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学 要点整理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747295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传播学 要点整理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文化传播学 要点整理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文化传播学 要点整理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文化传播学 要点整理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文化传播学 要点整理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化传播学 要点整理Word格式.docx

《文化传播学 要点整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传播学 要点整理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化传播学 要点整理Word格式.docx

(2)劳动力主体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3)交易结算主要依靠信用;

(4)贸易不再局限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符号:

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美国符号学创始人,皮尔士,把符号分为两类:

信号和象征符。

信号的特点:

①信号与其表示的对象事物之间具有自然的因果性,一切自然符号都是信号;

②信号与其表示的事物之间通常具有一对一的固定对应关系。

象征符的特点:

具有自由行和随意性,一种对象事物可以用多种象征符表示,一种象征符也可以表达多种事物,是唯有人类才能创造和使用的特殊符号。

性质:

①必须是人工符号;

②不仅能够表示具体的事物,还能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事物;

③非遗传,而是通过传统或学习来继承;

④可以自由创造。

传播学将人类使用的符号分为:

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非语言符号分类:

①语言符号的伴生符;

②体态符号;

③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

符号的基本功能:

①表述和理解功能;

②传达功能;

③思考功能。

意义:

从社会传播的角度,意义,是指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属于人的精神活动,与人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实践密切相关。

符号意义的分类:

(1)明示性意义和暗示性意义;

(2)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

(3)指示性意义和区别性意义。

语言符号的暧昧性体现在:

一、语言符号本身意义的模糊;

二、语言符号的多义性。

传播过程中的意义:

1、传播者的意义;

2、受传者的意义;

3、情境意义。

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研究传播的2种常见视角:

历时性考察和共时性考察。

传播的基本过程:

指的是具备传播活动得以成立的基本要素的过程。

基本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

(施拉姆认为:

信源、讯息、信宿)

传播过程的模式:

(1)直线模式【拉斯维尔、香农—韦弗】P60

(2)循环和互动模式【奥斯古德与施拉姆、施拉姆、德福勒】P63

传播过程的特点:

动态性、序列性、结构性。

第五章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人内传播(intra-personalcommunication):

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

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是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础。

人内传播区别与其他动物传播的根本特点是:

能动的意识和思维活动。

人内传播过程的要素:

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

人际传播(personalcommunication):

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

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是一种最典型的社会传播活动,也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直接体现。

人际传播的特点:

①传递和接受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

②传播的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

③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

④是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

第六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群体传播:

是在具有特点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中进行传播活动。

是将成员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

组织传播:

是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包括两个方面:

一、组织内传播,二、组织外传播。

组织传播的功能:

内部协调;

指挥管理;

决策应变;

形成共识。

组织的信息输出活动:

公关宣传,广告宣传,企业标识系统(CIS)。

第七章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

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它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如:

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

大众传播的特点:

(1)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2)运用的是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

(3)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即“受众”;

(4)传播的信息既有商品属性,又有文化属性;

(5)是单向性强的传播活动;

(6)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拉斯维尔“三功能说”】环境监测、社会协调、社会遗产传承。

【赖特“四功能说”】环境监测、解释与规定、社会化、提供娱乐。

【施拉姆】政治功能、经济功能、一般社会功能。

P115

【拉扎斯菲尔德】社会地位赋予、社会规范强制、“麻醉”作用。

第八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P129-146】

第九章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

热媒介:

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它本身是“热”的,人们在进行信息处理之际不必进行“热身运动”。

冷媒介:

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

新媒介的特点与性质:

(1)传播过程的双向性的增强;

(2)多媒体化和媒介功能的融合;

(3)媒介资源的丰富化;

(4)信息传播的全球化。

大众传媒的特点:

1、地位稳固;

2、是一种社会组织,具有自身的组织目标和组织结构;

3、是大众传播生产资料的直接控制着和使用者。

第十章大众传播的受众

受众(audience):

