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实力赣县的意见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735549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实力赣县的意见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实力赣县的意见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实力赣县的意见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实力赣县的意见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实力赣县的意见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实力赣县的意见Word格式.docx

《关于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实力赣县的意见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实力赣县的意见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实力赣县的意见Word格式.docx

②稀土产业:

到2016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利税总额11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2.4%和10%。

铜铝产业:

到2016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利税总额1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00%和42.9%。

(2)生物工程及食品加工产业:

到2016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亿元、利税总额3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7.6%和11.1%。

(3)新型建材产业:

到2016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利税总额2.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38.9%和25%。

(4)机械电子产业:

到2016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利税总额4亿元,年均分别增长35.1%和33.3%。

其中模具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亿元。

(5)新能源产业:

到2016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亿元、利税总额1亿元,年均分别增长9.4%和4.8%。

3、重点企业目标。

力争2016年,全县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的企业达到2户,超20亿元的企业达到6户,超10亿元的企业达到6户,超5亿元的企业达到10户。

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家以上,总数达到100家以上。

三、工作重点

(一)造优平台,提升工业承载能力

4、拓展三大园区,建设五大基地。

遵循“整体规划、分期实施、滚动发展、稳步开发”和城乡互动的原则,采取政府投入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方式,加快稀土磁性材料及永磁电机、钨硬质合金和刀钻具、有色金属综合利用、甜叶菊深加工等特色产业园建设,积极推进开发区扩区增容,推动**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进一步做强工业发展平台。

重点打造红金工业园、洋塘工业园和储潭高新技术产业园三大工业平台,加快建设铜铝循环经济产业、鞋业产业、新型建材、食品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五大基地。

——铜铝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基地:

积极推进贡江大道北段、赣南大道东延等路网建设,完善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

加快巨龙公司废旧金属回收综合利用等项目落户、建设步伐;

力争成功申报国家级“进口废物圈区管理园区”,努力将铜铝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建设成为年拆解加工处理各类废五金电器、废电机、废电线电缆能力300万吨、年产出再生工业原料价值500亿元的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基地。

到2016年,力争落户企业30家以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以上、纳税10亿元以上。

——鞋业产业基地:

加速推进基地路网建设,促进已落户的派高模具产业园、三一重工等项目加快建设进度,早日投产达标。

到2016年,力争落户高科技、节能环保型企业25家以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以上、纳税3亿元以上。

——新型建材基地:

进一步完善新型建材产业基地规划和基地路网建设,加快建华管桩、深圳稳健等已落户项目的建设步伐,争取早日竣工投产。

到2016年,力争安排落户企业20家以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以上,纳税2亿元以上。

——食品产业基地:

切实抓好赣州生物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以谱赛科、菊隆高科甜菊糖甙项目为依托,进一步做大植物提取产业,争创国家天然甜味剂基地。

到2016年,力争落户企业15家以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以上、纳税2亿元以上。

——储潭高新技术产业园:

抓紧完成T字型路网建设,尽早建成110kv储潭输变电工程,加快产业园场地平整及开发建设,使天绿生化等签约项目尽早开工、投产达标。

到2016年,力争落户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以上、纳税3亿元以上。

5、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园区。

积极争创省级生态工业园,坚持园区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实施、推进,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

加强园区环境质量监控,加快园区工业污水处理厂建设,建立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和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提升环境预警、应急监测和工业污水集中处理能力。

加强产业协作配套和生态补链,形成企业间互利共生及区域层面的物质循环,不断完善园区生态工业链。

扎实推进园区生态化改造,严格执行能耗和环保标准,把节约资源落实到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加快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

大力实施工业园区生态景观绿化工程,力争到2016年,工业园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

6、完善配套设施,增强集聚功能。

加快推进以水、电、路、通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物流、口岸、法律、金融、会计、产权交易等服务平台,构建与园区工业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

全面发展酒店住宿、餐饮、娱乐休闲、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服务机构,有效提升园区生活配套服务功能。

依托县行政服务中心和企业服务中心大楼等有形载体,建立企业窗口服务平台,为中小微型企业初创、成长、壮大提供全程式、系列化服务,构建配套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主攻项目,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7、坚持“招商兴工”战略。

紧盯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央企、优质上市公司和大型民营企业,充分发挥**资源、产业、政策、环境等比较优势,重点围绕有色金属及新材料、食品及生物工程、新型建材、机械电子和新能源等五大产业,创新招商理念和方式,大力开展产业招商、中介招商和以商招商,强化乡镇招商。

同时,严把项目申报、初审、实地考察、评审会评审等准入环节,确保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和节能环保、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财税贡献大、发展前景好的项目入园落户。

到2016年,力争引进世界500强企业3家以上、国内500强企业10家以上;

引进固定资产投资超5亿元企业5户以上,超2亿元企业10户以上,超5000万元企业40户以上。

8、实施“项目兴工”工程。

按照“跟踪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达产、达产项目抓扩能”的原则,加速推进项目建设,力争每年10个以上项目竣工投产、10个以上项目完成厂房建设、10个以上项目开工建设。

