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评价与衡量地功能Word文件下载.docx
《形成性评价与衡量地功能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形成性评价与衡量地功能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学生进行写字评价,是对训练情况的定性反映,是对学生通过练习所形成能力的综合性评测。
教师可以从评价中得到反馈信息,矫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行为,同时促进学生的书写兴趣。
写字教学中的评价与其他教学的评价一样,在讲求实用性的基础上,更应注重艺术性。
具有艺术性的评价,才能产生最佳效能,促进整个训练不断向纵深发展。
其艺术性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具体体现。
一、突出激励性
教育家第惠斯多说: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小学生在写字中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他们有极大的争强好胜的心理,他们都爱表现自己,每做一点儿事,总希望老师表扬。
二是从主观方面看,他们很想把字写好,但因知识水平和书写技巧等因素的制约,他们获取一种知识,形成一种技能显得十分缓慢而又艰难,很多问题只能从表面上摩仿,而不能从实质上把握和认识,这就对评价工作上提出了特殊要求,要有激励性,要对学生的点滴成绩和进步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同时,在肯定成绩和进步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坚定信心,不怕困难,改正不足,再接再厉。
突出激励性的另一要求是,要激励学生不断向新的高度进击。
要用类似于“写得真不错,快赶上书法家了”,“要是……就比书法家还要漂亮”。
鼓励学生敢于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
二、注重新颖性
创新本身就是一种艺术。
新异的东西更是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写字训练中,新颖有趣的评价有时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写“早”字时,有的学生写“日”字太大而“十”字太小。
我在讲评时在黑板上画一个头和身体很大而腿很小的人,学生看后都大笑。
这时我引导学生,字如其人,写字不仅结构要正确,还要注意各部分的比例。
评价要体现新颖性,首先评价的着眼点要新,评价写字不要只停留在字体的结构,笔锋,还要从正确、端正、整洁等书写习惯、书写技巧着手。
评价要找准着眼点,尽量要做到以点带面。
要以评全体学生“共性”为主,促进“个性”转化。
其次评价的方法形式要新,可采用自评,师生互评等形式。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尊重学生这一观念逐渐在教师心中扎根。
在写字教学中,教师也应尊重学生的思想观点,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评价。
自我评价就是学生在写字过程中对自己或他人的劳动进行评价,虽有年龄、关系、虚荣心等因素的影响,但作为教师可以从评价中洞察秋毫,以此修正写字教学。
教师根据他们的评价,以学生的眼光看待他的成果或他同学的成果。
很多微妙之处,细细品之回味无穷。
有的学生会模仿老师的样子,点点画画,还写上评语“有进步!
”“要努力!
”“真漂亮!
”……有的学生还会写几句话,告诉他该怎样怎样。
写字的乐趣在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中得到解放,进步的大大小小也得到了比较和肯定。
学生和学生,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在自我评价中得到了改进,得到了和谐的反展。
评价要体现新颖性,但不能为了求新而摆花架子,使评价华而不实。
三、体现导向性
评价既是前期活动的终结,又是新的活动的开端。
二者中,后者比前者显得更有意义,所以,写字训练中的评价要尽量为新的训练引路,导向,使评价具有导向性。
这里的导向性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针对前期训练中的不足,为学生指出如何改进和完善的意见,并要学生知道如何改进,为什么要这样改进。
二是充分肯定前期训练所得,并由此随机引出新的训练任务。
导向性评价既是评价,又是导向。
这种导向建立在肯定评价的基础之上,学生易于理解便于接受,所产生的效能多半大于专门性的导向。
四、讲究准确性
不少教师评价学生的写字,习惯于使“写得好”“写得漂亮”等模糊而抽象的语言,这是不适当的。
“好”,好在什么地方,要有针对性地指出来,以便学生更好地“明白自我”。
“漂亮”是结构摆得漂亮,还是笔画形态之美,要有明确的指向性。
只有具有针对性和指向性的评价,才会对学生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从训练的目的出发,评价一方面要明确指向,体现针对性,另一方面要给出准确而恰当的结论。
“写的正确”“写得整洁”“写得有力”“结构摆放的匀称美观”“运笔到位”。
注意了这个“讲究”,就会使评价正确,准确,具有实在意义。
五、形成性评价的含义
最早从概念分析人手对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加以区别的是美国的斯克瑞文(M.Scriven)教授在其1967年所著的《评价方法论》(MethodologyofEvaluation)一书中提出来的。
他认为,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不以区分评价对象的优良程度为目的,不重视对被评价对象进行分等鉴定。
”由此我们看出,这一概念首先被应用于开发课程的评价,就是在一个新的教育方案、计划、课程等的编制过程中和试验期间,为了获得修改、完善教育方案、计划、课程等所需的反馈信息而进行的系统性评价,即为了促进教育方案、计划、课程等的形成所进行的评价。
并且最先区分了评价具有“形成性”与“终结性”两种不同的作用。
1971年,布鲁姆(B.S.Bloom)等学者进一步将这一区分扩展到课堂评价研究中,“形成性评价就是在课程编制、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使用系统性评价,以便对这三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过程加以改进。
”“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给学习者评定成绩或作证明,而是既帮助学习者也帮助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达到掌握程度所必须具备的特定知识上。
”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形成性评价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出现了许多种定义。
从国外的研究文献中,形成性评价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和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评价时所进行的活动,这些活动为教学活动的改进提供信息。
当评价确实被用来调整教学、满足教学要求时就称为“形成性评价”(Black&
William,1998);
在教学过程中,它是为了促进学习,教师和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判断、评价的过程(Cowie&
Bell,1999)。
国内的研究人员认为:
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它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是为指导教学过程顺利进行、面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的评价(吴冠恩,2003);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陈玉琨教授认为,形成性评价指在教与学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去判断学生的学习状态,对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院长、教授张庆林、杨东认为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进展的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教与学而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注重对学习过程的指导和改进,强调评价信息的及时反馈,旨在通过经常性的测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改进教师的教学。
形成性评价是通过多种评价手段和方法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的评价,旨在确认学生的潜力,改进和发展学生的学习。
其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
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周伟,谢昌莲)。
尽管不同的研究者对形成性评价所给出的定义不完全一样,但却表现出相同的含义和功能,即:
形成性评价能使教师及时向学生反馈信息,使他们能更好地学习或进行自我反思。
评估的目的是提高学习质量。
六、形成性评价的功能
形成性评价以自我评价为主,学生互评和老师、家长评价为辅。
其功能如下:
1.诊断反思的功能
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明确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不断深化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问题,找出自己的不足。
研究表明:
课堂上成功的、有效的学习发生于学生对其学习具有自主感之时,发生于学生理解他们努力的目标之时,发生于他们的内在的学习动机被激发起来的时候还发生于他们懂得如何学习并且具备学习能力和方法的时候。
2.校正的功能
通过自我诊断,针对存在的问题改进学习活动,并不断对学习的预期做出调整,以求学习效益的最优化。
形成性测评能使学生明确是否已达到了阶段目标、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努力方向,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强其自信心,以起到强化学习活动的作用。
3.展示激励的功能
形成性评价的目的不是对于学生学习结果给予一个评说,而是在学习过程中给予一个“路标”,指明前进的方向。
这个“路标”应该要起到激励学生继续努力的作用。
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是要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形成发展、形成结果。
要形成,激励是不可缺少的。
形成性评价的优势在于“激励”两字,终结性评价难以完全发挥这个作用。
学生在形成性评价中享受获取知识,发现并解决问题的愉悦,在互评及家长、教师的评价过程中得到鼓励,明确了下一步自己的学习行为,并主动去调整,监控自己学习过程。
4.教学反馈调节的功能
形成性评价是一种双向活动,一方面可为学生个人提供有益的反馈,另一方面可为教师教学提供有用的资料,有利于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合作,帮助学生进步。
评价之所以具有教育意义,一个原因就是学生是在多种强化中发展的。
怎样强化、引导和反馈,是评价的艺术所在,也是教育的艺术所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备课、上课、课后批改作业)通过形成性评价帮助自己调整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去指导每一个学生,落实促进自己更好、更有效地教学的目标,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高其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水平和能力,更好、更有效地学习的目标。
七、形成性评价的特征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主体”是针对“客体”而言的,语文教学评价的对象是学习者的语文能力,从这个角度而言,评价主体除了教师外,还可以包括专职的评价机构、教育决策机构、学校管理人员、学生家长、学生群体和个体以及学校内外的其他有关人员。
不同的评价主体可以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共同达成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因此,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可以避免“一家之词”所造成的评价结果片面化、绝对化的弊端,体现评价的客观公正,提高评价的实效性。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评价达到总结、反思、改进的目的,确立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评价主体地位,为他们的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提供可靠的保证。
这也是提倡民主意识的时代趋势。
如在课堂回答问题时,让后面的学生对前面学生的回答尝试做评价,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不好,并与自己的回答进行比较,从中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也可以小组的方式进行互评。
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比较进行自评。
通过这种多元立体、360度的教学评价,教师可以获得有关学生学习的反馈,不断改进教学。
2.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体现为评价的全面性、整体性和综合性。
从语文课程内容来看,全面性的评价应该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包括写话、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
不是单从某一方面、某一角度测量的,而是多维取向,评价涵盖了语言技能的方方面面。
从评价的价值倾向来看,形成性评价要求评价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纬度进行,不仅限于知识与能力,即认知领域目标进行评价,还要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目标的评价。
也就是说,语文课程的目标评价,既要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描述和判断,还要对产生这一结果的多种因素和动态过程进行描述和判断。