指的是一对多的传播活动的对象或受传者,如:

会场的听众、戏剧表演、体育比赛的观众。

大众的主要特点:

1、规模的巨大性——在人数上超过其他社会群体或集团;

2、分散性和异质性——广泛分布于社会各个阶层,成员具有不同的社会属性;

3、匿名性——成员间互不面识,对试图进行大众操作的社会精英来说也是难以把握的对象;

4、流动性——大众的范围依对象问题而时有变化,其成员是流动的;

5、无组织性——缺乏明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约束,只能在外部力量的刺激和动员下行动;

6、同质性——虽然成员具有不同的社会属性,但又有同一的行为倾向。

“使用与满足”研究:

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使用与满足”的局限性:

(1)过于强调个人和心里的因素,行为主义和功能主义色彩较浓;

(2)脱离开传媒内容的生产和提供过程,不能全面揭示受众与传媒的社会关系;

(3)指出受众的某种能动性,但这种能动性非常有限,不能反映受众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有着传播需求和传播权利的主体所具有的能动性。

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研究

传播效果:

第一,它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

第二,它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

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的三个层面:

1、环境认知效果;

2、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

3、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传播效果的分类:

从时间短期效果从传播者意图预期效果从效果的性质积极(正)效果

长期效果非预期效果消极(负)效果

逆反效果

英国学者,戈尔丁,时间+意图,分类【P190】:

预期

非预期

短期

个人的反应、媒体集中宣传、报道活动

个人的自发反应、集体的自发反应

长期

推广与普及、知识的传播

社会化、社会控制、媒介与社会变革

研究传播效果的理论意义:

通过对各类传播效果的性质、它们的产生过程和制约因素的考察,来把握传播活动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加深我们对人类传播行为的科学认识。

英国传播学者,麦奎尔,三种理论:

①“常识理论”;

②“现场理论”;

③“社会科学理论”。

子弹论:

存在于20世纪初到30年代末,又称“魔弹论”、“皮下注射论”,具有唯意志论色彩,与当时西方流行的本能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密切联系。

其认为,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他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行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但它过分夸大了大众传播的力量和影响,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客观社会因素,否定了受众对大众传媒的能动选择和使用能力,所以是错误的。

传播流(communicationflow):

指的是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构成这项研究的成果:

①拉扎斯菲尔德《人民的选择》;

②卡兹《个人影响》;

③罗杰斯《普及与创新》;

④克拉帕《大众传播效果》。

《人民的选择》:

1、“政治既有倾向”假说

2、“选择性接触”假说

3、“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

4、对大众传播效果类型的概括【无变化、小变化、强化、结晶、改变】

“强化”效果:

指大众传播对受众既有态度的巩固和加强效果。

“结晶”效果:

使原来意向未明、态度未定者的态度明确起来的效果。

“改变”效果:

指的是使受传者的立场和态度发生逆转性变化的效果。

《个人影响》:

是《人民的选择》的后续研究,提出了“中介因素”:

(1)选择性接触机制【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

(2)媒介本身的特性;

(3)讯息内容;

(4)受众本身的特质。

《创新与普及》:

把大众传播过程区分为两个方面:

“信息流”和“影响流”。

与《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合称“传播流”研究的三部曲。

《大众传播效果》:

对“传播流”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提出了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五项一般定理”。

“有限效果论”极力强调了大众传播影响的无力性和效果的有限性:

1、大众传播通常不是效果产生的必要和充分原因,它只是众多中介因素之一,在各种中间环节的连锁关系中才能发挥作用;

2、大众传播最明显的倾向不是引起受众态度的改变,而是对他们既有的态度的强化,即便是在这种强化中,大众传播也并不作为惟一因素单独起作用;

3、大众传播对人们的态度改变产生效果需要两个条件:

一、其他中介因素不再起作用,二、其他中介因素本身也在促使人们态度的改变;

