

不少农业主管部门也纷纷效仿,引进国外温室设备、专用品种、甚至专家,希望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建立起现代化农业的样板。

与此同时,随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相关政策向农业倾斜,使得不少企业家也开始关注农业项目,他们看到农业现代化的美好前景,把投资热点转向农业,多数也是从事设施园艺生产。

②国外几个技术先进国家设施综合环境控制技术的现状

  国外几个设施栽培综合环境控制技术最先进的国家,由于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经济基础不同,其发展的侧重点也不同,现分析如下。

  

(1)日本 日本的农产品以生产水稻为主。

塑料大棚和其它设施在日本得到普遍的应用。

该国设施栽培综合环境控制技术水平很高,被称为“第四高技术农业”的植物工厂,已在日本普及。

植物工厂通过计算机将温度、湿度、CO2浓度和肥料等控制在最适合蔬菜生长发育的水平。

在寒冷地带、沙漠地带,甚至在宇宙空间,也能提供新鲜的蔬菜。

此外,日本ESE公司开发的设施栽培计算机控制系统可以较全面的对设施栽培内植物所需环境进行多因素检测控制,包括变温控制管理、换气扇的控制、冷暖空调的控制、灌水的控制、CO2浓度控制、人工补光的控制等,该公司还开发了采用微机和专用设施栽培控制机组成的网络系统,该网络可将多台计算机控制系统集中管理。

对于设施栽培数量多、地点分散的大农场可以使用专用配线形成设施栽培专用的网络系统进行集中管理,还可以使用电话线实现异地管理,在微机和专用设施栽培控制机装上Modem,在自己家里就可以操纵远处的设施栽培控制系统。

甚至可以利用笔记本电脑,在外地随处都可以控制设施栽培的管理系统。

  

(2)美国 美国有着发达的设施栽培技术,农业设施制造商有100多家,其综合环境控制技术水平非常高。

美国开发的高压雾化降温、加湿系统以及夏季降温用的湿帘降温系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该国已能够开发完全人工控制的设施,如“生物圈2号”就是一种特殊的保护设施,它是相对于我们居住的被称为“生物圈1号”的地球而言的,主要是研究将来人在宇宙空间和其它星球,如何维持生活,进行生产和工作。

经过4年的研究,发现尽管出现不少问题,但“生物圈2号”内作物的产量比常规种植高16倍,“生物圈3号”和“生物圈4号”将分别建在南极和北极,而“生物圈5号”将发射到月球。

  (3)以色列 以色列自然条件非常恶劣,有一半土地是沙漠,淡水奇缺,国家严格实行淡水分配制度。

但以色列政府非常重视和大力发展设施栽培,每年拨款建设施栽培的资金约8000万美元。

以色列现在农产品自给有余,每年出口收益达10亿美元以上,其中鲜花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的6%左右。

由于该国气候干旱,光照好,一年有300个晴天,白天晚上温差大,因此在设施栽培综合环境控制技术中,对透光和降温的要求不高,而对灌溉系统要求很高,其灌溉技术特别是滴灌技术和设备发展很快,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4)荷兰 荷兰建造了大量的现代农业设施,且几乎全部由政府优惠贷款来建设,在设施栽培生产运行过程中低价供应天然气,产品2/3出口,其设施栽培是赢利的。

荷兰在出口农产品方面,在世界上占有优势,且鲜花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的71%,每年出口9.2亿枝鲜花。

荷兰由于温度变化很小,故降温、通风问题考虑很少,而采光问题考虑得较多,因此主要是玻璃设施,从飞机上看,好像整个国家都被玻璃罩住了似的。

至于综合环境控制技术方面,荷兰在设施顶面涂层隔热技术,冬天保温加湿的双层充气膜、锅炉、燃油加热系统,CO2施肥系统,人工补光的研制等方面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5)韩国 韩国近10年来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的消费方式从以谷物为中心,逐渐地向以各种高级新鲜的农业产品发展。

设施栽培领域引人注目,特别是从1992年开始韩国政府把设施栽培作为重点事业来推进发展,认为利用小规模的耕地来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方法就是发展设施栽培。

这几年来,设施栽培综合环境控制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其中暖房、换气、灌水、CO2浓度、窗帘的开闭等设施发展很快,已具有较高的水平。

