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考前最后提醒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高考地理考前最后提醒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考前最后提醒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羿射不中》的故事。
故事中后羿平日箭无虚发,可一天,夏王指着一尺见方,靶心一寸的兽皮靶子对他说:
“请射吧!
射中赏你万金,不中削掉你千户的封邑。
”后羿听后射不中。
其实高考也像后羿射箭,如果你患得患失,心念不静,也很容易适得其反。
在高考的这段时间内,大家不防多用道家的无为思想来平复自己的心绪。
其实一个人的价值本就不是用简单的一两次考试来衡量的,俗话说“榜上无名,脚下有路”,所以不用担心什么发挥失常或考试失利,尽管按部就班地考下去就好。
心态决定成败,细节决定成败。
必须以良好的心态,迎接中学阶段最后一战。
1.我行,一定行。
通过这么长时间的复习,该掌握的,我已经全部掌握,没有掌握的,高考不会考。
2.我能,肯定能。
所有问题已经全部解决,所有方法,已经全部掌握。
从容应对考试,绰绰有余。
以无畏、无不能的心理迎接考试。
会做的,别人不一定;
不会做的,别人也不会。
相信自己,信心影响心态,心态决定成败。
(一)、考前——克服考试焦虑情绪
(1)挑战消极评价。
认真分析自己的想法,用自问自答的方法挑战和解除这些消极评价。
(2)放松脱敏。
正因为对考试太敏感,想的太多,所以才导致了考试焦虑。
方法:
在安静的环境中,静坐两分钟,使呼吸均匀。
全身肌肉由脚开始,先紧张(10秒)--放松交替练习,逐渐到头(面)。
(3)如果时间不够,可以做“呼吸放松”。
深吸一口气,把自己的肺想象成一个吹胀的气球,持续6-7秒钟,再从嘴里缓慢地呼出来。
连续做5-6个。
(二)、考中——酸甜苦辣
1.如入无人之境。
拥有一份宁静的心境参加考试,将考试看成表现自己的好时机。
不断排除因难题带来的紧张,做到积极的思考,冷静地分析,日积月累,练就出入无人之境的心理功夫。
2.挥汗如雨,心乱如麻。
适应不了考场严肃紧张的气氛、几道不会做的题。
此时,不要去想(解题的思路,欲速则不达)。
做“呼吸放松”,进一步进行心理暗示:
“考试面前人人平等,我不会,别人也不一定就会做”,“这道题做不出来没关系,过一会儿就能想出来”。
3.“四先四后,一快一慢”:
先做简单题,后做难题;
先做熟悉题,后做陌生题;
先做高分题,后做低分题;
先做同类型题,后做不同类型题。
审题要慢,做题要快。
4.重视第一选择。
一般来说选择的第一个答案准确率较高。
因为这时的思路最清晰,所受的干扰最少。
一旦产生怀疑,必然会受干扰项的影响,使选择变得越来越难。
5.认清题型,对症下药。
弄清题目的要求(简答题与分析说明题)不留空白试卷。
它反映一个人面临困难时的心理素质。
保持卷面整洁,俗语说“美味不能装在一只邋遢的盘子里”。
(三)、考后——不要忙着对答案。
三、应试技巧
(一)、时间把握
1.首先,考试时间足够答题,不要怕来不及。
只要从容应对,以良好心态、有效利用时间。
考前对自己默默地说:
够的,来得及。
不要怕时间不够,出现焦虑心态,导致简单的题目失分,导致可以得分的不得分。
相信自己,时间足够应付考试。
2.其次,合理分配时间。
地理试题,一般选做题相对比较容易得分,在考前5分钟浏览试卷时,迅速把整张试卷浏览,有无印刷问题、缺页问题,然后判断题的难易程度,开考后,先做选做题,力争不要失分。
3.再次,不要隐性浪费时间。
比如不该做的却做了,不要写的却写了,不用画的却画了。
这些都是隐性浪费时间。
解决的方法,就是认真读题,明确要求,然后解答。
4.最后,一定要留有时间,检查答题情况。
主要检查什么呢?
