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728507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说说你对安徒生的了解。

(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交流)

  3、老师简介卖火柴小女孩的写作背景。

今天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读文情况。

  3、提出不理解的字词,互相帮助理解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1.提出自学要求:

阅读课文,想一想,哪几个自然段是讲小女孩擦火柴的。

  2.学生按要求自学,在书上找出有关的部分,做上记号。

  3、讨论交流。

  

(1)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讲小女孩擦火柴的?

(第五到第十一自然段)

  

(2)把课文分成三段,可以怎么分?

”(第一至第四自然段是第一段;

第五至第十自然段是第二段,第十二、十三自然段是第三段。

  4、这三段,每一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认真看看课文,再用自己的话回答。

    (第一段讲大年夜,小女孩在街上卖火柴。

第二段讲小女孩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从火柴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象。

第三段讲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了。

四、总结设疑:

可怜的小女孩,在这大年命运如何呢,下节课我们再学习。

第二课时

解读小女孩的悲惨命运。

一、复习引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形象深深地定格在我的脑海里,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看看小女孩的命运如何?

  2、学生齐读。

3、读到里,你有什么疑问?

总结出中心问题:

小女孩既然在大年夜冻死了,为什么又说“她曾经多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了“呢?

  二、以“幸福”为线索,解读小女孩的命运

  1、课文中写道:

“她曾经多么幸福”,那么,小女孩拥有真正的幸福吗?

  2、为什么说她没有幸福?

用自己的话说说。

  

(1)、大年夜在街上卖火柴。

  A、指名读这一自然段。

  B、展开想象:

如果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你的妹妹,她的大年夜应该是怎样度过的?

  C、可是,在这团圆的幸福时刻,她有没有压岁钱?

有没有新衣服?

有没有享用不尽的食物?

没有,通通都没有,连一双鞋子也没有,还得光着脚在大街上苦苦哀求人家买她的火柴。

她有的只是什么?

(是寒冷、是饥饿、是欺凌)

  D、找出这部分你最想读的句子读一读。

  

(2)、不敢回家

  (爸爸会打她,家里跟街上一样冷)

  (3)、疼爱她的奶奶已经死了

  (没有亲人的疼爱,得不到关怀)

  (4)、她死了人们只说“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

  3、理解火柴给小女孩带来的“幸福”

  

(1)、既然别人不能给她幸福、爸爸不能给她幸福、疼爱她的奶奶死了也不能给她幸福,连死了人们只说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

那么文中为什么还说她曾经多么幸福呢?

是谁给了她这种幸福?

(火柴)

  

(2)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谁来读读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段落。

大家边听边看,有没有几个标点很明显地跳到你的眼前?

(感叹号)读一读有感叹号的句子。

  (3)、你从这几个感叹号中体会到了什么?

(是啊,与其说小小的火焰是奇异的火光,不如说是小女孩太冷了,她多想拥有温暖啊!

  (4)发现,你朗读的时候情感变化很大,能说说原因吗?

(燃:

高兴;

灭:

失望)是啊,火柴终究是要灭的,然而,灭的只是火柴吗?

(灭的还有小女孩的希望)带上你的理解和感情再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5)、自由朗读小女孩擦燃火柴的其它几个段落。

  A、同学们,卖火柴的小女孩生活的时代离我们很遥远,她的生活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

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用自己的真情和想象,走进小女孩生活的那个环境,就一定能感受到她的痛苦。

现在请同学们自己阅读小女孩其它四次擦燃火柴的段落。

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思考。

B、谁来谈谈这几次擦燃火柴,小女孩分别看到了什么,为什么她会看到这些?

完成下表

擦燃火柴的次数

幻想

现实

第一次

暖和的火炉

烧过的火柴梗(寒冷,渴望温暖)

第二次

喷香的烤鹅

又厚又冷的墙(饥饿,渴望食物)

第三次

第四次

美丽的圣诞树

慈爱的奶奶

消失在夜空一颗星星落下来(孤独,渴望欢乐)

痛苦,渴望疼爱

第五次

奶奶抱她一起飞走了

不愿离开奶奶(无人疼爱)

C、引导朗读“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读出同情、读出悲伤

  师:

小女孩真的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了吗?

那么,这样的地方在哪儿呢?

是的,只有死才能摆脱寒冷、摆脱饥饿、摆脱痛苦!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虽然她一次次地擦燃火柴,可是火柴却一次次地熄灭,她的眼前没有火炉,只有——寒冷;

没有烤鹅,只有——饥饿;

没有圣诞树,只有——孤独;

没有奶奶,只有——寂寞;

没有得到摆脱,只有——面临死亡。

  (6)、谁再来读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你从她的朗读中听出了什么?

  (听出了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听出了人们的漠不关心;

也听出了安徒生对小女孩的同情。

一个会读书的人,就是能透过语言文字和作者同悲同喜,和文中的主人公同忧同乐。

小女孩真的得到幸福了吗?