今后五年,重点抓好鑫隆康稀土2000吨高性能球状单晶稀土抛光粉、友力磁材年产1000吨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及6000吨钕铁硼废料综合利用、皇佳再生纸业综合回收利用废纸年产20万吨高强瓦楞纸生产线等项目开工建设;

促使赣州铝业20万吨铝合金板带、诚正稀土年产2000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宝华山水泥二期等项目早日投产;

扶持中瑞材料一期、华瀚钨废碎料、谱赛科新增3000吨高纯度甜菊糖甙生产线、菊隆实业1800吨甜菊糖甙生产线等新投产项目尽早达产达标;

支持世瑞新材料集团外销合金刀具和深海石油钻头、腾远钴业有限公司3000t/a钴系列产品、谱赛科年产1.1万吨甜菊糖甙和菊隆高科年产800吨高纯度莱鲍迪甙A产品等一批重点技改项目加快建设。

立足我县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导向,围绕新兴产业和龙头企业,精心策划、包装、生成一批优质项目,建立重点工业项目库。

到2016年,累计包装重大项目10个以上、储备优质项目200个以上。

9、完善项目推进机制。

继续实施“一个项目、一名县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支工作队伍、一套实施方案”的“五个一”工作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高频调度、责任倒逼、协调配合等工作机制,加快项目建设。

完善重大工业项目“绿色通道”,切实加快项目规划、立项、环评、安评、用地等环节办理速度,在规定时限内提前办结。

建立健全项目清退机制,成立县工业园区供地项目清退工作领导小组,对未按照合同约定期限内开工建设或投产要求的项目,由县工业园区供地项目清退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研究会审定后,依法依规予以清退。

(三)培育龙头,强化工业发展支撑

10、鼓励企业靠大联强。

重点扶持富士康新海洋、世瑞新材料、红金稀土、赣州铝业、腾远钴业、谱赛科生物、菊隆高科等企业通过合并、分立、出售、置换等方式,对上下游企业实施并购重组、靠大联强,使优良资产向优势企业流动集聚,促进资产结构优化和资源合理配置。

鼓励企业上市融资裂变,重点跟踪服务好世瑞集团、菊隆高科、赣州铝业、腾远钴业等企业开展上市工作,到2016年力争全县完成上市企业3家以上。

11、精心培育龙头企业。

积极推进中小企业成长、能人创办企业、小企业创业基地和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等民营经济四项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和层次。

在红金工业园设立小微型企业创业基地,力争建设成为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园。

建立成长性优秀企业库,每年从全县优选一批发展前景广、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重点培养,切实抓好企业培育入规工作,力争每年培育中小企业入规10户以上,到2016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100家以上。

12、引导企业科技创新。

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引导和支持企业建立持续稳定的技术研发机构,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鼓励企业创品牌,大力开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产品,积极争创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和市知名商标。

加快建设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力争每个行业培育1-2家省级企业及行业技术中心。

到2016年,力争全县新增中国驰名商标3件以上、省著名商标15件以上、市知名商标30件以上;

新增科技型企业30家以上,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新增高科技产品或专利产品5个以上,科技型企业的比例提高到60%以上。

(四)调优结构,转变工业发展方式

13、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引领,以项目为抓手,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围绕国家和省重点扶持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我县实际,重点选择生物制药、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等产业作为主攻方向,突出科技引领和创新驱动,依靠龙头企业示范和重大项目带动,在政策配套、资金扶持、技术攻关、市场拓展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争取在永磁电机、LED照明、IT制造、环保设备制造等方面率先突破。

到2016年,力争培育形成生物工程及食品加工、新型建材、机械电子、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

14、着力延伸产业链条。

围绕我县传统优势产业,按照“产品高端化、产业高度化、资源集约化、发展集群化”要求,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钨产业重点发展钨纳米复合粉、钨钢合金、高性能硬质合金、硬质合金采掘工具等产品;

稀土产业重点发展稀土磁性材料和永磁电机、稀土发光材料及新型光源、稀土储氢材料及应用等产品;

铜产业重点发展铜箔、铜管、阴极铜、铜杆线、铜板带等深加工产品;

铝产业重点发展铝深加工、高精度铝板带、铝合金型材等产品;

食品加工产业重点发展高纯度甜菊糖甙、药用甜菊素等产品。

15、深入推进“两化”融合。

建立健全信息化推进机制,推动信息技术深度应用,不断提高工业信息化层次和水平。

深入开展“数字工业园区”建设活动,进一步完善基础通信设施和通信网络的覆盖。

大力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CAPP)、计算机辅助工程(CAE)、产品数据管理(PDM)、企业BI(商业智能)等先进信息应用技术。

引导企业在产品研发、生产设备、组织管理、过程控制和产品销售中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的生产管理和技术装备水平。

(五)节能减排,促进工业生态文明

16、严格落实节能减排。

严把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环评关,禁止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的项目落户园区。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对能耗高、污染重、技术含量低、效益差的企业,制定专门计划,有步骤地实行关、停、并、转,限期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

