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记读后感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731630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学记读后感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上学记读后感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上学记读后感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上学记读后感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上学记读后感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学记读后感Word文档格式.docx

《上学记读后感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学记读后感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学记读后感Word文档格式.docx

通过读《上学记》,我才清晰意识到曾经被自己下意识深深隐藏的挑剔和浮躁,那种自惭形秽的感觉便随着纸页的翻动而慢慢增加,然后感动到甚至想流泪。

  很先生在书中强调读书不一定非要有目的的去看书,而且最好是没有任何目的,读书本身就是目的。

读书本身带来内心的满足,好比一次精神上的漫游,在别人看来,游山玩水跑了一天,什么价值都没有,但对我来说,过程本身就是最大的价值,那是不能用功利标准来衡量的。

其实,求知的乐趣不正是为了更多的了解世界,读书真正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在了解一件事物时,又发现了另一件自己不知道的事物,前方似乎总有未知在等着自己,越想去了解,就会发现更多的自己不了解的东西。

这无穷尽的未知才是求知的乐趣,让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吧。

  何先生求学历经战争年代,之后又是文革,对于多数人来说,这个回忆总不尽然是美好的,可是何兆武先生依然能用轻快幽默的语言婉娩道来,让人读起来有时心酸,有时好笑,有时振奋,有时颓唐,使人仿佛也融入到那个时代,沉醉在何先生的回忆以及那一个是非年代里了。

  【篇三:

《上学记》读后感作文】

  何兆武的《上学记》是一部与众不同的书,在于它是由何先生口述,由他人记录整理的。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这种形式的书,刚开始读的时候,我还以为是由于何先生过世了,只能有旁人代写。

其实不然,我想何先生是有意而为之,这种写法有一种妙处,那就是有一种亲切感,平易近人,感觉就像是和作者本人面对面的交流,听老人讲着他独有的美好故事。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当属何先生在西南联大时的上学生活了,这也是《上学记》的核心、精华所在。

西南联大的学习氛围非常好。

其一,是自由的学术氛围,当时的学生,各持己见,但是面对分歧,他们最多争辩,绝不会将情况恶化成吵架。

然而,为什么会有如此自由自在的环境呢?

我想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学生之间的友谊良好。

何兆武先生这里指出,人的创造力由求知自由、思想自由和个性发展组成,而个人的独创能力实际上才是正真的第一生产力。

自由的环境造就了学术的多产!

其二,就是西南联大的教学状况了,何先生对此有否定,但大体上是肯定的。

这些教授们表现的也比较“自由”,很多教授上课不像现在的老师一样兢兢业业,讲义都不带,高兴讲到哪就到哪,更有甚者,像现在的学生一样,来上课还得看心情。

我觉得这是对学生的不负责,教授的个性不应该在讲台上发挥的这么淋漓尽致。

  西南联大出了很多大家,这是毋庸置疑的。

对于其原因,我想有这么几点。

首先,西南联大的生源较之其他大学,不能说最好,但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其次,西南联大的周边环境比较偏僻,学生们除了在学校一心向学,毫无其他去处。

然后,教授们虽然有点喜欢耍性子,但他们的水平非常不错,他们能传给学生知识,能开拓学生的视野,这对学生的成长十分重要,认知水平高了,在学术上才能有更高的造诣。

最后,西南联大的教学规模属于小班教育,众所周知,这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非常有利,学生和老师能处于更活跃的互动之中,很多新创意、新想法也随之迸发而出。

  《上学记》为我们了解近代生活提供了一个平台,若是何先生能再写一部《上班记》之类的书讲述一下工作的生活那就更好了。

  【篇四:

  《上学记》是何兆武先生一篇口述形式的回忆录,叙述他49年以前的求学之路。

书不厚,200多页的样子,大约2天时间就能读完。

叙述的风格深深烙着何先生的性格特征:

恬淡、平静,但骨子里透着一种坚韧。

由于之前受《南渡北归》的影响,对旧中国(非贬义)知识分子的生活,尤其是西南联大的故事颇感兴趣,何先生的书很快吸引了我。

读罢此书,心里有一种难以言述的感慨和向往,之前看完《南渡北归》后积留在心中的那股“气”似乎一下子被引发了,不吐不快,说说我对本书、作者和那个时代几点最深的印象。

  一、幸福

  何先生的话语中充溢着幸福感,这是他的人生哲学,享受喜欢的事,不强求成绩,只是因为喜欢而沉醉,这是多么惬意的心境。

记得自己在读研时,导师送了“不功不利,不焦(不是骄)不躁”八个字以勉励我,我一直希望自己能接近这种境界,但越刻意的结果却是渐行渐远。

曾感觉自己可能一辈子与这种心境无缘,但何先生的书又让我感觉到希望。

他告诉我们,幸福不是闭门造车,幸福也不是用各种世俗的成功标准来衡量的,幸福是一种涅槃,只要你保持一种自己会越来越好的希望并经受了生活的洗礼,你就是幸福的。

我现在学习,工作,心中有一种自己会越来越好的期盼,而且这种感觉有时很真实可以触摸到,虽然也经常被一些烦心事所搅扰,但总得趋势是好的,我希望自己能保持这股热情和势头,用越来越好的希望支撑起一种平和的心境,让自己在生活中变得成熟和强大。

  二、朴实

  何先生读书时的学风是非常淳朴的,虽然战火纷飞,但学生们都能静下心来学习,所以何先生说他一生中最快乐的读书时光中的大部分都是在西南联大度过的。

淳朴的学风有个很明显的表现,就是学生不势利、不物质、不攀比,不会将家境作为划分地位的标准。

何先生特别说了几个同学,比如孙念增,他的祖父曾是清朝的尚书(相当于今天的政治局委员),此外还有北洋总理的孙女,蒋介石表姐的孩子等(名字记不得了,在书中都有),都是赫赫显贵之家,但子孙毫无骄矜之气,也和普通学生同学同住同吃苦,比之今天“四大名爹”的子女,实在让人感慨这社会到底在进步还是退化。

想想自己,有时心中也难免(虽然尽量避免)会产生对金钱、物质、地位的欲求(所谓虚荣)的“俗”气,看了何先生的书,对把持自己抵制一些庸俗的习气颇有帮助。

  三、自由

  比之今天的所谓名校和专家,何先生就读的西南联大可谓是真正的群星璀璨。

这里有饱学博识的大师:

陈寅恪、华罗庚、叶企孙、吴大猷、梁思成、梅贻琦、朱自清……,这里有冉冉升起的新星:

李政道、杨振宁、王浩、殷海光……,看着这一个个世界级的名字,何先生点出了英雄辈出的原因:

自由。

首先是教学模式的自由,老师上课可以不用教材,不限范围,往往信手拈来,不拘一格却又博大精深。

其次是政治氛围的自由,从校长到学生,遵从信仰自由和言论自由,各种主义、思想、理念或激烈碰撞或高谈阔论,可谓是百家争鸣,畅所欲言。

第三是用人的自由,学校真正实践着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的用人标准(并不像今天大多是停留在口号中),不以文凭论英雄,像华罗庚、沈从文等人,均是连中学文凭都没有的,但学校却授之以教授之位,可见当时的学术风气是如何的开明。

  记得《南渡北归》的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话: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

读完《上学记》后,我更清晰的感觉像何先生那一代的知识分子,他们的经历、他们的思想以及他们对于人生的“悟”对于今天的我们,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多么宝贵的财富。

只要用心去阅读,我想,每个人都能从他们身上收获良多。

  【篇五:

  谢谢谢璞老师的推荐,让我又多读了一本好书。

  这几天上班回来都会抽点时间看下《上学记》,没多久就看完了。

这是一本小书,类似随笔,是何兆武老先生口述,文靖撰写,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出版。

主要是讲述何兆武老教授大学时代的一些人和事。

书中谈论了许多东西,谈的最多的是关于幸福。

  什么是幸福?

