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表现最新版本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748202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09.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表现最新版本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表现最新版本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表现最新版本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表现最新版本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表现最新版本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表现最新版本Word文档格式.docx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表现最新版本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表现最新版本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表现最新版本Word文档格式.docx

2001年签署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中明确规定,“中方支持俄方在维护俄罗斯联邦的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问题上的政策。

俄方支持中方在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问题上的政策。

此后每年的两国总理互访时签署的《定期会晤联合公报》等文件中,双方强调将继续坚定支持对方为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安全、领土完整所作的努力,反对干涉别国内政的做法。

2009年是中俄建交60周年,胡锦涛在题为《共创中俄关系美好未来》的讲话中表示,自1994年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成为成熟、稳定、健康的国家关系,两国政治互信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

综上所述,从中俄的官方立场来看,在事关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政治安全问题上,双方已经达成一致,形成了高度的信任与默契。

 

二、驱散历史的阴霾:

公正合理地解决边界问题

边界问题是中俄两国关系的一个重大问题。

冷战结束后,中俄两国的边界由中苏的7300公里缩减为4300公里。

原中苏边界西段的绝大部分变成中国与刚刚独立的三个中亚国家的边界。

中俄两国的边界问题集中在东段。

作为横亘在中俄两国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如果边界问题解决不了,中俄关系很难有实质性的进展。

公正、合理地以法律形式彻底解决边界问题是确保中俄两国真正成为友好邻邦的一个基本前提。

(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东、西段边界协定

1991年5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莫斯科期间,与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签署《中俄两国边界协定》,1992年该协定正式生效。

协定规定:

中俄两国边界东段以黑龙江(阿穆尔河)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为界,并以此划分两江中岛屿的归属。

三个仍有争议的地段——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的黑瞎子岛、银龙岛以及额尔古纳河阿巴该图洲渚,不包括在东段国界范围内。

在确认其归属前仍属俄罗斯管辖。

1994年9月3日,江泽民主席访俄时,与叶利钦总统签署《中俄西段边界协定》,确定了54公里的中俄西段边界走向。

边界协定签署后,为落实该协定两国政府一致同意成立联合勘界委员会。

该委员会的职责是,确定界河的主航道中心线、河流中心线的确切位置,确定河中岛屿的归属,勘定陆路边界,树立界标,起草勘界文件。

勘界工作于1992年开始,1997年结束。

在勘界过程中,有两个争议地区被搁置起来。

(二)东段边界遗留的两个争议问题及艰难的勘界进程

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的黑瞎子岛,俄罗斯称大乌苏里岛,是中俄边界中的最大争议点。

它地处两水主航道我方一侧,是积累而成的三角洲,扼守着两江通航咽喉,地位十分重要。

中俄边界的第二个争议点是阿巴该图洲渚,俄方称为“大岛”。

该洲渚总面积约54平方公里,位于中国满洲里地区,在作为中俄两国界河的额尔古纳河的东南侧。

关于这两个争议点的归属问题的谈判,一直持续了几十年。

2004年中俄就此签订了《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议》。

根据该补充协定,黑瞎子岛一分为二,西侧靠近中国的一半岛屿归中国所有,面积达174平方公里,当中第二大的岛屿银龙岛全部归属中国所有;

一半阿巴该图洲渚的土地由中国收回。

2005年中俄先后批准了协议,标志着两国彻底解决了所有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

2008年10月14日,中俄双方在黑瞎子岛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国界东段界桩揭幕仪式”。

黑瞎子岛是中俄全长4300多公里边界最后完成勘界立桩的地方。

这块土地也被称为中国版图“鸡冠上的明珠”。

三、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努力:

中俄在国际领域的合作

中俄关系中,两国的国际合作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令人关注的问题。

1996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华期间,俄中宣布两国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尽管它并不表明俄中已建立了同盟关系,也不针对第三方,但含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意义。

1997年两国发表《中俄关于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联合声明》表明,中国和俄罗斯将共同致力于促进多级世界的发展与建立新的和平、稳定、公正和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声明同时表明,两国关系自身的成熟和提高,反映了中国与俄罗斯之间共同利益的扩张和两国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支持程度的加深。

这一点突出体现在伊拉克危机和伊拉克战争,以及朝鲜核危机等事件上。

四、中俄关系的物质基础:

经贸合作

中俄两国经济互补性强,双边贸易潜在市场巨大。

冷战结束后,中俄两国在经贸领域签署了《鼓励和相互保护投资协定》《经贸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协定》《保护知识产权协定》《进出口商品合格评定协议》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为两国间经贸往来奠定了法律基础。

