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题库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763717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题库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题库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题库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题库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题库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题库Word格式.docx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题库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题库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题库Word格式.docx

E、符合客观规律性的

三、简答题:

1、理想的特征是什么?

2、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四、论述题:

如何积极投身实践,实现理想人生?

[参考答案]

1、C2、D3、D4、B5、A

1、ACE 2、ACE 3、ACDE 4、BDE5、AC

1、答:

(1)理想具有反映的超前性。

理想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但它不是对现实的反映,而是基于对现实的不满足而形成的一种对未来的需要,因此它高于现实,具有超前性,具有对未来的预见性。

(2)理想具有动力的长久性。

理想反映的内容,实质上是对未来的需要。

需要是人的行为动力的源泉,未来的需要蕴藏着更长久、强大的行为动力。

未来是事物发展的趋势,它总比现在更新、更好、更美、更进步。

它能够吸引千百万人为之奋斗,没有止境,永远追求。

因此它具有动力的长久性。

(3)理想具有方向的形象性。

理想是人对未来的憧憬和想象,它是对本来的一种形象的反映,是在头脑中形成的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这种蓝图能够使人更为具体地感受到未来的美好,从而激发人追求理想的热情。

因此,理想在为人们指示方向时具有形象性。

(4)理想具有坚定性、自觉性。

理想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即使遇到困难、挫折,也总是高度自觉地去排除。

理想伴随着坚强的意志,这是因为理想的内核是信念,是对未来真理的确信无疑,自觉追求乃至为之献身。

因此,理想具有坚定性、自觉性。

(5)理想具有现实性。

理想的源泉是社会生活实践的客观要求,是解决现实社会生活矛盾的需要的反映,理想的实现虽然要靠主观努力的促进,但归根结底,决定于客观的现实生活条件,这与空想和幻想是不同的,因此理想具有现实性,它是可以实现的。

2、答:

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就是一个从现实出发树立理想和实现理想的过程。

有了理想的映照,现实才显出了其阴暗面,显出了污点与弊端。

理想产生于对现实的不满,因此理想中就包含了对这些方面的改造。

正确认识与对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树立认识事物的正确世界观、方法论的问题。

具体来说,一是要能够承认并接受理想与现实永远具有矛盾性这样一个客观事实,而不回避这对矛盾;

二是由这对矛盾的存在看到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激发自已的责任与动力,树立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念;

三是尽可能地为缩小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而终身奋斗不悔。

答:

首先,应当看到,实践是实现理想的唯一途径。

理想是对未来的设想,是尚未实现的蓝图,它不等于今天的现实,而只是具备了变成明天现实的可能性。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

要想达到理想的彼岸,必须通过实践,离开了实践,理想不会变成现实,只能是空想。

可见,立足实践,多干实事是实现理想的唯一途径。

其次,应当明白,坚强意志是实现理想的必备条件。

坚强的意志品质主要包括自觉性、坚持性、果断性和自制力。

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人人都希望成功,力图避免失败与挫折。

但历史与现实总是无情的,在人生道路上,困难和挫折就像一段必须通过的桥梁,只有从这座桥上过去,才有可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今天我们在大学期间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就是为今后实现人生理想准备必要条件。

最后,大学生还应懂得,创造性工作是实现理想的有效方式。

实现理想的活动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创造活动。

它要求我们发现现实工作中不合理的、落后的、阻碍劳动生产率或效益提高的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对之进行剖析,采取新的思维方式进行审视,并对之加以改进。

创造性工作能使人直觉更敏锐、思想更深刻、想象更丰富、精神更专注、意志更坚定,从而做出更大的成就,这不仅仅是提高了工作成绩,更重要的是在工作中使自身素质得到了提高和完善。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1、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和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

A、内心信念B、法律规范C、自觉行为D、传统美德

2、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主体.

A、国际组织B、国家C、跨国公司D、经济联盟体

3、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行为三个方面,其中,()是灵魂。

A、情感B、思想C、行为D、意志

4、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应该继续坚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努力做到()

A、迎接机遇与挑战B、为人民服务

C、立报国之志、增建国之才、践爱国之行D、增强国防观念

5、现阶段,爱国主义重要表现在()

A、抵御外侮B、继承中华传统美德

C、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大业

D、学习西方先进文化

1、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

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B、爱自己的骨肉同胞人民

C、爱祖国的灿烂文化D、爱自己的国家

E、爱社会主义

2、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和祖国之间关系的()

A、道德要求B、政治原则C、内心信念

D、法律规范E、传统美德

3、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包括()

A、各民主党派B、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C、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D、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E、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4、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的总和。

A、意识形态B、价值取向C、思维方式

D、道德规范E、精神气质

5、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应该继续坚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努力做到()

A、迎接机遇与挑战B、为人民服务C、立报国之志

D、增建国之才E、践爱国之行

1、简述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2、为什么说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的情况下,为什么必须弘扬爱国主义?

怎样弘扬爱国主义?

