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教案Word格式.docx
《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教案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每个学生在书中的小地图上把自己的家乡所在省份画出来,然后贴上彩色纸。
2.说说你对家乡的了解。
3.用手中的笔在贴画的四周画上一些美丽的图案,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丽。
4.学生上台展示。
四、遐想:
二十年后的我。
一转眼,你长大成人了。
你会为家乡做点什么?
你对家乡会有一种怎样的感情?
五、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二课:
我的家乡风光好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4.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
鼓励学生为家乡做贡献。
教学重点:
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难点:
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1.《我的家乡》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
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3.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
图片、故事、歌曲等。
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图片,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思考:
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4.交流:
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
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二、演一演,猜一猜。
1.启发谈话:
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
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
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三.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
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3.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5.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
四.说一说,唱一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你了解为家乡做贡献的有哪些人吗?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
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3.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
五.活动:
我是小导游。
组织学生开展活动。
第三课:
家乡的四季变化
第一课时
1.通过观察、交流等多种途径,了解家乡气候的主要特征。
2.知道在不同的季节,人们的生产、生活不同。
教学准备
1.中国气候分布图一幅。
2.气象卫星云图。
教学活动及过程
活动一:
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
1.出示中国气候分布图,教师简单介绍我国的气候特征。
2.小结:
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季风气候显著。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4.小结:
夏季,我国除高原、高山外,南方和北方普遍高温。
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使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都能种植棉花、水稻、玉米等喜温作物。
在高温季节,农作物生长旺盛,需要大量水分。
而夏季又是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最多的季节。
这样的气候,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都十分有利。
5.请学生谈谈自己了解的一些气候和生产、生活的关系。
活动二:
我是小小气象员
1.课前一周请学生记录本地区的天气。
2.学生做小小气象员.介绍自己记录的某一天的天气。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天气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
生活经验来谈具体的例子。
天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在不同的季节,人们的生产、生活不同。
2.体会气候特征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关系。
教学准备
1.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
2.收集家乡四季变化的资料。
活动三:
介绍家乡的四季
l.课前学生收集自己家乡一年四季的平均气温。
2.结合前两次活动中学到的知识、自己收集的资料,说说自己家乡气候的特征。
3.小组交流:
家乡的四季。
4.在教材第12页上记录自己家乡一年四季有哪些主要特征。
5.展示记录结果,同学之间互相评议。
活动四:
小调查:
不同季节的生产生活
1.了解不同季节的生产活动。
先请学生观察教材第13页的四幅图,然后谈谈图上的内容,自己了解的农业生产活动;
学生充分发言后,教师进行补充讲解。
2.分小组讨论:
为什么不同的季节,人们的生产活动不同?
3.分别引导学生观察学生教材第13页上的四幅图画内容。
4.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图上的活动。
5.指导学生通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查找资料、询问大人等多种途径了解:
在自己的家乡,人们一年四季的生产、生活有哪些不同。
6.将调查结果填入教材第14页的表中,谈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明白四季的气候特征不同,人们的生产、生活也随之发生变化。
第四课:
家乡物产知多少
1.知道家乡的主要物产有哪些。
2.体会家乡物产与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的关系。
1.收集我国有名的物产的资料。
2.准备家乡名优特产实物。
3.布置名优特产展台。
教学活动及过程:
说说家乡的物产
1.让学生观察教材第15.第16页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这几个地方的物产,使学生明白,我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物产。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先将自己知道的家乡的物产列出来,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在组长的带领下,将各个同学列出的物产进行归类,最后总结出家乡的物产有哪些。
3.小组归纳统计后,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要求说出物产的名称、特色、用途等。
活动二:
家乡的物产
l.教师导入:
本节课我们将开展以调查为主要方式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调查的内容是自己家乡有哪些物产。
2.提问:
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方法进行调查?
小结:
可以去图书馆看书,可以上网,可以询问家长,可以去产地参观、访问等。
3.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组,指导学生制定调查计划,分类去调查。
4.调查后,将结果填入教材第17页的表格中。
5.各组派代表汇报调查结果。
小结:
1.体会家乡物产与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的关系。
2.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愿意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的情感。
教学过程
讨论会:
为什么自然环境不同,物产会不一样
1.教师:
通过前儿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不同的地方,物产不一样。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为什么自然环境不同,物产会不一样?
