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治疗多动症的方法及策略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765771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级治疗多动症的方法及策略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班级治疗多动症的方法及策略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班级治疗多动症的方法及策略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班级治疗多动症的方法及策略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班级治疗多动症的方法及策略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班级治疗多动症的方法及策略Word文件下载.docx

《班级治疗多动症的方法及策略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级治疗多动症的方法及策略Word文件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班级治疗多动症的方法及策略Word文件下载.docx

3、其他方面。

平时走路急促,爱奔跑,经常无目的地乱闯、乱跑,手脚不停。

课间时,敢翻墙爬高,经常做一些危险的活动,且不听同学劝阻。

集队时,不服体育委员管理,好与别人说话,喜欢推撞别人,经常扰乱正常的集队秩序。

体育课上,做游戏时,不能遵守游戏规则。

自习课上,他经常成为违纪学生名单上的前几名。

做眼保健操时,他总是睁只眼闭只眼。

在家中,好插嘴,常说一些使人恼怒的话,经常干扰大人的活动,常引起大人的厌烦。

经过查阅有关书籍和搜索资料,初步诊断该男孩具有多动症倾向。

后与该生交谈,并经过其家长证实:

两年前,其就已被北京市某知名医院诊断为儿童多动症。

通过两个学期的治疗,现在该男孩多动症的症状已经明显减轻:

(1)虽然仍有活动过多的特点,但活动的内容较少带有攻击性和破坏性;

(2)在注意力方面,由于师生的共同努力,该生在本人所带的数学课上表现较好,能够在一段时间内集中思想做功课和从事其他需要长时间集中注意的事情,学习成绩进入优良行列且比较稳定;

(3)逐步学会了有条不紊地做事情,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他人予以督促照料,很少在教室里大声叫喊,很少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不再像以前那样冲动任性,在患儿的心目中,已经确立了规范意识,且能有效地约束自己。

总之,通过班级治疗多动症实践活动的开展,使我充分认识到专家们所说的“治与不治,早治与晚治,在疗效和预后上,可有显著的差异”这句话是正确的。

如何在学校的班级生活中矫正多动症儿童的不良行为,班级治疗儿童多动症又要注意哪些策略?

下面就从自己的实践研究中获得的一些体会作以阐述。

(一)要通过学习与交流,提高大家对儿童多动症的认识,并形成教育合力。

1、教师要提高认识。

多动症儿童的矫治问题,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很显然是个新课题,也可以说是大难题。

因为我们教师所学的均是普通心理学和教育学,对于教育这类多动症儿童来说,派不上多大的用场。

换句话说,治疗多动症儿童,作为普通教师,还需要补充许多专业知识。

通过学习,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

(1)儿童多动症是病态,不应歧视,不应打骂,以免加重孩子的精神创伤。

(2)多动症是一种心理疾病,是在认知、情绪、自制力、意志和人格等方面的异常,它给病人及周围人带来的痛苦和影响,有时比躯体疾病还重。

(3)老师、同学以及其他周围的人都应给多动症儿童一份理解,一份同情及一份温暖,爱护、关心、帮助他们,就像关心体贴躯体有病的孩子一样,使他们有信心克服困难,坚持治疗,战胜心理障碍,恢复健康。

2、作为教师治疗者,必须提高教育水平。

因为教育管理多动症儿童是较困难和费力的,这就特别需要耐心和自我克制能力,否则会因为孩子的不听话而易冲动发怒,达不到管教好孩子的目的,反而会伤害到孩子。

切记:

好的教育可以减轻多动症症状,不好的教育则可加重症状,面对多动症儿童时,有时宽容比严格要求更重要!