[参考答案]

1、B2、B3、B4、C5、C

1、ABCDE2、ABD3、BCDE4、BCDE5、CDE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的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改革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的情况下必须弘扬爱国主义,其主要依据有两点:

一、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的情况下,国家仍然是本民族整体利益的最具权威的代表者。

这是因为:

第一,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的情况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

尽管经济全球化使国家的部分职能也处于变革或变化之中,但是,国家作为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没有变,国家是本民族整体利益的最具权威的唯一代表者的地位和功能没有变。

在今天的世界,哪个民族削弱了国家的地位和能力,哪个民族就将面临毁灭性的生存危机。

这已被当代世界历史所证明。

第二,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的情况下民族国家仍然是国际社会的最强大的独立主体。

今天的国际社会架构仍然是以民族国家为基础的,以民族国家为国际社会的互动主体。

无论是区域性的经济联盟,还是跨国公司,都不具有民族国家的主体地位,无论是一个国家中的任何组织和个人做任何交往互动,都必须首先与这个国家打交道,并征得它的认可,否则一切都不可能。

第三,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的情况下,国家是促进经济全球化趋势正常发展的最具实力的制约力量。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但是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却不可避免的受大国的影响和控制。

目前,超级大国企图控制经济全球化进程,实现本国利益的趋势日益明显。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仍然是维护本民族权益,抗衡大国控制和掠夺的最具实力的权威力量。

二、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的情况下,国外敌对势力妄图西化和分化我国的战略并没有改变。

上述情况告诉我们,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的情况下,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为世界和平、正义与发展作出贡献,我们必须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努力使中国强大起来。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的情况下怎样弘扬爱国主义?

第一、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第二、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第三、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1、人生观的核心是(    )。

 A、人生价值  B、人生目的

 C、人生态度  D、人生信仰

2、人生价值的根本内容是以(    )的关系为实际内容的人与之间的价值关系。

A、自我与他人 B、索取与享受

 C、劳动与创造 D、贡献与索取

3、人生目的是指人(    )的观点和主张,是人生的根本愿望和目标。

A、为什么发展 B、为什么活着

C、为什么工作 D、为什么努力

4、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和基本意图。

A、心理问题B、心理矛盾C、心理倾向 D、实际行动

5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生活动(),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A、是否促进个人的发展B、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D、是否促进生产关系的改善

1、人生观主要包括(    )。

A、人生价值B、人生的生活水平C、人生态度

D、人生的文化素质E、人生目的

2、人生目的的作用有(    )。

A、动力作用B、激励作用C、导向作用

D、规范作用E、强制作用

3、人生目的中较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几种类型有(    )

A、为个人求权力、求享乐的人生目的

B、权力至上的人生目的

C、为个人和全家求温饱的人生目的

D、为人民大众求解放谋幸福的人生目的

E、拜金主义的人生目的

4、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应坚持的原则(    )。

A、平等原则B、公平原则C、诚信原则

D、宽容原则E、互助原则

5、客观、公正地评价社会成员人生价值的大小,需要掌握恰当的评价方法,做到以下四个坚持:

(    )。

A、坚持能力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B、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C、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D、坚持动机和效果相统一

E、坚持物质利益至上的原则。

1、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是什么?

2、无产阶级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观的依据是什么?

2、你对人生价值的实现的理解。

1、B2、D3、B4、C5、B

1、ACE 2、ABC 3、ABCE4、ACDE5、ABCD

人们的实践活动从来都不是随心所欲的,任何人都是只能在一定的条件下,运用恰当的方法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因此,正确把握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和方法至关重要。

第一,人生价值实现需要社会条件。

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人生价值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人的创造力的形成、发展和发挥都是要依赖于一定的社会客观条件。

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具有客观真理性的主导价值目标相一致。

任何社会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都有其居于主导地位的价值目标,只是不同社会的价值导向的内涵不同而已。

第二,人生价值实现需要个人条件。

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

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作贡献。

实现人生价值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无产阶级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观的依据是:

第一、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是历史的真正主人。

这种群众史观反映到人生观上必然是为人民服务,即为创造历史和推动历史的绝大多数人服务。

第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能够实现个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

从一般意义上说,为人民服务是为最大多数人服务。

就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而言,这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服务或被服务的单向关系。

实际上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既是服务的给予者,又是服务的接受者。

所以,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观,就会实现个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与和谐发展。

第三,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本质和历史使命的客观要求。

资本主义造就了近代大工业,也造成了与大工业相联的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和历史使命决定了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决定了无产阶级阶级本质是大公无私。

这种阶级本质在人生观上的表现,就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为人民服务。

人生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实践过程,要有良好的客观条件,也要有主观不懈的努力,还要找到实现的正确途径。

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生价值的实现,要受社会的经济、政治和精神等条件的制约。

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这是人们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

其次,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

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是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这是全国人民共同的伟大实践,这个伟大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努力实现人生价值的广阔舞台。

