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经济生活复习简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865483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经济生活复习简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一经济生活复习简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一经济生活复习简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高一经济生活复习简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高一经济生活复习简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经济生活复习简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一经济生活复习简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经济生活复习简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经济生活复习简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价值尺度

(1)价值尺度的含义:

是指货币作为衡量其他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的职能。

(2)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只需要的货币。

3、流通手段

(1)流通手段的含义:

是指的职能。

(2)商品流通的含义:

(3)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只能用货币。

(4)货币流通规律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成正比,同成反比。

用公式表示:

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4、货币的其他职能:

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1)货币执行贮藏手段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足值的金属货币。

(2)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是随着而出现的。

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情形常见的有(p7):

(3)货币执行世界货币职能

货币的世界货币职能其实是货币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等职能。

例:

中国从美国购进一批设备,耗资100万美元,这里的100万美元执行货币的职能。

A、世界货币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

这里只能选世界货币,而不能选流通手段,因为是货币在世界市场起作用。

●纸币

1、纸币的含义:

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1)国家发行:

纸币只能由国家发行(所以叫法定货币),其他组织和个人无权发行,否则构成制造假币的违法犯罪行为。

我国授权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发行纸币。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2)强制使用:

必须是现在强制使用的纸币,以前强制使用现在不再强制使用的,不能流通。

(3)货币符号:

纸币本身没有其票面代表的价值;

纸币只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

2、纸币的面值(面额)≠纸币的购买力(纸币代表的价值,或者实际能购买商品的能力)

一般来说,通货膨胀时,纸币贬值,纸币的面值大于纸币的购买力;

通货紧缩时,纸币升值,纸币的面值小于纸币的购买力。

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

3、纸币与铸币相比的优点:

①制造成本低;

②防止贵金属流失;

③容易保管、携带和运输。

4、纸币发行的规律: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为限度。

5、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通货”就是指流通中的纸币。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就是指流通中的纸币数量过多或过少。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含义

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

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跌。

表现

需求旺盛,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济过热。

需求不足,物价下跌,纸币升值,经济衰退。

本质

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多。

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少。

成因

①纸币发行过多;

②社会需求旺盛;

③成本上升等。

①纸币发行过少;

②社会需求不足等。

影响

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

但通货膨胀直接使纸币贬值,而居民收入水平没有提高,就会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影响经济发展。

适度的通货紧缩可以挤去经济泡沫,抑制投资过热;

通货紧缩在一定程度上对居民生活有好处,但从长远看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心理,导致恶性的价格竞争,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

对策

可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

可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

备注

①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

物价上涨有多种情况、多种原因,所以物价上涨不一定是通货膨胀。

②通货膨胀是宏观上的卖方市场;

但卖方市场有宏观、微观之分,所以卖方市场不一定就是通货膨胀。

①通货紧缩导致物价下跌。

物价上涨有多种情况、多种原因,所以物价下跌不一定是通货紧缩。

②通货紧缩是宏观上的买方市场;

但买方市场有宏观、微观之分,所以买方市场不一定就是通货紧缩。

●信用工具(也叫信用货币,是商业银行办理结算业务时使用的结算工具)

判断题1:

信用卡、支票、外汇是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

判断题2:

信用卡和人民币都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

●外汇和汇率

1、外汇:

用表示的用于的。

(1)外汇与外币

第一,外币不一定都是外汇。

只有可自由兑换的外币才是外汇。

第二,外汇不等于外币,外汇除包含外币,还包括:

以外币支付的支票、汇票、股票、债券等。

判断题:

外汇可以在中国直接流通。

(2)外汇与对外贸易

在对外活动中,出口可赚取外汇,进口需要支付外汇。

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在于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进口才有保证。

2、汇率:

(1)汇率变化与本币币值、外币币值的联系

外汇汇率降低,则外币贬值。

(2)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

货币升值和贬值的利弊分析

本币升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

①出口减少,进口增加;

②外资投资成本增加;

③由①②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

④本国外汇储备贬值。

本币贬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多,影响有:

①出口增加,进口减少;

②外资投资成本降低;

③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

④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

3、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1)“稳定”的含义:

对内保持;