一是考试答题卷的姓名、考号等有无写错。
二是重点是选择题有无涂错。
这是必须要做的一步。
三是检查有没有漏做题目、漏画图。
四是检查是否按照要求画图。
图例符号、线的类型(曲线、折线)、图的类型(柱状图、扇形图)、画图是否完整,有无图例符号等。
五是检查是否在答题区域内答题,这步工作也必须要做,否则写了也白写。
(二)、审题第一
做题目就是与命题者斗智斗勇,能够防范并避开一个个陷阱,就是成功。
对于考试来说就是智谋的运用,就像是一局象棋的残局,解局的方法不多,你必须要充分考虑整个棋局的每一个子的运用,因此审题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我们的口号是:
审题不失误就是成功。
审题是最重要、最关键的,审题决定成败。
方法指点:
不要怕麻烦,也不要怕浪费时间,用手中的笔,在试卷上将关键信息划线、画圈等,提醒自己不要掉入陷阱。
1.选择题的要求,一般不会改变,得分标准说明也不会变,可以不看。
2.审题时,无论是选择题、读图题,都必须逐字、逐词、逐句地看,读图、读表时,必须看图表的名称(中心主题)、图例符号、图表信息等,绝对不能遗漏。
3.完整获取信息。
要全面,不要遗漏
4、认真、仔细、深入解读信息,不要错误读取、理解信息和题目要求。
(三)、明确方向
审题后思考:
①考什么?
即明确考点;
②在哪里?
到记忆仓库中、货架上(知识网络)找;
③怎样阐述的?
回忆书中是如何阐述、描述的;
④如何表述?
知识迁移、无缝对接、按照要求、规范表述。
(四)、思维要严密
审题后,积极进行地理思维活动,如何应用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等,在思考时要做到思维严密,考虑周到。
条件、影响等一定要分有利与不利两个方面;
分析原因,一定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社会经济原因)两个方面入手。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要分析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定要分析对迁入地、迁出地的影响;
人口迁移的影响,要分对迁入地、迁出地的影响。
意义、积极意义,一般是从有利方面分析。
另外,若题目只是要求从某一方面分析,则不需要全部分析,否则是浪费时间。
(五)、区域定位
正确的区域定位,是解题的前提,是正确解答题目的关键,一旦区域定位错误,则该道题全盘皆输,而且白忙乎,作无用功。
因此,出现需要区域定位的题目,千万不要着急,充分利用题目所给的所有信息,判断区域位置。
方法指导:
区域定位的依据是什么?
一是经纬度,这是常见的,因此主要经纬线穿过地区的大洲、海域、岛屿、国家(地区)、地形区、地形剖面、河流、湖泊、城市、工业区、农业区等要清楚。
二是根据自然地理特征进行区域定位,如地势起伏、水系形状、自然带分布和更替、气压带风带位置、气候分布、植被分布等。
三是根据人文地理特征进行区域定位,如人口、民族、风俗、国家轮廓、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特征等。
三是综合题目所给信息进行区域定位,如河流流向、盛行风向、洋流流向、地质构造、气候要素分布、等值线分布规律等来判断定位。
(六)、卷面要求
1.卷面清洁,这是最基本要求;
2.写字要端正,字迹要清楚;
3.在规定的答题区域答题,否则做无用功;
4.表述是要根据分值思考要点,尽量细分,用分号或①②③④等符号清楚表述;
5.画图先用铅笔,然后加粗或用黑色签字笔再描绘;
6.语言要简洁,答中要害;
7.语言表述要规范,尽量用专业术语。
如方向表述,不能用上下,而应该用东西南北。
分要点答题时,可以先在草稿纸上草拟要点,然后书写表述。
这样能做到思维严密,而且不会遗漏,也不会过多使用橡皮进行修改。
四、不同题型及答题方法
用最平常的心态看懂题意、看清图示是最基本的一步,然后寻找关键词语、限制性词语、问题所涉及的时间、地点、地理背景等,审题要慢,下笔要准,才能做到不走题、偏题、漏题。
具体到各类题型又有不同的方法:
(一)、选择题
1、地理选择题的应考策略
⑴.“睁大眼睛看题目”:
就是要认真审题。
审题除通览题目,看懂题意外,还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不要遗漏题目文字或图形中的边角位置不醒目的内容(如指向标箭头、地图比例尺等);
二是特别注意题目中的关键字句,这些关键字句往往是分析问题和解答题目的重要条件(如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对……的评价等)。
审题要做到:
“三审”,即一审材料(加以引申)、二审题干(画出关键词)、三审选项(找出合理、正确并与材料和题干有关的选项)。
