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7463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口市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周口市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周口市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周口市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周口市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周口市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周口市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口市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周口市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2017年周口市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素质教育的重点是(  )

 

  A: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B: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C: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D:

发展学生的个性

 

  【答案】C

 

  【解析】略

 

  2.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中,对应强、不平衡神经活动类型的气质类型是(  )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

黏液质

 

  D:

抑郁质

 

  【答案】B

 

  【解析】略

 

  3.课程的特点在于动手“做”,在于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

这种课程类型体现了(  )的理念。

 

  A:

学科课程

 

  B:

活动课程

 

  C:

学生课程

 

  D:

显性课程

 

  【答案】B

 

  【解析】活动课程是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由一系列活动组成,侧重于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如实验、参观、表演、绘画、游戏、手工制作等。

活动课程的特点在于动手“做”,在于手脑并用,在于脱离书本而亲身体验,以获得直接经验。

 

  4.提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主张的教育专著是(  )。

 

  A:

《大学》

 

  B:

《中庸》

 

  C:

《学记》

 

  D:

《尚书》

 

  【答案】B

 

  【解析】“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选自《中庸》,讲的是治学求进的道理。

意思是:

要广泛地多方面学习,详细地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踏踏实实地实行。

故选B。

 

  5.一般而言,过度学习的程度达到多少时记忆效果较好?

(  )

 

  A:

50%

 

  B:

100%

 

  C:

150%

 

  D:

200%

 

  【答案】C

 

  【解析】略

 

  6.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

 

  A:

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

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

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

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答案】D

 

  【解析】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备三个特征,即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三者缺一不可。

 

  7.以分班、分组为测验的根本目的的是(  )。

 

  A:

安置性测验

 

  B:

形成性测验

 

  C:

成就测验

 

  D:

标准测验

 

  【答案】A

 

  【解析】以分班、分组为测验根本目的的是安置性测验。

 

  8.澳大利亚的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  )。

 

  A:

实物直观

 

  B:

模象直观

 

  C:

言语直观

 

  D:

虚拟直观

 

  【答案】B

 

  【解析】直观教具可分为两类:

一是实物直观,包括各种实物、标本、实验等;二是模象直观,包括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录像带、电视和电影片等。

 

  9.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

 

  A:

柯尔伯格

 

  B:

皮亚杰

 

  C:

斯金纳

 

  D:

巴甫洛夫

 

  【答案】A

 

  【解析】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

 

  10.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并对后世的文化教育及选士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人是(  )。

 

  A:

汉武帝

 

  B:

董仲舒

 

  C:

郑玄

 

  D:

朱熹

 

  【答案】B

 

  【解析】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11.在教师的人格中有两种重要特征对教学有显著影响:

一是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二是(  )。

 

  A:

说到做到

 

  B:

敬业精神

 

  C:

热心和同情心

 

  D:

重义气讲交情

 

  【答案】C

 

  【解析】教师的人格中,激励、想象和同情心最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12.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  )是基础,(  )是关键。

 

  A:

知、情

 

  B:

知、行

 

  C:

意、行

 

  D:

知、意

 

  【答案】B

 

  【解析】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13.课堂气氛也会使许多学生追求某种行为方式,从而导致学生间发生(  )。

 

  A:

连锁性感染

 

  B:

互相监督

 

  C:

互相帮助

 

  D:

遵守纪律

 

  【答案】A

 

  【解析】课堂氛围也会使许多学生追求某种行为方式,从而可能会导致学生间发生连锁性感染。

 

  14.内化指在思想上与他人的思想观念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

 

  A:

认知结构

 

  B:

价值体系

 

  C:

观念系统

 

  D:

策路框架

 

  【答案】B

 

  【解析】根据内化概念选B。

 

  15.1806年,德国赫尔巴特出版的(  )一书被誉为教育学独立的标志。

 

  A:

《教育学》

 

  B:

《普通教育学》

 

  C:

《论演说家的教育》

 

  D:

《新教育大纲》

 

  【答案】B

 

  【解析】略

 

  16.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

 

  A:

既定疑点

 

  B:

理论假设

 

  C:

刺激情境

 

  D:

给定途径

 

  【答案】C

 

  【解析】由问题的定义可知C项正确。

 

  17.下列选项中属于心智技能的是(  )。

 