为推动中俄双方经贸合作健康、稳定发展,两国成立了中俄经济贸易和科技合作委员会。

2001年中俄签署了《中国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两国“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和平思想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从而使两国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该《条约》第十六条指出:

“缔约双方将在互利的基础上开展经贸、军事、科技、能源、运输、核能、金融、航天航空、信息技术及其他双方感兴趣领域的合作,促进两国边境和地方间经贸合作的发展,并根据本国法律为此创造必要的良好条件”,就此两国的经贸合作亦成为未来20年双边战略协作的重要领域,并成为“中俄平等互信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物质基础”。

该《条约》为两国经贸合作的发展提供了政治外交上的体制保障。

1、经贸合作概况

目前两国正处于社会、经济的转型期,在推进市场经济建设方面,具有广泛的合作基础和共同利益。

自2001年以来,中俄经贸往来进入了一个更快增长、更加稳定的新阶段。

首先,双边贸易持续增长。

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几十亿美元,到2001突破100亿,再到2006年的334亿,2010年更是增长到554、5亿,实现了质的飞跃,中、俄对外贸易额相加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0%。

其次,投资日趋繁荣。

2006年,中国在俄投资项目79个,对俄直接投资额为4.7亿美元,2009年对俄投资总量达15亿美元。

再次,经济技术合作蓬勃开展。

能源、核能、高科技、航空航天等一大批大型合作项目陆续启动,交通、通信、口岸等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

最后,是边境贸易活跃进行。

随着两国双边贸易规模的逐年扩大,贸易结构也不断升级。

2009-2010中俄经贸合作简表

(金额单位:

亿美元)

进出口(中方统计) 2009年  2010年

总额     388(↓31.8%)  554.5(↑43.1%)

中国出口    175.1(↓47.1%)  296.1(↑69%)

中国进口    212.8(↓10.7%)  258.4(↑21.7%)

我对俄差额-37.7       37.7

进出口(俄方统计)  2009年  2010年月

总额    395(↓29.3%)  593.4(↑50.3%)

对中国出口166.7(↓21.1%)  203..3(↑21.8%)

自中国进口228.4(↓34.3%)  390.1(↑71.2%)

俄对中国差额  -61.7  -186.8

我对俄投资  2009年  2010年

非金融类直接投资  4.1       5.94 

俄来华投资  2009年  2010年

俄方实际投资  0.32       0.35

在俄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 2009年  2010年

合同额        12.1  11.9

完成营业额   10       15.0

期末在外人数  21457人  20809人

俄罗斯对中国出口主要商品构成(类)

2、中俄经贸合作的特点

科技互补

俄罗斯是一个具有较雄厚的科技基础的国家,也是个重要的技术出口国。

利用俄方的高科技比用其他西方国家的高科技更容易、更经济。

另外,俄方的科技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与创造精神,又能创造粗较高的经济效益。

俄罗斯的航天、航空、军工、燃料、冶金、石油、化工、光学仪器等方面的技术相对于我国具有优势。

从技术设备上看,俄的某些技术设备较适合我国这个发展中国际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对我国的某些领域和技术设备,如轻纺、电子、建材、食品加工等,俄方有需求。

能源互补

中国的资源情况是:

种类多样,总量较大,但人均拥有量极低,开发、利用不够。

俄罗斯则能源十分丰富。

例如石油储量俄罗斯为1700万亿立方英尺,中国为48、3万亿立方英尺。

俄罗斯在中国能源市场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是世界上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不仅品种多,而且储量大,是世界上能源储量最丰富的地区。

它的能源储量站世界总储量的1/3以上,其中煤1/2以上,天然气13以上,石油1/4到1/5.这里还拥有丰富的铜、镍、锌、铝、钛等有色金属,金、银等贵重金属,还有其他稀有金属等。

中国目前对矿产品需求压力很大,石油、铜、钾盐、铁矿石等供求有很大的缺口。

到2020年,各类矿产品的需求量将增加1倍以上,届时除石油、铜等少数矿产品外,对大多数的矿产品需求将超过美国而名列世界第一,需求形势十分严峻。

无论从面向21世纪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看,从生产要素的互补性看,还是从自然资源开发的国际化趋势看,中俄合作开发西伯利亚与远东的自然资源将成为21世纪中俄经贸合作的新热点之一。

