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否认物质是运动的
B、否认运动是绝对的
C、否认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8.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最基本的前提是(B)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D、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
9."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
只要想得到,就能办得到。
"
这种说法从哲学上看是(A)
A.坚持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B.坚持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C.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表现D.坚持形而上学的表现
10.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在哲学上是犯了(C)
A.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B.经验论的错误
C.形而上学否定观的错误D.激变论的错误
11."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
这是一种(D)
A、不可知论的观点
B、相对主义的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12.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B)
A、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
B、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
C、事物发展变化的状态和形成
D、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和道路
13.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B)
A.唯物主义B.辩证法
C.可知论D.认识论
14."
15.下列现象属于因果联系的是(C)
A、昼夜交替
B、寒来暑往
C、磨擦生热
D、电闪雷鸣
16.人们常说: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这句话体现的最主要的辩证法原理是(C)
A、世界永恒发展的原理
B、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质量互变规律
17.区别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B)
A、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长短
B、事物量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C、事物的质变是否引起了新的量变
D、事物的变化是否顺利和显著
18."
两点论"
和"
重点论"
统一的原理,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A)
A.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要做好其他各项工作
B.既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要实行改革开放
C.既要量力而行,又要积极进取
D.既要坚定信心,又要有克服困难的准备
19.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
过"
或"
不及"
,这在哲学上属于(D)
A.抓事物的主要矛盾B.确定事物的质C.认识事物的量D.把握事物的度
20.马克思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
A、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思维建构
D、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判断
21.有些同志在工作中单纯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
他们在认识论上犯了(D)
A、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C、类似客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D、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22."
存在就是被感知"
,这是一个(B)
A、客观唯心主义命题
B、主观唯心主义命题.
C、庸俗唯物主义命题
D、机械唯物主义命题
23.辩证法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三种历史形态是(A)
A.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唯物辩证法
B.唯物辩证法、社会辩证法、自然辩证法
C.唯心辩证法、系统辩证法、科学辩证法
D.自然辩证法、历史辩证法、革命辩证法
24."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表明(D)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25.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A)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B.从感觉和知觉到表象的过程
C.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D.从意识到物质的过程
26.劳动过程是劳动的一般性质和劳动的社会形式的统一。
劳动的一般性质是指它是(A)
A、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B、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C、劳动者之间的分工协作过程
D、自然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过程
27.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C)
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
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D、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
28.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C)
A、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
B、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滞后性
29.划分经济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准是(B)
A、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
B、生产关系的性质
C、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D、上层建筑的性质
30.承认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D)
A、必然排斥主体选择的作用
B、必然导致机械论和宿命论
C、必然导致旧唯物主义理论
D、与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是一致的
31.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D)
A、阶级斗争
B、改革开放
C、科学技术革命
D、社会基本矛盾
32.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的根源是(C)
A、不同阶级在政治态度上的根本对立
B、不同阶级在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对立
C、不同阶级在经济利益上的根本对立
D、不同阶级在职业分工上的根本对立
33.严格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C)
A、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
B、文化革命和思想革命
C、革命阶级向反动统治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斗争
D、统治阶级内部进步势力反对保守势力的斗争
34.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B)
A、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
B、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
C、经常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D、生产出社会需要的精神产品
35.制约人口生产的根本因素是(D)
A.地理环境B.生活习惯C.伦理道德D.物质生产
36."
