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的施工测量方案设计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772451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0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的施工测量方案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工程的施工测量方案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工程的施工测量方案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工程的施工测量方案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工程的施工测量方案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的施工测量方案设计文档格式.docx

《工程的施工测量方案设计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的施工测量方案设计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的施工测量方案设计文档格式.docx

明确一切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

2)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细部轴线的定位放线。

3)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依据的正确性,坚持“现场测量放线”与“业测量计算”工作步步校核的工作方法。

4)测法要科学、简捷,仪器选用要恰当,使用要精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时、省工、省费用。

5)定位工作必须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验的工作制度。

6)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四、测量准备

4.1场地准备

现场地势基本平坦,满足导线点及控制点相互之间通视,保证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4.2仪器准备

根据本工程的规模、质量要求、施工进度确定所用的测量仪器,所有测量仪器必须经专业法定检测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使用时应严格遵照工程测量规(GB50026-2007)要求操作、保管及维护,并建立测量设备台帐。

测量仪器设备一览表

序号

测量仪器

单位

数量

1

全站仪(KTS-442LL)

2

水准仪(DZS2)

5

3

经纬仪(TDJ2E)

4

垂准仪(DZJ-300A)

4.3技术准备

1)测量人员必须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学习测量规,充分掌握轴线尺寸、标高和现场条件,对设计图纸的有关尺寸及测设数据应仔细校对,必要时将图纸上主要尺寸摘抄于施测记录本上,以便随时查找使用。

2)测量人员施测前必须到现场踏勘,全面了解现场情况,复核测量控制点及水准点,保证测设工作的正常进行。

4.4施测准备

本项目部成立测量小组,根据测绘院给定的坐标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施测,并按规定程序检查验收,对施测组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图纸交底及方案交底,明确分工,所有施测的工作进度逐日安排,根据项目的总体进度计划进行安排。

五、主要施工测量方法

5.1平面控制

5.1.1建筑物平面控制

首先对测绘院提供的坐标点进行尺寸校核,然后根据总平面图坐标,对建筑物的轴线角点平面控制放样,现场平面控制点见下表:

点号

纵坐标(X)

横坐标(Y)

位置

K1

268422.062

125171.810

现场仓库南侧

K2

268265.927

125479.351

现场围墙东南角

K3

268253.340

125166.719

现场围墙西南角

K4

268498.744

125273.184

1#塔吊基础

K5

268503.322

125349.004

2#塔吊基础

K6

268508.535

125426.050

3#塔吊基础

具体位置详见施工现场测控网络平面布置图。

5.1.2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应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布设平面控制网形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施工图和测量成果,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尽量组成四周平行于建筑物的闭合图形,以便闭合校核。

由于本工程现场整个基坑采取大开挖,场地比较狭小,所以布设的控制点或控制线要求通视良好,标记醒目,便于保护,施工方便。

5.2建筑物的控制测量及放线

5.2.1±

0.000以下地下结构的放线

地下结构施工平面控制采用外控法,首先对场区平面控制点进行复核。

经核对无误后,依据施工图及控制点进行施工主要轴线的测设,在楼座角点位置设置轴线控制桩,作为地下室施工阶段平面放线的依据。

5.2.2±

0.000以上楼层平面放线

±

0.000以上楼层平面放线控制采用控法。

测设过程如下:

1)混凝土浇筑砼后,在首层楼板上相应控制点的位置用墨斗弹出十字交叉线。

2)利用全站仪对原有地面控制点进行校核,并把控制主轴线投测到首层平面上,然后对各轴线组成的方格网进行角度、距离测量,边角的各项精度指标如下表所示:

等级

测角中误差(")

边长相对中误差

三级

±

20

1/10000

3)在±

0.000以上各楼层施工的过程中,要预先在控点区上方相应位置预留一个150mm×

150mm的倒梯形孔洞(激光洞),用于控点的竖向传递。

4)首层各控点的4m2围严禁堆放各种材料和杂物,激光孔洞严禁堵塞,以保证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直至结构封顶。