劳动力资源互补

中国认可看131448万人,俄罗斯14275万人。

俄罗斯是劳动力资源比较缺乏的国家,而中国的劳动力资源则过剩。

这为双方开展就业领域的互利合作奠定了基础。

进入21世纪,俄罗斯将远东地区的崛起视为经济振兴的支撑点和谋求亚太地区发言权的依托。

而远东地区的发展始终面临一个难解的症结—人口问题。

而中国劳务人员始终是远东地区外国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

轻工业品方面互补

俄罗斯存在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的问题。

而中国的轻纺产品在全世界都具有竞争力。

俄罗斯居民对中国日用品需求量很大,已经形成一定程度的依赖。

3、、中俄经贸合作机制与平台

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

东北亚博览会是中国政府为推动中国与东北亚国家经贸往来和区域合作而采取的一项积极行动,旨在构建中国与东北亚国家互利共赢、交流合作、竞争开放的长期合作平台。

东北亚博览会以打造中国北方第一展会并逐步办成中国乃至世界精品展会为目标,紧紧围绕东北亚区域合作和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主题,立足中国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同时向全球工商界开放,以商品贸易、投资合作、高峰论坛为主要内容,坚持政府指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国际性、突出经贸特征  

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

中俄经济工商业高峰论坛是两国政府共同确定的中俄“国家年”机制化活动,由中国商务部和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共同举办。

自2006年建立以来,已成功举办五届。

两国领导人出席了历届论坛相关活动,双发企业参与踊跃,已成为中俄两国间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经贸论坛活动。

哈洽会

中国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是经国家商务部批准的全国大型区域性交易会之一。

每年6月15日至19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定期举办。

哈洽会自1990年创办至今,已连续成功地举办了二十一届。

是连接东北区经济贸易的纽带,是开拓俄罗斯、独联体以及世界各国市场的窗口和桥梁,已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国际经贸盛会,曾写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和俄罗斯联邦前总统F.F.普京发表的“中俄联合公报”中。

五、中俄关系的情感纽带:

人文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不同文明间的接触是人类进步的里程碑。

冷战后,文化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上升。

文化认同与观念互动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是推动国际关系良性互动的深层次原因。

中俄文化关系是两国政治、经济、军事及其他交往的基础,是发展长期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方面。

正如19世纪的俄罗斯是人丘特切夫说过,“用理性不能了解俄罗斯,用一般的标准无法衡量它,在它那里存在着特殊的东西”。

这个特殊的东西就是“俄罗斯精神”“俄罗斯文化”。

要了解俄罗斯,需要走进俄罗斯的文化,同样,要真正了解中国,最好方式就是亲近它的文化。

无论是战略协作伙伴,还是“世代友好”,都离不开彼此文化的浸润与沟通。

冷战后的十几年来,中俄在教育科技领域的合作、文化艺术方面的交流以及旅游业、人员往来方面都取得了许多成果,尤其是互办“国家年”活动,更为两国人民奉献了一份丰盛的“文化大餐”,在两国掀起了相互学习、增进了解的热潮。

(1)中俄两国科技领域的合作

两国科技合作趋向制度化、机制化。

如两国各自建立了“中俄科技与高技术中心”协会;

在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框架内设立科技合作分委员会,统一协调和管理在科技合作中的事宜。

两国积极开发大型科技合作项目。

如俄参加中国三峡水电工程建设、辽宁核电站建设,中国参加俄滨海边疆区图曼甘经济区建设,中俄共同开发西伯利亚天然气等。

2001年建立中俄合作基地“浙江巨化中俄科技园”“黑龙江中俄科技合作及产业化中心”。

2003:

中俄科技联姻谋发展,2004年,中俄科技合作代表团互访;

2006年中俄最大科技出版集团建立伙伴关系;

2008年,中俄开展纳米技术合作,2009年中俄联合探测火星。

两国科技团队互访频繁。

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型”“民间先导型”“企业主导型”等三种有效的合作方式。

(2)中俄两国教育领域的合作

在国家年框架内,中俄大学生艺术节、中俄中小学生夏令营和冬令营、中国高校学生俄语大赛、中俄高等教育拨款机制研讨会等活动成功举办,进一步增进了两国社会各阶层的相互理解与信任。

此外,《中俄高等教育合作执行计划》、中俄互办“语言年”等也进一步扩宽了双方在教育领域的合作。

(3)中俄两国文化艺术方面的交流

两国政府积极推动文化交流。

1997年10月,中国文化节在莫斯科等九个城市举行,中方派出电影、作家、美术家、京剧、民乐、歌舞代表团、国画展、摄影展等13个团组参加,这是中国在俄罗斯举办的最大一次综合性文化交流活动。

