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尔协议Ⅲ主要内容及对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讲稿.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81170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巴塞尔协议Ⅲ主要内容及对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巴塞尔协议Ⅲ主要内容及对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巴塞尔协议Ⅲ主要内容及对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巴塞尔协议Ⅲ主要内容及对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讲稿.docx

《巴塞尔协议Ⅲ主要内容及对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塞尔协议Ⅲ主要内容及对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讲稿.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巴塞尔协议Ⅲ主要内容及对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讲稿.docx

一、资本充足率的影响

第一,短期内,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较高,满足巴塞尔协议规定的监管标准,受资本充足率提高的影响不大,并且由于我国利率管制,银行并不完全开放,表外创新业务并没有西方国家发达,受次货危机影响相对较小,经济处于稳步上升的态势,银行也能通过外部融资,获得实体经济提供的资本补充。

第二,长期内,随着中国版巴塞尔协议III的推出,更高的监管要求带来了银行业资本缺口的问题,必然要求银行增加资本,融资成本大幅上升。

我国银行业主要选择外源融资的方式,势必对资本市场产生较大的压力,并且我国的资本市场不如西方资本市场发达,从资本市场融资受到较多的制约,融资周期长,监管规则多。

为满足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商业银行应进行内源融资,扩大股本和留存收益的方式,节约融资成本,加强管理,更好的抵御风险。

长远看,银行业必须转变融资方式,由外源融资过渡到内源融资模式,一方面解决了银行自身核心资本不足的资金压力缺口,另一方面,增强了银行经营的自主性,不再受资本市场的制约。

第三,从资本结构构成看,我国银行一级资本中普通股占比较高,随着中国版巴塞尔协议III中对普通股的要求增多,普通股的地位更加突出。

普通股虽然吸收风险损失的能力较强,但具有成本高的特点,势必增加银行经营成本,而西方发达国家银行资本构成多样化,资本市场发达,融资渠道较多,不仅仅依靠单一的普通股融资,这必然造成我国银行业和国际银行业的差距,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二,、杠杆率指标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一是,短期内我国仍会继续以传统业务为主,利息收入仍然占银行利润的主要部分,这样必然产生较高的杠杆率,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较容易达到巴塞尔III的最低监管要求,杠杆率调控机制对于我国银行业的影响较小。

二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息差收入在利润中占比较大,所导致的较高杠杆率,对于调控我国银行风险所起的作用较小,未来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存贷利差的收入空间日益减少,银行已不能在依靠传统业务的发展,杠杆率就必然会下降;并且我国与西方国家银行经营模式不同,西方国家更多追求表外业务,以获得高额的利润回报,我国银行业为在全球金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然会积极由发展传统业务向表外创新业务过渡,大量创新的表外业务的发展,杠杆率必然降低,由此伴随而生的是银行的高风险。

由此,杠杆率的监管会激励银行业拓展表外业务,表外业务的发展为我国银行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我国银行监督管理机构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三是我国杠杆率指标对所有商业银行均是同质化标准,并未针对不同规模、不同风险大小的银行提出不同的监管标准。

在达到杠杆率最低监管标准的情况下,由于资产规模相同,为达到资本充足率标准,低风险的银行比高风险的银行需要补充更多的银行资本,这样必然导致银行不愿在经营低风险的业务,转而积极扩展高风险业务,追求高风险的表外业务,随着各大商业

银行的表外创新业务的发展,必然为我国银行业积累了大量系统性风险,因此可以考虑对我国不同规模和风险情况的商业银行,提出不同的杠杆率监管标准,既避免银行间的不公平竞争,也防范系统性风险在我国银行业爆发。

三、贷款撗失准备指标影响

一是我国商业银行已达到拨备覆盖率的监控标准,仅依靠拨备覆盖率的测算指标已不能满足对我国商业银行贷款的分析。

贷款拨备率的引入较好地弥补了拨备覆盖率的不足。

二是不良贷款率和贷款拨备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容易导致高贷款拨备率和高不良贷款率的同时出现,我国引入贷款拨备率的监管指标所起的监管作用就大为减小,并且容易诱导商业银行从事高风险的业务。

通过较高的不良贷款率实现较高的贷款拨备率,贷款拨备率既没有起到监管银行风险的作用,更没有缓解拨备率引发的顺周期效应。

三是为达到贷款拨备率的监管标准,商业银行往往会釆取缩小分母或放大分子的策略。

缩小分母即减少贷款额,这对我国以传统存贷业务为主的银行冲击较大,信贷投放额的减少,影响了企业的融资渠道,严重阻碍我国企业的发展,同时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放大分子的办法即为增加贷款减值准备,通过多提损失准备方式提高贷款拨备率,多提损失准备的方法对银行具有较大影响,它的计提会较大减少银行账面利润,对银行的持续经营产生影响。

对于上述问题的产生,我们应该考虑完善贷款拨备率指标的监管,首先监管当局合理化贷款分类,贷款拨备率就是在原来贷款分类不在有效的基础上提出,唯有监管者制定正确合理的贷款的分类标准,贷款拨备率才能起到对贷款的监测作用;其次,实行差别化待遇,差别化贷款拨备率标准和差别化贷款拨备率的过渡期,对不同的商业银行实行差别化贷款拨备率标准,以防有较高贷款拨备率的银行转而从事高风险业务,对不同商业银行采用不同的过渡期标准,资产质量好的银行实行较长过渡期,资产质量不好的银行敦促较早实行贷款拨备率,这样做可以避免资产质量较好的银行为尽快达到监管标准,由原来稳健的经营转而从事高风险的经营活动,也防止资产质量较差的商业银行利用贷款拨备率继续从事高风险业务。

四、流动性指标影响

次货危机爆发前,银行业并未对流动性风险过多关注,而是更多关注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等,金融危机的爆发暴露了银行流动性不足的问题,银行业才开始制定流动性监管机制,防范银行流动性问题。

我国监管当局沿用了国际银行业的流动性监管规范,采用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例两大指标进行监管。

两大比例指标的计算方法和最低监管要求也与国际监管标准保持了一致性。

我国监管当局还提出了新的流动新监管工具,包括监测工具、资金集中度、市场监测工具和监控工具。

由于数据限制,本文不对《巴塞尔协议III》中规定的流动性的两大指标进行测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