5.3高程控制测量

5.3.1水准点的引测

高程控制点根据甲方提供的BM1点,采用环线闭合的方法,将外侧水准点引测至场,向建筑物四周围墙上引测固定高程控制点。

5.3.2±

0.000以下高程的控制

随着挖土的逐步深入,从现场高程控制点向基槽引测标高,按三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将施测控制点作在沉降稳定后的塔吊基础节上。

基础前期施工和结构施工以此为控制依据。

基槽标高要定期检查及时修正。

地下结构完成后,将标高抄测到首层结构墙柱上(即建筑1米线),并且经常与现场水准点进行复核。

5.3.3±

0.000以上高程控制

根据现场高程控制点,向首层引测建筑1米控制点,不少于三个点。

标高竖向引测从结构外墙用钢尺往上传递,并用水准仪检查标高控制点是否在同一个平面上,若不超过±

3mm,取其平均值作为结果,若超过±

3mm,则重新传递。

5.4控制点和水准点的校核

5.4.1校核控制点

核算测量报告中各施工点坐标(Y,X)于其边长(D),右夹角(β)是否对应。

使用坐标反算法。

公式:

  边长D

方位角φ

右夹角βi=(上一边的方位角φi-1.i)-(下一边的方位角φij)+180°

从反算结果得:

各施工点坐标(X,Y)与其边长(D),右夹角(β)对应。

误差控制:

轴线控制网的误差指标

等级

测角中误差<

″>

边长相对中误差

二级

12

1/15000

5.4.2现场校测施工点坐标

各点相互通视,用测距仪实测各边边长,用经纬仪测各点的右夹角,取实测值与理论计算的数值做比较,将误差控制在规允许围以。

5.4.3校测水准点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水准点,由其中一点出发,沿着另外一点依次测量,最后又回到起点,实测中尽量做到前后视线等长,以保证精度。

六、分部工程的测量放线

6.1基础测量放线

6.1.1定位放线

建筑物的定位放线是确定建筑物平面位置和开挖基坑的关键环节。

施测中必须保证精度,杜绝错误,认真熟悉建筑图和结构图。

根据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考虑桩位的长期稳定的保留,对每栋建筑物测设十字形主轴线,作为定位放线的依据。

由建筑总平面图、桩位总平面图提供的设计坐标计算十字形控制线的交叉点坐标。

用角度交汇法确定每栋建筑物十字形主轴线交叉点的位置,经纬仪设在该位置。

用后方交汇法测出交叉点的现场实际坐标,与设计坐标比较。

在现场对初步测定的点位进行归化改正,即经纬仪设在初步测定的交叉点上。

用极坐标法测出设计坐标位置。

为检查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把仪器设于这个经过归化的坐标点,对其两个施工坐标点进行观测。

测出的夹角与理论的夹角的误差在规的要求围,即满足要求。

角度交汇法:

已知条件:

A、B、C坐标及要求P坐标,计算出现场测设数据β1、γ1、β2、γ2角值。

然后将经纬仪分别安置在A、B、C三个坐标点,测设β1、γ1、β2、γ2各角,方向线AP、BP、CP交点即为所求P点。

当误差三角形的边长不超过精度要求围,取三角形重心作为P点的点位。

角度交汇法示意图

后方交汇法

公式:

A=(XB-XA)+(YB-YA)ctgα

△Y=-k△x

B=(YB-YA)-(XB-XA)ctgα

C=(XB-XC)-(YB-YC)ctgβ

D=(YB-YC)-(XB-XC)ctgβ

在控制轴线测量工作完成后,再引测两个控制点(k1、k2),求出其坐标值,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复核认可无误后,做好标志加以保护,以便在万一原始控制点破坏的情况下,轴线的复核。