既要看到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智力发展的一面,也要看到他们在动机、兴趣、情感、态度、意志、人格等非智力因素发展的一面。
也就是说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重视对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掌握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评价,又要重视其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参与、情感参与和思维参与,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例如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我们既要关注学生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学生有创意的表达要给予激励、鼓励;
要求对写作材料预备过程加以评价:
挖掘了什么材料,是怎样挖掘的。
此外,我们要考虑到个体差异发展的全面性。
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发展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对学生个体来说,“全面发展”并不等于“全优发展”,而是允许并鼓励学生在基本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展个性特长。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力强项和独特价值,对所有的学生都采用同样的评价内容是不合理的。
因此,我们在确定评价内容时,应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发展的全面性,关注学生个体智力的强项,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个体价值的实现。
3.评价形式与方法的多样化。
评价主体和内容的多元化决定了评价形式和方法的多样化,也惟有多样化的评价方法才能做出全面、科学而准确的判断,从而避免评价结果的偶然性和片面性。
因此强调要运用多种方法,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充分地了解评价对象的特点。
在评价的标准上,形成性既有以课程目标为参照的统一标准,又有以学生的纵向发展水平为参照的个人标准。
二者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共同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
尽量淡化、量化和客观化评价,强化能充分反映学生语文学习本质的定性评价。
因为量化和客观化的评价,容易使情意性和感悟性很强的语文课程变得简单化和肤浅化,这样的评价,不仅难以从本质上保证语文评价的科学性,而且往往会丢失语文教学中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内容。
反之,定性评价虽然带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因素,但是,这种评价可以从本质上保证语文评价的科学性,可以保留语文教学中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内容。
这种定性评价对指导当今的语文教学改革将会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值得指出的是,我们强调注重定性评价,并不是意味着要放弃量化评价。
事实上,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同时也存在其不足之处,关键要看所要评价的内容。
八、形成性评价遵循的十大原则
1.形成性评价应当是有效的教与学准备的组成部分,即是有效备课的一部分
教师备课应当为师生提供获得和运用达到学习目标的信息的机会。
备课也必须是灵活的,使其适应(教学中)最初出现的观念和技能。
备课应当包括一些策略以保证学生理解他们所追求的学习目标和用于评价他们学业的标准。
学生如何接受反馈、他们如何参与对学习的评价,以及教师如何帮助他们取得更大的进步,都应当在备课中加以考虑。
这也是与以往的终结性评价不同的一个方面。
2.形成性评价应当关注学生如何学习
在策划评价和解释评价结果时,学生和教师的心里必须考虑学习的过程。
学生应该不但要意识到学习的结果,还要意识到学习的方式。
3.形成性评价应当被看作是课堂(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师生在教室里的许多活动即提示学生展示其知识、理解力或技能的任务、问题等,都可被认为是评价。
学生的回答或行为被观察和解释,并得到关于如何改进学习的意见。
这些评价是日常教室活动的基本部分,而且包括师生的反思、对话和判断。
4.形成性评价应当看成是教师的一种重要的专业技能
教师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来规划评价、观察学习行为、分析和解释学习结果、向学生反馈信息、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通过初始教师教育和持续的专业发展,教师在发展这些技能时应当得到支持。
5.形成性评价应当具有敏感性和建设性,因为任何评价都会对被评价者产生情感影响
教师应当意识到,评语、分数和等级都可能对学生的信心和热情产生影响,因此,在给予学生反馈时应当尽可能地具有建设性。
评语针对学业而不是针对人,对学习和动机都更具有建设性。
6.形成性评价应当考虑到学习者动机的重要性
通过强调进步和成绩而非失败、鼓励学习的评价能培养学习动机。
把学生与其他取得更好成绩的学生进行对比不太可能会激发学习动机,这种对比会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认为自己“不是学习那方面知识的料”。
可以通过采取保护学生自主性、提供选择性、提供建设性反馈、创造自我指导的机会等评价方法来维持或提高动机水平。
7.形成性评价应当促进学生努力实现学习目标,并使其理解评价他们的标准
要进行有效的学习,学生需要理解他们试图达到的目标——并且愿意达到这一目标。
当学生参与到确立学习目标和确定评价(学业)进步的标准时,理解和(学习的)积极性就会产生。
给学生讲评价标准时要用他们能够理解的话与他们讨论这些标准,提供这些标准如何能够达到的事例,并使学生投入到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当中。
8.学生应当接受如何改进(学习)的建设性指导建议
学生为了准备下一步的学习活动需要信息和指导。
教师应当具体指出学生的长处并对如何发展这些长处提出建议,对于他们的不足及如何纠正要明确并具有建设性,要为学生改进其学业提供机会。
9.形成性评价发展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开发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以利他们具备反思和自我管理能力,有独立意识的学生具有寻求与获得新技能、新知识和新理解的能力。
他们能够进行自我反思,并确立进一步学习的步骤。
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并通过发展他们自我评价的技能使其有能力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10.评价应当承认所有学生的各方面的成就
形成性评价应该用来增加学生在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学习的机会。
它应该使所有学生各尽所能,使所有学生的学习成就得到认可。
九、形成性评价的方法
形成性评价可以采用多种的方式,成长记录袋评价法、观察法、日常记录、评价表、访谈法、测评法、问卷调查法、表现性评定、传统背景下的真实性评价.