两国民众热情参与文化交流。

在两国政府的积极倡导与组织下,中俄民间的文化交流日益活跃起来。

2004年是中俄建交55周年,在胡锦涛主席和普京总统的倡议下,将2004定为“中俄青年友谊年”,在两国青年中开展了旅游论坛、科技论坛、代表团互访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扩大了两国年轻一年的了解与友谊。

中俄“国家年”成为文化交流的盛会。

2005年7月胡锦涛主席访俄期间,两国元首共同确定,2006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和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活动,以全面推动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向前发展。

2006年3月21日,中国“俄罗斯年”活动正式启动,双方共互办300多项活动,内容涉及政治、经贸、文化、科技、军事、传媒、地方交往等多个领域,俄罗斯7个联邦区的领导、65个州长来华访问,数万俄罗斯人来华举办活动。

中方直接参加“俄罗斯年”活动的人数约50万,通过媒体经常关注“俄罗斯年”活动的人数达几亿。

在文化交流方面,中国举办了俄罗斯文化节、北京“莫斯科周”、上海“圣彼得堡周”、俄罗斯民俗艺术展等多彩的活动,使更多中国人近距离了解俄罗斯的优秀文化,在中国社会各界掀起了“俄罗斯热”。

2007年3月26日,俄罗斯“中国年”拉开序幕。

中俄共举办200多场活动,充分体现民间和地方特色。

集民乐、舞蹈、戏曲、杂技、武术等节目为一体的大型演出《春天的交响》拉开了“中国年”大幕。

此外,“北京周”、“中国藏文化周”、吴桥杂技、沧州武术、川剧“变脸”等演出活动展示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魅力;

除文化演出外,还举办了展现中国明清两代宫廷艺术的《故宫博物院珍品展》,《中国陶瓷精品展》《上海博物馆精品展》《丝绸之路---5000年中国丝绸精品展》《中国民俗灯展》《中国邮票展》等也在俄罗斯各地绽露风采。

2007年4月,以传播汉语和中国文化为宗旨的孔子学院,首次进入俄罗斯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母校---喀山大学。

在国家年框架下,还举办了大学生艺术节、大学校长论坛等活动。

(4)中俄在旅游业和人员往来方面的扩大

中俄之间开展旅游合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

近年来,随着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日益发展、经贸合作的日益扩大、交通条件的日益改善,中俄旅游合作进入了历史最好的时期。

从俄罗斯方面看,俄罗斯已经成为中国第三大客源国,来华旅游人数增长较快。

从1991年的28.5万到2000年的108.2万,2007已经是300万。

从中国方面看,中国已成为俄罗斯第二大入境旅游客源国。

俄罗斯对中国游客来说别有意义,特别是老年游客,从小唱着《喀秋莎》长大,怀有特别的情结。

六、有限而重要的领域:

中俄军事技术合作

从传统国际关系的角度看,中俄之间的军事技术合作,尤其是两国之间日益频密的军备交易与技术合作,属于典型的“高级政治”(highpolitics)范畴,它直接关乎两国之国家安全与战略利益能否得到维护以及被维护到何种程度,从而其意义与影响有别于双边关系中的一般经济性交换如投资贸易及人员交往环境保护等活动所产生的影响。

一、中俄两国军事合作关系的简要发展历程

(一)中俄军事合作关系的起步初创阶段

大体而言,中俄军事技术合作关系的发展历史可以简单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到1992年12月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华,此阶段为中俄军事技术合作关系的初步建立阶段。

消除中苏和中俄边界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建立初步军事互信为此阶段合作的主要任务。

(二)中俄军事合作关系的稳步发展阶段

中俄军事技术合作关系发展历史的第二阶段从1992年叶利钦访华到1996年中俄五国举行“上海五国”会议为止。

这是一个双方军事技术合作发展出信任和紧密关系的阶段。

(三)中俄军事合作关系的制度化纵深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从1996年的上海五国会议至2005年底,这是双边的军事合作关系向纵深方向拓展,步入规范化、制度化发展轨道的阶段。

