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经济发展状况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749621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90年代经济发展状况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90年代经济发展状况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90年代经济发展状况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90年代经济发展状况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90年代经济发展状况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90年代经济发展状况Word下载.docx

《90年代经济发展状况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0年代经济发展状况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90年代经济发展状况Word下载.docx

199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7855.0亿元,比上年增长42.6%,其占GDP的比重由1991年的27.29%上升至32.24%;

1993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高达12458.0亿元,比1992年上升58.61%,其占GDP的比重迅速上升至39.70%;

1994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6000亿元,比上年增长28.43%。

与前两年相比,尽管增长率有较大下降,但由于是在前一年的高基数上继续增长,投资规模的增幅仍是较大的,其占GDP的比重保持在36.53%的高水平。

(见表2)

表2国民帐户

名义GDP(亿元)

17,681.30

20,188.30

24,362.90

31,380.30

43,800.00

消费占GDP比重(%)

62.98

62.76

61.38

57.46

56.73

公共消费

9.52

9.87

9.63

8.73

8.51

私人消费

53.46

52.89

51.75

48.73

48.22

固定资产投资

占GDP比重(%)

25.16

27.29

32.24

39.70

36.36

公共投资

16.51

17.97

21.65

24.40

25.92

私人投资

8.66

9.32

10.60

13.30

10.44

存货投资占GDP比重(%)

9.68

7.81

5.41

5.08

5.71

净出口占GDP比重(%)

2.33

2.12

0.96

-2.23

1.05

*注:

公共投资指国有单位投资,包括国有单位与境外合资、联营及股份制投资。

**注:

私人投资包括集体经济项目投资和城乡居民个人投资

   (三)增长中的结构变化

  90年代以来,三次产业的结构变动趋势反映出中国工业化的明显特征,即第一产业占GDP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且第二产业的增长领先于第三产业。

(见表1)

增长与结构

第二产业

3.2

13.3

21.8

20.4

17.5

制造业

3.4

13.8

21.9

21.1

18.0

第三产业

2.1

5.5

8.9

9.3

8.7

名义GDP结构(%)

28.4

26.2

23.8

21.2

18.8

43.6

45.1

48.0

51.8

48.5

28.0

28.7

28.2

27.0

32.7

实际GDP结构(%)

26.9

24.8

22.7

21.0

45.8

49.0

52.1

54.6

27.3

25.1

24.5

  从名义GDP的结构看,1994年第一产业的比重为18.8%,比1990年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的比重在1993年就超过了50%,达到51.8%。

1994年第二产业继续保持领先增长。

只是由于统计口径的调整,以GDP名义值计算的比重下降到48.5%。

如果以实际GDP增长计算,1994年第二产业的比重继续上升,达到54.6%,比1990年上升了11个百分点。

尽管在第二产业高幅增长的情况下,第三产业的比重呈相对下降趋势,其在三次产业中的地位却是稳步上升的。

从1991年开始,第三产业已超过第一产业的比重,并且逐年拉大,反映出第三产业健康发展的势头。

  90年代以来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幅度之大,是中国过去几十年以至80年代所未曾出现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90年代以来中国的工业化可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即所谓的重化工业时期。

  (四)经济发展的展望

  中国经济经过连续数年的高速增长,总体经济规模迅速扩大。

与1990年相比,GDP增长了55.6%,其增长之快,令世人瞩目。

而且,在经济总量迅速扩大的同时,经济机制、经济结构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经济正在步入工业化进程中的新的阶段。

  未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取决于有远见的发展战略的制定,取决于通过合理的政策调整所营造的宏观环境,取决于微观经济机制对不断变化的经济结构和世界经济环境的适应性。

    二、积累与投资

  

(一)基本概况

  1990年以来,消费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且幅度不小。

1994年为56.73%,比1990年下降了6.25个百分点。

与此相对应,1994年投资率为42.24%,比1990年上升了7.40个百分点(差值部分为净出口份额)。

国民帐户

  与此相联系,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大幅度上升。

1994年余额为21519.0亿元,为1990年的3.06倍。

居民边际储蓄倾向的明显上升,成为近几年高投资率的资金基础。

(见表6)