2.学生发言。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
地貌地形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气候特征不同,适合生物生长的条件就不同。
如平原地区,有广大的肥田沃土给我们以衣食之源;
山地,给我们生长了大量的森林,贮藏丰富的矿产等等。
3.辩论:
能不能把南方的香蕉拿到北方来栽种?
首先根据教材第17页中女孩提出的问题出示辩论题,正方:
能把南方的香蕉拿到北方来栽种。
反方:
不能把南方的香蕉拿到北方来栽种。
教师对优胜者给予鼓励。
第二单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第五课.民居与饮食
1.了解家乡民居的特点,探究房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学会画出家乡独具特色的民居。
2.了解家乡饮食的特点,实地品尝独具特色的家乡小吃,知道它的特点。
3.通过学习,探究家乡的民居、饮食与当地自然条件的关系,进一步了解家乡。
1.师生共同收集全国各地具有地域特点的传统民居的图片资料、声像资料等。
2.课前进行实地的参观和调查活动,了解家乡的传统民居和饮食方面的特点,并记录下来。
3.收集我国饮食文化方面的资料,调查各地饮食的不同特点。
4.品尝并归纳家乡风味小吃的特点,尝试学习制作某一种小吃。
教学活动及过程
活动一:
传统民居大聚会
1.
首先要求同学们将事先收集的有关祖国各地民居的图片资料拿出来,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2.教师与学生共同归纳总结,交流学习收获。
探究房子的秘密
1.将学生收集的各种家乡传统房子的资料汇集在一起,并将学生分为三个学习小组,分别进行探究学习活动。
2.举办“夸夸家乡的房子”汇报交流活动。
教师要注意相机引导和指点。
3.请学生自由以图画的形式,将本节课所收集的家乡住房展现出来。
天南地北话吃饭
1.教师导人:
同学们,你们都爱吃什么饭?
2.学生交流,教师提醒同学们注意倾听。
3.教师引导:
你们刚才听到同学们说到爱吃的饭时,是否发现了什么规律?
4.引导学生了解饮食的地域差异。
5.提出学习的重点内容:
今天我们来共同交流祖国各地不同的饮食习惯,请大家在阅读课本的基础上,说说各地饮食有什么不同?
6.学生阅读课本,联系收集的资料,在此基础上完成表格的填写。
7.师生交流,明确: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造就了人们饮食习惯的不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主要食品及其形成原因。
活动四:
风味小吃“品尝会”
1.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活动,从下列三种方式中任选一种,进行课前准备:
(1)每人准备一个卡片,收集整理一个地方名小吃的介绍资料。
(2)学会制作一种地方风味小吃,亲手制作一种家乡风味小吃带到学校来。
(3)在了解记录一种地方风味小吃制作方法的基础上,购买一种家乡的风味小吃带
到班级来。
2.“风味小吃品尝会”。
第六课家乡的方言
l.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方言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体味家乡人对方言的情感,明确方言与家乡人生活的关系。
2.通过将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了解说方言的利与弊,正确认识方言,学会正确应用普通话。
1.师生共同进行各地方言的了解调查活动,收集相关的方言资料。
2.学生收集家乡方言土语词汇,记录下来。
3.家乡地方戏曲或方言节目录音录像资料。
了解方言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明确利弊
1.教师播放用家乡方言表现的各种节目录像导人,引导学生观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交流谈话:
同学们,我们是哪里人?
是否喜欢家乡的方言?
谁会说自己家乡的方言?
大家说方言时有什么感受?
