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必修2文档讲义 310游褒禅山记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763578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2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必修2文档讲义 310游褒禅山记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必修2文档讲义 310游褒禅山记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必修2文档讲义 310游褒禅山记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必修2文档讲义 310游褒禅山记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必修2文档讲义 310游褒禅山记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必修2文档讲义 310游褒禅山记Word下载.docx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必修2文档讲义 310游褒禅山记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必修2文档讲义 310游褒禅山记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必修2文档讲义 310游褒禅山记Word下载.docx

”小莫扎特有点生气,说:

“我知道,爸爸,可是你说过哪个曲子正式演奏之前,不要练习,不要修改的啊!

”5岁的莫扎特就这样立下了坚定的志愿:

要在实践中千锤百炼,将来当一名出色的音乐家。

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现在江西临川)人。

庆历二年进士,先后任签书淮南东路节度判官公事、鄞县知县,舒州通判、江南东路刑狱。

治平四年,诏为知江宁府,又为翰林学士。

熙宁二年提为参知政事,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

思想主张

主张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革除宋朝存在的积弊,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

主要作品

代表作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游褒禅山记》等。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

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

12年后(1070年)拜相。

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

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

记是古代杂记类文体,一般侧重记叙。

宋代杂记大多是叙中有议,或议论为主。

此文不同于一般游记散文,不重山川景物的描绘而重议论事理的阐发,与苏轼的《石钟山记》一样,均为借游生议、因事说理的名篇。

游记散文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

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

有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

有带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袁宏道的《满井游记》。

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华山(Huà

)   庐冢(zhǒng)   窈然(yǎo)

何可胜道(shēng)褒禅山(chá

n)咎怪(jiù

萧君圭(guī)无物以相之(xià

ng)舍于其址(shè

仆道(pū)王回深父(fǔ)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

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1.道

2.盖

3.名

4.其

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名词作动词,筑舍)

2.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尽头)

3.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

使动用法,弄错,使……错;

传:

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4.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5.则其至又加少矣(动词作名词,到的地方)

6.火尚足以明也(形容词作动词,照明)

7.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形容词作名词,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

8.常在于险远(形容词作名词,艰险遥远的地方)

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

十分之一。

今义:

数词。

2.于是余有叹焉

对这种情况,是两个单音词。

合用为连词。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不平常。

表程度的副词,很、十分。

4.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到。

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起一事。

5.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泛指求学的人。

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判断句)

译文:

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的弟子在他墓旁盖的房舍。

2.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状语后置句)

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山麓筑屋定居。

3.有碑仆道(省略句)

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

4.其孰能讥之乎?

(固定句。

“其……乎”解释为“难道……吗”)

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

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问题1

问题2

问题3

问题4

本文作者叙述了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一、阅读课文第1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作者在文中的第一自然段主要记叙了什么?

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先是介绍所游的山名,交代“褒禅”山名之由来,然后介绍华山洞的位置及命名原因。

作者记游时,并不沉醉于山水之中,而重在考察事物的原委,正是为下文“谬其传”埋下伏笔,已有“慎取”之意。

2.作者在文中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答案】 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

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而慎取”的依据。

二、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3.下列句子中,属于总结“余亦悔”根本原因的一项是(  )

A.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B.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C.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D.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解析】 A项,是记叙“余”游览到的位置;

B项,是作者推测洞深处游览人数的情况;

C项,是作者总结“我”有足够的条件进入,是“余亦悔”的根本原因;

D项,是有人责怪想出来的人,是“余亦悔”的外部原因。

【答案】 C

4.对本段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

后洞在距离华山洞五六里的地方。

B.略写后洞,较详细地写了前洞的特点以及游前洞的所见所感。

因为本段着重写游洞而不着重写景,况且只写了半途退出的经过。

C.本段在记游洞时多处设比:

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之深相比,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

D.本段记游为后文的议论做了铺垫,“后悔”也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

【解析】 B项,应为“略写前洞,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的特点以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

【答案】 B

三、阅读课文第4~5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5.下列句子中能体现作者在本文第二个心得体会的一项是

(  )

A.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B.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C.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D.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解析】 A、B两项是针对上文碑文文字模糊和“花山”误传而说,D项是古代游记格式。

6.对本部分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四段中的“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与第一段中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相照应。

B.作者从第一自然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的情况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得出治学必须“深思而慎取”的结论,逻辑十分严密。

C.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扬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

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D.第五段是插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

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可使行文简捷紧凑。

【解析】 D项,第五段是“补叙”。

【答案】 D

7.文章最后一段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 这是写游记常用的格式。

这种格式的好处在于:

(1)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

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

(2)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叙议结合显精彩

《游褒禅山记》这篇文章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由事见理,前面的事和后面的理紧密相扣,把深刻抽象的道理谈得具体生动,浅显易懂。

文章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与依据;

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

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做铺垫;