何兆武老教授是这样认为的:

幸福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你必须觉得个人的前途是光明的、美好的,可是这又是非常模糊、非常朦胧,并不是什么明确的目标。

另一方面,整个社会的前景,也必须是一天比一天更加美好,如果社会整体在腐败下去,个人是不可能真正幸福的。

在书的另外一处他又强调,幸福最重要的就在于对未来的美好的希望,一个是你觉得整个社会、整个世界越来越美好,一个是你觉得自己的未来会越来越美好。

  这就是他的幸福观。

他的幸福观是把个人与社会的紧密联系起来,不光是觉得个人的前途是光明的,整个社会的前景也是更加美好的。

当我把何兆斌老先生的幸福观与几个朋友分享后,他们有点不理解。

  关于幸福,这是一个哲学命题,也是个人人生观的一部分。

以前,没有认真考虑这个问题,只是简单的想过,幸福是一种状态,必须是现代式,而不是过去式,仅此而已。

至于什么是幸福,我没有想过,甚至没有想过能找个好工作、可以买房买车,这就是幸福。

  这些年,整个社会对幸福这个词也很关注,经常谈到幸福指数。

前段时间一部电视剧《幸福来敲门》又引起社会对幸福这个词的热议。

我们谈论着自己的幸福观,有人说幸福就是幸福就是猫吃老鼠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

这是一种网络说法,更多还是谈及自己的生活、事业、爱情、亲情等等。

  我的幸福是什么呢?

我想我应该思考这个问题了。

这是对自己的负责。

  【篇六:

  从来我的阅读速度很快。

这次也不例外。

  何兆武先生之名我是听过的,但却未真正了解过。

当我进入其话语时,才知道他为人之零星。

  如果照记录者所说,何先生是个温和、儒雅的谦逊学者,那么他所表达的观点,便是清华园那自在的议论氛围所致。

  如果说他是从岳阳这小城出来的名人,不如说他受到的是北京现代化的教育,英语流利,思维敏捷的学者。

因为他不是沈从文。

  在他的话语里,我们清晰的看到了从前的中国。

但那不是战火弥漫的战场,而是战火芬芳的后方。

我们看到的更多是集大成的梅校长,与之对比的吴晗,还有他怀念的数学家兼哲学家王浩……何先生必是儒雅的,但他的观点却也不失锋芒,他坦率的说出喜欢与不喜欢,讨厌黑暗的政治,为文革时期的受迫害者呐喊着。

  历史原来并不像历史书中所写的那样苍白,在何兆武先生的话语中,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丰富的学生生活,更多的是争鸣着的思想精神。

空虚在何先生的世界里似乎不存在。

与清华园,北大未名湖畔,西南联大的学究们在一起,体会到的不仅仅是名家的思想,名家的风貌,更多的是与之碰撞的一种少年的狂妄。

那时的杨振宁,原来就批判过爱因斯坦的文章。

那时的王浩就在谦虚中迸出狂妄之言,作者自谦说没有这种骨气,他便成不了大气。

可另一番大气是蕴于自身,就像他所说的梅贻琦一般从容着,如世间仅存,不,明明就是世间仅存的绅士。

  何先生爱的或许更多是美英文化,看的更多是英美影片。

季羡林文中处处可见随手而来的古词章句,而何兆武的英文名言也如雪花片片,层出不穷。

  最爱那句雪莱的墓志铭中的:

我的名字写在水上。

  何先生理解为:

边写便边消逝,短暂的,无法持久带着一种超脱的佛家姿态,这话也便若佛家真言。

可我毕竟与何先生不同,带着小小的傲气,想象为:

名字在水上才会不朽,不论它消逝与否,这便存在过,这便是永恒,这比写在沙上更为深刻,因为那水上的涟漪不曾褪去。

正如雪莱的名字在水上,在时间的长河里,未曾褪色。

  【篇七:

  《上学记》是何老先生对他年轻时期求学经历的一段回忆,从20年代的中小学时代到50年的“革大”,然而其中重点的讲述他在1939到1946年这一段西南联大的往事,也是何老一生中所认为“最幸福的七年”。

  何老先生上大学的那个年代,是一个战火纷飞、兵荒马乱的年代。

大学读书既没有正规的就教学大纲,也没有统一的教科书。

据何老回忆,“旧社会没有标准教科书,考试没有‘标准答案’,各个老师教的不一样,各个学校也不同,有很大的自由度。

”何老认为,这种教育方式“有一个最大的好处: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对于学生来讲,至少比死盯着一个角度要好得多。

”本书中,贺老师用口述的方式给我们讲诉了自己各方面的认识,其中给我一向最深的是学术自由、读书的目的和幸福的讲解。

  自由,学术的生命。

大学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环境,可是也正是因为这种自由的氛围,使得学生更加放纵自己,从高中的紧张状态“解放”出来的大学生,心里充满着对大学的好奇,同时也让他们更多的沉浸在大学的完了当中,似乎已经忘记当时废寝忘食考取大学的初衷。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科技进步的时代,但是我们大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甚至是生活方式却远远比不上何老先生那个年代的人。

如今的我们,生活在大学这个小型社会里,却依然需要纪律的约束,失去独特的见解,自由的学术氛围到底是不是依然适合我们呢?

我们追求的学术自由是否能够给我们带来依样的成果。

钱学森前辈逝世是提出这样一个耳熟能详的问题:

“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伟大的科学家?

”这是因为我们太压抑自己个性的张扬、才智的发挥,还是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让自己在这样一个优越的大学环境里充实自己,独立发表自己的言论?

为什么在这样自由的学术氛围下,我们有足够的空间让我们发挥自创力,而我们却没有这样的勇气呢?

  个人的独创能力实际上才是真正的第一生产力。

学术自由并不是片面的追求自由创造的环境,而是追求自我的创造能力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

我们的大学跟我们想象的格格不入,我们被分配到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甚至是陌生的就业率极低的专业,我们都想过自己到底该如何让在这个专业里继续努力下去,我们甚至讨厌自己做了读大学的选择。

我们在质疑自己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什么让我们花了近四分之一的时间来学习?

  读书的目的,周恩来说: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么有多少人也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我们都以为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但是我们为改变自己的命运努力过了吗?

何老说:

“我也喜欢读书,但是杂乱无章,漫无目的,没有一个中心方向。

”读书需要一颗宁静的心,用自己的肉眼去看每个字,然而,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字里行间透漏的感情。

古人云: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但是,反观我们的社会,现在大学生读书的比率越来越低,我们把我们的思考能力用在了电脑游戏上,把我们的学习计划转移到了假期的玩耍之中。

  记得从小在学校读的许多书,大多是为了应付考试,对教学参考书好坏的评价往往也是围绕着是否看了这本书,做了它的习题,能否通过考试之类为标准的。

书写的再好,如果不能使考生增强考试能力,就会被认为是浪费时间,这也就形成一种“功利读书”的风气。

而这种有目的的读书,虽然不能否认其对读者在完成某些领域知识之效益,但这种方式很难在广度上增长读者的知识面,只是单纯的看过几个字而已。

然而,在书中何老先生认为读书没有目的更好。

漫无目的的博览群书,那是一种真正的享受。

在看书的过程中完全的投入到作者所描绘的书本世界中,让自己自由的翱翔在无限的知识的天空里。

我并非是认同了何老的观点,但是他的观点确实启发了我,让我在看书的时候随心所欲,不再因为某种功利去阅读某本书。

  也许对于读书是否应该有目的,不同多人有不同的观点,但是如果能在读书中感受到读书的乐趣,读书的幸福,那又何必需要某种读书的目的呢。

读书,让我们静下心来沉思,让我们的精神升华,读书也给我们带幸福的享受。

  在《上学记》中,何老先生这样描述幸福:

“幸福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你必须觉得个人前途是光明的、美好的,可是这又非常模糊,非常朦胧,并不一定是什么明确的目标。

”确实,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但是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负面影响。

经济的发展让物价急剧上涨,人们有更多的钱但是买了更少的东西。

文化繁荣了,可是人们的精神也逐渐被毒害着。

越来越多的淫秽书刊出现,制度缺陷,让我们的幸福感下降得越快。

幸福,又该从何说起呢?