⑵.选择题组——“擒贼先擒王”:
地理选择的特点是一图带多题,而这一组题是有关联的,读完题组内每一个小题,注意各小题之间的前后提示语,然后再从容做题。
当第一道题难度较大难以得出结论时,不要着急,我们完全可以先跳过这一道,先做其他题目大多时候我们能从其他的题目中得到启发。
⑶.大胆使用“排除法”。
⑷.沉着冷静,相信自己判断认真检查,但不要轻易改动答案。
⑸.一般情况下有三种答案不能轻易作答:
一看就对的答案;
绝对化的答案;
完全陌生的答案。
选项错误的几种情况:
(1)因果颠倒
(2)前后矛盾(3)表述绝对化(4)概念混淆(5)表述错误或不完整(6)以偏概全,以点带面(7)与题干无关
2、选择题的一般解题步骤与思路有如下几点:
①细读试题的主干和选择项,仔细分析题干,明确解题条件:
A提供了什么明朗和“隐含”的条件。
B找出“关键词”和“限定词”,排除干扰信息。
C明确要选择的内容、方式、要求。
②进行回忆联想,比较筛选:
A联想与本题有关的地理名词、概念、原理,地理事物的名称、分布、特征、因果联系。
B找出主导因素和主控因子。
C综合分析、比较、排除“非正确选项”。
③看清编码、准确选择。
A注意上下题不要错位B涂卡时A、B、C、D的位置切忌错位。
五道题一涂。
3、从不同的角度条理化知识,深刻理解知识
(1)结合时间变化,对具有季节性和发展变化的地理现象进行重组
地球运动—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季节变化—大气运动—洋流运动—不同气候类型的季节特征—水文特征—植被特征—生产活动
(2)结合空间分布,对具有空间联系和因果关系的地理事物进行重组
大洲大洋的分布—板块构造—地形的分布—地震火山带—地热资源—人类活动
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气候—植被、土壤—农业生产—工业生产
纬度位置—气候—水文特征(海水温度、盐度)—内河航运
地质作用、岩石、地质构造—矿产资源—工业生产—人口的分布—城市
(3)结合区位因素,对各项人文要素形成条件进行重组
农业基础:
生产发展—人口密集—工业原料丰富—加工工业发展—城市形成
(4)结合人地协调发展,对各类人地关系的案例进行重组
人类与土地资源:
(毁林开荒——水土流失——退耕还林);
(毁草开荒——土地荒漠化——退耕还牧、建设人工草场);
(过度放牧——土地荒漠化——轮牧、围栏放牧、人工草场);
(绿洲地区——过度樵采、上中游过渡引水——土地荒漠化);
(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农田——过度灌溉、大水漫灌——地下水位上升——土壤次生盐碱化);
(内陆地区山前冲积扇、洪积扇——扇顶过度开采地下水——扇缘扇底土地荒漠化);
(围湖造田——湖面减小——调节作用失衡——洪水泛滥——退田还湖);
(滥垦湿地——调节作用降低——生态退化——建立湿地保护区)
人类与矿产资源:
(盲目开采——资源浪费——资源短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
人类与水资源:
(工业生产——排放污水——污染水源、污染土壤——水体生态系统受损——综合治理);
(农业生产——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污染水源、土壤、大气、食品——生态农业);
(生活污水排放——水体营养物质增多——水体富营养化——水华、赤潮——污水处理)。
人类与生物资源:
(破坏森林、草原、湿地或过度捕猎——生物多样性减少——禁止捕猎,建立自然保护区)
人类与大气环境:
(工业生产、交通工具、生活燃煤——排放废气——酸雨——威胁生命——减少废气的排放量)
(5)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定位;
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
寻找区域优势条件、限制性条件;
立足本区域优势资源,扬长避短,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具体举措。
重点区域
世界区域:
中东、欧盟(巴尔干地区)、非盟(北非、几内亚湾沿岸地区)、南亚、东盟、中亚、马来群岛和西印度群岛、墨西哥湾和孟加拉湾、极地地区
国家地理:
印度、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巴西
中国区域:
江苏、新疆、东北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崛起
地缘政治敏感区(中东地区、克什米尔地区、朝鲜半岛、巴尔干半岛);
战略资源丰富区(海湾地区、北冰洋、南极洲);
