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结构Word下载.docx
《议论文结构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议论文结构Word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种:
将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小到大、由个人到社会、由自然到人生、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或由一般到特殊)。
层间可用诸如“不仅……而且……”“……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同时又以此反映层次间递进的关系。
标题:
引论:
提出论点或论据
本论:
分论点一:
分论点+分析论证+小结
分论点二:
分论点+分析论证+小结(?
)
分论点三:
结论:
照应全文
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论述的范围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
在围绕中心论点分层展开论述时,层与层之间所论述的范围可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从而构成了递进关系。
如论证中心论点“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可从“做一个对家庭有责任心的人”、“做一个对集体有责任心的人”、“做一个对国家有责任心的人”三方面加以论证说理。
“家庭”、“集体”、“国家”论述范围由小到大,层层递进。
又如在论述提高人的素质时,可从要提高国民素质关键是要提高群体素质,要提高群体素质尤其要提高个人素质等方面加以论述,论述的范围由大到小,层层推进。
围绕中心,进行论证,论述的范围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符合从个别到一般或由一般到个别的认知规律。
2、减加所论述的内涵
减加所论述的内涵,指的是先减去中心论点的部分内涵,然后再逐层增加所减去的内涵,使之所论述对象的外延由大到小,内涵不断丰富,层与层之间构成递进关系。
如在论证“应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这一中心论点时,可先减去“崇高的共产主义”的内涵,用一个层次专门论述“一个人应该树立理想”。
一个人只有树立了理想,才有动力,才有追求。
可理想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人理想是追求物质财富,有的人理想是谋个好的职业,有的人理想是为改变落后边区的面貌出力流汗等等。
这些理想,在某种程度上说,都是正当的,但其中有高下之分。
接着就论述“一个人应该树立崇高的理想”。
因为人不能只为物质而活着,应该有精神追求,有了高尚的精神,人活得才有意义。
在诸多高尚的理想之中,“一个人应该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所决定的,也是至高无上的精神追求。
“理想”、“崇高的理想”、“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内涵不断丰富,段意层层推进。
3、相应变换所论述的内涵
相应变换所论述的内涵是指在分层论述时,在每个分论点的句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变换其中的个别词句,使变换了的词句的语意逐步加深,层与层之间形成了递进关系。
如在论证“只有经常反思,不断总结,才能进步,才能发展”的中心论点时,就可从“经常反思,具有自知自明,这是取得进步的前提”、“经常反思,敢于自我批评,这是取得进步的途径”、“经常反思,勇于改正错误,这是取得进步的关键”、“经常反思,始终追求真理,这是取得进步的源泉”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说理。
这四个分论点句式大体一致,其中变换了的“具有自知自明”、“敢于自我批评”、“勇于改正错误”、“始终追求真理”四个短语,语意层层深入;
“前提”“途径”“关键”“源泉”的语意也是逐层递进的。
例子1:
高考作文《要做老实人》一文,本论部分作者分了三个层次对中心论点加以论证.
第一层先说“做一个老实人,对自己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第二层再说“做一个老实人,对别人是一种莫大的尊重”
第三层最后说“做一个老实人,是对整个社会环境的莫大贡献”。
例文1:
感受诗意
我们有些人总是抱怨上苍:
赐给了陶渊明一个落英缤纷的世外桃源,却让自己每天穿梭于灰尘废气之中;
留给了郁达夫一个满眼诗意的秋,却让自己被砖瓦遮住了双眼;
送给李乐薇一座存在于世俗中却充满仙意的“空中楼阁”,却只给自己冰冷的墙壁……难道现实生活中真的已无诗意可言了吗?
不,其实我们也生活在一个到处洋溢着诗意的地方。
只是,要感受诗意,就必须擦亮你的眼睛,敞开你的心扉,用心去描绘诗意的天空。
要感受诗意,首先就得擦亮你的眼睛,去发现身边的无限诗意。
偏居一隅的凤凰古城,世代湘西人熟视无睹其简朴恬静,从边城走出的沈从文,却汲一管沱江绿,采一瓣山花红,信笔绘成一幅诗意盎然的边城风情画,将其鲜活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奇伟俊秀的张家界,也不知在山民眼中沉睡了多少年,一个香港摄影师却用他颇具穿透力的慧眼揭开了它的荒芜冷寂,一声声响亮的“咔嚓”声汇成一首动人的诗,震撼着世人的心灵。
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或许,发现它们需要具备一双双与文化、品位、素养息息相关的审美的慧眼,平常的我们似乎难以企及,但这又何妨?
清晨起来,看到窗外一只鸟儿飞过,扑落了树上的露珠;
上学的路上,看到路边树上绽开了一片新叶,微微颤动;
极目远眺,对面江心上一叶白帆在阳光下闪耀……睁大眼睛,你是不是看到了身边的无限诗意?