在此阶段,中俄军事互信机制进一步完善,使得双方军事冲突发生的可能性大为降低。

另一方面,此阶段以中俄两个大国为核心的上海合作组织于2001年正式成立,同时中俄又签订了睦邻友好条约,这都标志着中俄两国军事关系的制度化发展走向了新高水平。

中俄军事合作逐渐超越双边关系的范畴,开始关注并协调应对处理一些双方共同关切的区域及国际性重大问题,诸如国内分离势力、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的挑战以及国际关系中的单边主义盛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而体现出某种准盟友关系的性质。

(四)中俄军事合作关系的调整阶段

中俄军事技术合作的第四阶段则是从2006年初一直至今,为中俄军事技术合作发展的调整阶段。

此阶段中俄军事技术合作总的来说仍在向良好方向发展,但与此同时,双方在军事技术合作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中俄军事技术合作进入调整适应,为下一个阶段的发展找寻动能的新时期。

2009年恰逢恰逢中俄建交60周年,俄罗斯总理普京不久前的访华,不仅四十亿美元的能源大单和数十项经贸合作协议夺人眼球,弹道导弹通报机制的建立更是把将中俄战略伙伴关系推上了新高度。

这份“发导弹互相发招呼”的协议,相比1994年中俄签署的导弹相互不瞄准对方的协议,双方的军事互信显然又上了一个台阶。

对此,很多专家甚至预测这是中俄结成军事准同盟的最大信号,是中俄两强遏制美国一极的战略手段,是中俄军事合作新的“蜜月期”的到来。

二、中俄军事技术合作的内容

(一)军备交易

中俄双方军事技术合作首先表现在武器装备的交易方面,中国从俄罗斯购买了大量武器装备。

据俄罗斯战略和技术分析中心的研究资料,除了在2003年印度超过中国为俄罗斯武器出口的第一大买主之外,中国已经连续多年保持俄罗斯最大武器进口国的地位,俄罗斯武器出口的30%--50%均由中国购买。

而根据权威的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2008年军备、裁军和国际安全年度报告》,俄罗斯在2003-2007年间占全球常规武器出口比例的25%,略小于美国的31%。

其中中国占俄罗斯出口武器的45%,高于占第二位印度的22%。

从空军来看,中国通过俄罗斯,获取了相当数量的苏-27和苏-30先进战斗机,大幅提升了中国空军的战斗力。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4年9月,中国空军实际上已经上装备了271架俄制苏-27和苏-30及其改良型先进战斗机,再加上129架已经订购但尚未交货的飞机,那么中国可能已经有能力配备400架的俄式重型战斗机,其总量已经超过俄罗斯本国空军装备的数量。

就海军来看,由于台海危机的发展,从俄罗斯等大国获取先进战舰就成为中国军事现代化的重中之重。

根据俄罗斯战略与技术分析中心的资料,中国在1994-1995年期间从俄罗斯购买了2艘“基洛”级877EK潜舰,共花费5亿美元。

在1997-1998年期间,中国再从俄购进“基洛”级潜舰636型2艘。

在2004-2006,中国再度从俄购置8艘“基洛”级636M潜舰,共花费16亿美元。

而1999-2000,中国购置了两艘956E“现代(Soveremeny)”级驱逐舰,价值8。

85亿。

2005-2006中国另外获得了两艘956EM“现代”级驱逐舰,花费14亿美元。

其中的“现代”级导弹驱逐舰由于配备有“日灸”式超音速反舰导弹,被广泛认为是在未来冲突中中国海军应对航空母舰的利器。

而“基洛”级常规潜艇被视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柴油动力潜艇之一,可配备“俱乐部”反舰导弹,中国获得这些潜艇后将大大提高对台湾的海上封锁能力。

(二)军事技术的合作研发

相较于武器装备的交易而言,中俄双方在军事技术方面的合作也许更有深远意义。

早在1996年,中俄双方就签署了军事技术合作备忘录,俄罗斯在该备忘录中同意帮助中国研发新的武器系统。

2007年3月,中俄签署了《中国国家航天局和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关于联合探测火星―火卫一合作的协议》。

根据该协定,在2009年10月启动中俄火星探测计划的航天器,到2010年8月左右能到达火星进行探测。

2008年7月14日,《环球时报》报道说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公司总裁阿列克谢•费多罗夫表示俄罗斯可能同中国成立合资企业,共同研制新型客机MS-21。

据报道,该种客机将能取代空中客车A-320和波音-737。

自1996年以来,已有2000多名中国军官根据中俄两军交流计划,陆续在俄军各级指挥学校得到进修。

俄军也派遣了一批中高级军官到中国国防大学短期进修。

这为两军进一步展开合作打下了基础。

同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