海陆交通枢纽区(马六甲海峡、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好望角、土耳其海峡、亚欧大陆桥)
生态环境破坏区(亚马孙河流域、三大酸雨区等),
高新技术开发区(硅谷、班加罗尔、浦东、中关村)
经济持续增长区(金砖四国:
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
自然灾害多发区(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
中国西南山区的滑坡、泥石流;
东亚、南亚地区的热带风暴;
北美飓风;
非洲干旱;
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寒潮)
人口集中分布区(东亚东南亚、南亚、欧洲、北美);
探险旅游活动区(北极、南极、喜马拉雅山地区);
文化沉淀深厚区(埃及、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中美洲、中国的黄河流域、印度河恒河流域)
4、地理选择题的特点和趋向
1.对纯记忆知识的考察相对淡化,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2.材料型选择题有逐年加大的趋向,且多为选择题组。
3.考察学生思维深刻的程度的选择题比例加大。
4.综合型选择担负起多项选择题的考察功能。
5.选择题内容更加关注社会热点
5、地理选择题的类型与解题方法
选择题类型:
1.正误选择题:
可以用排除法、直选法来选择,但必须将所有选项都看完再决定对错。
2.最佳选择题:
可以用比较法、优选法、直选法来选择。
3.因果选择题:
由因推果,或由果推因,可以用直选法、推理法、逆向思维法。
4.组合型选择题:
由多项选择转化为单项选择题,方法是排除法,先确定明显正确或错误选项,最后分析剩下的选项。
5.时间和空间顺序排列选择题:
解题关键是根据自己最熟悉或有把握的点,确定一个或多个即可选择正确顺序。
6.选择题组:
先给定材料,图表或文字,然后从几个角度命制几道选择题。
做题时注意以下方面:
(1)分析材料,画出文字中的关键词,图表反映出的信息,如概念规律、变化趋势、分布等,并将各个信息进行联系或汇总。
(2)统览给出的几道选择题,看一下它们之间是否具有条件继承关系、后面题目对前面题目有无启示、每道题用哪个条件,所有条件是否都用到了。
解题方法:
1.直选法:
运用学过的知识可以直接选出来,多考察记忆性知识,注意必须看完所有选项再选择。
2.排除法:
如果选项罗列地理事物或现象比较多,可以先将选项与题干对照,排除掉明显错误的选项,重点分析剩余选项。
例如:
(2008年江苏卷)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的叙述,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全球各地的气温持续上升B.我国各地的降水量普遍增多
C.全球各地的河湖水位上升D.我国西部山地冰雪总量减少
答案:
D点拨:
选项B、C意识相同,由于是单项选择,故排除这两个选项。
全球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因此排除A选项。
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具有时空差异,全球各地降水有多的地方必然也有少的地方,故选D。
3.优选法:
如果选项中有多项合理,但题干中有“最”、“主导”、“第一”等字样时,要选择最合理选项。
(2008年广东地理)相同状态下,最有利于地表水下渗的条件是
A.降水强度大,植被稀少B.降水强度大,植被丰富
C.降水强度小,植被稀少D.降水强度小,植被丰富
有利于大气降水下渗的条件有降水强度小、历时长、地面坡度平缓、植被覆盖良好的地区,因此比较各选项,最优选项为D。
4.转换法:
即将条件换成另外一种相同的说法,该说法与选项更直接,利于选择。
(2008年北京文综)电视收视率是指在某个时段收看电视的人(户)数占电视观众总人(户)数的百分比。
一般情况下,图中表示北京地区电视收视率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C.③ D.④
C点拨:
将条件转化为“收视率高的时段”属于人们休息时段,18~24时之间应该收视率最高,将“世界时”转化为零时区区时,北京时间比世界时早8小时。
5.图示法:
将比较抽象的内容或陌生的图用直观示意图表示出来,利于选择,如太阳直射点移动、昼夜长短变化等题目。
6.逻辑推理法:
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判断某种事物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结果,需要进行逻辑推理或运算逐步得出正确的结论,即为逻辑推理法。