3.学生交流,体会家乡方言的特点。
4.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所知道的方言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方言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
5.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家乡人与方言的关系。
6.引导学生交流说方言在生活中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
7.师生共同归纳:
方言不利于广泛的交流,特别是在与外地人的交往中,很多时候可能会因为交流不便,耽误事情,甚至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辩论会:
方言与普通话哪个好
1.对比方言与普通话
2.小小辩论会
(1)辩论会将学生按照见解的不同分成小组,小组合作进行辩论。
分别阐明己方见
解。
(2)归纳明确:
普通话与方言都应该会说,针对不同场合、不同的人可以选择不同
的语言,既不妨碍交流,又保留家乡留在我们身上的烙印。
活动三:
了解其他地方的方言(课外)
l.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地方的方言,在班上交流。
2.将其与普通话对比,让自己学好普通话,说一口流利的标准的普通话。
第七课多彩的民间艺术
1.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地方戏剧、曲艺和各种民间文艺,学会欣赏这些民间艺术,在欣赏中感悟家乡人的心灵手巧。
2.在了解民间艺术的基础上,感悟其美妙和艺术性,培养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3.激发学生学习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热情,力争初步掌握一种民间艺术。
4.树立要为继承和发扬家乡的民间艺术做贡献的信念。
1.师生共同收集整理家乡地方戏剧、曲艺资料,教师将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2.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整理家乡地方戏剧、曲艺文字、图片资料,并学习其中一种,做好表演的准备。
3.师生收集家乡民间工艺的各种实物、图片、文字资料。
4.准备自己制作工艺品的材料。
欣赏民间戏剧、曲艺
课件播放各种民间戏剧、曲艺声像资料,引导学生欣赏,受到艺术熏陶。
2.学生将自己欣赏的感受谈出,感悟其魅力所在。
3.学生相互交流自己收集的各种民间戏剧、曲艺资料。
我来演一演
1.教师引导学生课余学习家乡民间戏曲。
2.师生共同创设“家乡民问戏曲会演”的场景,请学会各种家乡戏曲的学生进行表演。
3.向他人学习:
引导学生相互学演、学唱家乡戏曲。
(可延伸到课外。
家乡民间工艺展示会
1.师生共同布置教室:
将教室中间布置成一个大展示台。
2.师生一起将课前收集的各种家乡工艺品摆放其中。
3.教师应用多媒体播放家乡工艺声像资料课件,引导学生欣赏。
4.引导学生相互参观、品味、欣赏展示台上的工艺品实物。
5.全班交流:
(1)向全班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工艺品。
(2)邀请收集人介绍他最喜爱的一种工艺品。
(3)谈谈自己收集、欣赏、交流的感受。
6.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归纳总结:
通过展示活动,你了解了什么?
感悟到什么?
有什么体会?
第八课家乡的民俗探秘
1.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各种传统节日,婚丧嫁娶等民俗的形成、流失与演变情况。
2.列举家乡民间特色活动。
列举本地现实存在的陈规陋习,分析其对人们的不良影响。
3.了解迷信的骗人本质,认识迷信的危害性,从思想上、行动上相信科学,反对迷信,学会用科学战胜迷信。
l.师生共同收集各种民俗活动的声像、文字、图片资料。
2.准备模拟民俗活动的相关用具。
3.走访身边老人,查找相关资料,收集一些民俗的形成、发展、演变资料,并做好资料的整理记录。
4.观察记录身边的迷信活动。
走进丰富多彩的民俗
教师导人:
大家都喜欢过年,请说一说,你们为什么喜欢过年?
2.学生自由发言。
在学生回答的同时,师生共同归纳过春节的传统习俗,明确这些习俗是传统的习俗,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
3.学生自由发言。
谈一谈各种传统节日的不同习俗,体味这些习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探索民俗的秘密
1.教师引导学生针对家乡习俗质疑:
它们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要有这样的习俗?
激发学生探究习俗秘密的兴趣。
2.引导学生进行探秘活动。
教给学生制订探秘方案的方法:
A.确定探秘的目的;
B.寻找探秘的方式:
调查、询问他人,上网,查阅图书资料;
用科学战胜迷信
认清迷信的嘴脸
2.
揭开迷信的外衣
3.
4.