  A:

打篮球

 

  B:

骑单车

 

  C:

吹口琴

 

  D:

解应用题

 

  【答案】D

 

  【解析】略

 

  18.某学生智商为100表示(  )

 

  A:

较低智力

 

  B:

中等智力

 

  C:

较高智力

 

  D:

非凡智力

 

  【答案】B

 

  【解析】智商100表示中等智力。

 

  19.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知学校的,学校已经履行了相应职责,行为并无不当。

这时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应该南(  )。

承担责任。

 

  A:

学校

 

  B:

未成年人监护人

 

  C:

教师

 

  D:

学生的亲戚

 

  【答案】B

 

  【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条规定了一系列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承担事故责任的具体情形,题目所述情形属于列出的情形之一。

 

  20.指导教学是以(  )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

 

  A:

学生

 

  B:

学业

 

  C:

学习成绩

 

  D:

学习方法

 

  【答案】C

 

  【解析】指导教学是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

 

  2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全部教育法规的“母法”,颁布于(  )年。

 

  A:

1980

 

  B:

1986

 

  C:

1995

 

  D:

1998

 

  【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全部教育法规的“母法”,颁布于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22.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6~11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

 

  A:

勤奋感对自卑感

 

  B: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C:

主动感对内疚感

 

  D:

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答案】A

 

  【解析】略

 

  23.《学记》主张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不躐等”,下列体现了这一观点的是(  )

 

  A:

巩固性原则

 

  B:

启发性原则

 

  C:

因材施教原则

 

  D:

循序渐进原则

 

  【答案】D

 

  【解析】略

 

  24.到工厂进行参观访问属于(  )。

 

  A:

模象直观

 

  B:

形象直观

 

  C:

感知直观

 

  D:

实物直观

 

  【答案】D

 

  【解析】略

 

  25.我国学制沿革史上,借鉴美国教育体制,初次确立了“六三三”的学习阶段和年限的学制是(  )。

 

  A:

壬寅学制

 

  B:

壬戌学制

 

  C:

壬子癸丑学制

 

  D:

癸卯学制

 

  【答案】B

 

  【解析】1922年制定的壬戌学制,主要是采取当时美国一些州已经实行了10多年的“六三三制”,表明中国现代教育制度从效法13本转向了效法美国,由军国主义教育转向了平民主义教育。

新学制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新教育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的学制体系建设的基本完成。

 

  二、多项选择题

 

  1.如何做关系图?

(  )

 

  A.找出文中的主要观点

 

  B.找出次要的观点或支持主要观点的部分

 

  C.标出这些部分,并将次要的观点和主要的观点联系起来

 

  D.主要观点图位于正中,支持性的观点位于主要观点图的周围

 

  【答案】A,B,C,D

 

  【解析】略

 

  2.下列技能属于心智技能的是(  )。

 

  A:

阅读技能

 

  B:

运算技能

 

  C:

记忆技能

 

  D:

运动技能

 

  【答案】A,B,C

 

  【解析】运动技能属于操作技能。

 

  3.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  )。

 

  A:

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B:

原有认知结构

 

  C:

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D:

教学方法

 

  【答案】A,B,C

 

  【解析】见教材相关内容。

 

  4.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  )。

 

  A:

家庭教育

 

  B:

道德教育

 

  C:

班级教育

 

  D:

学校教育

 

  E:

社会教育

 

  【答案】A,D,E

 

  【解析】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

 

  5.班级管理的特点是(  )。

 

  A:

规范的强制性

 

  B:

目的的教育性

 

  C:

过程的统一性

 

  D:

内容的广泛性

 

  E:

对象的不成熟性

 

  【答案】B,D,E

 

  【解析】略

 

  6.讲授技能之所以得到广泛的运用,是由于它具有如下特点(  )。

 

  A:

信息传递的单向性

 

  B:

知识传授的系统性

 

  C:

老师主体的权威性

 

  D:

时间运用的高效性

 

  E:

学生主体的权威性

 

  【答案】A,B,D

 

  【解析】略

 

  7.孔子的教育主张包括(  )。

 

  A:

兼爱

 

  B:

有教无类

 

  C:

学而时习之

 

  D:

教学相长

 

  【答案】B,C

 

  【解析】略孔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