财政与金融

国家财政总收入(亿元)

3,312.6

3,610.9

4,153.1

5,088.2

6,005.0

国家财政总支出(亿元)

3,452.2

3,813.6

4,389.7

5,287.4

6,451.7

收支差额(亿元)

-139.6

-202.7

-236.6

-199.2

-446.7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18.7

17.9

17.1

16.2

13.7

赤字占GDP比重(%)

0.8

1.0

0.6

国家银行各项存款余额(亿元)

11,644.8

14,864.1

18,891.1

23,230.3

29,328.0

企业存款

3,997.7

4,918.1

6,815.8

7,671.6

11,467.0

国家银行各项贷款余额(亿元)

15,166.4

18,044.0

21,615.5

26,461.1

31,603.0

现金流通量(亿元)

2,644.4

3,177.8

4,336.0

5,864.7

7,289.0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亿元)

7,034.2

9,110.3

11,545.4

15,203.5

21,519.0

  存货投资方面,1993年投资额为1594亿元,其占GDP的比重从上年的5.41%下降到5.08%,与1990年以来的趋势是一致的。

1994年的情况有所不同。

库存投资约2500亿元,占GDP比重为5.71%,比重出现了上升趋势。

主要原因是国家通过信贷增加了企业流动资金的投入,以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的状况。

而受市场需求的约束,产品销售率有所下降,引起库存增加。

  与日本、前西德、韩国、新加坡等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存货投资率(3%强)相比,中国的存货投资率偏高。

因此中国的存货投资率将继续前几年的趋势,再有适度的下降。

当然,不排除某些经济增长速度减缓的年份出现存货投资率暂时上升的可能。

  固定资产投资率从1991年开始逐年上升,1993年达到39.70%的高水平,一方面反映了重化工业时期高投资率的特征,另一方面,也与外国直接投资增加及投资品价格上升相关。

1994年固定资产投资率比上年下降3.17个百分点。

与该年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投资增长回落有关,也与消费资料价格大幅上升,生产资料价格增幅较小有关。

  

(二)投资结构的变化

  从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构看,90年代以来对农林牧渔水利业的投资持续下降,1994年占全部国有单位固定资产的投资比重仅为1.9%。

能源工业方面,1994年投资比重为21.8%,与1990年持平。

电力工业投资在近几年增长迅猛,1994年的增幅高达67.3%。

主要是由于电力需求迅速上升和新的电价政策刺激了各级政府和企业的投资积极性。

煤炭工业则由于全行业亏损局面影响了投资积极性,投资比重连年下降。

仅1993年和1994年投资比重就下降近一半,从1992年的4.1%降至1994年的2.2%。

机电行业投资也呈连续下降趋势,1993年和1994年投资比重分别下降1.4和0.8个百分点。

运输邮电业的投资则呈现持续和高幅增长的局面。

1994年投资比重已达到20.7%,比1990年上升了7.2个百分点。

  从上述情况可看出,中国投资结构改善方面,主要表现在第三产业投资增长较快,运输邮电业、能源工业尤其是电力工业投资迅速增长。

主要问题有:

农业投资过少且投资比重持续下降;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机电行业投资不足,比重下降;

某些行业如冶金、煤炭、有色金属的投资受短期的市场供求和价格影响过大,缺乏长期考虑。

   总的来说,未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将表现出高积累和高投资的特征,并以此作为增长的重要源泉。

而这种高积累和高投资的实现,将首先取决和依赖于国内资本市场的发育和国内资金的有效利用。

外资的进入,将继续以直接投资为主的方式,对中国的投资和增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对外贸易

  

(一)外贸增长状况及特点

  90年代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1991年至1994年,进出口额年均增长达19.66%。

其中出口年均增长18.15%,进口年均增长21.36%。

特别是在1994年,中国的对外贸易表现了更为良好的发展势头。

全年海关统计的进出口总值为2367亿美元;