  (没有,她的幸福就是死,只有死她才能摆脱痛苦、饥饿、寒冷,不用忍受痛苦、饥饿和寒冷对她来说是一种幸福。

 4、虽然火柴一次又一次地熄灭,但是小女孩一次又一次地把它点燃,她点燃的只是火柴吗?

  5、小女孩的命运如此悲惨,然而至始至终,她有没有哀怨过?

有没有流下一滴眼泪?

找出文中描写小女孩表情的一个词。

(微笑)你从“微笑”中体会到了什么?

她微笑什么?

(谁给了小女孩这样的幸福?

(火柴)可是火柴的光芒是如此的微小,小女孩却从火柴中得到了这样的幸福,你从这里体会到了什么?

是谁给了小女孩这样的幸福?

与其说是火柴给了小女孩幸福,不如说是她自己。

因为她用微笑去面对生活,因为哪怕是幻想的微小的幸福她也没有放弃追求,哪怕到了死她的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三、从《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想开去

  1、从《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想开去,你想到了什么?

  

(1)不能失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童话中卖火柴的小女孩和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年代,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你能理解她的处境吗?

你能透过语言文字的描述,体会她面对寒冷、面对饥饿,面对痛苦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这给你怎样的启发?

  

(2)要重视和同情社会中的贫困者与弱势群体

  (3)领悟安徒生作品人文精神的力量

 安徒生的作品在我国广为传播,《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丑小鸭》等名篇,成为几代人成长的精神食粮。

安徒生已经成为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

我们发现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更高的文学价值,因为它教会了我们对待困窘和艰难的一种人生态度。

优秀的童话足以影响人的一生,它对儿童来说不仅是生动的故事、美丽的形象,而且是精神家园、终极关怀。

这就是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超越时代的永恒力量。

我们真应该感谢这位经历了200年沧桑却历久弥新的伟大作家——安徒生!

  四、布置作业

  1、阅读安徒生的其它童话故事。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4、卖火柴的小女孩(丹麦 安徒生)

悲惨生活  大年夜光头赤脚  又冷又饿

   火炉——温暖

幸福幻像烤鹅——食物

       圣诞树——欢乐

       奶奶——爱抚

冻死街头坐、捏、微笑

(虚实结合)

15凡卡

1、学会1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饥饿、礼拜、生锈、揉皱、昏暗、眯缝、耸肩、一缕、稀粥、撇嘴、起伏、匣子、冻僵、逗笑、窜过、逮住、孤儿、打搅、甜蜜、暖炕、耷拉、火柴梗、圣诞树、黑糊糊、笑眯眯、孤零零”等词语。

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

3、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叙述、信、回忆穿插来写、苦乐对比的表达效果,体会课文结尾“梦”的含义。

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的苦难生活,通过凡卡的神态、动作、联想,了解凡卡的内心世界。

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和凡卡的回忆交叉在一起,同时交替使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

这种复杂的穿插和变化人称的写法是学习上的难点。

训练点:

学习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来写的表达方法。

⑴了解契诃夫

⑵了解插叙、对比、反衬等的表达方法(特点)

⑶了解省略号的作用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通过凡卡的神态、动作、联想,了解凡卡的内心世界。

一、导入新课,简介背景

1、揭示课题。

2、补充资料,了解背景。

出示课件,谈话导入:

我们刚刚读过安徒生的著名童话,今天再来读一篇外国文学作品,是俄国的伟大作家契诃夫写的《凡卡》。

这篇小说写于1886年,当时正是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

契诃夫家的小杂货店里有两个小学徒,就常受他父亲的虐待。

他自小了解学徒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不幸命运,所以《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是分哪几个部分来写的?

2、交流初读课文时遇到的困难,扫除阅读障碍。

(1)读准读通外国名字。

齐读,先把它们读正确,然后说说他们是故事中的什么角色。

(2)理解生僻的词语,如“楦头”等。

(3)交流生字表中容易写错的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弄清生字新词的读音。

2、快速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拿几个方面的内容。

准备写信——写信——寄信

3、读读凡卡的信,说说凡卡的信里写到了哪些内容。

三、品读信的内容,体会文章情感

(一)初读信的内容,整体感知

1、凡卡在莫斯科当学徒,过着怎样的生活?

他为什么请求爷爷把他接回乡下?

快速浏览课文,把信的内容标出来,看看是哪几个片然段?

2、把信的内容连起来自由读一读,读后讨论,看看凡卡在信中都写了什么?

