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寒假历史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87427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3.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寒假历史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一寒假历史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一寒假历史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一寒假历史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一寒假历史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寒假历史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

《高一寒假历史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寒假历史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寒假历史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

高一寒假历史作业试题及答案

高一寒假历史作业试题及答案

  历史的学习是以记忆为基础的,所以不断地回顾以前所学知识和对新的历史知识进行思考是很有必要的,风林网络整理了高一寒假历史作业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1.“开平煤矿产的煤,除供应国内各局以外,还投放市场。

煤的质量优良,价格便宜,很快打开销路,并逐渐取代了洋煤在天津市场的地位。

”材料表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A.使中国实现了富强

  B.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C.彻底打破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彻底解决了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

  2.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

这表明苏联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3、在量子力学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如果不去测量对象(电子),对象(电子)便没有位置。

有科学家便把此结果比喻为:

月亮在无人看它时,它不存在。

这种历史认识论,与中国古代某一学者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位学者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守仁

  4、和谐社会是人类自古到今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和谐思想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髓。

下列各项中,属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主张是(  )

  ①“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②“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入任焉,敏则有助,惠则足以使人”

  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也”

  ④“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5、有学者认为:

“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

”材料所说的“异质”(  )

  A.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B.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

  C.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

  6、朱熹在其编纂的《大学》中指出:

“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朱熹此话的意图是(  )

  A.鼓励知识分子加强科学研究B.强调知识分子要加强自身的修养

  C.强调存天理,灭人欲D.强调知识分子应该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7、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

他认为:

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与法。

这说明当时(  )

  A.当时出现了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B.荀子在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

  C.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D.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

  8、作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儒家思想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先后出现了下列具有代表性的主张

  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③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君令臣行,父传子继,道之经也(朱熹)

  ④“为天下之大害也,君而已矣”(黄宗羲)

  这一发展进程反映了(  )

  A.仁政思想得到发展B.思想体系日趋完善

  C.社会矛盾走向缓和D.君主专制逐渐强化

  9、编钟是我国古代重要乐器。

王公贵族们在家里悬挂编钟是有严格规定的,“王宫悬(四面),诸侯悬(三面),卿大夫悬(二面),士悬(单面)”。

逾越则会招致杀身之祸。

你认为上述材料最符合谁的观点(  )

  A.孟子B.孔子C.荀子D.老子

  10、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动荡,有学者认为:

“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然则崇此害亦何用生哉?

以不相爱生。

”为此他提出的解决方法是(  )

  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B.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

  C.既以非之,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D.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11、明太祖时大臣钱宰曾写有“四鼓(四更之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

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的诗。

从诗文判断钱宰起床准备上朝的时间应在()

  A.23点至l点B.1点至3点C.3点至5点D.5点至7点

  12、明末清初某位思想家提出:

“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

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该思想家是()

  A.王夫之B.王阳明C.李贽D.黄宗羲

  13、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

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

  A.爱无差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D.存天理灭人欲

  14、明代学者王夫之称唐朝后期出现了“立国于西北而植根本于东南”的局面,其含义为()

  A.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B.经济重心南移改变政治格局

  C.大运河改变南北经济格局D.西北边防与东南海防的并重

  15、下面是1795年出版的法国作家孔多塞所写的《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一书目录摘要:

……第四个时代:

人类精神在希腊的进步。

下迄亚历山大世纪各种科学分类的时期……第七个时代科学在西方的复兴从科学最初的进步下迄印刷术的发明第八个时代从印刷术的发明下迄科学与哲学挣脱了权威的束缚的时期……。

这表明作者认为()

  A.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自己B.科学技术不断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C.东西方文明相互交流不断融合D.历史是人类理性不断解放的过程

  16、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曾说:

“根据中国人的看法,‘理’是有世以来循着一律性的动规一直不停地推动着‘天’的唯一之‘因’;……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说‘理’是最高神?

”“总而言之,它可以被视作我们的‘造物主’。

”这说明()

  A.宋明理学与欧洲理性主义无本质差别B.欧洲启蒙运动吸收中国文化营养

  C.莱布尼茨根本否定基督教,否定人文主义

  D.宋明理学本质上是一封建主义宗教神学

  17、春秋战国时期一思想家认为:

“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颈而望之矣!

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该思想家的核心观点应是

  A.清静无为B.兼爱非攻C.仁政治国D.以德治民

  18、“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

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

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

”这种主张最符合下列古代哪一学派()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

  19、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休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修生养性,提高个人修养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D.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20、“国学研究正在成为当代显学,其中一个最流行的观点,就是认为中国历史上的官方哲学则为中国文化的主流。

其实,民间文化才是民族文化的本体,影响民族文化传统主流的,还有信众庞大的民间哲学。

”(刘宗迪《中国文化的主流》)依据你所了解的史实判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最大的官方哲学和民间哲学分别应是()

  A.儒学和道学B.儒学和佛学C.道学和佛学D.理学和儒学

  21、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方镇》中说:

“唐之所以亡,由方镇之弱,非由方镇之强也。

是故封建之弊,强弱吞并,天乎之政教有所不加;郡县之弊,疆场之害苦无已时。

欲去两者之弊,使其并行不悖,则沿边之方镇乎!

”黄宗羲这段话的主要意图是()

  A.主张推行郡国并行制度B.扩大地方权力,限制中央集权

  C.深刻揭露君主专制的弊端D.设方镇以克服郡县制度的弊端

  22、某学者认为中国人文精神的基本旨趣是实现人内在的某种理想人格。

那么如果要“实现人的一种彻底的精神自由”,下列主张与之相符合的是

  A.老庄道家“乘物游心,亲近自然”B.孔孟儒家“修齐治平,内圣外王”

  C.韩非法家“抱法处势,道法者治”D.墨家“兼爱非攻,上同而不下比”

  23、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B.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D.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24、“王者配天,谓其道。

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

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

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

”以上反映的思想始于

  A.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B.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

  C.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D.宋朝程朱理学

  25、孟子曰:

“养心莫善于寡欲。

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理学创始人周敦颐说:

“予谓养心不止于寡焉而存耳,盖寡焉以至于无。

无则诚立明通。

诚立,贤也;明通,圣也。

”下列相关评述,不正确的是

  A.理学与传统儒学在维护社会伦常方面一致B.理学教人“学作圣贤”

  C.传统儒学教人“学做人”,教人“寡欲”

  D.传统儒学与理学都探究世界的本原

  26、“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主妾无等,必危嫡子;兄弟不服,必危社稷;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群臣之太富,君主之败也。

……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

”下列言论中,与该观点同属一个学派的是

  A.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B.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C.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D.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27、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

“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

”“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

”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

  A.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和思辩化验室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和主流化

  C.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D.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

  28、明代思想家李贽曾经这样评论李斯关于焚书的上书:

“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

当战国横仪之后,势必至此。

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

”下列对此信息的解读,与李贽本意相符的是

  A.统治者实施新政必须要坚决B.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C.儒家思想并非万世不变之理D.专制集权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29、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论述:

“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

”下列不能反映材料观点的是

  A.小农经济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基础

  B.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转型

  C.思想解放运动推动社会文明转型

  D.儒家学说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理论基础

  30、《汉书•艺文志》记载“凡诸子百八十九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说,以此弛说,取舍诸候。

”其意在说明“百家争鸣”的出现

  A.为了满足春秋战国政治军事斗争的需要

  B.属于新兴地主与没落贵族之间的斗争

  C.促进了当时中国思想界各类学说的质变

  D.奠定了中国封建时代文化发展的基础31、黄宗羲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