③我国设施栽培综合环境控制技术的现状

  总体上说,我国目前设施栽培综合环境控制技术水平低,调控能力差,并且以单个环境因子的调控设备为主,带有综合环境自动控制的高科技温室主要靠从国外引进。

根据国内现有的设施栽培制造基础,其设施框架及附属设施部分基本能满足要求,引进的关键是控制系统和控制管理技术。

国外公司从技术垄断和经济利益的角度考虑,要求国内引进单位成套引进。

这就造成国家每年白白花费大量外汇去引进技术和制造水平并不复杂的框架等设施的现状。

综合环境控制技术成为制约我国高科技术设施栽培发展的“瓶颈”。

而我国综合环境控制技术的研究还刚刚起步,目前仍然留停在研究单个环境因子调控技术的阶段,而大部分设施还是依靠人的经验去进行环境调控,离技术先进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

-----------------------------------------------------------

荷兰玻璃温室蔬菜种植的特点

荷兰玻璃温室蔬菜种植者经过了百年的发展,已有相当的规模。

玻璃温室内种植蔬菜年产值达14亿美元,占荷兰农业总产值的7.5%,其中3/4的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

玻璃温室蔬菜栽培由家庭农场经营,面对强手如林的竞争,种植者在生产中采用最佳的繁殖材料、高效管理和质量控制,种植与贸易的结合,快捷的经销系统,大大促进了基础设施的发展,使荷兰的玻璃温室蔬菜种植不断完善。

1.专业化生产程度高

  荷兰玻璃温室总面积超过1万hm2,其中用于种植蔬菜的面积为4200hm2,由4400家农场经营,每家农场平均拥有玻璃温室面积为9600m2。

目前这一平均数还在不断增加,新发展的都超过1hm2,现在拥有3hm2玻璃温室的农场有150多家,其中番茄占1100hm2,甜椒1000hm2,黄瓜800多hm2,此外还有草莓、茄子、生菜、菊苣、西葫芦、洋豌豆等。

在荷兰,玻璃温室蔬菜都由专业农场栽培,品种繁多的玻璃温室蔬菜根据消费者的喜好而栽种,一般一个农场只种一种蔬菜,专业化使种植者集中精力专攻一门,这样他们在技术知识方面能精益求精,产量提高,质量也很好。

我们在一家甜椒公司参观,这位农场主有玻璃温室1.85hm2,实行周年生产,生产红、黄、绿等五色甜椒,平时不雇工,忙时请3~4个短工。

他的生产管理很好,每株结果70只,每只甜椒都在200g左右,每平方米能产25kg的甜椒。

2.区域化布局特色强

  19世纪末,荷兰就开始在玻璃温室里栽培蔬菜。

起初,他们的玻璃温室园艺业集中在荷兰西部的鹿特丹与海牙之间地区,后来沿伸到阿姆斯特丹以南地区的阿斯梅尔,由于人口稠密的西部地区所有的土地面积有限,从而使南部和北部的玻璃温室园艺业集中得到发展。

这种玻璃温室园艺业仅集中于少数地区的现象主要是因为那里具有良好的基础,有供应公司,有合格人才,有良好气候,有广阔的市场,有发达的交通和通信设施。

就以气候来讲,玻璃温室园艺种植区的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气候条件,温度、湿度和日照是玻璃温室每平方米产量的决定因素.绝大多数温室集中在沿海地区,并非巧合。

因为沿海地区冬暖夏凉、日照强。

因此,在荷兰的西部沿海一带相对蔬菜的温室面积很大.区域性很强,每年有17万劳力从事玻璃温室种植蔬菜。

3.自动化操作性能好

  荷兰玻璃温室蔬菜种植者得益于供应商在建造玻璃温室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水肥供应,基质、气候、光照、作物育种、种子生产、作物保护、机械作业、内外运输以及分级和包装等方面,都采取相应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计算机在荷兰蔬菜玻璃温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计算机不仅能控制水、肥、气候、温度、湿度、通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而且还能控制温室中日射率。

在阳光太强烈时,遮阳帘便会自动放下;

在湿度不够时会自动喷雾;

在收获、运输、分级和包装系统中光学传感装置取代了人眼。

在改善植物环境发展到相当水平,原来土壤的类型无关紧要,几乎都采用基质栽培。

所有的瓜果蔬菜,如番茄、黄瓜和甜椒都栽种在基质上,不仅增加了植物根系的发育,而且更好地按植物需求提供营养,防止土壤传播病害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目前荷兰自动化智能玻璃温室制造公司占80%的世界市场份额。

4.生态化环保要求严

  荷兰消费者要求玻璃温室蔬菜是一种与环境较好的情况下栽培出来的,而且政府推行了一条政策,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玻璃温室蔬菜种植者与政府签定协议,自觉地将植保用化学制品使用量比1984—1988年的平均使用减少60%。