3、在班级治疗多动症儿童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真诚地请求其他科任老师的配合,共同帮助孩子进步。

为了统一认识,形成合力,治疗者要经常主动地找其他各科老师交流。

交流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向他们介绍关于多动症的一些常识性的知识,以及自己管理多动症儿童的一些心得;

二是倾听他们对多动症儿童的看法、做法以及想法。

4、对多动症常识的宣传,并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师。

实践中,我还在班中及时向同学们介绍儿童多动症的症状以及多动症儿童的苦恼,让大家多了解多动症儿童,让同学们多给患者一份理解,一份同情,一份温暖,从而使同学们真正地爱护、关心、帮助多动症儿童。

5、家校必须联手,共同治疗。

治疗者应和家长保持联系,一方面帮助家长掌握教育多动症儿童的家庭治疗方法,以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孩子;

另一方面了解孩子的情况,以便治疗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有条件的,应争取教师、家长、医生三方面的合作,共同搞好治疗。

(二)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要转变思想。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非常重要,它是开展班级治疗多动症工作的基础,作为治疗者,必须转变思想,放下所谓“师道尊严”的架子,和患者建立一种充满着信任和理解、关怀和爱护、真诚和尊重、宽容和接受氛围的新型师生关系,让患者相信、亲近、理解和支持老师,最终改变自己,达到治疗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与多动症儿童的相处需要一些与众不同的策略,老师不仅需要扮演“慈母”的角色,也要尽到“严父”的责任。

2、要善于处理老师与多动症儿童的冲突问题。

多动症儿童胆大,不避危险,不计后果,尤其在情绪激动时,可出现不良行为,如说慌、偷窃、斗殴、逃学、玩火等。

平时敢翻墙爬高,喜争吵打骂,常称王称霸。

由于自控力差,冲动任性,不服管束,常惹事生非。

由于自控力差,被老师批评时,会产生明显的抵触情绪,情绪激动时,会和老师当面发生冲突,在近一年的时间内,患儿分别与不同老师发生冲突。

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如何才能避免师生之间冲突的发生呢?

我想,首先应该全面地了解多动症孩子的特征,作为老师,你只有充分地了解了多动症孩子的特征,你才能充分地理解这些孩子的痛苦和无奈,你才能用不一样的标准和办法去对待这些有病的孩子,就像对待那些躯体上生病的孩子一样,用爱心和宽容心去润泽他们。

其次,当患儿惹你生气时,必须要学会克制,切记:

冲动是魔鬼。

实践中要做到这一点很难,治疗者必须从内心深处想帮助这个多动症儿童,才有可能妥善地处理与多动症儿童之间的冲突问题。

3、应学会与患儿交流。

治疗多动症儿童,作为老师,应主动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孩子才有可能接受教育,并逐步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接受,进而自愿与老师谈心,自觉地接受帮助。

在建立良好关系的过程中,如何与孩子交流,是一项很具技巧性的工作。

除了经常要与孩子谈心外,还应学会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讲话。

对他讲话或布置任务时,可以用手扶着其头或肩膀,也可拉着他的手,注视着他与他交谈,这对引起他的注意有辅助作用。

4、承认差异,特殊照顾。

多动症是一种病态,就如同感冒发烧一样,需要得到关心和照顾,不应歧视和体罚,以免加重孩子的心理创伤。

因此,教师在教育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多动症儿童的要求,不要像对待正常儿童那样严格,只要他的多动行为有所控制就可以了,要求不可过高。

(2)对多动症孩子讲规矩应简单,要求应明确。

如要求其克服上课时东张西望、顽皮、多动、冲撞同学等鲁莽行为时,应明确提出主要的要求。

对他们的攻击性行为或破坏性行为,应像对待正常儿童一样,严厉予以批评制止,切不可姑息放纵,但不要给他们订过多的清规戒律。

(3)要把患儿过多的精力引导释放出来。

老师可组织其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但是,在安排他们进行活动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危险。