对外保持。

(2)“稳定”的意义:

对,具有重大意义。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

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很多,如商品价值、供求关系、货币价值、纸币的发行量、国家的宏观政策等,其中只有商品价值对价格起决定作用,但通常情况下,价格的变动主要受供求的影响。

价格、供求和价值的关系可以表述为:

价值决定价格,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不能说“决定”),而价值与供求无关(价值只取决于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供求影响价格

1、供求是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等是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

间接因素通过直接因素起作用。

2、供给、需求对价格的影响

(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供给量(“量”字不能少)多,则商品价格低;

反之亦然。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量”字不能少)多,则商品价格高;

特别提示:

供给、需求对价格的影响和价格对供给、需求的影响正好相反,试从以下题目体会:

题:

粮食减产,出现粮食价格六年来的全面上扬。

这说明()

A、供给影响价格B、需求影响价格C、价格影响供给D、价格影响需求

中国目前的轿车盈利空间大,使得其他投资者纷纷加入这一行业。

这说明

3、买方市场和买方市场

(1)卖方市场:

供不应求,“物以稀为贵”,起主导作用。

(2)买方市场:

供过于求,“货多不值钱”,起主导作用。

买方市场与通货紧缩的关系、卖方市场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见前面有关阐述)。

●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

1、价值量指商品价值的大小。

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要注意三个词语:

“现有”、“正常”、“平均”。

(1)“现有”:

不是过去的,也不是将来的,而是现在的。

(2)“正常”:

正常条件是指某一生产部门里,生产绝大部分同类产品的条件,不是指绝大部分厂商的条件。

(3)“平均”:

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决定的生产某商品的平均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平均时间,不是指绝大部分厂商的平均劳动时间,而是指绝大部分同类产品的平均劳动时间。

2、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意义(或者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个别商品生产者的意义)

(1)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同一商品的生产者,如果率先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其个别劳动生产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意味着其生产成本低于平均成本,在竞争中就处于有利地位;

反之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则意味着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则该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商品的价格降低。

这就是为什么商品上市初期价格很高而经过一段时间价格回落的道理。

3、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社会财富(产品数量)的增加,同时意味着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格降低,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结论:

(1)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和商品价值总量无关。

(2)个别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和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

5、正确理解价值规律的内容(了解)

第一,在商品生产领域: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第二,在商品交换领域:

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生产决定交换,两者是前因后果的关系。

6、正确理解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了解)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但没有违背价值规律,反而正是也唯一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判断:

市场经济中,商品都由企业定价,因此,企业决定商品的价格。

联系实际:

生活中的“联合限价”、“恶意降价”等非法垄断行为,使供求不能调节价格,价格人为背离价值,都是违背价值规律的行为。

7、正确理解等价交换(了解)

第一,等价,是指价值量相等。

货币产生以前,等价交换要求交换的商品的价值量相等;

货币产生以后,等价交换要求价格和价值相符。

第二,等价交换并非指商品交换的个别场合,而是从商品交换的总过程来讲的,指的是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相符。

等价交换只存在于商品交换的平均数中。

8、对价值规律作用的辩证分析(了解)

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就是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作用就是市场调节的作用,一方面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又有局限性,需要辅之以政府的宏观调控。

二、价格变动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需求定理)

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上升,则商品的需求量(“量”字不能少)减少。

(了解)“买涨不买跌”违背需求定理吗?

需求定律认为,一般来说,价格与需求量呈反向变化,但“买涨不买跌”似乎与这一定理相反。

但是当我们引入“预期价格”这个概念时,我们也完全可以将这种相反的情况纳入需求定理的意义范围内。

因为当价格上涨时,人们心里的预期价格却是低的。

比如当物品的价格从9元上涨到10元时,人们会认为从现在这个10元开始,这个物品现在的价格是最低的,因为他们预期以后的价格会越来越涨,11元、12元、13元...。

因此当价格上涨时,人们的需求购买行为选择的仍然是价格最低的时候。

可见人们的“买涨不买跌”仍然是受需求定理支配的。

2、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不同

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弹性;

(了解)最高限价(也叫限制价格、低价政策)和最低限价(也叫支持价格、高价政策)

最低限价:

对需求弹性小的某些商品(如粮食),政府可以实行最低限价(即此时高于供求形成的正常价格),以保护生产者的利益;

但其结果是该商品供过于求,则政府必须以相应措施应对。

最高限价:

对于需求弹性大的某些商品(通常对消费者的生活有重要影响,如医院的专家门诊),政府可以实行最高限价(即此时低于供求形成的正常价格),意在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但其结果是该商品供不应求,可能导致抢购或黑市交易,则政府必须以相应措施应对。

3、相关产品价格对需求的影响

(1)替代品:

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上升,则其为替代品。

替代品的功能通常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人们的同一需要。

替代品的存在,使消费者可以趋利避害。

(2)互补品:

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下降,则其为互补品。

互补品通常是共同满足人们的一种需要。

互补品的存在,是生产者盈利的有利条件。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1、调节生产:

价格对供给的影响(供给定理)

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上升,则商品的供给量(“量”字不能少)增多。

启示:

正由于此,生产者应当及时把握市场走向,或在涨价前增加供给量,或在降价前减少供给量。

2、促使商品生产者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寻求降价空间,形成竞争优势。

说明:

当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该商品成本低于平均成本,就有降价的余地。

3、促使商品生产者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商品,顺利实现商品的价值,获取更多利润。

商品具备良好的使用价值是顺利实现商品价值的前提。

本课结论:

不管是“影响价格的因素”还是“价格变动的影响”,归根到底都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应当遵循价值规律,时刻关注价格的变化,提高市场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影响消费的因素

1、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这里讲最主要因素,包括两个:

居民收入和消费品价格。

影响消费的因素素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这里讲的居民收入和消费品价格属于客观因素。

影响消费的因素还可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这里讲的居民收入和消费品价格是从微观角度阐述了影响消费的因素,从宏观角度看,影响消费的最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

影响消费的最主要因素是居民收入。

()

影响消费的最根本因素是居民收入。

2、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1)这里的收入指“可支配收入”,即对个人合法收入作了必要的扣除。

(2)一般来说(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收入越多,则消费量越大。

但居民消费水平不但取决于当前收入,还受过去和未来收入的影响。

因此要从动态角度认识收入对消费的影响。

(3)当前收入、过去收入和未来收入主要影响人们的微观消费水平(居民及其家庭的消费水平),而收入差距主要影响宏观消费水平(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收入差距越小,则社会总体消费水平越高。

3、商品价格影响消费。

一般来说(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上升,则消费量减少。

而一般说来,基本生活消费品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要远远低于奢侈品。

收入影响消费→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收入差距影响消费→缩小收入差距,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价格影响消费→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就是稳定物价。

基本生活消费品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要远远低于奢侈品→国家特别关注农产品的价格变化。

●消费类型

说明,消费有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之分,这里讲的生活消费的类型。

1、按消费对象不同,可以分为。

2、按不同,可以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1)钱货两清消费

是人们最常使用的交易方式。

买卖之后,商品使用权和所有权当即发生转移,但责任并未完全转移,主要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贷款消费

①贷款消费以信用为基础。

社会信用制度的完善与否制约着贷款消费的发展。

贷款消费还受到消费观念的制约,中国传统消费观念是攒钱消费,这也制约着贷款消费的发展。

②贷款消费主要用于购买大件耐用消费品和大额服务,因为这些消费超出消费者当前支付能力。

③贷款消费无所谓好坏,应当因时因人而异。

如在通货紧缩之下,鼓励有经济能力的人贷款消费,则是利国利民之举。

④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进行贷款消费,并不是超前消费,而是一种适度消费。

⑤商品使用权和所有权是随着偿还贷款逐渐发生转移,直到付清所有贷款时完全转移。

小提示:

助学贷款不是贷款消费,而是人力资源投资。

(3)租赁消费

租比买便宜得多,这是租赁消费发生的原因。

租赁消费中,商品的所有权没有变更,只是转移了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使用权。

3、按不同,可以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生存资料消费重在解决温饱,发展资料消费重在提高素质,享受资料消费重在身心愉悦。

参观博物馆、假日旅游是发展资料消费。

●消费结构(见课本P21)

1、什么是消费结构?

