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练习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783172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政治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考研政治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考研政治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考研政治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考研政治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政治练习题.docx

《考研政治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政治练习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研政治练习题.docx

考研政治练习题

考研政治练习题(2070)答案见最后

单选题

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

A.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C.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D.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多选题

2、我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要求有()。

A.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

B.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

C.大限度增加社会财富

D.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简答题

3、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主要内涵及其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简答题

4、简述中共十五大的主题及贡献。

 

多选题

5、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因为

A.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B.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迫切需要

D.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发展农业和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客观需要

 

单选题

6、《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的一个基本方针是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正确处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C.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D.彻底消灭剥削制度,继续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

 

多选题

7、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要实现的转变有

A.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B.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C.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D.由主要依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向主要依靠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

 

单选题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九力就在于它是

A.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

B.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

C.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D.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单选题

9、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明确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

A.革命性和斗争性

B.先进性和革命性

C.阶级性和先进性

D.先进性和科学性

 

多选题

10、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A.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B.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C.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D.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单选题

11、下列关于“三个至上”的精神实质及其内在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党的事业本质上就是人民的事业,党的事业至上是党的党章决定的,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的根本保证

B.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宪法法律的最高价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目的

C.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必须树立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D.在实质上,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是高度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标志,共同反映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

 

多选题

12、“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最佳方式。

实行“一国两制”不会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

A.特别行政区虽享有高度自治权,但并不具有独立主权实体的性质

B.在两种制度中,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地位平等

C.特别行政区的资本主义制度在整个国家占主导地位

D.“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多选题

13、十年“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的灾难是巨大的,教训也是极其惨痛的。

概括起来主要有

A.认清国情是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

B.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

C.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多选题

1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A.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B.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

C.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D.反映了世界各同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多选题

15、中国旅游者出入境的义务包括()。

A.严格遵守公民道德规范

B.从指定口岸或对外开放的口岸出入境,出示出入境有效证件,填写出人境登记卡

C.接受“一关四检”及其他检查,遵守中国及前往国家的法律

D.维护国家利益,不得有危害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单选题

16、药品生产中的职业道德要求不包括

A.保证生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

B.质量第一,自觉遵守规范

C.保护环境,保护药品生产者的健康

D.规范包装,如实宣传

E.指导用药,做好药学服务

 

单选题

17、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是______。

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B.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C.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D.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

 

简答题

18、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多选题

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

A.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C.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简答题

20、薄一波指出,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始于毛,成于邓”。

试述毛泽东在领导全党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及其现实意义。

 

简答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的核心是“和为贵”。

与传统社会相比,当下社会的“不同”多起来了,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行为模式、不同的利益追求等等。

然而,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

和而不同,正是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

材料2

利益分配不公是危害社会和谐的最突出问题。

在国际上,拉美国家的现代化模式之所以受到质疑,就是因为GDP增长过程中伴随着巨大的贫富落差,由此导致人际对立对抗、社会动荡动乱。

“拉美陷阱”是一面镜子,我们应以此为鉴。

材料3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

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这表明,党和国家在继续坚持效率优先原则的同时,将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矛盾分析的方法

(2)选用问题

(1)中的某一方法,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3)结合材料2、3,运用所学知识说明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扩大的意义。

 

单选题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

A.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

B.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

C.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D.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简答题

23、(3)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这对我们今天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何现实的启示

 

多选题

24、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必须坚持

A.农业的基础地位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C.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D.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

 

单选题

25、《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提高()能力。

A.危机管理和控制局势

B.控制局势和抗风险

C.危机管理和抗风险

D.社会管理和抗风险

 

单选题

2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是()。

A.以民为本

B.社会稳定

C.诚实守信

D.公平正义

 

多选题

27、我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要求有()。

A.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

B.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

C.大限度增加社会财富

D.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多选题

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具体说来就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为现代化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可以使现代化建设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E.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为现代化事业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

 

单选题

29、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的提出,是我们党领导发展的理念和治国理念的升华。

A.福利社会

B.和谐社会

C.人文社会

D.美好蓝图

 

多选题

30、社会主义旅游职业道德的具体作用和遵纪守法、廉洁奉公旅游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中,都有()的内容。

A.严格执行政策法规

B.反对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C.推动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D.自觉遵守职业纪律