后面的议论又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

这样使记叙和议论相辅相成,融为一体。

定义:

叙议结合是议论文写作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之一。

在议论文的写作中,若只叙不议,则是论据的堆砌;

若只议不叙,又会流于空洞的说教。

好的议论文,往往要做到叙议结合,即把叙事与议论有机地结合起来。

作用:

使句子或文章显得更有说服力,更真实,更能抒发作者强烈的情感或者某件事或某个人或某个环境的特点。

写法指点:

叙议结合主要有三种表达形式:

一是先议后叙(概括式)。

这时的议论往往出现在文章的篇首,主要作用是提示和点题。

二是先叙后议(总结式)。

这时的议论往往出现在文章或一段文字的结尾,其作用是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画龙点睛、启迪思维等。

三是边叙边议(包容式),即边叙述事实,边进行议论,以发表对所叙事实的看法。

运用叙议结合时要注意:

①讲究条理。

一个论证段落,是由叙带出议,还是由议带出叙,怎样巧妙地引出,动笔之前应该考虑清楚,有序地阐述。

②讲究照应。

即达到叙议照应周全,论述全面,逻辑严密。

③讲究交融。

议论要紧扣叙述的内容而展开,叙述要紧扣议论观点进行,否则叙归叙,议归议,叙议完全脱节。

以“活出一种心境”为题,写一段叙议结合的文字,120字左右。

【参考答案】 幸福是一种高度和境界。

把一切荣辱抛在身后,把一切欲望抛在身后,把一切患得患失的顾虑抛在身后,把一切私心杂念抛在身后,你就进入了幸福的无人之境。

在这个世界里你对事业倾注全部执着和热情,你的内心拥有一个自己的天堂。

在这个境界中,李白吟唱着“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在这个境界里,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在这个境界里,苏东坡抛却功名利禄,在穿林的打叶声中,捡起一支青绿的竹枝,穿上简陋的芒鞋,与寒鸦和孤鸿为伴,享受着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诗样人生;

在这个境界里,梭罗扛着斧头,独自走向自己的瓦尔登;

在这个境界里,海子的“十个海子已经复活”;

在这个境界里,居里夫人没有闲暇,也无热诚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终生在实验室里忘我地埋头工作,如同一个幸福的孩子,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

问题

  王安石在随众出洞之后,说“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有人对此有不同的观点,认为与其前行会遭遇未知的危险,不如及早返回。

做学问亦如此,如果不辨明方向与结果,一味蛮干,也不会有好的效果。

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对这个问题要具体分析。

如果从探幽寻胜本身来讲,深入洞内是必要的,因为如果不深入洞内,就探寻不到更奇妙的景观。

如果从生命意识上来讲,生命永远是最重要的,如果继续深入洞中会有人身危险,那么还是不要继续深入为宜。

  如果要说到做学问,“蛮干”当然不行,文章作者并没有谈及“蛮干”的问题,作者只是想说“有志”对于“做学问”的重要性。

“有志”固然重要,但是不顾客观的“力”与“物”的条件,就硬来、乱来,是会遭到失败的。

爆竹声中一岁除

李国文

每逢岁末年初,冬去春来,旧时的中国文人总是要写上几首应景的诗,已成惯例。

说得好听些,是风雅,说得刻薄些,是毛病。

因为只要写了,必定拿出来,名曰献芹,实为邀好,那是令对方很尴尬的事。

说好吧,真不好,说坏吧,又怕他脸上挂不住。

因为这类应景诗,几百几千年写下来,成千上万人写下来,很难突破,很难创新。

这种游名胜必题诗,逢年节必凑句,只是属于文人恶习而已。

所以,历代的各种诗选里,如《唐诗三百首》,如《千家诗》,如《唐诗别裁》,如《宋诗别裁》,基本上是看不到这类诗作的。

但是,一定要在这样一个很难出彩、很难超越的领域里,找出一位写应景诗的出色人物,那么,非北宋诗人王安石莫属。

对稍知一些旧体诗的当代读者来说,在这个年头岁尾,欲暖还寒,除旧布新,一元复始的时候,若是脑海里忽然涌上来一点诗意,诗兴,或者诗情,斯时斯刻,我想王安石的《元日》诗,必是首选。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旧时的诗人,不知写了多少有关大年初一的诗,没有一首能比得上王安石的《元日》影响大,传播广。

因为这首极凡俗,然而极质朴的诗句中,所表达出来的节日气氛,其兴高采烈,其欢乐热闹,可以说洋溢到纸面以外。

虽然那是北宋时期的元日,却让你感受到如同当下度过不平凡的每一年以后,迎来下一年的元日那样,是同样快乐的过年气氛。

王安石笔下的元日,肯定是一个街区,一个村落,一个市镇,一个城池里的,大家共同享受着的这样一个快乐日子。

你无妨设想一下,假如你也置身其中,那爆竹的噼啪响声,那屠苏的沁人芳香,那日光的眩目亮度,那春风的无比温馨,给你以听觉、嗅觉、视觉、触觉的全面冲击。

新年伊始的这种新气象,你肯定顿生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受。

王安石的厉害,就是他抓住了这个整体感觉,而且是基本上属于大家的共同感觉。

中国诗人通常只关注自己,不大关注群体,只关注个人的喜怒哀乐,不大关注百姓的悲欢离合。

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如此简洁,又如此完美;