要感受诗意的生活,还要敞开你的心扉,好好享受生活中的诗意。
人生就像爬山,如果你一心只往上爬,只在乎山顶终极的目标,那这一路上,花草对你的簇拥就会被你看成障碍,鸟儿对你的歌唱就会被你当作干扰,这诗意的一切都会被你挡在门外。
其实,敞开胸怀,一杯苦茗也能品出片片诗情,口口诗意。
你看乌台诗案后的苏轼仍能以豁达的胸怀包容世间万物和种种不幸,一颗驿动的心渐趋于平静,于是有了“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悠闲和“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超然。
他正是放下了官场上的失意,才收获并真正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无限诗意。
所以,敞开你的胸怀,诗意就在你的指间。
要感受诗意,更需要用心描绘诗意的天空,创造出诗意的生活。
陶渊明,当“误落尘网中”,环绕其周围的阿谀之风、污浊之气遮挡了他“眄庭柯以怡颜”的明眸时,他便毅然突围彭泽,在南山脚、东篱下种下朵朵菊黄色的诗意,“晨兴理荒秽”理出了缕缕诗情,“带月荷锄归”也荷归了浓浓诗意。
他摆脱官场、回归田园之日,便是他用心开创、精心描绘诗意生活之时。
再如海伦·
凯勒,这个生活在无声无光更无诗意可言的世界里的伟大女性,却“聆听”到流过指间的细流的轻唱,用心“打量”着身边的红花绿草、蓝天白云……然后将爱撒入人们心中。
她开辟了自己诗意的天地,更用诗意装点了世界。
诗意,一种仿佛离你很远的感觉,但只要你肯发现,懂享受,乐创造,诗意就将永伴你左右,永驻你心中。
第二种:
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围绕中心论点回答三个问题:
①是什么,②为什么,③怎么办。
这种结构使文章更显深刻。
、
例文1、学贵善问
谈起学习,大多数人主张勤奋、刻苦、下苦工夫,这当然是对的,但也要讲究方法,这方法的一种就是“问”。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夫子把学和问相提并论,可见其重要性。
王充也说:
“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在学习中,我们应该边学边问,多想多问。
(是什么)
那么,问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问能解惑。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既然有了惑,那就要解,这就要问师长,问学友,知其所以然,惑就迎刃而解了。
若不问,惑终不解矣。
“发明大王”爱迪生小时候就是“问题大王”,一遇到不懂的地方,他就问。
正是由于好问,他才对许多人视而不见的各种各样奇怪现象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加以研究,开创了电业的先河。
所以,常问可使自己增长聪明才智。
其次,问能知新。
弗•培根说过:
“多问的人将多得。
”问有所得,就能获得新知。
司马迁为搜集“大禹治水”这一传说材料,亲自到尧穴、禹洞考察,遍访当地老人,详细地询问了传说的来龙去脉,积累了大量史书所没有记载的材料。
据此,他进行了勘误、增补,使这一传说十分翔实地记载下来。
如果司马迁不躬身下问,他就难以面壁修史。
我们在学习中也是如此,比如遇到一道数学题,百思不得其解,这时去问同学,问明了思路,于是可以举一反三,以后遇到同类的问题就会感到得心应手。
(为什么)
“问”是很重要的,但怎样才能“问”得好呢?
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说过:
“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
今人有学而无问,虽读万卷书,只是一条蠢汉尔……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三问。
问一人不得,不妨问数人,要使疑窦释然,精理迸露。
”他告诉我们:
遇到疑问,就要反复地请教别人,要问得透彻,问得深入。
我们常常犯这样的毛病:
问是问了,但浅尝辄止,没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忍劲。
问的时候又往往不善思考,问其然不问其所以然,这样问的效果当然不好。
不经思考,一味地向别人讨教,表面被吸收的却是寥寥无几,况且从他人那里搬来的知识不经消化是最容易被忘记的。
所以要先思后问,问后熟思。
要向别人请教,还存在一个态度问题,要“问”得好首先要谦虚,尊重别人,要看时间、场合、尽量不要影响别人的休息和工作,态度要诚恳。
记得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就介绍过他在向师长请教时的谦恭态度,对老师的教诲,他垂手聆听,遇上老师不悦时,他则“色愈恭,礼愈至。
”这里撇开封建伦理不谈,他的谦虚求教的态度就值得我们学习。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谁有知识,就向谁请教,不必去问他的身份、职务、地位。
孔子是个圣人,但他入太庙还“每事问”,问住持祭祀的人;
还向老郸问礼,向长弘求教音乐知识,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终于使他成为一个名垂千古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
(怎么办)
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和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在今天,我们更需要让在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这方法其中有一条就是要“多问”。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雕刻家正在一刀一刀的雕琢一块尚未完成的大理石,一个小男孩好奇地在一旁看着他。
雕像逐渐成型,头部、肩膀、手臂、身躯,接着头发、眼睛、鼻子、嘴巴……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出现在面前。
小男孩万分惊讶地问雕刻家:
“你怎么知道她藏在里面的呢?