(4)加强集中注意力的培养,要把患者安排在教室的第一排座位上,以便在上课时能随时得到老师的监督。

(5)可交给孩子一些特殊的游戏和训练方法,培养其注意力。

(三)要掌握针对多动症儿童进行课堂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1、管理原则。

针对多动症儿童进行课堂管理的原则有两点,一是教师对多动症儿童要求应适当,不能与其他学生一样严格。

在学习过程中要重点突出,抓基本内容,不要对其再增加额外负担,这是因为多动症儿童的注意力能够集中的时间有限,我们要将这有限的时间用到关键的地方。

二是教师对多动症儿童良好和进步的行为要予以鼓励和表扬,以增强他们的信心;

对其不良行为,应给予适当的处分和批评。

如不遵守课堂纪律时,可令他站立听课几分钟,或没收他的玩具或给予口头警告。

但处罚时不能羞辱和取笑儿童,更不能谩骂或殴打儿童,以防产生逆反心理和不良后果。

2、管理方法。

(1)上课前由教师找多动症患儿谈话,提醒他们注意自己的行为,反复讲清道理,要求他们专心听课,对其平时表现出来的注意涣散或其他不良行为,要提醒他们引起注意;

(2)安排多动症儿童坐在教室的前排或老师可以看到的地方,尽量减少额外的刺激,避免患儿分心,同时也便于其在上课时能随时得到老师的指导和监督;

(3)教学中尽可能使用电化教学手段或直观教学方法,以提高其对学习活动的注意力和兴趣;

(4)对待患儿的作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先按难易程度分别进行练习,再逐渐增加作业练习的难度,逐步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5)要教会患儿做作业的一般方法:

①明确了解作业的要求;

②思考解决问题的一切可能性;

③解决问题并要评价其效果;

④仔细检查作业;

⑤帮助儿童区别是由于粗心所造成的错误,还是由于真正对问题的不理解所造成的错误;

(6)对于患儿在课堂上的良好表现,要及时给以鼓励和肯定,以激发其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

(7)对于多动症儿童的课堂违纪行为,可根据情节轻重,分别采取提醒、警示和单独批评等方法处理,处理时,尽可能地缩小影响范围,尽可能地避免对立情绪的产生。

(四)要慎重地安排多动症儿童的课余生活。

多动症儿童胆大,不避危险,不计后果,所以,加强对其课余生活的监管和引导,是治疗多动症儿童的重要内容。

在我与患儿接触的近一年时间内,就发生了一起星期天在家,因为调皮多动,导致患儿胳膊被摔伤的事件。

这起事件绝非偶然,因为多动症的孩子精力就是过剩,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对于这类活动精力过多的儿童要进行正面的引导,使他们过多的精力能发挥出来。

要组织他们多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如跑步、打球、做游戏等,使他们过多的精力能够释放出来(在安排他们进行活动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危险)。

对儿童而言,静和动是守衡的,越是限制动,越会多动,动够了必然有安静的过程。

但是,多动症儿童在课外活动时,特别是在操场或者是没有老师的地方,容易与同学因争执而导致行为过火。

他们也知道要遵守公共秩序,但在错误行为的刺激和压力下,无法控制自己,进而对同学有攻击行为,因而应在课外活动中密切监督,阻止多动症儿童产生错误行为。

第二学期刚开学的第三天上午,上完课后,因为一点小事,我在教室里逗留了一会儿。

当事情解决,我从三楼的教室走到二楼的楼梯口时,无意间发现患儿和班中的几个“小调皮”正在利用另一个楼梯出口“躲猫猫”。

他们玩的太投入了,以至于我到了跟前都没发现。

把几个小家伙带到办公室,一番批评教育后,当场为他们几个人做出了一个规定:

课间要么到老师办公室门前的空地上玩,否则的话,就老老实实地在教室中呆着!