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之一"
,这是(C)
A.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D.历史宿命论的观点
37.在人的依赖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A)
A、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进行的
B、是在完全自由平等的社会关系中独立进行的
C、是在等级森严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D、是在人与人的普遍联系中进行的
38.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范畴是标志(C)
A.人类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能力的范畴
B.人类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能力的范畴
C.人类利用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的范畴
D.人类进行生产斗争、政治斗争和科学实验的能力的范畴
39.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A)
A.生产关系B.血缘关系
C.政治关系D.思想关系
40.对于社会制度的性质及其更替的根本原因,应当到(D)
A.地理环境中去寻找B.人口因素中去寻找
C.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中去寻找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中去寻找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第小题1分,共10分)
41.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待唯心主义的正确态度的有(CDE)
A、全盘否定,划清界限
B、基本肯定,积极继承
C、认清其本质,揭露其错误
D、剖析其根源,指出其危害
E、具体分析,批判继承
42.下列各项属于意识能动性具体表现的有(ABCD)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影响作用
D、意识活动具有通过实践改变世界的作用
E、意识活动能够改变社会运动的规律
43.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认为(ABDE)
A、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B、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
C、时间、空间是整理感觉材料的工具
D、时间、空间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E、时间、空间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
44.下列命题中属于揭示事物本质的有(CDE)
A、水往低处流
B、日出于东落于西
C、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E、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
45.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中(ABCDE)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E、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46.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表现有(CDE)
A、生产方式直接决定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
B、生产方式是全部社会生活方式的总和
C、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D、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E、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47.下列各项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有(ABE)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
C、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原理
D、暴力革命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基本途径的原理
E、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48.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BCD)
A、人与各种自然资源的关系
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方式
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E、人和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49.下列各项属于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作用表现的有(BACD)
A、由科学技术因素造成的劳动生产率越来越高
B、由科学技术因素造成的经济增长率越来越高
C、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
D、科学技术的作用使生产力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加速度的趋势
E、科学技术把生产力各要素组合成现实生产力的功能明显加强
50.下列表述中,违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观点的有(ABCD)
A、人之初,性本善
B、人的本性是自私的
C、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
D、人的本质属性是理性思维
E、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
三、简答题(每题6分)
1.简述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它的历史形态、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它的基本形式。
2.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3.简述意识的能动性及其主要表现。
4.什么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它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5.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
四、论述题(每题10分。
)
1应用社会意识反作用的原理,说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2.运用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之间关系的原理,说明参加社会实践与学习书本知识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六)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B2.B3.A4.C5.A6.C7.D8.B9.A10.C
11.D12.B13.B14.B15.C16.C17.B18.A19.D20.A
21.D22.B23.A24.D25.A26.A27C28.C29.B30.D
31.D32.C33.C34.B35.D36.C37.A38.C39.A40.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
41.CDE42.ABCD43.ABDE44.CDE45.ABCDE
46.CDE47.ABE48.BCD49.ABCD50.ABCD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
1.
(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
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分)
(2)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
世界的本原是精神,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2.
(1)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分)
(2)二者是相区别的。
具体科学研究世界的某一特殊领域的具体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自然、社会、人类思维最一般的规律。
(3)二者是相联系的。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
(1)意识能动性又称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2)主要表现:
第一,意识活动是一个主动的创造过程;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第三,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具有改造作用;
第四,意识活动能影响人体的生理过程和活动。
(4分)
4.
(1)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1分)
(2)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其次,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及其面貌;
再次,它的变革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变化,决定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的转化。
(5分)
5.
(1)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包括以下四个内容:
第一,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第三,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第四,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2)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其内容是: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四、论述题(每题10分)
1.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这种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
一是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是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
(2)这一原理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
思想政治工作就是用先进的社会意识,特别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人民,抵制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腐朽思想。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为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2,
(1)直接经验是指个人亲自实践获得的知识,间接经验是指前人、他人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
(2)直接经验和间接知识的"
源"
流"
的关系。
从源泉上说,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都是人们亲自实践获得的。
间接经验虽然不自己亲自实践获得的,但它归根到底也是源于别人的实践。
人们通过实践获得的知识,对自己来说是直接经验,对他人来说则是间接经验。
(3)一个人的知识由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构成。
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每个人都不可能事事亲自实践,大量的知识是通过学习书本知识等间接经验获得的。
参加社会实践,有利于理解和运用书本知识;
学习书本知识,有利于在实践中获取新的知识。
我们既要认真学习书本知识,又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把参加社会实践和学习书本知识结合起来。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