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 21《桃花源记》Word文档格式.docx
《导学案 21《桃花源记》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学案 21《桃花源记》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因不满当时士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任彭泽令不足三月即辞官归隐,作《归去来兮辞》,自明本志。
从此“躬耕自资”,直至六十三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
他长于诗文辞赋,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隐寓着他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天安命”等消极思想。
另一类题材的诗如《咏荆轲》等则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颇多悲愤慷慨之音。
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
陶渊明的诗文兼有平淡与爽朗的风格,语言质朴自然,又极为精炼。
有《陶渊明集》。
【作家故事】“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
公元405年秋,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
这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
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歹就凭他那张嘴。
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
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
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
“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
”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
他长叹一声,道:
“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
”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这就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现在常用来比喻用来比喻有骨气、清高。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写作背景:
陶渊明所生活的东晋末年,政治非常黑暗,封建剥削压迫十分残酷,加上连年内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作者本人因憎恶趋膻逐臭的官场,毅然选择了躬耕田亩的生活道路。
在长期的躬耕生涯中,他逐渐体验了普通农民的欢欣和痛苦,了解了他们的愿望,形成了独特的生活理想。
“桃花源”便是他根据自己的社会理想和农村生活感受而虚构的一个理想社会。
题解
本文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面的“序”,因为语言清新自然,状物亲切逼真,想象奇特新颖,被人们当作一篇独立的文章来读,并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佳作。
写于兵连祸结的晋、宋期间(公元421年),其时作者57岁,已隐退农村达十多年,对广大农民的苦难深有感受。
文中描绘了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理想社会。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愿望,同时对于当时的社会也是一种否定。
文章以渔人进出桃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层次分明,而又曲折回环,引人入胜。
语言简洁凝练,通俗流畅。
二、指导朗读课文
初读课文,正确朗读
要求:
“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
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
”——朱熹语
一边看课文,一边听朗读。
注意生字词、朗读的停顿和感情的把握。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导学反思:
第二课时(总第18课时)
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一、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第三课时(总第19课时)
继续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第四课时(总第20课时)
再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重点词语
(1).一般实词
缘溪行(沿着,顺着)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落英缤纷(繁多而纷乱的样子)欲穷其林(穷尽)
悉如外人(全部、完全)黄发(老人)垂髫(小孩)
并怡然自乐(都)咸来问讯(全,都)
具答之(详尽)此中人语云(告诉)
寻向所志(原先)欣然规往(计划,打算)
未果(实现)无问津者(渡口)
“然”字是个语缀性的词,与现代汉语的“地”相当,作“……的样子”讲(有时可不翻译)。
如本文中: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
“俨然”——整整齐齐的样子。
“怡然”——高兴、满足的样子。
“欣然”——欣喜、乐意的样子。
(2).特殊实词
①.通假字
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具答之(“具”通“俱”,详尽,仔细)
②.古今异义
[鲜美]古:
鲜艳美丽;
今:
食物味道好。
[足]古:
值得;
充足。
[交通]古:
交错相通;
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妻子]古:
妻子儿女;
男子的配偶。
[如此]古:
像这样;
这样。
[绝境]古:
与世隔绝的地方;
没有出路的境地。
[无论]古:
不要说,(更)不必说;
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相同。
练习四、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跟现代汉语里的不同,试作解释。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交通,这里指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在现代汉语中,“交通”是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妻子,这里指妻子及儿女。
在现代汉语中,“子”是词尾,无义。
3、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在现代汉语中,“无论”是表示条件的连词。
4、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不值得。
这个意思仍保留在现代汉语的成语中,如“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不足为奇”(不值得奇怪)等。
③.一词多义
[中]①年间(晋太元中)②中间(中无杂树)③里面(其中往来种作)
[为]①(wé
i)作为(武陵人捕鱼为业)②介词(wè
i)对,向(不足为外人道也)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为:
给)
[舍]①(shě)舍弃,放下(便舍船)②(shè
)房舍(屋舍俨然)
[作]①劳作(其中往来种作)②做(设酒杀鸡作食)
[志]①做标志(处之志之)②标记(寻向所志)
[寻]①寻找(寻向所志)②随即,不久(寻病终)
④.词类活用
[渔人甚异之]以……为异,对……感到诧异。
[欲穷其林]走到……尽头
[复前行]往前。
⑤成语
[落英缤纷]落英:
落花。
缤纷:
繁多凌乱的样子。
鲜花[纷纷飘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
也指花儿凋谢的暮春天气。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
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
[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无人问津]比喻没有人过问受到冷遇。
津,渡口。
[世外桃源]与世隔绝,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
后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或:
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鸡犬相闻]本义是鸡狗的叫声能互相听见,表示居住在附近。
由“鸡犬相闻”,生成成语“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意思是彼此居住的地方连鸡狗的叫声都能听见但相互间却至死都不往来,没有交情。
现在用来形容个人、单位或地区之间互不联系,互不通气。
另外:
[阡陌交通]
(3).文言虚词
[其]①指示代词,这、那(欲穷其林)②代词,他们的,指桃花源中人的(余人各复延至其家)③代词,他的,指渔人的(得其船,随其往)
[之]①结构助词,的(忘路之远近)②补足音节,无实义(处处志之)③这(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④代词,他们(具答之)⑤代词,这件事(闻之)⑥代词,指见到的景象(渔人甚异之)
练习三、本文语言简洁而含蕴丰富。
请根据文意完成下面的练习。
1.在括号里填入被省略的字。
(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这是省略句子成分。
在不妨碍理解的前提下,省略掉具体的指称,可以使行文简洁、流畅。
这种省略不仅文言文中常见。
答案依次是:
村人、渔人(可用“他”替代)、渔人、村人、渔人(可用“他”替代)。
第五课时(总第21课时)
1、背诵理解课文;
2、理清段落层次,创造性复述课文。
一、理清段落层次
二、背诵理解
(一)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背诵描写桃花林幽美自然景色的语句,思考: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桃花林之美的?
