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行业展望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79044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保行业展望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环保行业展望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环保行业展望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环保行业展望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环保行业展望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保行业展望分析报告.docx

《环保行业展望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保行业展望分析报告.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保行业展望分析报告.docx

环保行业展望分析报告

 

2015年环保行业展望分析报告

 

2014年12月

一、行业新常态:

向长效监管+运营模式转变

1、环境承载能力或已到上限,环保治理将更加急迫

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中,提出“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的判断,并将其作为9个经济新常态之一,表明这一届政府在环境污染现状深刻的认知和环境治理的坚定决心。

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但后续经济发展又必然带来更高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我们认为环境治理在“十三五”,甚至更长时间内进一步加大力度:

1.依靠现有环保标准的逐步提升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提标改造市场快速启动,如污水提标改造、再生水市场,电厂超洁净排放等领域。

2.环境已经达到非大力治理不可的地步,环保“十三五”规划必然升级对环保的投资和规划。

3.环保并不局限于污染物的脱除,再生资源、循环经济、节能降耗将成为未来环保的重要内容。

4.此次会议提及加快“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等领域改革,PPP、第三方治理等模式的推广,有利于环保行业存量市场的激活和行业竞争格局的改良,利好于具备资金、品牌、技术等优势的行业龙头企业。

经历多年发展之后,我国多个领域环保设施安装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如电力脱硫、除尘等领域安装率已经超过90%,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2%以上。

然而,政府在环保建设、设施运行中干涉、参与过多,同时环保监管政策和执行等方面的不到位,导致环保设备、设施运行存在较多问题,特别是运动式执法、违法成本低等问题尤为严重。

2015年1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版环保法即将实施,与之前版本最大的改变在于大幅提高环境违法成本,并对包括地方政府、部门、企业等相关方的责任进行明确。

伴随新环保法的即将落地,环保各个细分领域的政策和法规都围绕其内容进行修改和完善,2014年以来,相关配套细则、排污权收费调整、设置环保法庭等政策不断出台,我们预计2014年12月到2015年上半年,仍有较多细分领域的政策和法规将相继出台或修改,环保领域将迎来政策持续出台期。

2、排污权、碳配额、环境税等政策或将逐步完善、出台

在新版环保法出台之后,我们预期排污权、碳交易、水权、环境税等相关政策将逐步完善、出台,长效监管机制有望随之建立完善。

上述交易市场的建立,最大的意义在于:

1.建立起严格、准确的监管制度,通过核定减排侧、资源使用侧的排放量来约束排放源的污染排放和资源使用情况。

摆脱原本靠设备安装率、处理率等指标推动环保投资的模式。

2.通过交易市场、特别是全国性的交易市场,将污染排放、水资源使用、能源使用的碳排放等形成合理的定价机制。

摆脱以往行政定价水平脱离市场实际价格的局面。

3.将环保、资源成本逐步纳入生产、生活的全过程,并最终形成环保成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合理定价。

解决目前环保、资源成本等生产要素定价不合理的局面。

(1)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

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始于2007年,当时天津、江苏等11个省市作为国家试点单位开始探索。

2014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又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试点地区2017年以前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基本建立。

(2)碳交易:

试点运营1年,筹建全国市场

碳交易是将二氧化碳排放权进行交易,以减少其排放总量的市场机制。

自2013年6月以来,我国已有深圳、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湖北、重庆等7个碳交易市场,国家发展改革委计划用3年左右建起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

截至2014年11月底,我国已经交易二氧化碳1436万吨,累计成交金额突破5亿元。

(3)水权试点启动,7省区参与

水权交易指水资源使用权的部分或全部转让,通常先由国家分配给各省市,各省市再细分至基层,用不完的指标可相互交易。

水利部7月发文推进7省市水权交易试点工作,试点内容包括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水权交易流转和开展水权制度建设,试点时间为2—3年,主要包含江河水及地下水。