同时还任命患儿为他们几个人的小组长,负责督促和检查,发现有谁违反规定,直接向我报告。

随后的几天,几个“危险分子”的一举一动都尽收眼中,时不时的,患儿还来向我报告,很好地起到监督教育作用。

(五)要多运用支持性心理疗法。

教师要学习一些支持性心理治疗的方法,以高度关心和同情的态度与患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共同分析病情,帮助其提高对多动症的认识,给孩子提供心理上的支持。

实践中,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向患儿讲解儿童多动症的基本情况,指出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是完全可以治好的,消除患儿的紧张情绪和顾虑心理,克服消极悲观情绪,使其鼓起勇气,树立信心。

(2)使儿童认识到多动症对他们自己日常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危害,同时和患儿共同规划治愈后的美好前景,进而鼓励他们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

(3)通过与多动症儿童的谈话,运用鼓励、安慰、启发和暗示等手段,使多动症儿童树立信心,改善自己的行为。

具体操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以亲情铺垫,才能吸引患儿的注意力;

涉及对多动症儿童的评价时,特别注意要做到“先扬后抑”,表扬中不忘批评和提醒,

适时地运用“激将法”,更会起到锦上添花的谈话效果。

(六)要恰当使用好行为矫正法。

行为矫正法也叫行为疗法,目的是修正不良的行为模式,主要的方法是控制患者的外部行为模式,进而重建或恢复良好的行为模式。

如某种优良的行为,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它产生、增加和固定下来,某种不良的行为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它减少或消失。

多动症不是一般的“疾病”,它需要用较长的时间来治疗的一个慢性的行为障碍“疾病”,治疗者不仅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还要注意从儿童实际出发,要求要宽严得当,并以鼓励为主,诱导儿童好学上进,全面促进儿童的发展。

实际应用中的行为矫正法主要包括正性强化法和负性强化法。

1、正性强化法。

在一种所要求的行为出现之后,即给予患儿一种奖赏强化(强化物),以增加这种行为的发生。

如果所期望的行为多次得于强化,就会使这种行为得以加强。

奖赏的方法(强化物),要根据小儿平时的爱好,可以是物质的,如儿童喜欢的学习用品、图书等,也可以是精神的,如老师的微笑,言语的鼓励等。

当多动症儿童出现了我们期望的行为时,应立即用赞赏的语言加以鼓励或表示满意和愉快的心情,予以激励,使儿童感到愉快和满足,以增加新行为产生的可能性,同时帮助他们在意识内建立起正确的行为判断标准。

(1)表扬是我们经常使用而且患儿非常喜欢的一种正性强化法,它不只包括语言的表达形式,也包括非语言的表达形式。

灵活应用不同的方式表扬,确实可以帮助孩子在意识内建立起正确的行为判断标准,对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很有好处。

我感觉,对待多动症儿童就应该像对待躯体有病的孩子一样,给予特殊照顾,因此有时,我甚至要给他制造一些机会,让他得到表扬。

在班级中推行“班干轮换制”,就为像患儿这样的多动症儿童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患儿要求做体育委员,立刻得到了老师的支持和认可,并最终对改变他的不良行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班干轮换制”为何会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

仔细分析,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这种制度可以调动孩子自身内部的积极因素,让他产生改变自己的强烈愿望;

二是在孩子的外部,产生了强大的导向压力,迫使多动症儿童改变自己。

尽管“班干轮换制”作用巨大,但它只是为多动症孩子提供了一个改变自己不良习惯的可能性,如果离开了老师的支持和表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奖励在多动症儿童行为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奖励的目的是促使儿童自愿地、主动地去学习重复某些良好行为。

当儿童出现符合规定和要求的良好行为时,立即给予奖励,使儿童感到愉快和满足,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

例如当患儿做作业时注意力比以前集中,小动作比以前减少,作业中错误率降低,不再说谎等,可立即给予奖励,这样做可以使良好行为得到巩固和发展,持之以恒,可以促进儿童注意力的发展。

奖励这种方法具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能够减轻这些儿童的心理障碍和对抗情绪,潜移默化之中使儿童进步,恢复自尊心和荣誉感,形成是非观念,增强抗诱惑能力。