积极行动,反对迷信
教学反思:
第九课
他们是家乡人的骄傲
1.了解家乡的名人,知道他们的事迹,懂得在平凡的岗位上同样能够成就不平凡的业绩的道理。
2.学会小组合作、调查和访问的基本方法,并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将自己的感受用文字或其也方法表达出来。
3.喜欢家乡的优秀人物,并愿意以他们为榜样。
收集家乡名人的资料、照片、事迹。
准备一个采访本。
夸夸我的家乡人
1.阅读教材第49页资料,引出自己家乡的名人。
2.按照学生所收集到的人物,将同一个或同一类分成小组,先小组内交流课前收集到的资料,然后选派一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完毕,让学生将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或几个填在教材第50页的表格里,主要事迹可在进一步完善后粘贴或写在下方的空白处。
名人就在我们中间
课前安排学生在自己生活的周边寻访著名人物的事迹。
可以通过以下步骤:
1.成立访问小组。
2.确定寻访人,制定访问计划。
3.双方约定访问次数。
4.做好访问前的准备,小组分工。
5.进行访问。
6.整理访问材料。
7.进行交流。
我们是家乡未来的骄傲
可以写一篇小作文,也可以开一个座谈会。
谈谈自己将来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为家乡做贡献。
第三单元
发展中的家乡
第十课家乡的发展变化
1.了解家乡家庭生活、家乡环境、家乡人的观念的变化。
2.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特点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学习调查问题的方法,并能与大家交流调查结果,分享学习成果。
4.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和运用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5.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1.搜集新旧生活用品的实物或图片。
2.学生从长辈那里了解自己家庭生活情况的变化(从衣食住行几个方面来了解)。
3.学生能够调查家乡道路交通的变化情况(包括铁路、普通公路、高速公路、立交桥、公交线路等)。
介绍“我的家”
1.导言:
同学们,今天老师邀请大家到我的家里去做客,你们想去吗?
2.老师出示准备好的照片或者自拍的短片,给学生们介绍自己的家。
重点介绍自己家的住房结构,家庭陈设,家人的起居生活等,为后面学生的介绍做一个范例。
3.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图片,在小组内互相介绍自己的家庭生活情况。
4.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介绍。
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事情
同学们,我们现在的家庭生活多么美好,多么幸福,你知道你们家过去的生活情况吗?
让我们去问问爷爷奶奶吧?
2.指名学生讲述:
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生活。
大搜寻行动
1.组织学生从长辈那里了解过去的家庭生活是什么样,并做好寻访记录。
2.学生带着自己的调查结果进行集体汇报交流,家乡道路交通的发展变化情况。
争当小小导行员
1.教师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指定起始地点,请学生根据自己对本地交通现状的了解熟悉情况设计出行方案。
2.在活动中,鼓励学生设计出不同的出行方案,可以使用不同的交通工具,可以走不同的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现代四通八达的交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活动五:
小记者行动:
放眼看家乡
1.请学生们看看他的家乡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
在他家附近都有什么新的变化?
新建了哪些公园、绿地、购物场所、娱乐场所等?
请他记一记、画一画、拍一拍。
2.说一说,议一议:
(1)这些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
(2)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活动六:
放羊娃的故事
教师讲述教材第65页《放羊娃的故事》。
第十一课让家乡环境更美好
1.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
“为什么会这样”讨论会
1.老师带领学生阅读教材第67页插图及文字说明,使学生明白,我们周围有许多污染环境的现象存在,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
2.学生交流自己关于环境污染产生原因的观点。
3.自由组合:
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环境问题组成调查小组。
4.交流确定调查表的前三项内容。
5.指导学生,按照调查表的内容进行调查,并及时进行填写。
调查结果发布会
教师导入:
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对影响我们生活环境的问题做了详细的调查,下面我们就以发布会的形式进行交流吧!
2.各小组发布自己的调查结果。
3.学生谈自己的收获。
4.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
环保资料交流会
家乡的环保行动
我为家乡环保提建议(交流会)
1.交流会:
学生交流自己的好建议。
2.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并总结本次活动。
3.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好建议写在教材第73页空白处。
第十二课家乡的明天什么样
1.了解家乡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规划。
2.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畅想家乡美好未来,愿为家乡的发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激发起学生为祖国、为家乡的美好前景而奋发图强的光荣使命感。
4.培养学生根据需要搜集资料的能力。
1.搜集有关自己所在地区的未来发展规划和目前正在实施的规划情况和资料,可以是规划图。
2.为歌颂家乡、歌颂祖国的飞速发展变化排演小节目。
3.学生准备彩笔和纸张。
家乡的未来
1.教师为大家展示自己家乡的未来规划图或纪录片,并加以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