十、小学写字教学评价的重要性
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人类文字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作为中国人,理所应当继承和发扬这门古老的艺术。
俗话说:
“见字如见人”、“字如其人”。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
”当前小学生写字教学已提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以此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技能、情趣和美感。
同时,还注意培养民族情结。
所以写字教学评价也应与时俱进,以新要求新观念来对待小学生的书法行为。
《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第五点意见“改进写字教学评价”提到:
“写字教学的评价要有利于引导绝大多数学生对写字、书法的兴趣。
”新课程倡导的“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新的评价体系要求我们要更新评价观念,建立以“发展功能”为核心的符合教育方针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新的多元评价体系,科学的评价学生的写字状况,通过发展性评价来提高学生的写字兴趣和自信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因此在写字教学中进行有效评价,那么学生的素质才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1、小学写字教学评价的现状
以往写字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习惯把精力总放在教学写什么,如何写,结果如何,而对学生在写字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却没有真正用心地对待,缺乏科学地反馈和评价。
目前往往由教师主宰课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简单的结果性评价
写字是一门艺术,而在现行的课堂教学中,在评价时教师往往以“写的好”、“写得不够”等简单的评价语或评价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忽略了写字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情感、能力、技法、个性等方面的进步与发展,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不符合新课标所要使评价多元化。
2笼统的整体性评价
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只是注意对学生整个字或整个作品进行笼统的评价。
在评价中知识注重班级横向之间的比较评价,忽略了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评价,打击了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向上性。
3以教师为主的主观评价
课堂上,有的老师只是凭借于自身的眼光,断然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对学生学习的结果由自己一人给予评价,完全不顾及学生之间的想法和感受,“一意孤行”。
不少教师在学生写字之后,就告诉学生哪一个字漂亮,哪一个字不好,这些看似写字指导评价,其实是强加在学生意识里错误行为。
4即时性的课堂批改评价
现在的写字课有的学校天天有,有的学校一星期才一次,差距颇大。
但评价过程中,大部分都采取当堂批改的方式,当堂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优劣,忽视了学生写字的后续发展,从而对一些相对而言控笔等能力较弱的学生,往往会打击其学习书法的积极性。
以上评价现象的存在,体现了教师主宰课堂,师者采用同一、固定的评价标准,不顾人的智能、个性、情感等丰富性、变化性,将所有人的最终写字结果用同一尺度比较,漠视人的尊严,压抑学生个性化成长和自主发展。
为此笔者进行了学生低年级写字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研究。
十一、小学写字教学评价策略的原则
1、尊重激发主体原则
“不是每个人都是现实的主体,只有当人具有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并现实地作用于客体的时候,他才能成为活动的主体,具有主动性。
”换而言之,人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是有待于培养的。
在写字课堂教学中,评价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切以学生具体条件为根本,使学生主动地投入书写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与此同时,也要让学生参与评价,成为评价的主体。
2、营造民主的师生关系原则
在写字课堂教学中创设民主、和谐、活泼的课堂氛围十分重要。
学生能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点燃思维的火花,培养独特个性,展现创造潜能。
教师的评价要体现与学生平等化,淡化权威意识,每一种评价都要尽可能创设出课堂氛围,使学生如见其人,如历其事,如临其境。
3、激发学习的兴趣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为提高小学生写字质量,根据小学生心理特征,在写字教学中,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学得愉快,学得成功。
4、促进学习技能原则
写字一门集知识、技能、个性于一体的学科,在传授学生书写知识与培养学生个性的同时,要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让学生在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提高自己的书写技巧。
以上几个原则是密不可分的,应将它们有机地统一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十二、小学写字教学评价的策略
1、变整体性评价为局部性评价
小学生写字是书法教育的启蒙,正如幼苗一样,需要我们广大写字教师细心呵护,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