  一个人的前途,社会的发展都与自身的幸福密切相关,我们该如何让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呢?

对于个人的前途而言,我希望从现在开始把握每一次机会,做好每一件事,无论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下,都能过坚持不懈,树立自己的理想。

另一方面,我们都祈求社会更好的发展,对我们的社会满怀希望。

人是为希望而生的。

有了希望,人们便会努力地活下去,即使物质条件再艰苦,在精神上是欢欣快乐的,所以也就有一种幸福感,也许就像我们常说的“乐在其中”吧。

相反,人如果失去了希望,即便你腰缠满贯,也会觉得苦恼非凡。

  何老先生的《上学记》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现在的我们有稳定的时局,清明的政治,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周全的学习计划。

我们该好好珍惜,让自己的学府不再变迁,让后代的学习不至于像何老先生那个年代那样艰辛。

希望我们都能理解到学习的重要性,现在的我们都是幸福的。

  【篇八:

  一向以出版人文社科图书著称的三联书店,前年推出了何兆武口述、文靖撰文的回忆录《上学记》。

这本不算太厚的书,我花了两天时间一口气读完。

读罢此书,让我认识到了旧中国教育的另一番景象,先前对那个时代模糊、平面的认识,一下子就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

原来学可以这样上!

书中的很多故事在今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有时候甚至近乎荒诞。

但掩卷沉思,不免给我们这个时代太多的启发。

  何兆武先生是清华大学教授,他学识渊博,博古通今。

在历史学、哲学、思想史研究方面都有很高的建树。

他的英文底子很好,曾经翻译大名鼎鼎的《社会契约论》(卢梭)、《西方哲学史》(罗素)等学术著作。

他翻译的这些西方启蒙思想著作,影响了无数的中国知识分子。

然而,何老深居简出,低调做人,不喜欢喧哗,不喜欢抛头露面,更不会阿谀奉承,一味迎合时代。

他讲真话,追求真理。

在何老八十岁之后,三联书店整理出版这样一部《上学记》回忆录,在学术界、文学界,乃至整个知识界都很有意义。

  学者出版回忆录正常的,也是值得鼓励的。

可在我看的那些回忆录中,除了巴金的《随想录》外,还没有哪一部回忆录像这本书一样打动我的内心。

我的灵魂被书中尘封的往事触动,我惊叹何老讲真话的勇气。

讲真话似乎不难,真正写出来出版,我估计很多人有这样或那样的顾虑。

何老给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民国,一个有呼吸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时代。

  何老上世纪30年代在北平上小学和初中。

当时虽然国民党统一了中国,但是那也只是名义上的。

地方军阀割据的情况还很严重。

比如北平就是奉系张作霖的天下。

军阀大多没有什么文化,更没有什么鲜明的政治理念,他们只相信枪杆子,不怎么买国民党的帐。

所以南方国民党的很多教育政策,到遥远的北平难以实施,国民政府对于北平的教育控制,可谓鞭长莫及。

奉系整天想的是地盘和银元,对教育没有兴趣。

这样一来,对于教育来说,可谓是得天独厚的机遇。

总的来讲,在那个时代的北平,教育的质量是很不错的,并且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也大。

