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备考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766796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41.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态心理学备考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变态心理学备考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变态心理学备考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变态心理学备考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变态心理学备考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变态心理学备考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变态心理学备考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态心理学备考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变态心理学备考笔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变态心理学在中国的历史

1.变态心理学在国外的历史

早期的解释

埃及、早期的希伯莱人和希腊人的观点

Hippocrates(希波克拉底)的观点

Galen(盖伦)的观点

中世纪的情况

巫术(witchcraft)

对于“女巫”的迫害

医学、生物学的解释

德国精神病学家EmilKraepelin(克雷丕林,1855-1926)的工作

其他人的观点和工作

心理学的解释

催眠术(hypnotism)的发展与争论

心理分析

行为治疗与认知治疗

治疗

“驱魔”(exorism)

冒险式治疗(heroicmedicine)

其他治疗

医学的治疗

对于精神病人的管理

囚禁

收容

解放精神病人的运动

心理卫生运动

2.变态心理学在中国的历史

超自然的解释

中医的解释与医学的治疗

中医中的心理治疗思想

诊断和评估方法

观察法

会谈法

心理测验

研究方法

个案研究法

实验研究法

调查性研究

第二章有关心理异常的理论模型

(Thetheoreticalmodelsofabnormalpsychology)

有关心理异常的理论模型

一.生物学模型二.心理学模型

一.生物学模型:

遗传的影响

中枢神经系统

外周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对生物学模型的评价

1.遗传的影响:

基因遗传不仅影响人的身体特点,也影响行为。

由许多基因交互作用控制的,同时也受躯体化学因素以及经验的影响。

2.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包括大脑和脊髓

大脑的结构

中枢神经系统基本功能是储存和传递信息

当中枢神经系统出现问题时,可能引起行为、人格的巨大改变

神经递质:

传递冲动

对心理病理过程起着重要作用的神经递质:

乙酰胆碱、多巴胺、内啡肽、GABA(r-氨基丁酸)、去甲肾上腺素、五羟色胺等

3.外周神经系统:

外周神经系统是一组神经纤维将指令从中枢神经系统传到躯体其它部位

外周神经系统包括:

躯体神经系统

植物神经系统

4.内分泌系统:

指挥中心:

下丘脑。

产物:

激素,通过内分泌腺释放入血液

影响:

性功能、食欲、睡眠、生长和发育、能量的利用、情感的反应

激素可能与某些特定的心理障碍有关

5.对于生物学模型的评价:

对于病因的解释

遗传、神经生化、内分泌、神经系统等

诊断系统

治疗方法

医学治疗方法、药物

二.心理学模型:

(一)心理动力学模型

(二)认知行为模型

(三)人本主义模型

(四)社会和人际间关系的观点

(一)心理动力学模型:

S.Freud的观点:

意识、前意识、无意识

人格构成:

本我-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遵循至善原则

焦虑与心理防御机制

性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

1.病因

心理发展的固着、退行

症状是内心两种势力斗争达到妥协的结果

无意识中欲望以症状形式表现出来。

2.治疗

自由联想、释梦、解释等

3.新弗洛伊德流派

强调自我

强调客体关系

修正了心理发育的关键期

4.对心理动力学的评价

首次运用心理学原理解释异常现象

其理论、概念、方法等至今仍具有影响力

心理动力学理论的局限

(二).认知行为模型:

行为治疗理论观点认知治疗理论观点

1.行为治疗理论观点:

经典的条件作用(Classicalconditioning)原理

操作性条件作用(Operantconditioning)原理

模仿学习(Modeling)原理

.病因:

行为异常是通过条件反射、模仿学习、错误强化等习得的

.治疗:

行为治疗-学习新的行为方式,消退旧的行为方式,建立新的适宜反应

方法

各种行为治疗方法

对行为治疗理论的评价

实验室研究、客观性

行为治疗理论的局限

2.认知治疗理论观点:

情绪、行为是受认知影响的

认知的歪曲、非理性信念是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病因:

歪曲的认知、不良思维方式、错误认知图式

治疗方法:

认知重建、认知行为矫正等

对认知治疗理论的评价:

目前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认知治疗理论的局限

(三)人本主义模型:

人本学派强调成长和自我实现,而不是治愈疾病或缓解症状

个体具有的指向健康和个人成长的自然倾向受到了阻碍或歪曲,无法发挥作为人所具有潜能

治疗:

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使个体朝着具有社会建设性和个人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

对人本主义治疗观点的评价

强调人类具有对自己负完全责任的能力,以全新的角度来理解异常行为

人本主义观点的局限

(四)社会和人际间关系的观点:

病因:

生活变动、都市化、环境因素、人际交往等影响或问题

改变:

预防上述有害因素或对其进行干预

对于社会和人际关系的观点的评价:

这个方面一直没有得到与心理或生物影响一样的重视,但研究已开始证明社会影响是强大和深远的

第三章: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

(一)概述

(二)临床症状

(三)主要类型

(四)病因

(五)治疗

(一).概述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疾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尚好,有的病人在疾病过程中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自然病程多迁延。

发病率与患病率

发病率:

0.07-0.52‰,平均:

0.24‰

患病率:

0.9-17.4‰,平均:

5.8‰(WHO报告)

我国:

1993年在7个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

时点患病率:

5.31‰终生患病率:

6.55‰

发病年龄多在青壮年

女性多于男性(1.6:

1

(二)临床症状:

特征性症状

⏹阳性症状:

妄想、幻觉、言语紊乱等

⏹阴性症状:

情感平淡、言语贫乏、意志减退等

自知力障碍、社会功能受损

病期:

CCMD-3:

1个月

DSM-Ⅳ:

6个月

临床症状

1.思维障碍

2.感知觉障碍

3.情感障碍

4.紧张症

5.自知力障碍

1.思维障碍

妄想:

关系(牵联观念)、被害、影响、嫉妒、钟情、夸大妄想等

联想障碍:

思维散漫、思维破裂等

逻辑障碍:

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等

幻觉:

⏹幻听(肯定的、否定的、命令性的)

⏹幻视

⏹幻嗅

⏹幻触

3.情感障碍

情感平淡

情感倒错

表情倒错

4.紧张症

木僵

违拗症

刻板症

(三)主要类型

1.偏执型(paranoidschizophrenia)

2.紧张型(catatonicschizophrenia)

3.青春型(hebephrenicschizophrenia)

4.其它

1.偏执型(paranoidschizophrenia)又称妄想型

幻听、幻视

被害、影响、嫉妒、钟情、夸大妄想

其他思维障碍:

联想障碍、逻辑障碍

自知力障碍等

2.紧张型(catatonicschizophrenia)

紧张性木僵

⏹情感淡漠

⏹言语动作减少

⏹严重时出现蜡样屈曲

紧张性兴奋

⏹兴奋激动

⏹行动暴烈

自知力障碍等

3.青春型(hebephrenicschizophrenia)又称紊乱型

幻觉、妄想

作态

4.其他

CCMD-3:

单纯型(simpleschizophrenia)

精神分裂症样障碍:

病程不足1月(CCMD-3)或6月(DSM-IV)

其他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四)病因

生物学因素

社会心理学因素

社会学习理论

心理动力学理论

遗传

同卵双生子的共患率为48%,异卵双生子的共患率为17%

家庭研究:

一般人群患病率(1%),精神分裂症的家属的患病率要高得多,其子女为13%,孙子女为6%(Sarason,1999)

多巴胺活动过量

多巴胺假说:

精神分裂症是多巴胺在某些突触部位的过量活动造成的,或是数量增多,或是突触后多巴胺受体过多,或是多巴胺受体变得过度敏感。

抗多巴胺药物只对精神分裂症的部分症状(主要是阳性症状)有效

社会心理学的解释

早期创伤

家庭问题

严重的应激事件等

社会学习理论的看法

学习与强化

心理动力学的看法

Frued认为精神分裂症是病人倒退至早期的(幼年的)自我状态:

-表现出受压抑的潜意识内容的泛滥

-退行至幼年阶段。

表现为说话口齿不清,不讲卫生等

-现实性与非现实性的混淆,由此引起概念、抽象及整合性思维障碍

治疗

药物治疗

心理干预

药物治疗

以药物治疗为主,结合心理治疗和社会干预

药物治疗目前均是对症治疗,而不是根治性的,但治疗有效

因精神分裂症的病程是反复发作的过程,有人提出精神分裂症在头5年波动约占75%

15年内波动约占15%

维持治疗时间应长于5年,甚至终身服

有关的心理干预方法

1、心理教育程序:

有关疾病的知识-病因、病程、服药等

2、情感联络与交流训练:

加强交流,减少冲突

3、社会及特殊技能训练:

提高社交技能,教授生存技能

4、行为管理训练:

强化技术、问题解决训练

5、家庭干预:

降低情绪表达-减少面对面的时间、减少批评性评价和敌意、给病人一定的自我决定权利等

我国制定的精神分裂症家庭教育讲座方案

1993年,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支持下,上海、杭州、沈阳、济南和苏州等五城市联合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对精神分裂症家属的集体教育研究,制定了我国第一个集体式的家庭教育方案。

此方案主要包括10次讲座和三次会谈

第四章:

心境障碍与自杀

心境障碍:

概述

诊断及症状表现

病因

以往称为情感障碍(Affectivedisorders)

DSM-III-R(1987)称心境障碍

ICD-10(1992)称心境障碍

CCMD-3(2001)称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并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

可有精神病性症状。

流行病学情况

⏹心境障碍

♦我国1993年在7个地区的调查:

⏹情感性精神障碍时点患病率:

0.52‰

⏹终生患病率:

0.83‰

⏹抑郁症

♦月患病率:

美国5.2%,英国5.9-7%(世界精神科联合会报告)

♦世界卫生组织保守估计,抑郁症时点患病率3%

♦据此推算,我国的现患人数约3600万

诊断及症状表现

Ø

躁狂发作

抑郁发作

抑郁发作的特殊类型

抑郁的不同类型

其他心境障碍

⏹单相(unipolar)障碍(DSM-IV)

--单次或反复的抑郁(depression)发作

⏹双相(bipolar)障碍(DSM-IV)

--单次或反复的躁狂(mania)发作

--单次或反复的躁狂抑郁发作

躁狂发作

表现下列3项以上

自我估价过高或夸大

睡眠需要减少

比平时更健谈

意念飘忽

随境转移

有目的的活动增多

过分地参与某些享乐活动

    症状至少持续一周

按照病情,可分为:

躁狂-不伴精神病性症状

躁狂-伴精神病性

躁狂与轻躁狂

首次发病年龄:

16-35岁

病程有长有短,平均3个月

抑郁发作

典型症状

⏹心境低落

⏹兴趣和愉快感丧失

⏹导致劳累感增加和活动减少的精力降低

附加症状

⏹集中注意和注意能力降低

⏹自我评价和自信降低

⏹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

⏹认为前途暗淡悲观

⏹自伤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

⏹睡眠障碍

⏹食欲下降

发作至少持续2周

按照病情的严重状况,根据ICD-10,抑郁发作可以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发作:

⏹重度:

3+5

⏹中度:

2+3或4

⏹轻度:

2+2

重度抑郁发作,不伴精神病性症状 

 

重度抑郁发作,伴精神病性症状 

抑郁障碍的特殊类型:

季节性抑郁障碍

产后抑郁症

更年期抑郁症

抑郁的不同类型:

精神病性vs.神经症性抑郁

内源性抑郁vs.反应性抑郁

其他心境障碍:

(1)心境恶劣障碍(Dysthymia)

⏹轻度的抑郁

⏹过去CCMD系统称为抑郁性神经症

(2)环性心境障碍(Cyclothymia)

⏹在数年内一直处于轻躁狂或抑郁发作中,症状和恶劣心境一样较轻微

病因:

1生物医学的解释

 遗传、生物化学研究

2心理学的解释

 主要针对抑郁症,很少见到对躁狂的解释

⏹心理动力学的解释

⏹行为理论的解释

⏹认知理论的解释

心理学的治疗

⏹心理动力学治疗

⏹认知治疗

自杀(suicide)

自杀的心理表现

原因

预防与治疗

国外自杀率:

  10-25/10万

我国自杀率:

⏹男14.7/10万,女19.6/10万,

平均17.07/10万(1989)

⏹自杀为全人口死因第五位,15-34岁第一位(费立鹏,2003)

自杀的心理表现

非冲动性自杀的发展阶段

1、当事人遇到问题,把自杀当成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可能的方法

2、准备自杀者发出“求助的呼唤”,内心的矛盾冲突激烈

3、自杀者作出坚决的自杀决定,外表平静

非冲动性自杀与冲动性自杀

⏹非冲动性自杀:

有预谋,被救仍可能再尝试

⏹冲动性自杀:

无预谋,被救通常后悔

原因

1、生物学的解释

2、心理分析的解释

3、行为学派的解释

4、社会与文化的解释

预防与干预

1、预防-生命线及危机干预

  对于自杀危险的评估

 4P模式(4Pmodel)

2、干预中的交流技术

 积极倾听、共情、真诚

 建立良好关系

 获得承诺

3、治疗

药物(控制抑郁)及心理治疗

第五章:

焦虑障碍

一.概述二.恐怖症三.惊恐障碍四.广泛性焦虑障碍

五.强迫障碍六.创伤后应激障碍

1、历史

2、诊断分类

3、患病率

18世纪:

神经症指神经系统的感觉异常

19世纪:

有神经病理形态学改变的疾病都被从神经症中分离出去

1.历史:

20世纪50年代:

神经症被认为没有神经病理形态学改变的神经功能疾病,曾译为神经官能症

1980:

DSM-III提出焦虑障碍的概念

-将有焦虑症状的障碍归入其中

中国的CCMD系统目前仍沿用神经症的名称

2、诊断分类

DSM-IV中焦虑障碍的主要类型

 惊恐障碍(伴有或不伴广场恐怖)

   广场恐怖(无惊恐障碍)

特殊恐怖症

社交恐怖症

强迫症

广泛性焦虑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

CCMD-3中神经症的主要类型

–恐惧症(恐怖症)

场所、社交、特定恐惧症

–焦虑症

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

–强迫症

除惊恐障碍之外,病程要求:

DSM-Ⅳ-症状持续6个月以上

CCMD-3-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

国外:

焦虑障碍与抑郁性障碍5-10%

国内:

神经症:

北京(1991)35.18‰

全国12地区(1986)22.21‰

二、恐怖症(phobia,恐惧症)

1、概述

2、临床表现

3、病因

4、治疗

1、概述

恐怖症是指接触到特定事物或处境时具有的强烈的恐惧情绪。

患者采取回避行为,并有焦虑症状和植物性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心理障碍。

患病率

美国:

–社交恐怖症终生患病率:

11.1%(男)和15.5%(女)(Magee,1996)

–特殊恐怖症的终身患病率大约为11%(其中男性7%,女性16%)(Keller,1994)

–广场恐怖症终身患病率为5.3%(其中女性约占75%)(Keller,1994)

中国:

–全国12地区调查时点患病率为0.059‰(1986,1978以前无此诊断)

2、临床表现

(1)广场恐怖症(agoraphobia)-又译场所恐怖症

(2)社交恐怖症(socialphobia)

(3)特殊恐怖症(specificphobia)

广场恐怖症(agoraphobia)

又译场所恐怖症

–病人害怕开放的空间或害怕离家

–病人害怕置身于人群拥挤场合以及难以逃回安全处所

三个特点:

1、焦虑症状

担心昏倒,或失去自控;

植物性神经功能激活的表现;

惊恐发作

2、焦虑均在特定情境中发生

人群拥挤的场合、封闭场所、难以立即逃到安全的地方等情境

3、回避行为

立即从恐怖情境中逃走或回避恐怖情境

社交恐怖症(socialphobias)

–对一种或多种人际处境具有持久的强烈恐惧和回避行为

–恐惧的对象可以是某个人或某些人,也可以相当泛化,如恐惧被别人注视

–恐惧自己会做出丢脸的言谈举止或表情尴尬

特殊恐怖症(specificphobias)

又译特定恐惧症

–指对存在或预期的某种特殊物体或情境而出现的不合理焦虑

–恐惧对象有某些动物、昆虫、登高、雷电、黑暗、坐飞机、外伤或出血、锐器,以及特定的疾病等

3、病因

生物学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

–心理分析理论的解释

–行为治疗的解释

–认知治疗的解释

–人格和父母的教养方式

4、治疗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

–系统脱敏法或暴露疗法

–社交技能训练

–放松训练

–认知重建 

森田疗法

三、惊恐障碍(panicdisorder)

惊恐障碍:

极度焦虑状态的突然出现,通常伴有一些躯体症状和灾难临头的想法。

患病率:

惊恐障碍终生患病率约:

2%一4%

惊恐发作终生患病率:

3.6%(美国,80年代)

终生患病率:

3.5%:

男女比率:

2∶5(90年代)

多在成年早期发病

心悸或心跳加速

出汗

颤抖或发抖

气短或感到窒息(气闷)

胸部疼痛或不适

恶心或腹部难受

感到头晕、站立不稳或晕倒

现实解体(不真实感)或人格解体(感到并非自己)

害怕失去控制或将要发疯

害怕即将死去

感觉异常(麻木或刺痛感)

寒颤或潮热

惊恐发作

发作常突然产生

l0分钟左右到达高峰

通常持续20一30分钟

极少超过1小时

通常每周1一2次

病程:

–1个月内至少有3次惊恐发作

–或害怕再发作的焦虑持续1个月(CCMD-3)

预后:

–约50%患者完全缓解,20%基本无变化

–病前功能状况良好,症状持续时间短暂者,大多预后较好。

共病:

–抑郁症、其它焦虑障碍(如广场恐怖症、其他恐怖症等)

–心理分析的观点

–行为学派的观点

–认知学派的观点

–心理动力学治疗

–行为治疗:

逐级暴露法或系统脱敏法

–认知疗法:

认知重建

四、广泛性焦虑障碍

广泛性焦虑:

对多种事件或活动(例如工作或学习)呈现出过分的焦虑和担心(一种提心吊胆地等待和期待),患者感到难以控制自己不去担心。

一般:

2%-5%

我国:

1.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