写桃花林之美有何作用?
作者从桃林之长、桃林之纯、草之鲜美芳香,花之缤纷飘落,描写出桃林之美。
写桃林之美有两个作用:
其一,有了桃林的奇丽景色,才引起渔人的惊诧、好奇心,他才会“复前行,欲穷其林”,最终发现桃花源。
其二,有关桃林的这些描写,渲染了神秘色彩,已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从氛围上作了铺垫。
(二)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背诵描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看到的景象的语句。
(1).描写桃花源优美宁静的自然环境的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描写桃花源社会生活安乐幸福的句子:
2、“黄发垂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
黄发,是长寿的象征,所以用来指老人。
垂髫,是小孩垂下来的头发,用以指小孩。
在古汉语中,不直接称某人或事物,而是借用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它,这种借彼代此的修辞手法,叫作“借代”。
“黄发垂髫”就是用老人和小孩头发的特征,来代替老人和小孩的。
这种修辞手法在古汉语中很常用,如“孤帆远影碧空尽”这句诗中,用“帆”代船。
(三)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
1、背诵叙写桃源人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的语句,思考:
作者一再描写村人“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要表现些什么?
表现桃源中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和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睦关系。
2、背诵交代桃源人来历的句子,思考:
你是如何理解桃花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
躲避战乱,这里民风淳朴,不受压廹,自由快乐。
3、练习三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中没有交代渔人的答语,试说说渔人是怎样回答的。
这可见作者的剪裁功夫。
村人问“今是何世”,渔人当答以“今是晋”;
村人会接着问“秦之后即晋乎”,渔人再答曰:
“否,秦之后尚有汉魏,魏之后方为晋。
”
4、村人听渔人“具言所闻”后,为什么“皆叹惋”?
桃源村人为“避秦时乱”而来此,至晋太元中已将近六百年。
可以推知渔人说的是外界的人们在改朝换代的战争浩劫中所遭受的灾难。
桃源中人听过后叹惋:
①世界变化大。
②与世隔绝时间长。
③外面的社会战争频繁,依然黑暗腐朽,人民生活痛苦。
④庆幸自己的社会和平安定。
5、为什么桃源中人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源中人心存戒心,想保住这个“绝境”,避免战乱,不愿让外人知道。
(四)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1、背诵表明渔人离开桃花源及其背信弃义的句子。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2、练习三3.“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
“如此”是指代语,指上文所说。
渔人见太守的目的是告诉他武陵郡中有此“绝境”,希望他派人去探个究竟,因此他一定会谈到自己发现桃源村的经过、村中的生活情状,还会谈到他归途中做标记的事。
3、作者为什么要写“寻向所志,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即,给桃花源增添奇异色彩;
也表明桃花源是一个似有实无、似真而幻的虚幻世界,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也表达了作者的痛惜之情,隐含了作者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
三、创造性复述课文
第六课时(总第22课时)
1、深入探究课文的思想内容;
2、拓展练习。
一、整体把握
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有寄托的。
他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纷乘的环境里,中年以后他长期隐居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了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
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
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
二、问题研究
1、讨论:
练习二、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这个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能变成现实?
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环境优美,人民安定幸福,民风淳朴;
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自食其力,安居乐业,和平安宁的理想社会。
作者这一社会理想,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它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当时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愿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它又有原始共耕的痕迹,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是作者虚构的理想社会。
2、作者在二千多年前就为我们规划出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并成为后人羡慕、追求的目标,由此,你能够看出作者追求怎样的人生理想?
看出作者追求一种和平宁静、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的理想世界,因为作者所处时代战争频繁,作者有志不得施展,只有寄托在作品中。
3、《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富有浪漫色彩的叙事散文,是理想化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在艺术构思上最为明显的是一个“奇”字,试举出三处“奇”。
(1)“景”奇,环境优美宁静;
(2)“人”奇,与世隔绝多年;
(3)“踪”奇,再寻不见踪影。
4、渔人是个怎样的人?
写渔人有怎样的作用?
渔人背信弃义、不守诺言。
写渔人的作用:
一方面与桃花源中人的淳朴好客形成对比,加深了人们对桃花源外社会的认识,突出了桃花源是理想的社会;
另一方面,本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渔人是组织材料的需要。
三、
四、
1、你是如何看待桃花源人避难于桃花源,不复出焉的行为的?
桃花源人在当时是很幸运的,能躲避祸患,生活安定;
但从积极意义上来讲,躲避不是永远的,应该起来抗争。
(谈出自己的想法即可)
2、由“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你能从中联想到哪些人生道理或启示?
(围绕“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有所作为,必须经历一些艰难苦难”回答即可。
)
3、生活在东晋的陶渊明描绘了这样美好的境界,却是并不存在的,而生活在今天的你们,已经拥有了美好幸福的今天,一定对明天有着更为美好的憧憬。
你希望自己生活的未来社会是什么样的呢?
请用美丽的语言加以描绘。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