4、传播效果的产生,受到某些心理生理因素的制约;

5、传播效果的产生,还受到媒介本身的条件,以及舆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说服性传播”研究:

40年代-60年代,“说服性传播”的效果,也称为传播的说服效果,指的是受传者的态度沿传播者说服意图的方向发生的变化。

【霍夫兰的实验P199】

传播效果研究的主要方法:

心理实验法【by霍夫兰】&

抽样调查法【by拉扎斯菲尔德】

宏观效果理论:

70年代后,在对“有限效果论”的批评和反思基础上,产生了“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知沟”研究、“培养分析”以及“编码与释码”研究等,它们的共同点:

一、它们研究的焦点都集中于探索大众传播综合的、长期的和宏观的社会效果;

二、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强调传媒影响的有力性;

三、它们都与社会信息化的现实密切结合。

传播主题与传播效果【P201】

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P203-208】传播技巧:

内容提示法、说理法、诉求法等。

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

意见领袖:

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

其基本特征包括,①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

②均匀地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

③其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

④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

受传者的个性与传播效果【P210】

第十二章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

“议程设置功能”:

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肖于1972,在《舆论季刊》发表《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

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特点:

1、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这些层面也是完整意义上的效果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

2、考察的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

3、暗示了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结构。

美国新闻学家,李普曼,“拟态环境”

拉斯韦尔,“环境监测功能”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不足之处:

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置”或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而没有涉及反应社会议题的一面,尽管它是强大的,但也不能把它的效果绝对化。

“沉默的螺旋”:

德国女社会学家,诺依曼,1974在《传播学刊》发表的《沉默的螺旋:

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

这个假说由三个命题构成:

1、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

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3、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特点:

一是它的舆论观,二是它的效果观。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意义:

1、它把对舆论形成过程的考察从现象论的描述引向了社会心理分析的领域,强调了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

2、它强调了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正确地指出了这种影响来自于大众传播营造“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

“培养”理论:

也称“培养分析”或“教化分析”、“涵化分析”。

起源于60年代,伯格纳。

它是以一定的社会观和传播观为出发点,其基本观点是,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也就是对客观存在的事物,重要的事物以及社会的各种事物、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要有大体一致或接近的认识。

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人们的认识、判断和行为才会有共通的基准,社会生活才能实现协调。

“培养分析”并非一项孤立的研究,它是一项综合的系统研究,包括三方面:

“制度分析”、“讯息系统分析”、“培养分析”。

“培养分析”的核心观点是,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通常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他们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之中。

“知沟”理论:

美国学者,蒂奇诺,提出了假说:

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知沟”扩大的原因:

①传播技能的差异;

②已有知识储存量的差异;

③社交范围的差异;

④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的因素;

⑤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

“上限效果”假说:

是艾蒂玛和克莱因于1977年提出的与“知沟”假说相反的观点。

其认为个人对特定制式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止下来。

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就早;

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识增加的速度慢,但随着时间推移最终能够在“上限”上赶上前者。

三条论据:

①信息源的性质决定的“上限”;

②受众本身具有的“上限”;

③现有知识已经达到“上限”。

“信息沟”理论:

1974,卡茨曼着眼新传播技术的发展,提出“信息沟”理论,其主要观点包括:

1、新传播技术的采用将带来整个社会的信息流通量和信息接触量的增大,对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都是如此;

2、新技术的采用所带来的利益并非对所有社会成员都是均等的;

3、既有的信息富裕阶层通过早期采用和熟练使用先进机器,拥有信息优势;

4、新媒介技术更新换代快,新“知沟”不断出现。

缩小“信息沟”或“知沟”须在两方面做工作:

“软件”和“硬件”。

第十三章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P236-256】

第十四章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传播学之所以诞生在美国:

1、美国是世界上传播事业最发达的国家,有最合适的环境和社会条件;