(2005年江苏卷)在一年中,塔里木河最大径流量一般出现在
A.6月B.7月C.8月D.9月
首先明确塔里木河为内流河,河水主要来自高山的冰雪融水,河流流量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其次虽然7月气温最高,但冰雪融水补给河流还需一段过程,最大径流量一般出现在8月。
(二)、综合题的类型及答题方法
综合题常见类别有:
(一)描述和阐释事物
1.特征问题:
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如位置特征、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地表植被特征、土壤特征等;
人文地理特征,如农业生产特征(区位特征、结构特征、地域类型等)、工业生产特征、交通特征(运输形式、线网的疏密、分布、地位等)、资源特征等。
2.地理成因问题:
包括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
如地形成因分析、气候类型成因、气温成因、降水成因、河流相关成因、湖泊、沼泽成因、洋流成因、海水盐度成因、土壤成因。
3.自然灾害类:
包括天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气候灾害、水文灾害、生物灾害。
4.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类:
包括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
(二)论证和探讨问题
1.评价问题:
问题常常表述为“作用、意义、影响”等。
答题思路:
①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效益统一入手;
②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辨证阐述;
③从不同对象的角度来分析(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对不同对象影响效果不同)。
迁出地和迁入地(人口迁移、人口城市化)、流出地和流入地(水土流失)、输出地和输入地(天然气、电力)
2.比较问题
注意一点:
两边都要回答
常见:
特征比较、区位比较、成因比较、分布比较、结构比较等
3.措施问题
回答思路:
四套系统
①对症下药(先找出地理事物或现象成因,然后逐一对照找出对策);
②(技术)工程措施,生态措施,管理措施;
③开源节流(对资源类而言);
④层面结构式回答:
法律层面,意识层面,管理层面(如应急预案、预警系统的建立等),结构层面(如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工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结构等),措施层面[(技术)工程措施,生态措施,管理措施]
常见问题例如:
①河流洪涝灾害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②环境污染措施;
③生态破坏措施;
④自然灾害措施。
4.规律问题
①地理点:
如地带性、非地带性;
②等值线分布特征:
数值变化规律、极值分布、走向、疏密、曲直、局部闭合;
③面:
形状、大小;
④变化规律:
包括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日变化、变化量、变化幅度、变化速度、变率大小等;
⑤时、空分布规律。
综合题答题过程:
第一步审材料:
看完所有文字、表格或图材料,文字要画出关键词,进行材料概念引申,挖掘图表中直接和暗含的条件,包括图例、注记、数字、线条、方向、经纬度、关键地点等,分析材料含义和用意,可能用在什么地方,然后将所有能用的条件归纳,准备用。
第二步审问题:
通过题目中的问题,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联系平时所学的地理概念、原理,形成答题框架系统。
如分析某地的农业区位因素,需要用到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和交通、市场、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
第三步语言表达:
用自己形成的答题框架系统,联系题目给出的条件,进行逐项表达。
第四步检查答案和条件:
看所给条件是否有没有用上的,与答案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