E.抵制消极影响

-----------------------------------------

1-答案:

A

[解析]做此题时考生要注意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是有直接联系的,基本目标是纲,基本政策是为实现基本目标而制订的。

这个题的备选BCD三项分别为实现经济、政治、文化三大基本目标的基本政策之内容,有些也很有干扰性,如C。

还要注意的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基本纲领的内容与基本路线易混淆,可参见《2006年政治理论辅导讲稿(汪云生等主编,当代世界出版社)》P410~413。

2-答案:

A,B,D

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

故本题答案为ABD。

3-答案:

(1)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主要内涵:

①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动力理论。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墓础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的运动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即它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矛盾双方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

这些不相适应而相矛盾的方面,不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完善,不断得到解决,这正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之所在,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②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

敌我矛盾是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矛盾,因而是对抗性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在劳动人民之间来说,是非对抗性的;在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来说,除了对抗性的一面,还有非对抗性的一面。

在我们国家里,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在一定条件下,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还有可能转化。

因此,必须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

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

因此,对前者要采用专政的方法,对后者要采用民主的方法。

③为什么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及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但阶级斗争没有完全结束),我国社会大量表现出来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

因此,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要造就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

正确处理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对于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坚持说服教育、讨论的方法;对于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的利益;对于人民群众和政府机关的矛盾,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努力克服官僚主义,也要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对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通过自由讨论和科学实践、艺术实践去解决;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下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对于民族之间的矛盾,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等等。

暂无解析

4-答案:

中共十五大的主题是: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大会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暂无解析

5-答案:

B,C,D

暂无解析

6-答案:

A

暂无解析

7-答案:

A,B,C

[解析]本题出自十七大报告。

8-答案:

A

暂无解析

9-答案:

C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其中“工人阶级”表明了政党的阶级性,“先锋队”表明了其先进性。

10-答案:

B,C,D

[解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应当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和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应当是社会管理体制和社会服务网络不断健全的社会.应当是稳定有序、安定团结、各种矛盾得到妥善处理的社会。

11-答案:

A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12-答案:

A,D

[解析]A项正确,特别行政区只是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域,不具有主权性质;B项错误,两种制度地位不是平等的,社会主义是主体;C项错误,资本主义制度从属于社会主义制度;D项正确。

13-答案:

A,B,C,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化大革命”给我们带来的教训。

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的灾难是巨大的,提供的教训也是极其惨痛的。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认清国情是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离不开对国情的深刻认识;二是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绝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三是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保证中国共产党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四是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五是必须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坚持以最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提高全党的战斗力,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党的作用。

本题正确答案是ABCD。

14-答案:

A,B,C

暂无解析

15-答案:

B,C,D

中国旅游者出入境的义务主要有:

中国公民出国旅游应申办有效证件及出境登记卡,并妥善保管护照等证件;在指定口岸或对外开放的口岸出入境,应向边检站出示中国护照或其他有效证件,填写出入境登记卡,接受“一关四检”(海关、边防检查、安全检查、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的检查及各种检查·遵守中国及前往国国家法律,不得有危害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所以选择BCD。

16-答案:

E

暂无解析

17-答案:

C

[解析]针对目前的新形势,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从体制机制创新、现代农业建设、农民收入增长、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保护生态环境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和任务。

18-答案: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我国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基础。

暂无解析

19-答案:

A,B,C,D

暂无解析

20-答案:

(1)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毛泽东在党内率先提出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率先示范,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作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文章,提出了许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观点。

暂无解析

21-答案:

(1)体现了坚持两分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等矛盾分析的方法。

暂无解析

22-答案:

A

暂无解析

23-答案: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

其中,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他在倡导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全面把握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阐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性质不同的阶段,取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又不失时机地提出以苏为鉴,进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他和党中央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并取得了重要理论成果。

暂无解析

24-答案:

A,B,C,D

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必须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

25-答案:

C

暂无解析

26-答案:

A

[解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而关键在于“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

故选A。

27-答案:

A,B,D

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

故本题答案为ABD。

28-答案:

A,B,C,D,E

暂无解析

29-答案:

B

[解析]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领导发展的理念和治国理念的升华。

30-答案:

A,B,D

暂无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