6.1.2基础放线

垫层混凝土浇筑后,根据轴线控制网将轴线投测到垫层面上,在垫层上弹出基础构件边线,作为砖砌胎模的依据。

砖砌胎模距基础构件外皮线20mm,用于抹灰层、防水层施工。

基础部分电梯井、集水坑,根据其与主控线关系确定其长短边方向的中心线对称放样,以便复核。

6.1.3标高控制

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

在向基坑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引测所需的标高。

2)标高的施测:

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对每层所需的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测设,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

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偏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

3)根据标高线分别控制垫层标高和混凝土底板标高,墙、柱模板支好检查无误后,用水准仪在模板上定出墙、柱标高线。

拆模后,抄测结构1米线控制顶板高度,在此基础上,用钢尺作为传递标高的工具。

6.2主体结构测量放线

6.2.1楼层主控轴线传递控制

在首层平面复测校核楼层施工主控轴线,并按照施工流水段划分要求细分二级控制点。

在首层平面施工时留置二级控制线交叉控点,。

以后所有上层结构板均在同一位置预留150×

150mm的倒梯形洞口,作为依次向上传递轴线的窗口,采用激光垂准仪向作业面投测。

6.2.2楼层标高传递控制

1)主体上部结构施工时采用钢尺直接丈量垂直高度传递高程。

首层施工完后,应在结构的外墙面抄测+50cm交圈水平线,在该水平线上方便于向上挂尺的地方,沿建筑物的四周均匀布置四个点,做出明显标记,作为向上传递基准点,这四点必须上下通视,结构无突出点为宜。

以这几个基准点向上拉尺到施工面上以确定各楼层施工标高。

在施工面上首先应闭合检查四点标高的误差,当相对标高差小于3mm时,取其平均值作为该层标高的后视读数,并抄测该层+50cm水平标高线。

3)由于钢尺长度有限,因此向上传递高程时采取接力传递的方法,传递时应在钢尺的下方悬挂配重(要求轻重适宜)以保持钢尺的垂直。

4)每层标高允许误差3mm,施工时严格按照规要求控制,尽量减少误差。

6.3装修测量放线

根据结构墙柱检查线或轴线控制线放出二次结构线,检查各层轴线的竖向投影情况,进行门窗工程的安装。

标高依据结构墙体上的建筑1米线。

1)在结构施工测量中,按装修工程的要求将所需要的控制点、线及时弹在墙、柱、板上,作为装修施工的控制依据。

2)地面:

结构施工期间在四周墙身与柱上弹出1m水平线,作为面层施工高程控制线。

3)墙面:

结构施工中,在墙体两侧弹出墙体控制线和建筑标高1米控制线,根据墙边控制线进行面层施工。

4)电梯安装:

在结构施工中,从电梯井底层开始,以结构施工控制线为准,及时量测电梯井净空尺寸并测设电梯井中心控制线。

5)楼梯:

根据上、下层弹在墙面上的1m线,按踏步数量均匀分布作为楼梯施工控制线。

6.4测量注意事项

1)仪器限差符合同级别仪器限差要求。

2)钢尺量距时,对悬空和倾斜测量应在满足限差要求的情况下考虑垂曲和倾斜改正。

3)标高抄测时,采取独立施测二次法,其限差为±

3mm,所有抄测应以水准点为后视。

6.5细部放样的要求

1)用于细部测量的控制点必须经过复核。

2)细部测量坚持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

3)方向控制尽量使用距离较长的点。

4)所有结构控制线必须清楚明确。

七、质量标准

1)工程定位精度:

平面位置

2cm

高程

2)结构限差要求

项目

允许误差

外廓主轴线长度

L≤30m

5mm

30m<L≤60m

10mm

60m<L≤90m

15mm

90m<L

20mm

细部轴线

2mm

墙、柱、梁边线

3mm

门、窗、洞口线

层高

3)建筑物轴线竖向投测误差和标高竖向传递误差:

建筑物高度

轴线竖向投测误差

标高竖向传递误差

每层

H≤30m

30<H≤60m

八、施工管理措施

8.1质量保证措施

1)为保证测量工作的精度,应绘制放样简图,以便现场放样。

2)对仪器及其他用具定时进行检验,以避免仪器误差造成的施工放样误差。

测量工作是一个极为繁忙的工作,任务大、精度高,因此必须按《工程测量规》要求,对测量仪器、量具按规定周期进行检定,在周期的经纬仪与水准仪的主要轴线关系还应每2~3个月进行定期校验。

此外,还应做好测量辅助工具的配备与校验工作。

3)每次测角都应精确对中,误差±

0.5mm,并采用正倒镜取中数。

4)高程传递水准仪应尽量架设在两点的中间,消除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轴的误差。

5)使用仪器时在下观测应用雨伞遮盖,防止气泡偏离造成误差,雨天施测要有防雨措施。

6)每个测角、丈量、测水准点都应施测两遍以上,以便校准。

7)每次均应作为原始记录登记,以便能及时查找。

8.2安全保证措施

1)轴线投测到边轴时,应将轴线偏离边轴1米以外,防止高空坠落,保证人员及仪器安全。

2)每次架设仪器,螺旋松紧适度,防止仪器脱落下滑。

3)较长距离搬运,应将仪器装箱后再进行重新架设。

4)轴线引测预留洞口150χ150mm预留后,除引测时均要用木板盖严密,以防落物打击伤人或踩空,并设安全警示牌。

5)向上引测时不要从洞口向下望,以防落物打中。

6)外控引测投点时要注意临边防护、脚手架支撑是否安全可靠。

7)遵守现场安全施工规程。

九、施工验线制度及资料整理

9.1施工验线程序

1)工程定位、测量工作完成后,由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参加验线,以确保验线工作的正确性。

2)楼层验线由质检员及专职验线员复验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抽查复验。

对各层放样轴线间距离等采用钢尺复核,达到准确无误。

3)外业记录采用统一格式,装订成册,回到业及时整理并填写有关表格,并由不同人员将原始记录及有关表格进行复核,对于特殊测量要有技术总结和相关说明。

9.2资料整理

资料严格按照《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的要求填制,所有测量资料统一编号,按施工测量放线部位及验线时间分别保管成册,做到分类保管、部位清楚、资料齐全,原始资料妥善保留。

十、仪器管理使用制度和仪器保养

10.1仪器管理措施

1)所有仪器设备都应有检定合格证,并按周期检测。

以避免仪器误差造成的施工放样误差。

2)每次测角都应精确对中,误差±

高程传递水准仪应尽量架设在两点的中间,消除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轴的误差。

3)在强烈下使用仪器观测时应用雨伞遮盖,防止气泡偏离造成误差,雨天施测要有防雨措施。

4)每个测角、丈量、测水准点都应施测两遍以上,以便校准。

每次均应作为原始记录登记,以便能及时查找。

5)轴线引测预留洞口150χ150mm预留后,除引测时均要用木板盖严密,以防落物打击伤人或踩空,并设安全警示牌。

安全技术措施轴线投测到边轴时,应将轴线偏离边轴1米以外,防止高空坠落,保证人员及仪器安全。

6)每次架设仪器,螺旋松紧适度,防止仪器脱落下滑。

较长距离搬运,应将仪器装箱后再进行重新架设。

外控引测投点时要注意临边防护、脚手架支撑是否安全可靠。

10.2仪器的保养措施

1)仪器实行专人负责制,建立仪器管理台帐,由专人保管、填写。

仪器必须置于专业仪器柜,仪器柜必须干燥、无尘土。

仪器使用完毕后,必须进行擦拭。

仪器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手提或怀抱等,禁止置于有振动的车上。

2)所有仪器必须每年鉴定一次,并经常进行自检。

仪器现场使用时,司仪人员不得离开仪器。

使用过程中防爆晒、防雨淋,正确使用仪器,严格按照仪器的操作规程使用。

水准尺不得躺放,三角架水准尺不得做工具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