消费结构为什么会变化(变化的原因)?

消费结构怎样变化(变化方向)?

知识联系:

总体小康就是意味着人们消费结构从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转变。

2、什么是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和消费结构的关系?

恩格尔系数是指。

一般地说,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

●消费心理

1、消费心理是影响消费的主观因素之一

影响消费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

收入水平、商品价格;

自然条件、社会环境(经济、政治、文化、民族习俗、宗教信仰等)、个人经历等。

主观因素:

消费预期、消费偏好、消费心理(课本阐述了四种常见的消费心理,此外还有其他如爱买心理、安全心理、求便心理等)。

2、对各种消费心理的分析

(1)从众心理。

表现为“人有我有”。

从众往往引发流行趋势,商家往往利用消费者追随偶像、追赶潮流的心理来推销商品。

从众并非一概不对,要作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2)求异心理。

表现为“标新立异”。

求异心理意在展示个性,可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发展,但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认可,否则过犹不及。

(3)攀比心理。

表现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攀比心理基于夸耀性心理,是不健康的。

(4)求实心理。

根据需要,讲究实惠。

是一种理智的消费。

●怎样做理智的消费者,注意以下几点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既要反对超前消费,又要反对抑制消费;

所谓超前消费,是指超出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或个人经济承受能力的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理性消费有三个要求(“三个避免”)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的主旨、核心是什么?

绿色消费体现了——发展观的要求。

4、要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1)历史传统:

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之一,应当发扬光大;

(2)现实国情: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要戒奢以俭。

就是将来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了,也要继续保持这一作风。

(3)个人成长:

只有戒奢以俭,才能战胜困难,成就事业。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并不反对合理消费,而是说不浪费。

第二单元投资与创业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请结合课本分析及举例加以理解,能够识别什么情况体现了生产的什么作用)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2)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第一,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行为才算真正完成。

消费的这一作用也叫做“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第二,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消费的这一作用也叫做“消费调节生产”,指需求的数量和质量调节供给的数量和质量。

如汽车需求量的增加必然带动汽车产量的增加,对汽车性能要求的提高必然推动汽车产业的升级。

第三,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甚至几个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消费的这一作用也叫做“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如当前汽车消费成为热点,从而带动汽车产业和汽车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四,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劳动力指人的劳动能力(体力和脑力),消费水平的提高,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和积极性。

辨析题:

生产与消费不可分割,二者互相起决定作用。

●再生产四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1)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

(2)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3)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目的和动力。

●大力发展生产力

1、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1)根本原因: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

(2)大力发展生产力的现实原因(见课本P32)

第一,解决的社会主要矛盾。

第二,是的本质要求。

(3)大力发展生产力的现实意义(见课本P32)

第一,为巩固建立雄厚的。

第二,摆脱落后,缩小同的差距,充分显示。

第三,不断增强,提高我国的。

(4)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

2、怎样发展生产力?

(四要素:

路线、人、技术、制度)

(1)坚持不动摇,坚持为中心;

(2)要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3)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

(4)必须通过改革。

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属于改革。

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什么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这是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属于生产关系的范围。

基本经济制度≠根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是我国的根本经济制度。

2、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

(了解)根本原因:

●公有制经济的含义、范围、地位、方针

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

2、公有制经济的范围:

3、公有制的地位:

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居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公有资产占优势是就全国而言,某些地区或产业的公有资产不占优势,并不否定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有质的优势。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的

从区别来看:

公有制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只是公有制经济的一部分,所以公有制为主体不等于国有经济为主体。

当前国有经济的比例有所下降,但整个公有资产仍占优势,所以不会改变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从联系来看: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正是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之一。

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才能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

1、含义:

国有经济又叫全民所有制经济,指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以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

它同相适应。

2、地位:

在国民经济中起作用,这一作用主要体现控制力上

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地位。

●集体经济

了解即可。

2、形式:

合作社、集体工商业、股份合作制等。

股份合作制有别于股份制。

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是市场经济、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

股份合作制是本企业职工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的企业组织形式,是集体经济的一种形式。

从经济性质(所有制性质)看:

股份合作制是集体所有制经济。

股份制一般是混合所有制经济。

从经济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