”
雕刻家哈哈大笑,他告诉孩子:
“石头里原本什么也没有,只不过是我用刻刀把我心中的天使搬到这里来了。
请以“雕刻心中的天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标题自拟,文题自选(诗歌除外),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例文2、实现心中的理想
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天使。
何谓“天使”呢?
天使就是心中向往的东西,渴望实现的美好的东西,正如你的理想。
要实现心中的理想,必须用心地雕琢心中的天使,用你手上的雕刻刀,把天使雕刻出来,展现出来。
“天使”展现了微笑,理想之花绽放着光彩。
理想是你在黑暗中指路的明灯,理想是你在迷失方向时的指南针,理想还是你焦急干渴时沁人心脾的清泉,理想是我们人生重要的部分,而人生不断前进的动力是为了实现理想,为了雕琢心中的天使,使天使成型,使理想成型。
那要怎样才能实现心中的理想,雕琢心中的天使呢?
实现理想需要坚强的毅力和强大的意志。
刘翔,一个代表速度的名字,已经载入田径史册。
他从参加110栏比赛开始,就有着与世界短跑名将同台比赛的理想,同时他为实现理想而努力。
跨越一道道栏,战胜一个个障碍,他用毅力去雕琢心中的天使,实现心中的理想。
实现理想需要无畏的勇气和不懈的坚持。
撒切尔夫人,一个被誉为“铁娘子”的女人,她不畏惧政治场上的黑暗和腐败,凭着一个弱女子的勇气和坚持,终于入主英国唐宁街十号,实现了她当首相的理想,把心中的天使雕琢出来。
天使总是美好,但天使不容易展现出来。
要使天使成型和理想成真,不能缺少一颗认真的心。
居里夫人与她的丈夫,他们的事迹可谓是家喻户晓,为了提炼钋和镭元素,他们日日夜夜焚膏继晷地在实验室工作,忘记其他的事情,一心一意地做研究,终于提炼出那两个饱含汗水的元素,他们实现了理想,雕琢出心中的天使。
天使之美,犹如春天争芳斗艳的花儿,理想之美,犹如夏天郁郁葱葱的树儿。
为了雕琢心中的天使,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我们需要坚强的毅力,非凡的勇气和一颗专注的心,只有这样,天使才能成型,理想才能成为现实,才能看到天使的美丽和理想的光彩。
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天使。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
第三种结构:
针对某些不好的现象,分析其危害,挖掘其产生根源,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即“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的格式。
例文1:
拒绝同样需要勇气
面对困难,需要勇气。
攀登珠峰,需要勇气。
临阵打仗,需要勇气。
拒绝别人同样需要勇气。
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人与人之间总会有求于对方。
对于别人的请求,即使某些请求相当无理,但是,人们总是不敢直截了当地拒绝对方。
朋友的好意,你不应该拒绝。
为人民服务,你不应该拒绝,因为是你力所能及而且应该做的事情。
然而,当别人强迫你做违法犯罪的事时,你应该勇敢地拒绝。
当别人要求你做你不想做的事时,你也应该勇敢地拒绝。
当别人命令你做你做不到的事时,你同样应该勇敢地拒绝。
虽然,拒人于千里之外,于情于义,往往使人觉得你不近人情,但是,当涉及原则问题时,你可以义无反顾地拒绝。
这是需要勇气的。
那么,为什么人们会不敢拒绝对方的无理要求呢?
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害怕得罪朋友。
多年的交情,蒙蔽了许多人的双眼,进而为朋友而作出不法行为屡见不鲜。
其次,害怕留下骂名。
别人有求于你,而你却不帮助他,往往会被别人骂,小则在心里骂,更严重的有可能会当着你的面骂,还有的会在你背后骂。
最后,害怕别人报复。
社会上有些相当恶劣的人,他们会威胁你替他做事,否则就会让你不得好过,诸如此类。
这些都使得人们不敢拒绝对方的无理要求。
由此可见,拒绝同样是需要勇气的。
拒绝别人可以有许多方式。
你可以直截了当地拒绝,不讲任何道理,这是对于那些极度无理要求的拒绝。
你也可以间接地拒绝,跟他说道理,教育他,使他重归正途。
但你绝不能表面答应他,事后却不了了之,这是很麻烦的,因为他会再一次来请求你,到时你想推掉就更加难上加难了。
不过,不管你用哪种方式去拒绝别人,都是需要勇气的。
综上所述,拒绝同样需要勇气。
种种原因使得我们不敢拒绝,友情,唾骂,威胁等等,但我们更应懂得拒绝,要有拒绝的勇气。
【结构分析】开头提出论点,然后摆出人们不敢拒绝的现象,并针锋相对地提出应该勇于拒绝的观点,接着分析不敢拒绝的原因,再正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拒绝别人可以有许多方式”,最后加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