2、1933德国纳粹党执政后,大批欧洲学者为躲避法西斯迫害逃亡到美国,推动美国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

传播学早起学术思想源流包括:

欧洲源流和美国源流。

欧洲源流: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塔尔德】,《模仿的法则》,模仿理论,创始人。

德国,社会学家【西默尔】,《社会分化论》、《社会学》、《社会学的根本问题》,形式社会学、传播网络理论创始人。

美国源流: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思想新闻》。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社会组织》。

美国,【帕克】和社会学芝加哥学派,《群众与公众》,芝加哥学派的理论领袖。

美国,【米德】,芝加哥学派中仅次帕克的二号领袖,互动理论的创始人之一,《精神、社会与自我》,“主我(I)”和“客我(Me)”理论。

美国,政治学家、新闻工作者,【李普曼】,“拟态环境”,“刻板成见”。

传播学四大奠基人:

【拉斯韦尔】:

美国,“三功能说”,五W,《世界历史上的宣传与传播》;

【卢因】:

德国,“把关人”概念;

【霍夫兰】:

美国,《大众传播实验》、《传播与说服》,心理实验方法;

【拉扎斯菲尔德】:

奥地利,“伊里调查”,《人民的选择》,“工具制作者”。

【施拉姆】:

美国,“传播学之父”,《大众传播学》、《传播过程与效果》,最早向中国介绍传播学的外国学者之一。

【香农】:

美国,信息论,香农-韦弗模式。

【威纳】:

美国,控制论,“传播学的另一位伟大的工程师”。

经验学派:

经验学派,也被称为“管理学派”,尤其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主流传播学,代表人物有富兰克林、杰弗逊、爱默生等。

主张从经验事实出发、运用经验性方法研究传播对象。

所谓经验性方法,是运用一种可观察、可测定、可量化的经验材料来对社会现象或社会行为进行实证考察的方法,出现于19世纪。

其特点是:

1、实用主义的研究目的;

2、多元主义的社会观。

经验性方法论的三个基本前提:

1、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具有自身的客观性,可以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加以揭示;

2、人类有能力开发或设计出揭示社会现象之客观性的科学方法;

3、任何关于社会现象的理论和假设,都能够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得到证明或否定。

经验性研究方法的原则:

(1)研究程序应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调查和分析手法、技术不能随意变更;

(2)社会科学家的首要目标,是收集和提供关于理论假设的不可争议的科学数据和材料;

(3)通过公开的学术讨论,构建关于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模式或“定理”。

批判学派:

是在社会科学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下,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派。

又分为:

政治经济学派、“文化研究”、意识形态“霸权”理论、哈伯马斯的批判理论。

政治经济学派:

代表是英国的【默多克】和【格尔丁】,其关心的焦点问题是现代媒介高度集中和垄断的趋势及其带来的社会后果。

“文化研究”:

也称伯明翰学派,代表人物【霍尔】、【莫利】,反对简单的“经济基础还原”论,主张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出发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传播。

意识形态“霸权”理论:

支配阶级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维护自身利益而行使社会主导权和文化主导权的能力,而实现“霸权”的手段不是通过直接的高压政策,而是通过决定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方向,使被支配阶级对现有权力结构和社会关系产生认同或从属意识。

批判理论:

主张通过扩展“没有支配和强制的传播关系”来改革社会,建立基于“理性合意”的新型社会关系。

第十五章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

调查分类【P277-278】

调查研究的基本过程:

准备阶段—实查阶段—数据处理阶段。

抽样调查法:

(1)简单随机抽样

(2)系统抽样

(3)分层抽样

(4)多级抽样

问卷问题的回答方式:

多项选择法、评价法、排序法、自由回答法。

内容分析法:

是一种对明示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调查方法。

具有客观性、系统性、普遍性的特点。

控制实验法:

主要用于测试特定信息刺激或环境条件与人的特定心理或行为反应类型之间的因果关系。

【P288-2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