我们只有投身于这个伟大实践,并进行积极的创造性的劳动这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1、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

A、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矛盾B、社会关系的形成

C、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D、社会分工的不同

2、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A、经济基础的形成B、社会舆论的形成

C、社会关系的形成D、风俗习惯的形成

3、道德产生的主客观条件统一于()。

A、社会意识B、社会实践C、社会认可D、社会规范

4、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是()。

A、传统B、语言C、公有制D、劳动

5、下面哪种说法是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部分( )。

A、三纲五常B、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C、女子无才便是德D、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1、以下哪些是道德的功能()。

A、认识功能B、调节功能C、导向功能

D、激励功能E、沟通功能

2、道德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特点是道德具有(    )。

A、规范性 B、渗透性C、稳定性

D、自律性    E、阶级性

3、共产主义道德是对少数先进分子的要求。

除一般要求外,还特别要求他们(    )。

A、大公无私   B、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C、热爱祖国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E、热爱社会主义

4、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特征包括(    )。

A、革命性B、社会性C、科学性D、群众性E、实践性

5、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的原因是(    )。

A、国家利益是调节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原则

B、集体主义是人类社会本质的必然选择

C、集体主义是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的

D、集体主义是调节个人与社会利益的基本原则

E、集体主义是社会政治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的

三、筒答题:

1、简述道德的社会作用。

2、为什么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谈淡你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理解。

1、C2、C3、B4、D5、D

1、ABCDE2、ABCD3、ABD4、CDE5、BCD

三.简答题:

道德的社会作用是:

(1)道德一经形成,就会对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反作用。

(2)道德能够保护或者破坏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

(3)道德能够促进或者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4)道德能够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保障人们正常的生活和交往。

道德按照一定的善恶标准,在全社会范围内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指导人们“自律”,从而有利于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保障人们正常的生活与交往。

因此,道德是法律的必要补充,二者相辅相成。

2、答:

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第一,为人民服务思想.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的客观要求。

道德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之一,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产生,并能动地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经济建设最终是要达到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富裕的目的。

第二,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集中体现。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就是一定要有为大众服务、为社会献身的精神;

就要时时处处想到别人,想到国家和社会,从而能够设身处地、推己及人、与人为善、服务他人,使他人能够因同自己相处而得到益处。

这样的行为就是道德的行为;

这样的人,就是有道德的人。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就是一种对众人、对社会的献身精神,这种献身精神的大小,是同自己道德的升华成正比。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这是因为:

(1)弘扬为人民服务精神,是保证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的先决条件。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集中表现,也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保证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社会的市场经济,对人们的道德观念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

因此,弘扬为人民服务精神,引导人们的道德观念积极向上,就能保证和促进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

(2)为人民服务包含着社会主义道德不同层次的要求。

为人民服务有不同层次的要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高层次要求。

为人民服务还有低层次的要求,这就是在与人相处中,要尽量做到替别人着想,力求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使自己行为能够给他人和社会带来有益的结果。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1、社会生活基本上可分为()

A、公共生活;

职业生活;

学习生活

B、公共生活;

婚姻家庭生活

C、公共生活;

学习生活;

D、学习生活;

2、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公共生活中的秩序,实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A、纪律B、政策C、法律D、守则

3、社会公德是指在()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

A、建立友谊B、社会交往C、学习生活D、婚姻生活

4、《治安管理处罚法》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05年8月28日通过,自()起施行。

A、2004年5月1日B、2006年3月1日

C、2005年1月1日D、2006年10月1日

5、()是社会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A、助人为乐B、爱护公物C、文明礼貌D、遵纪守法

1、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的社会公德的特点是()

A、继承性B、基础性

C、广泛性D、简明性

2、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有()

A、文明礼貌B、助人为乐

C、遵纪守法D、保护环境

E、爱护公物

3、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点()

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B、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C、活动方式的多样性D、生活地域的广阔性

4、维护公共秩序的意义()

A、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B、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C、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D、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5、必须综合运用()等手段,规范人们的行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约束和制止不文明行为,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A、风俗B、道德

C、纪律D、法律

1、在当代社会,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2、什么是社会公德,社会公德的特点是什么?

社会公德的内容有哪些?

在当代社会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1、B2、C3、B4、B5、C

1、ABCD2、ABCDE3、ABC4、ABCD5、ABCD

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

其特点有:

继承性;

基础性;

广泛性;

简明性。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有:

(1)文明礼貌;

(2)助人为乐;

(3)爱护公物;

(4)保护环境;

(5)遵纪守法

在当代社会,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愈加突出。

(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起是人类的美好追求。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安定有序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一个社会安定有序,本身就是不同利益群体各显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表现。

(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随着公共生活领域的扩大,个人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社会成员无论职业、地位、身份如何,只要进入公共生活场所,都应当自觉遵守公共生活规则,这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日益扩大的今天,生产活动与日常生活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交叉重合现象,使公共秩序的状况对社会生产活动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有序的公共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