比1993年增长20.94%。

其中出口1210亿美元,增长31.87%,进口1157亿美元,增长11.30%。

实现贸易顺差53亿美元。

尤其是一般贸易出口增长迅猛,比上年的增幅高达42.5%,总值615.6亿美元。

实际创汇能力因此增强,国际收支状况明显改善。

全年现汇收支盈余约300亿美元,外汇储备增加到516亿美元。

(见表3)

表3对外贸易及结构

出口总额(海关统计口径,亿美元)

620.91

718.43

849.40

917.63

1,210.00

初级产品

158.86

161.45

169.89

166.75

196.70

工业制成品

462.05

556.98

679.51

750.88

1,013.30

进口总额(海关统计口径,亿美元)

533.45

637.91

805.85

1,039.50

1,157.00

98.53

108.35

132.16

142.15

164.80

434.92

529.56

673.69

897.35

922.20

进出口差额(亿美元)

87.46

80.52

43.55

-121.87

53.00

出口结构(%)

25.59

22.47

20.00

18.17

16.26

74.41

77.53

80.00

81.83

83.74

进口结构(%)

18.47

16.99

16.40

13.67

14.24

81.53

83.01

83.60

86.33

85.76

贸易依存度

出口占GDP比重(%)

16.89

18.96

19.19

16.84

24.03

进口占GDP比重(%)

14.56

16.83

18.24

19.07

22.98

  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已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形成更为紧密的联系。

1994年中国的贸易依存度已上升至47.01%,这意味着中国对外部经济的高度依赖性,也说明中国在开拓国际市场及利用国际资源方面的良好成效。

从出口来看,1994年的出口依存度达到24.03%。

作为一个大国经济,如此高的依存度,反映了中国经济相当强的外向特征。

   

(二)对外贸易的结构

  1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

  从出口结构来看,1994年工业制成品出口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达1013.3亿美元,是1990年的2.19倍,占出口比重从1990年的74.41%上升到83.74%。

这说明中国的出口结构在逐步改善,机械、机械设备、家用电器等工业制成品在中国的出口增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进口结构的变化趋势

  从进口结构来看,自80年代上半期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比重经过较多增加后,近十年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大致在80%至87%之间变化。

1994年工业制成品进口比重为85.76%,较1990年只上升4.23个百分点。

这与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迅速上升有着较大的不同。

  初级产品的进口在较长时间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尤其是以石油为主的“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类进口,90年代以来呈现出迅猛上升之势。

  (三)贸易前景及结构变化趋势

  未来中国的出口贸易,首先需要在出口产品档次上下功夫。

如上所述,中国的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持续上升,目前已达到83.74%的较高水平。

然而在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中,低附加值的产品仍占一半以上,影响了整个出口工业品的档次。

尽管近两年加工层次较高的机电产品增加较快,但主要表现为粗放经营,产品的技术水平、质量和档次都缺乏明显的改善,基本上是依靠价格低廉的优势拓展国际市场。

这不仅影响了出口效益,也将成为中国贸易出口增长的根本性制约。

  由于中国出口的较高依存度,与出口相关的经济活动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

因此,改善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问题,不仅仅取决于外贸体制的进一步改革,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

未来中国经济向集约化方向发展,以重化工业为特征的结构调整,都将有力地促进产品结构的升级,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这无疑为中国的对外出口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可以预见,未来5-10年的时间内,中国的对外出口将在总量稳步增长的同时,逐步实现结构的优化,以根本上改变目前粗放扩张的贸易格局,成为支持国民经济成长的高效益部门。

    四、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形势

  90年代以来,在中国经济获得高速增长的同时,通货膨胀问题也逐渐变得严重起来。

1991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年平均)较上年上升3.4%,1992年上升6.4%,1993年则达到了14.7%。

尤其是1994年物价水平继续大幅攀高,使通货膨胀形势更趋严峻。

与上一年平均水平相比,1994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升24.1%,零售物价总指数上升21.7%,为改革十多年来首次增幅超过20%的年份。

(见表5)

价格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100)

