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专业知识.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81642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6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观经济学专业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微观经济学专业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微观经济学专业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微观经济学专业知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微观经济学专业知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观经济学专业知识.doc

《微观经济学专业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专业知识.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观经济学专业知识.doc

名字解释

1、经济人:

既“经济人假设”,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假设。

经济人假设是指追求自身利益或效用的最大化,它是个体行为的基本动机。

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

2、生产可能性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

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用来说明和描述在一定的资源与技术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的产量组合曲线,它可以用来进行各种生产组合的选择。

(宏观)

3、消费者剩余:

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4、市场失灵:

对于非公共物品而言由于市场垄断和价格扭曲,或对于公共物品而言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原因,导致资源配置无效或低效,从而不能实现资源配置零机会成本的资源配置状态。

5、消费者均衡:

指消费者的效用达到最大并维持不变的一种状态。

它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

也可以说,它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这里的均衡指消费者实现最大效用时既不想再增加,也不想再减少任何商品的购买数量的这么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6、不对称性:

信息不对称性,市场上某些参与者拥有,但另一些参与者不拥有信息,或指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一些,另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一些。

7、帕累托最优:

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态变好而又使任何人的状态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8、帕累托改进:

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态变“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状态变坏,则认为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的变化是好的,这种以帕累托标准来衡量“好”的状态改变称为“帕累托改进”。

9、供求定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变动的同方向的变动。

10、不完全信息:

是指市场参与者不拥有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

新凯恩斯学派认为,不完全信息经济比完全信息经济更加具有现实性,市场均衡理论必须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予以修正。

信息不完全不仅是指那种绝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由于认识能力的限制,人们不可能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任何情况,而且是指“相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市场经济本身不能够生产出足够的信息并有效的配置它们。

10、生产者剩余:

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

简答题

1.均衡的含义,什么是均衡价格以及均衡价格的形成。

答:

在经济学中,均衡一般是指经济体系中变动着的各种力量处于平衡,因而变动的净趋向为零的状态。

在西方经济学中,均衡是一个被广泛运用的概念。

均衡的最一般意义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相对静止的状态。

  在微观经济分析中,市场均衡可以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局部均衡是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一般均衡就是对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市场的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一般均衡假设的各种商品的供求和价格都是相互影响的,一个市场的均衡只有在其他所有市场都达到均衡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2.垄断及其危害。

答:

垄断属于市场失灵的一种情况,或称卖者垄断、独卖、独占,一般指唯一的卖者在一个或多个市场,通过一个或多个阶段,面对竞争性的消费者;与买方垄断相反。

垄断者在市场上,能够随意调节价格或者产量。

垄断能够借由在法律上独享的特权、对供应来源的控制、或是企业间的联手或协力行为来达成。

产生垄断的原因有三个:

自然垄断:

生产成本是一个生产者比大量生产者更有效率。

这是最常见的垄断形式;资源垄断:

关键资源由一家企业拥有;行政性垄断:

政府给与一家企业排他性地生产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权利。

垄断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但垄断的出现会破坏竞争机制,造成资源配置缺乏效率,进而影响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技术革新和经营者组织效率,损害消费者利益或造成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失。

3.如何推导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画图)

答:

根据厂商理论,单个厂商对于产品的供给取决于厂商的利润最大化行为:

厂商会依照于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决定提供商品的数量。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由于每个厂商都是价格的接受者,所以就单个厂商而言,市场价格是既定的,从而厂商的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也是既定的,它们都等于市场价格P。

厂商的成本取决于生产的技术水平、厂商所使用的不同生产要素的数量以及这些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

在这些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厂商的成本是其所提供的产量的函数,并且短期平均成本、平均变动成本和边际成本呈现U型。

依照于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在既定的价格下,厂商在价格与边际成本的交点处选择提供商品数量。

当市场价格高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时,厂商的总收益大于成本,从而厂商获得超额利润;当市场价格等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时,厂商的边际收益恰好与边际成本在这一点相交,从而所决定的生产量使得厂商的总收益等于总成本,此时,厂商获得正常利润;当市场价格低于厂商的平均成本时,厂商处于亏损状态,其是否生产取决于市场价格是否高于厂商的平均变动成本,但厂商选择继续生产,它将按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提供产量。

由于在短期内,厂商已经支付了固定成本,所以,它生产将损失这一部分成本。

因此,只要提供的产出可以抵补可变成本的费用,那么,厂商继续生产就会比不生产损失要小。

可见,当市场价格高于厂商平均变动成本的最低点时,价格等于厂商的边际成本决定厂商的产量,此时厂商处于短期均衡,而低于这一点,厂商将关闭生产,供给量为0。

根据供给曲线的定义,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厂商的平均变动成本以上的边际成本曲线。

在这条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了厂商在既定的市场价格下对产量的利润最大化的选择。

由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作用,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是一条U型曲线,并且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位于边际成本递增的阶段上,所以,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一条向上倾斜的曲线。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可以用短期边际成本SMC曲线来表示,因为对完全竞争厂商来说,有P=MR,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可以写成P=MC(Q),厂商的SMC曲线准确地表现商品价格P和短期供应量之间的关系。