奖励作为一种强化手段,要及时实施。

对多动症儿童的奖励应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可以采用:

(1)社会性奖励:

这是一种很自然的奖励,容易实行。

如多动症患儿做对了某些事情,老师可以对他微笑、点头赞许、鼓励、表扬等,让孩子亲身体验到受到教师的鼓励,同学们的肯定所带来的喜悦和满足,逐渐懂得和理解并接受这种社会性奖励。

(2)活动性奖励:

孩子的活动可分两大类,一类是孩子所喜欢的,如看电视、做游戏等;

另一类是他们不喜欢的,如做作业、背书等。

但每位多动症患儿所喜欢的和不喜欢的活动各不相同,老师必须弄清楚孩子喜欢什么?

不喜欢什么?

一般让喜欢的活动(活动性奖励)紧跟在不喜欢的活动(需要加强的行为)的后面,连续出现,多次反复后,孩子对不喜欢的活动也会逐渐自觉地去做。

如:

先做作业,作业完成后做游戏,多次重复后,孩子对做作业就会变得自觉起来。

(3)一般性奖励:

包括记分、奖状、小红旗、五角星、代替物等。

这种奖励的优点是灵活性大,范围大,还可以兑换,例如孩子因学习进步得到五角星,当他得到一定数量的五角星后可以兑换成其他奖品。

否则日久后,五角星就会失去奖励的价值。

我在治疗中推行的“文明小组评比制度”,其实就是一种记分法,实践证明,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奖励方法。

2、负性强化法。

负性强化法是通过厌恶刺激来抑制不良行为,从而建立良好行为。

老师应给多动症儿童一份理解,一份同情及一份温暖,爱护、关心、帮助他们,但当其出现不良行为时,我们也决不能姑息,应当给予适当的处分和批评,因为缺乏惩罚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

实践中常用的负性强化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取消奖励。

 当优良行为的出现后所获得奖励,一旦行为消退或出现不良的行为时,应取消奖励。

如多动症儿童常不按时完成作业,就要按规定扣除奖励,使儿童将优良行为保持下来。

反复多次,可以使其变成良好的行为。

但有时可以出现对奖励失去约束力,不理会奖励导致旧病复发。

这时就应该取消奖励,而考虑采取其他措施。

(2)处罚。

 对不良行为的结果和表现,给予不愉快的刺激,使其减少或消除不良行为。

但处罚只是使不良行为受到暂时抑制,一旦没有了处罚,不良行为又可重演。

正确的处罚方式如下:

暂时隔离法:

让儿童孤立在一处,一般时间可以在5分钟左右即可;

采取对儿童不满意的态度,使他们明白自己有了不良行为,就会失去大人的喜欢。

实践中,我就曾多次采取了故意疏远患儿的办法,让其感觉到不被老师理睬,很孤独,也很难过,然后再加以引导,收到了很好的处罚效果。

停止某项游戏或收回奖品,以表示惩罚。

矫枉过正法,即通过对某些不良行为进行强制性处罚,以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

矫枉过正法虽然是采取强制性处罚手段矫治儿童不良的行为,但不能使儿童产生肉体上的痛苦,可用于治疗多动症儿童的冲动行为、攻击和破坏行为等。

(3)消退。

 原来强化的行为停止强化,使儿童应答减少,从而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

如多动症儿童任性、作业拖拉,往往是由于老师的关注过少而使其不良行为得到强化。

所以在治疗中,应努力寻找产生不良行为的强化因素,针对该因素,给予增加对其注意,使其不良行为减少。

(4)批评和劝告。

 对多动症儿童的不良行为,用语言提出劝说或批评,明确指出不良行为的错误,用说理的方法使儿童了解自己的问题,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不良行为减少或消除。

这种方法由于较温和,不易使儿童产生逆反心理,但效果较慢。

但只要坚持对多动症儿童进行反复的批评和劝说,总有一天会使其领悟,而使不良行为得到消退,不良行为一旦消退便可以较为巩固。

行为矫正法主要是矫正多动症儿童注意涣散、多动和冲动等不良行为,其在班级治疗儿童多动症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作为治疗者,必须做到奖罚分明,持之以恒,同时还要明白:

对多动症儿童的要求,不能像对待正常儿童那样严格,只要他的多动行为有所控制就可以了。

(七)实施目标管理法,有利于患儿稳步健康成长。

目标设置理论认为,目标是行为的最直接的动机。

实践中,我逐步认识到,根据孩子的特点,制定长期及短期教育目标,非常必要。

根据教育目标,治疗者还要制定出系统的、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然后按照治疗方案有目的有计划地逐步实施,避免出现治疗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实践中如何来实施目标管理法?

(1)首先应该确定和设置一种外在的、具体的、可以观察的目标,而且,这个目标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教师可以直接调整和控制。

(2)教师在为学生设置目标的过程中,应该尽量使学生参与到目标设置的过程中来,让孩子了解并且认同设置的目标,这样才可为后面的行为提供动力;

(3)要帮助学生设立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但通过努力又能实现的目标。

只有设置合适的目标才会使人产生希望达到该目标的成就需要,从而对人产生强烈的激励作用。

实践中要注意,多动症儿童在很多方面是不可能达到优秀标准的,因此,我们只能要求多动症的孩子将行为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而不应苛求他们变成非常安静的乖孩子。

如果操之过急或过分苛求,会使儿童产生对抗情绪,造成相互间关系紧张,就会导致无法推行既定的教育方案。

如在实行“文明小组评比制度”中,我们每次评价患儿,都是以其上一周的扣分为参照点,这样就等于为患儿设置了一个合适的目标。

(4)目标实现后,应该采取各种形式的激励和肯定,以强化和调动学生完成目标的积极性。

多次的事实说明,及时的激励和肯定,对于目标管理法的实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八)利用优秀班集体创建活动的开展,促进患儿与大家共同进步。

推行“班干轮换制度”和“文明小组评比制度”,本来的目的是为了创建优秀班集体,但在实践中,对于多动症儿童的治疗却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如果说“班干轮换制度”是从孩子的内部来促进自身的发展,那么,“文明小组评比制度”所开展的小组合作互助互评活动,就是调动班级中的一切积极因素,监督、帮助多动症儿童,从孩子的外部来促进其正确行为的养成。

两种制度,内外兼修,效果显著。

对于像患儿这样特殊的个体,推行文明小组评比制度,可以调动小组内的积极力量监督和帮助他,只不过刚开始实施的时候,同组的学生嫌弃他,他所在的第五组的学生不断地找到我,要求将患儿调出他们组,原因是患儿的好动,带有不可控制性,讲话、做小动作不断,不可避免地被扣分,使第五组高居扣分榜榜首。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煞费苦心。

后来,我先是和第五组的学生谈话,说明患儿犯错的非故意性,同时交给他们一些帮助患儿的办法;

接着,我又和患儿谈话,向他提出了第五组同学的意见,帮助他分析同伴们的想法,让他感觉到一定的压力,进而督促他进一步加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最后,我又找来了值周班长,向他说明了患儿的情况,建议他在管理班级的时候,可以对他特殊要求,即多提醒,少扣分。

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接下来的几天内,患儿虽然还被扣分,但明显少于以前,我及时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在班中“大肆”表扬患儿,除了给予他本人表扬或奖励外,我还特意给他所在的第五组加分,这样不仅使他获得了正性强化,而且还促进了第五组成员对他的接纳,反过来,又促进了小集体对他的关注和关心。

慢慢的,第五组的学生都不再嫌弃他,他慢慢地就融入到这个小集体中,成为了第五组中普通的一员。

其实在班级管理中,除了推行“班干轮换制度”和“文明小组评比制度”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活泼有趣的集体活动,如组织孩子们参加一些集体游戏或集体参加一些比赛,以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