环境税推进加速,有望在未来1-2年内落地。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推进环境保护费改税,随后政策不断吹风,环保部、国税总局等相关部门均表态将加速环保税相关事宜的推进。

根据财政部等相关部门人士表态,环境税有望在2015年内出台,环境税征收采用从量计征方式,计税依据为应税污染物排放量。

税率不低于现行排污费的收费标准。

税收征管有望采取环保部门配合税务机关征收的模式,即环保认定、税务征收的征管模式。

根据我们的测算,2013年以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等四项指标为主的全国排污费理论应征收总额达到575亿元;而2013年实际征收额仅为216亿元,仅达到理论应征收总额的不到40%。

环保税若顺利推进将有助于解决制约我国环保行业发展的两大问题:

投资资金不足和监管力度不足等问题。

对排污征税,通过控制税率的方式,可征集到足够额度的资金用于环保投资;同时以税收的模式,将有力的提升相关款项的征收效率和执法力度。

3、PPP模式、第三方治理将推广,行业向运营模式转变

PPP模式,继2014年5月推出80个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后,再次推出30个合计1800亿元的PPP示范项目,其中污水处理、供水、环境治理等项目合计达到15个,涉及碧水源、桑德、国中水务、首创等公司。

同时财政部一并公布了开展PPP合作的具体操作指南、项目实施要求等。

政策完善+资金扶持,环保PPP模式有望广泛推广。

环保行业BOT、TOT等模式开展较早,但其发展一直受制于政策、法制不完善,盈利能力较弱,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

此次公布的开展PPP合作的具体操作指南和实施要求等文件,将明确PPP模式的相关参与方的职责分工、风险分担、收益分配和保障等内容,为环保PPP模式的广泛推广奠定良好的政策环境。

PPP模式的推行对当地政府而言,可代替融资平台企业部分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职能,缓解政府基础设施投融资压力;对环保公司而言,则启动了各地相当庞大的存量环保资产。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指导意见》有望在2014年内出台,第三方治理是国务院特别强调要积极推进的模式,为缓解第三方治理的融资问题,发改委、财政部或将设立500亿国家环保基金,优先为第三方治理的排污企业和环保企业提供贷款,采用无息或低息方式,贷款期限适当延长。

综上所述,环保行业将逐步进入建立长效监管机制、运营模式为主的新发展阶段:

围绕新环保法为核心的一系列法规,将大幅提升排污者的违法成本(经济、法律责任),推动行业从投资驱动行业发展的模式转向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政府推动的PPP模式或第三方治理模式将引导行业由工程模式为主转向运营模式为主。

在环保标准不断提高、提标改造需求快速释放,叠加PPP模式推广、存量资产运营权出让的背景下,改造工程+运营需求将快速释放。

在长效监管+运营为主的新行业模式下,行业竞争会更加理性,更加看重资本、品牌、技术等实力,行业龙头竞争优势显著。

从参与首批PPP示范项目的公司来看,行业龙头公司占据主要位置。

二、检验成长,破区域/领域之“茧”、迎政策之“风”

环保企业上市大多依赖于在某一细分领域或特定区域的成功,在经历3-4年发展后,成长面临“茧”的瓶颈期;2013-14年间,越来越多环保公司突破原有业务领域,开始涉及更多业务领域,打造综合环保平台类公司。

2014年内涨幅居前的公司,也大多是业务有较大转型的公司。

我们认为经历了两年的领域\区域扩张,市场将从憧憬转型的预期转向检验成长阶段。

我们看好:

1.所在领域市场空间不断扩容、演绎从区域走向全国的再生资源行业,如秦岭水泥、格林美;2.受益于监管趋严,需求快速释放的工业治污领域,如东江环保等。

2.迎政策之“风”,巨量市场即将启动的清洁煤等细分领域。

我们统计发现,2014年1月1日到12月11日,环保板块跑赢沪深300指数的公司仅有13家,而上述13家公司在2014年内均有较大规模的领域/区域并购。

其中不乏类似神雾环保、凯迪电力、菲达环保等涉及更换大股东、整体上市等案例。

1、再生资源:

电废兑现高成长、汽车拆解前景诱人

商务部发布的《中国再生资源行业发展报告(2013)》显示,2013年全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10多万家,从业人员1800万人;八大品类的回收总量约为1.6亿吨,回收总值4817.1亿元。

我们预计伴随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相关政策的推动,该行业连同后续环节的总产值有望突破万亿。

2012年启动的废旧电器电子基金补贴模式确立,“四机一脑”最先建立起以补贴基金为主的盈利模式。

2013年,全国“四机一脑”回收总量达到1.16亿台,正规拆解量仅为3939万台,正规拆解率不足35%。

其中,彩电拆解率达到90%以上,而其他品类均不足10%,电冰箱、空调等拆解率不足5%。

我国“四机一脑”保有量超过21亿台,报废高峰即将来临。

截至2012年底,我国主要电子电器产品的社会保有量分别为:

电视机5.6亿台,电冰箱3.7亿台,洗衣机3.7亿台,空调器4.8亿台,家用电脑3.4亿台,合计21.2亿台。

2014年起这5类产品每年报废量超过1亿台,另外还有大量的手机、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电子产品报废淘汰,每年产生的电子垃圾总量超过700万吨。

我们预计到未来2-3年我国电子废弃物报废量将超过1.5亿台,对应回收拆解量将超过1亿台,较2013年不足4000万的拆解量增长1.4倍,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4%。

在以旧货回收为主要模式的格局下,具备回收渠道优势、处理牌照优势的企业最为受益。

第二批基金补贴目录有望扩容。

根据2013年12月发改委发布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调整重点(征求意见稿)》,纳入基金补贴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品种将大幅扩容,计划从目前的“四机一脑”5个品类扩展到6大类28个产品。

截至日前,发改委、环保部、工信部、财政部已经基本完成了第二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目录的制定工作,我们预计第二批目录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推出。

扩容后电废市场空间增长2倍。

我们测算了2013年补贴目录中新增产品的理论报废量:

铅酸蓄电池报废量为10370万台,手机报废量为9668万台,电话单机8450万台,吸油烟机928万台,打印机和复印机报废总量为815万台,家用电热水器423万台,监视器56万台,报废总量超过3亿台,较目前市场空间增长2倍以上。

2014年末中国汽车保有量达到1.47亿辆,预计到2020年保有量将突破2.2亿辆。

以注销率5%计算,我国汽车报废量将由2013年的187万辆增长至2020年的1100万辆,废旧汽车拆解市场8年增长5倍,年均复合增速超20%,发展空间巨大。

我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达到520多家,正规渠道回收率不到35%。

2010年7月国务院提出《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目前尚未正式发布。

随着环保问题的日益突出和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解决报废汽车及其零部件非法市场带来的安全和环境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我们认为《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管理条例》有望在未来一段时间正式发布,届时废旧汽车拆解与再制造产业必将迎来黄金发展机遇。

根据国家规划到2020年,我国废旧汽车资源综合利用率要达到95%以上,相关汽车拆解与再制造产业产值超过千亿。

近些年来,再生资源行业的巨大市场空间吸引着众多上市公司加速布局,如桑德环境、东江环保、格林美、天奇股份、秦岭水泥等。

我国以旧货经营、回收为主的回收模式下,建立广阔的废料回收渠道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建议关注具备回收渠道优势的行业龙头。

2、工业治污:

监管收紧的最受益子方向

工业领域的环保治理,包括工业污水、工业废气、工业危废、工业垃圾(污泥)等等。

2015年伴随新环保法的落地和相关配套细则的逐步出台,我们认为工业领域的环境治理是边际改变最大的环保细分领域,其最大的逻辑在于政府将节能减排作为推动传统工业升级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