如图1(略),当市场价格分别为P1、P2、P3和P4时,厂商根据MR=SMC的原则,选择的最优产量顺次为Q1、Q2、Q3和Q4,并且当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应该用SMC曲线上大于和等于AVC曲线最低点的部分来表示,即用SMC曲线大于和等于停止营业点的部分来表示。

如图2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它表示了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同方向变化的关系,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表示厂商在每一个价格水平的供给量都是能够给他带来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的最优产量。

4.农产品弹性与农民收入的关系(可以谈一谈今年的谷贱伤农案例)

答:

一般认为,农产品是一种生活必需品,不会因为它的价格波动而使需求量有很大波动,也就是说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化不是很敏感。

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即Ed<1,需求曲线也比较陡峭。

当丰收时,农产品价格下跌,并不会使需求量同比例增加,从而使农民收入减少。

当粮价下跌时,对粮食的需求量会增加,但增加得不是很多。

在一定时期内,农产品的需求量是相对稳定的,又因农产品的需求曲线比较陡峭,即需求量随价格变动不是很灵敏,但需求曲线陡峭并不能说明农产品需求弹性一定小于1,如图1中,OD产量区域中的需求弹性就是大于1,而只有在DC产量区域中的需求弹性才是小于1,才会出现收入与产量相反的变化。

同时,获得最大收入的产量也是在D点,从这一点开始,产量不管是向左变动,还是向右边动,收入都是下降的。

当产量在D点左侧时,随着产量的增加,农产品价格是下降的,而此时农产品需求富有弹性,农民的收入是增加的。

而随着农民的收入增加,农民又自动地加速生产,则农产品需求量进入到D点右侧区域,即农产品需求缺乏弹性的区域,即农产品产量增加一个比例,价格却下降更大的比例,当进入此区域时,农产品产品的增加会使农民收益受损,就是我们所知道的“谷贱伤农”的情况。

如图2,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是缺乏弹性的,农产品的丰收使供给曲线S1向右侧S2的位置移动,农产品均衡价格由P1大幅度降低至P2,由于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均衡数量的增加幅度,最后致使农民总收入大量减少,总收入的减少量相当于图中矩形OP1AQ1和OP2BQ2的面积之差。

由上可见,“谷贱伤农”产生是建立在两个基本假设之上:

1、农产品的需求弹性是小于1的;2、农产品的需求曲线位置不变。

5.垄断企业产量和弹性的关系(画图)

答:

(1)需求价格弹性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自身价格变动的灵敏程度,是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间的比值,用E代表需求量价格弹性,Q代表需求量,P代表价格,则需求量价格弹性的基本计算公式为:

(2)在垄断市场下,市场的需求曲线就是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因此可以找出垄断厂商产量Q和需求弹性Ed之间关系:

假定线性的反需求函数为:

P=P(Q)①

式中,a,b为常数,且a、b>0。

由上式可得总收益函数和边际收益函数分别为:

TR(Q)=PQ=P(Q)*Q②

MR(Q)=dTR(Q)/Dq=P(1-1/Ed)③

垄断厂商可以操纵市场价格,且垄断厂商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必须遵循MR=MC的原则。

在短期内,垄断厂商无法改变固定要素投入量,垄断厂商是在既定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Q和价格P的调整,来实现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边际收益MR=P(1-1/Ed)

上式中TR=PQ是总收益

Ep是价格弹性,当Ed>1时,有MR>0。

此时,TR曲线斜率为正,表示厂商总收益TR随销售量Q的增加而增加;当Ed<1时,有MR<0。

此时,TR曲线斜率为负,表示厂商总收益TR随销售量Q的增加而减少;当Ed=1时,有MR=0。

此时,TR曲线斜率为0,表示厂商总收益TR达到极大值点。

以上看出,垄断厂商应选择Ed>1时的产量。

所以,垄断厂商的产量总是在需求曲线富有弹性的范围内。

6.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答:

外部性又称为外部影响,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

经济外部性是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

即社会成员从事经济活动时其成本与后果不完全由该行为人承担。

它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正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负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

外部性是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之一。

而对资源配置的方式,有市场和政府。

市场调配资源,主要是在产权明晰下价格机制的作用,而政府的配置资源方式,就是宏观调控。

①正外部性或外部经济,通常会使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水平低于社会所需要的最优水平。

②外部不经济,通常会使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水平高于社会所需要的水平,并给其他经济主体乃至整个社会带来巨大损失。

无论是外部经济还是外部不经济的存在,都表明资源没有实现最优配置,帕累托标准未能实现。

外部性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与产权不清晰有关,而对产权的明确界定,市场机制通常是无能为力的。

显然,市场机制在外部性面前失去了或部分失去了自己的作用,市场失灵就是难免的。

7.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画图)

答:

(1)平均产量和平均可变成本:

AP与AVC成反比,AP递减,AVC递增,当AP达最大时,AVC最小,AP曲线顶点对应AVC曲线最低点。

同时,MC曲线与AVC曲线相交于AVC曲线最低点;MP曲线与AP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