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拿来主义教案文档格式.docx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拿来主义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拿来主义教案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领会“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明确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批判地继承。
领会“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
2.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说理的方法。
3.领会鲁迅杂文语言的特点
教学方法:
引导法、讲授法、提问教学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用鲁迅先生的名言,初步了解其思想。
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②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③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④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这就像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二、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徬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的杂文集,如:
《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
其杂文“像投枪,像匕首,直刺向黑暗势力”。
三、关于杂文
杂文,现代散文的一种,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偏重于议论,也可以叙事。
——(《现代汉语辞典》)
杂文,是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事变或社会倾向的文艺性论文。
以短小精悍、活泼锋利为主要特点。
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关社会生活、文化动态、政治事件的杂感、杂谈、随笔都可以归入这一类。
四、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最初发表在6月7日《中华时报》副刊《动向》上,署名霍冲,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
“九·
一八”事变之后,蒋介石反动政府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奉行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路线。
英美帝国主义除了践踏我国领土主权,疯狂掠夺我国经济资源,还用腐朽没落的西方文化腐蚀我国人民,进行军事、经济、文化侵略,使清醒的青年们对于外来的东西产生“盲目排外思想”。
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文学遗产”问题,在讨论中存在着“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两种错误倾向。
鲁迅感到,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反动政府的媚外,造成了民族文化的严重危机。
针对这些情况,鲁迅写了两篇文章。
一篇是《论“旧形式的采用”》,阐明正确对待古代文化遗产的态度;
一篇是《拿来主义》,着重阐明了如何正确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
五、文本研读
小组合作讨论。
找出作者在本文中提到了几个“主义”?
分析概括,这些“主义”的表现、后果、本质分别是什么?
作者对此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明确:
①闭关主义②送去主义③送来主义④拿来主义
讨论之后派代表回答。
(并且体会相关内容的语言特点)
答案预设:
1.“闭关主义”
•实质——明清以来奉行的闭关自守的政策
•做法——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后果——大门被枪炮打破(鸦片战争)
碰了一串钉子(割地赔款)
作者用“给枪炮打破了大门”“又碰了一串钉子”予以否定闭关主义。
2.“送去主义”
•实质——国民政府的卖国政策
•做法——只是送出去(送古董、古画、新画、梅兰芳等)
•后果——亡国灭种,祸延子孙
补充分析,第三段的类比手法:
(概念:
类比修辞是基于两种不同事物或道理间的类似,借助喻体的特征,通过联想来对本体加以修饰描摹的一种文学修辞手法。
)
尼采:
中国:
自诩是太阳
自诩地大物博
光热无穷煤矿丰富
只是给予,不想取得
只送去,不拿来
他发了疯
亡国灭种
祸延子孙
这一段通过与尼采的类比,作者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当佳节大典之际”,我们的子孙“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也就是必沦为乞丐。
否定送去主义
3.“送来主义”
•实质——国民政府的卖国政策
•做法——只是送出去
•后果——亡国灭种,祸延子孙
相关问题:
①“送来”的都是些什么东西?
明确:
送来的“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
”
②这种“送来”的本质是什么呢?
倾销商品和文化侵略。
作者否定送去主义
4.总结:
闭关主义,实行不通。
送去主义,沦为乞丐。
送来主义,大受其害。
所以,我们要——自己来拿。
5.分析“拿来主义”
由以上分析可知一至七段在论证为什么要“拿来”。
先否定一些不可取的做法,只是“送去”,有往而无来有悖于交往原则,只是“送去”,必沦为乞丐,要正视历史逻辑;
听凭“送来”,大受其祸害,应吸取现实教训。
所以,我们要“拿来”。
补充分析:
本文“先破后立”的方式。
写议论文时,可以批驳观点,叫“破”;
也可以阐述观点,叫“立”。
问题:
本文是如何论证“拿来”的观点的?
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分析比喻论证,体会本部分写作特色)
(1)“大宅子”比喻什么?
对待“大宅子”的态度和方法,文中提出了哪几种?
“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
对待“大宅子”的态度和方法有:
①孱头——徘徊不敢走进门
②昏蛋——放一把火烧光
③废物——欣欣然接受一切
分析:
“孱头”比喻懦弱无能、害怕继承、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者。
“昏蛋”比喻割断历史、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者和貌似彻底革命的“左”派幼稚病患者。
“废物”比喻崇洋媚外、主张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者。
显然,作者对这三类人是持批判否定的态度。
本段末句中的“全不”,足见作者的态度。
(2)那么,真正的拿来主义者应当是怎样的呢?
“占有,挑选”。
先占有,后挑选。
(3)作者如何论证该怎样占有、挑选?
分析相关内容。
作者又通过大量比喻,具体形象地分析了文化遗产中的成分,列举了相应的几种正确的做法。
(完成表格)
喻体事物
态度
本体事物
鱼翅
吃掉
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
吸收(使用)
鸦片
送药房供治病
精华和糟粕并存的部分
趋利避害(使用)
烟枪和烟灯
送点进博物馆其余毁掉
文化遗产中的糟粕
作为史料、反面教材(存放)
姨太太
请她们各自走散
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
腐朽淫糜的东西
剔除(毁灭)
所有这些比喻,就将怎样“挑选”说的既清楚透彻,又具体形象。
此外,作者还用“抛在……化”,表现所谓“平民化”的虚伪;
用“当……里”状写所谓彻底革命的极“左”面目;
用“背着……世界”,讽刺以“国粹”炫耀于人的可笑。
用“像萝卜一样的吃掉”说明吸取精华应该有利于“大众化”,用“不用……宾”比喻不能只供少数人享有。
鸦片虽然有毒,但可用,然而又不可以因其有用而故弄玄虚,招摇撞骗。
所有这些,都将如何挑选讲得浅显易懂。
(4)拿来主义究竟怎么“占有,挑选”?
根据上面的分析,用精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即批判地继承
6、阅读第10段,这段的五句话分别能回答什么问题,请同学们分小组,每一小组分别给一句话设置一个问题。
答案预设:
五个问题分别是
①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对待文化遗产呢?
②拿来之后应当怎样区别对待呢?
③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作用?
④拿来主义者应该具备怎样的条件?
⑤实行“拿来主义”有什么重要性和迫切性?
六、讨论探究
现今,我国存在很多从国外“拿来”的现象,例如:
《中国好声音》版权来自于荷兰;
《奔跑吧,兄弟》版权来自于韩国等。
据统计,电视台播放的大量娱乐节目都来自于国外。
对此,许多国人质疑,难道中国连娱乐都不会了吗?
《中国达人秀》是迄今为止国内购买海外模式制作的众多电视节目中较为成功的个案。
节目通过给予普通人表演的机会,体现对每一个平凡梦想的尊重和鼓励。
这种节目联通了世界各国,中外达人在同一个舞台交流互动,促进了中外交流。
对以上情况,你有什么看法?
七、作业:
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写一篇400字左右的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