继续实施节能重点工程,加大高耗能企业和重点行业的节能技术改造力度,积极推广余热余压回收利用、工业锅炉窑炉改造、煤炭清洁燃烧、电机变频等先进适用的节能新技术。

继续将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耗能企业纳入节能目标责任管理体系,着力做好省重点用能企业的跟踪监测工作。

加快实施企业清洁生产,引导企业在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的基础上进行深度治理,不断改善管理、改进工艺,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17、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坚持科学指导、规划先行,着力优化园区建设布局,加快循环经济产业转型,逐步由资源粗放型、依赖型发展模式向资源节约型、效益型过渡,力争通过3-5年努力,基本形成以“有色金属采矿—初选—分离(精选)—深加工—回收利用”、“煤—电—粉煤灰—新型建材”、“甜叶菊渣—生物质沼气发电—有机肥料(饲料)—生态农业”等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以赣州稀有稀土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基地、赣州铜铝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基地、甜叶菊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华能瑞金电厂废渣资源化利用等项目为依托,建立有色金属、食品、建材三个循环经济示范产业,努力创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要素保障

18、资金保障。

进一步整合全县用于支持工业发展的各类财政专项资金,视财力增长情况逐年增加,并细化财政预算安排,明确资金使用方向和重点,确保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最大的撬动效应。

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其他投入为补充,进一步完善投融资体系。

搭建好企业资金需求与金融部门对接平台,鼓励金融机构向重点项目、龙头企业、优势产业倾斜,增加信贷品种,拓展担保方式,保障金融信贷资金对重点项目、企业、产业的优先供给。

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鼓励引进和组建民间担保机构;

每年按一定比例扩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本金,到2016年,力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本金达到3000万元。

紧紧抓住国家支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历史机遇,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各类专项资金支持工业发展。

19、用地保障。

工业用地按照国家、省规定的工业用地最低价标准出让。

加快项目包装、土地报批等工作,积极争取列入国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滚动修编、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和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等试点县;

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和重大项目,争取进入省重大项目绿色通道或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调度,由省统筹解决用地指标;

对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用于工业重大项目。

建立健全节约集约用地考核机制,实行供地量与节能减排、投资额、产出效益等指标相挂钩,努力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力争3年内每亩平均土地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在现有基础上实现翻番。

20、电力保障。

进一步推进城乡电网改造和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华能瑞金电厂二期等项目建设步伐,力促建成华能瑞金电厂至新饭店(太阳坪)220kv输变电工程,尽早开工建设双龙、上坝、储潭、义源等一批110KV输变电工程。

加强工业用电需求增长情况预测,强化电力平衡和需求管理,保障电力安全稳定运行和有序供应,确保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用电需求。

21、人才保障。

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的作用,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等培训活动;

对职业技能人才实行订单培训、定点培养、定向就业,对培训合格人员给予一定补贴。

加快人才园项目建设,抓好重点企业、产业和行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创新型人才等高层次紧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积极改善员工居住条件,丰富员工业余生活,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强化政策保障

22、财税政策。

深入贯彻落实《**鼓励投资促进开放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若干意见》(**发〔2008〕16号)、《**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发展总部经济的若干政策的通知》(赣政发[2010]17号)、《中共**县委**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六项机制”推进“四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发〔2011〕17号)等文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鼓励招商引资,支持重大工业项目加快建设、重点工业企业加快发展。

积极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企业用于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配套科研经费等可列入成本,科研创新经费、设备折旧和职工培训费用可按相关规定税前扣除,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

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对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对企业年纳税首超5000万元的,一次性给予经营班子20万元奖励,以此类推,年纳税每增加5000万元,奖励资金增加30万元;

对首次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企业,由县财政一次性给予5万元奖励。

23、考核激励政策。

坚持工业工作考核办法、市级指标考核办法与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办法有机结合、目标责任考核与跟踪督查整改相结合,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制定新型工业化年度考核方案,在每年召开的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对工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企业家、乡镇、部门及人员进行表彰奖励。

注重在工业主战场上识人才、用人才,对善于攻坚克难、做出突出贡献的干部,优先提拔重用。

(三)强化组织保障

24、加强领导。

各乡镇、各部门要坚持把强攻工业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强力推进。

进一步调整充实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开发区、工信、发改、统计、财政、环保、国土、城建、供电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型工业化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工业发展重大政策制定、重要工作落实和重点问题协调调度。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工信局,负责综合协调等日常工作。

25、加强监测。

积极协助、督促企业落实统计人员,配备与企业一套表统计改革相适应的软硬件设施,扎实做好固定资产投资、产值、税收申报等工作,深入推进企业一套表制度改革。

建立全县工业经济运行信息调度网络系统,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实时数据的采集、监测、分析和预警。

对工业经济运行、重点项目推进、企业帮扶服务等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每月一通报、每季一调度、每年一总结,不定期召开调度会、座谈会、现场办公会,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