如此平易,又如此震撼的点睛之笔,把元日景象热火朝天地烘托出来,这就是大师的艺术魅力了。

所以,时至今日,在写每年头一天的应景诗上,王安石的《元日》诗,是魁首之作,谁也超不过。

在中国历史上,王安石首先是政治家、改革家,其次才是文学家。

但是,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心目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是以其诗文而留存在记忆中。

政治这东西,休看显赫一时,生命力其实短暂。

无论在历史上划出过多深的刻痕,产生过多大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有点像北方的寒冬,煞有介事,而且尾巴拖得很长很长,迟迟不肯离去,可最后的最后,冰消雪化,了无踪迹。

可文学呢?

更像南方的春天,那一派触目皆绿,满眼生机,郁郁葱葱,欣欣向荣的景象,强大的生命力,会一代一代永无止境地赓续下去。

应该说,王安石笔下的“春风送暖入屠苏”,是绝对江南色彩的元日印象。

第一,屠苏,是一种香辛科草本植物,只产于南方。

第二,大年初一,就有了春风送暖的感觉,在地理纬度上,应该稍稍偏南,是长江流域一带的风光。

而黄河流域,华北平原的季节温差,相比之与南方,大概要晚一个半月到两个月的样子。

北方的冬季,那尾巴的确会拖得很长,和煦的春风,至少要到阳历的三月末、四月初,才在刚刚软化的柳枝上,抬不起头的草尖上,飘浮着碎冰的碧水上,仍留着残雪的田野上,透出一丝端倪。

生活在北京的人都知道,西长安街红墙外的玉兰花,先在枝干上冒出骨朵,然后,小骨朵变大骨朵,应该说是京城来得最早的春天使者。

休看时令为春,京城里根本谈不上春天的一点感觉;

甚至玉兰花绽放了,凋谢了,时离五一节也不远了,一眼望去,仍是老树枯枝,草萎地黄,对京城人而言,盎然绿意,仍是一份奢望。

真到了一望皆绿的那一天,而且,马上就会绿到浓得化不开的程度,绝对便是夏天了。

在北京人心目中,初春与残冬,无甚差异。

上世纪二十年代,居住在西城阜内八道湾的鲁迅先生,也有这种观感。

他在《鸭的喜剧》里这样说过,“我可是觉得在北京仿佛没有春和秋”。

由此可知,对于春天的信息,北人和南人的感受是不尽相同的。

但是,伟大的作品,传世的作品,令我们高山仰止的作品,令我们心存敬畏的作品,通常在读者的想象空间里,会构成一个完美的文学世界。

当我们徜徉其中,经度的时差,纬度的温差,其实是不存在的。

甚至,细微的缺失,偶尔的疏漏,也都可以忽略不计的。

因为,好的作品,总是超越时空,横跨千古,好的诗篇,总能得到共鸣,家传户诵,这就如同在新春季节里,那覆盖一切的“绿”,夺走你全部视线一样,你在尽情享受的时候,也就无暇顾及其他。

这种文学的极致境地,也许就是我们理应追求的目标吧?

【佳作赏析】

王安石在他的《元日》诗里描写的是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的却是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作家李国文围绕这首诗展开论述,作者认为王安石择取了喜庆场景,展现了一幅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民间风俗画卷。

这篇散文情理并茂,说理很有真情实感。

结尾深化主题,指出一部作品要想能引起大家的共鸣,横跨千古,就需要抓住大家的整体感觉,构造一个完美的想象空间,这是文学的极致境地。

1.悟开头

这篇文章的开头极尽铺陈,详细地论述了“写应景诗的出色人物”难寻,顺理成章地过渡到第二段中引出王安石。

2.悟思路

作者先点出王安石是“写应景诗的出色人物”,然后引出他的《元日》诗,接着对这首诗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由此引出自己对文学极致境地的探究。

3.悟对比

作者通过写王安石笔下江南色彩的元日,联想到北京的春天景象,通过对比,得出“对于春天的信息,北人和南人的感受是不尽相同的”的结论。

4.悟递进

为了论述“春风送暖入屠苏”是绝对江南色彩的元日印象,作者先说“屠苏”的由来,然后从季节上来分析南北的异同,条理清晰,分析透彻。

5.悟结尾

这篇散文层层论述,步步展开,最后顺理成章,点明观点,指出“这种文学的极致境地”,也是我们所应追求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