在温室中采用土栽法种植作物,用蒸气对土壤进行熏蒸以除去有害生物。

玻璃温室生产的蔬菜在政府环境意识栽培法(MBT)的指导下种植,以生物防治保护作物为基础,只允许使用无毒的化学农药,参加MBT的种植者记录有关化肥、作物保护产品和能源以及水的使用情况。

具体规划由一个国际组织进行监督。

根据荷兰环保法令,未被植物吸收的灌溉水不得排放到地表水里,他们采取了一种封闭系统,收集灌溉废水,循环使用。

在废弃物分类、基质再利用、能源、水肥和植保产品使用方面,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种植者才可以申请绿色标记,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情况下生产的产品才有资格获得生态(ECO)标记,才能进入市场。

5.一体化运转服务佳

  荷兰玻璃温室蔬菜种植者与作物繁殖商和贸易商及其研究推广服务的单位共同实行一体化生产链的综合控制,以完善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流通渠道,他们相互达成有关生产方法、运输、检验和责职分工等方面的协议。

荷兰目前有11家蔬菜拍卖市场,拥有1.2万名成员,包括蔬菜种植者,销售蔬菜占全国玻璃温室总量的86%。

目前蔬菜销售,采用电子出价系统通过专门的长期或短期合作进行交易,买主可远程由低向高出价购买蔬菜。

但市场销售产品必须符合质量标准,不达标准的产品不能销售。

荷兰研究、推广服务和教育之间的密切合作是玻璃温室蔬菜生产的一大特点,从中专到大学的农业教育的各层次里,对于学习玻璃温室蔬菜栽培,有多种选择,有名目繁多的栽培和贸易专业课程。

玻璃温室蔬菜种植者十分重视推广工作,优化生产过程,提高销售效果,过去由政府控制的信息服务站现已变成一个独立机构,与园艺组织携手合作.提高专业推广和服务。

他们还积极参加学习小组,在农业推广专家的指导下,种植者小组学习某种作物的种植或某种栽培法,以及相互之间交流知识和经验,学习小组在荷兰园艺学习小组同盟(NTS)下进行,从而推动整个蔬菜业的发展。

2)精细农业的发展与应用

“精细农业”即国际上通用的“PrecisionAgriculture”或“PrecisionFarming”技术名词中的中译,国内科技界尚有采用“精确农业”、“精细农业”和“精细农作”的不同译名。

它是基于信息和知识的作物生产管理系统,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作物栽培管理辅助决策支持技术和农业工程装备技术等集成组装起来的作物生产精细经营技术。

其主要目标是更好地利用耕地资源潜力,科学利用投入,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农业活动带来的环境后果,实现作物生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它是走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利用信息技术革命和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经营农业的技术思想的革命。

精细农作或称“精细农业”是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农学、农业工程技术集成,应用于“高产、优质、高效”现代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

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农业应用电子技术和作物栽培有关模拟模型以及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DDS)技术研究的发展,精细农作已成为主要发达国家面向21世纪、为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的最富有吸引力的前沿性研究领域之一。

精细农作技术研究的意义,已远远超出其技术系统应用发展的本身。

它提供的技术思想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认识思维方式,使人们对科学利用农业资源的认识和作物生产管理的观念以及研究模式上都产生了深刻变革,其影响将是极其深远的。

特别应当强调指出是,在开拓新前沿科技研究应用领域,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起跑线从距离上拉近了,时间跨度上缩小了。

因此,在实现我国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中,从某些重要领域实现技术上的跨跃,将是一个机遇性的挑战。

  

近五年来,世界上每年都举办相当规模的“国际精细农作学术研讨会”和有关装备技术产品展览会,已有上千篇关于精细农作的专题学术报告和研究成果见诸于重要国际学术会议或专业刊物。

在万维网上设有多个专题网址,可及时检索到有关精细农作研究的最新信息。

美、英、澳、加、德等国的一些著名大学相继设立了精细农作研究中心,开设了有关博士、硕士的培训课程。

在发达国家,精细农作技术体系已实验应用于小麦、玉米、大豆、甜菜和土豆的生产管理上。

1995年美国约有5%的作物面积不同程度的应用了精细农作技术,近年来又有了更为迅速的发展。

不仅发达国家对精细农作的技术实践非常重视,巴西、马来西亚等国亦已开始了试验示范应用。

可以预见:

从本世纪未到下个世纪初,精细农作技术装备体系的发展将日新月异,一些相关的新兴产业也将应运而生。

精细农作技术体系的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3S技术。

与精细农作研究发展密切相关的支持技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精细农作系统广泛采用了DGPS(DifferentialGlobalPositioningSystem)技术,即所谓“差分校正全球卫星定位技术”。

它的特点是定位精度高,而民用系统动态差分定位误差高达2-5米。

(2)精细农作离不开GIS(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