在中小学的食堂,花很少一点的钱,就可以吃饱三餐,而且有荤有素。

中学的主要课程是国文、英文、数学。

由于国文大家都会,考试时分数差距不大,主要的竞争在英文和数学方面。

这不免和今天的情况有点像。

可是,那时候学习的课程比现在少,学生的学习压力也不算大。

  抗日战争爆发后,北平的政治气氛空前紧张。

但就是在国难之际,国民政府也没有放弃教育,学校开始南迁。

学生和老师一起走,当然,有一些年轻的老师和学生投身行伍,加入到抗战一线的行列。

当时南下的铁路线已经被日本鬼子切断,人们先坐船出海,然后在山东登陆,坐火车到汉口,再坐汽车到长沙,本来几天可以走完的路程,却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可以想象,那么多的人南迁是何等壮观的场面。

用何老的话讲,1937年七七事变后是中国最大的移民潮。

何老辗转长沙、贵阳继续念中学。

在北平一个富足的城市生活长久了的人,在落后的贵阳,当时的心情可想而知。

就在大后方贵阳上中学的时期,何老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的贫穷和落后。

后来,何老到昆明,就读于声名显赫的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是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名校组成的。

当时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忙于抗战,对这个在西南边陲的大学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太多政治形态上的管理。

很多年后,从这所大学里走出来的毕业生,在文学、哲学、理学、工程技术方面做出了很多骄人的成绩。

西南联大作为临时组建的大学,办学条件和抗战前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教室和宿舍都是泥巴糊的,吃的很差,还定量,师生吃不饱。

学生除了上课,业余活动很少。

此外,学校有一阵子经常遭日本鬼子飞机的轰炸。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都认真地学,老师认真地教。

书中写道,飞机轰炸的情况下,最能看出一个人的修养。

比如校长梅贻琦先生,总是不慌不忙地拿着一把伞,从容地指挥师生疏散。

在疏散的人群中,当时历史系学生吴晗跑得很快。

  西南联大有一大批声名海外的大师,如闻一多、沈从文、华罗庚、周培源等等。

也许是抗战困难时期,联大在招生人数方面也很少,全校5个大的学院加起来才1000余人。

这样小规模的招生,是今天的大学不敢想象的。

当时,报考机电、经济、是热门,哲学、历史、政治是冷门。

这种现状到今天还没有改变,并甚至变得更加糟糕。

那时候一个专业最多招生的20多人,最少的像哲学系,一年有时候才招2人!

学生人数少,上课人数也就少,往往一门课,选修和必修的同学加起来才10来个人。

其中居然还有人逃课。

当时,冯友兰先生讲授《中国哲学史》,有时候才2个学生来听。

即便听课的学生很少,老师也是认真的备课,很多老师的教案,后来都成为中国经典的学术著作。

学术成就突出的老师,有的很会上课,有的不太会上课,课堂气氛一般。

看来学术成就和会不会上课没有关系。

再则,当时理学院的很多课程,由于教材是美国原版引进的,老师为了上课的方便,直接用英文授课。

我们当今大力推广双语教学,其实在70年前的中国的大学就绘声绘色地开展了。

  在西南联大,教学中还有一些突出的特色。

那就是学校给老师很大的自由度。

老师想采用什么形式,什么教材,学校没有权利干涉。

有一个老师讲授世界历史,一个学期下来,连古埃及史都没有讲完。

几天看来,这样的老师是教学事故,很有可能下岗。

课堂上,学生可以对老师讲的内容提出质疑,对一些学术问题,可以展开探讨。

周培源先生的课堂上,经常有一个学生发问,于是,2人就开始辩论,辩论的地点从课堂转移到操场,于是很多老师和学生在一旁观看。

这有点类似今天凤凰卫视的“时事辩论会”节目。

教学中这样宽松的环境,为中国后来造就一批杰出人才奠定了基础。

那时的老师,把写文章看成一件很神圣严肃的事情。

不像今天的学者,勤于耕耘,可又有多少文章是具有创造性的?

  何兆武先生在《上学记》里,对最精彩的回忆留给了西南联大。

何先生那一代人成长在内忧外患的年代,学人的理想都很单纯,那就是赶走日本鬼子,建立民主的新中国。

单纯并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