103.1

103.4

106.4

114.7

124.1

城镇

101.3

105.1

108.6

116.1

125.0

农村

104.5

102.3

104.7

113.7

123.4

年末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末=100)

104.3

108.8

118.8

127.0

零售物价指数(上年=100)

102.1

102.9

105.4

113.2

121.7

100.2

107.7

114.2

120.9

103.2

102.0

103.9

112.6

122.9

年末零售物价指数(上年末=100)

102.2

104.0

106.8

117.6

122.0

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上年=100)

97.4

98.0

113.4

139.9

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指数(上年=100)

104.6

103.0

111.8

121.6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年=100)

104.1

106.2

124.0

119.5

    

(二)通货膨胀的长期因素分析

  尽管90年代以来只是近两年通货膨胀问题比较严重,而且如上所述,许多通胀成因都是短期性的,有望在治理通货膨胀的过程中加以注意和解决。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只要调整好宏观的财政金融政策,并对物价加强管理,就能在短时间内彻底治理好中国的通货膨胀。

这是因为一些导致通货膨胀的长期性因素的存在,决定了中国对通货膨胀的治理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在治理通货膨胀的过程中,除了货币政策等短期性的宏观调控措施的合理运用,也要对通货膨胀的长期因素予以重视,寻找对策。

在现阶段,尤其需要防止用短期措施来解决长期问题的倾向。

如对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控制,就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能在任何时候都将此当作治理通货膨胀的良方。

否则既影响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所必需的投资增长,又达不到治理通货膨胀的预期目标。

1994年的情况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这个问题。

  推动中国物价水平上涨的长期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主要农产品供给不足

  2能矿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相对不足

 3转轨时期市场机制的不完

4结构性通货膨胀

     五、地区发展

  

(一)地区发展状况及政策沿革

  以改革开放为始点,特别是自1979年7月中央决定在沿海地区试办经济特区以来,中国的地区发展战略和政策经历了历史性的转变。

以“效率优先”为原则的各种促进沿海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陆续出台,成为整个80年代中国地区政策的基本特点与内容。

  在这种政策形势下,加上沿海地区在对外开放过程中的天然便利,形成了80年代沿海大部分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和内地发展相对滞后的格局。

1979年至1990年,中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带人均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18%、6.46%和6.77%。

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基数本来就高,加上十数年增长高于中、西部地区,使得地区间发展差距越来越大,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问题。

    地区发展差异的扩大,一方面影响到各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过分拉大,从长远看,可能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另一方面,则可能导致地方利益冲突的加剧。

由于中国的市场体系尚未健全,各地区的经济活动难以自觉地遵循比较优势的原则,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尚未形成“各展所长、优势互补”的格局,反而呈现出结构趋同的特点,在某些时候演变成地区间的利益冲突。

在目前政府对经济保持广泛参与的状况下,这种冲突往往转化成地区间的经济割据与壁垒,同时追求经济上的自成体系。

我们一直未能很好解决的重复建设问题,非经济规模问题等,都可以说是上述原因所导致的结果。

  

(二)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政策和战略思考

  解决地区发展差异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经济发展的目前阶段,“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仍然是地区发展的基本方针。

至少到本世纪末,沿海地区领先发展的格局将继续保持。

基于地区间协调发展的长期考虑,近期的着眼点在于促进地区间的经济联系,从机制上和物质基础上入手,逐步形成全国统一市场,为各地区比较优势的发挥创造条件。

包括在税收和财政关系上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用法律手段保障地区间的经济合作,以中央投资为主导加强跨地区的交通、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等。

应该说,90年代以来政府在分税制改革、市场法规的建设以及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对于全国统一市场的建立和促进地区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地区政策方面,从向沿海地区的政策倾斜到向产业倾斜的政策变化,从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到沿边、沿江及内陆省会城市对外开放的延伸,都显示出中央政府在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上面的意愿与努力。

此外,一些正在逐步实施或加大力度的政策措施,也将对地区协调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包括

(1)越来越受重视的农业扶持政策,将对中部农业省区的发展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