(二)细读信的内容,感受凡卡的痛苦生活

1、通过读信,你了解到凡卡在老板家过着怎样的生活。

联系课文具体谈谈。

2、学习第8自然段和第15自然段中写凡卡痛苦生活的部分,了解凡卡挨打、挨饿、睡不好觉的痛苦。

(1)课件出示第8自然段,自由读,注意用老师用红线标出的词语(如揪、拖等),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老师范读第8自然段写凡卡挨打的片段,要求学生边听想,想象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3)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4)经常挨打还只是凡卡痛苦生活的一个方面。

除了挨打,凡卡还经受了哪些痛苦呢?

(5)看板书小结。

三、感受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

1、默读课文,说说哪些自然段写到了凡卡的学徒生活。

2、仔细品读这些自然段,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并用笔批注。

3、交流。

抓住以下句子来交流:

(1)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指望”是指生活的希望。

凡卡来大城市做学徒,本指望学会做鞋,有个一技之长,养家糊口,可来这里做的事跟学做鞋没有一点关系;

本指望从此有吃有住,却“饿得要命”,差点被打死,连狗都不如;

本指望莫斯科这个大城市,活下去容易些,可是依然没有穷人的活路……饥饿、孤独、痛苦,彻底打碎了凡卡的梦想,所以他说“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

文中几次提到死,也是反映了凡卡极度痛苦的心情。

(2)抓住凡卡挨打的词句来理解。

(3)学习第8自然段和第15自然段中写凡卡痛苦生活的部分,了解凡卡挨打、挨饿、睡不好觉的痛苦。

①课件出示第8自然段,自由读,注意用红线标出的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第8自然段,红线标出“揪、拖、揍、捞、直戳”等词语。

②教师范读第8自然段写凡卡挨打的片段,要求学生边听边想,想象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③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④经常挨打还只是凡卡痛苦生活的一个方面。

(挨饿、睡不好觉)

⑤小结:

9岁的凡卡在老板家过的就是这样痛苦的生活:

挨打、挨饿、整天干活还睡不好觉。

没有自由,没有尊严,连做人的基本权利都没有。

所以,凡卡才写信乞求爷爷赶快带他离开,逃离这种非人的生活。

4、用你的朗读来读出凡卡的悲惨和你对凡卡的同情。

四、感受凡卡“美好”的乡村生活

1、凡卡的信里除了写了悲惨的学徒生活外还写了什么?

2、读一读,说说爷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年老、困苦、劳累,但很乐观、风趣、慈祥,跟爷爷在一起凡卡感到很快乐。

3、结合具体语段来说说乡村生活给凡卡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家乡美丽的夜景。

(2)守夜和砍圣诞树。

4、仔细探究,乡村生活真的是美好幸福的吗?

爷爷已经65岁,还要给老爷家守夜,只能睡在大厨房里;

守夜时要挨冻,砍圣诞树时爷孙俩都要“冻僵”了,体会到他们的生活是非常贫困劳累的。

否则,爷爷也不会把他唯一的孙子送到城里去做学徒。

在小凡卡的心里却如此美好,正是因为他现在的学徒生活太悲惨了,已经到了他无法忍受的程度。

5、指导朗读。

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叙述、信、回忆穿插来写、苦乐对比的表达效果。

一、复习导入

二、自学结尾,体会表达的特点

1、找找哪些地方是细节描写,说说细节描写的作用。

2、美好的梦与残酷的现实形成了对比,让人对凡卡悲惨的命运产生了更深的同情,更加愤恨造成这种命运的社会制度。

3、讨论:

凡卡的梦会实现吗,为什么?

4、回顾全文,进行总结:

结构比较复杂,它由三部分内容组成:

作者叙述凡卡的悲惨遭遇,凡卡信的内容,写信过程中凡卡的回忆。

在这三部分内容的表达上,抓住了细节,表现了凡卡这个仅仅九岁的孩子复杂的内心活动,给爷爷写信,哀求爷爷把他带回去,说明了他在莫斯科学徒生活的悲惨,使我们深深同情他的悲惨命运,更加痛恨那个吃人的黑暗社会。

三、拓展阅读

契诃夫是与莫泊桑齐名的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列夫•托尔斯泰说他是一个“无比伦比的艺术家”。

契诃夫的创作活动是从短篇幽默作品开始的,其幽默名篇《公务员之死》、《胖子与瘦子》、《变色龙》、《套中人》等,早已被译成中文,为我国广大读者所熟悉,其中《变色龙》、《套中人》还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建议同学们课外阅读《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四、讨论写法的作用

1、加入插叙部分,更加衬托出了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和他迫切要回到爷爷身边的心情。

2、小说除了运用插叙,还采取了哪些方法,使我们如此感动?

在文中找到几处细腻传神的细节描写,来体会其真实具体,给人印象深刻,有身临其境之感。

(凡卡写信时的动作、表情、心理,写信中对学徒生活的描述和对乡村生活回忆中,都有生动细腻的细节描写,找到一两处来体会。

五、学习生字词

挨打

凡卡挨饿悲惨

没法睡

16﹡鲁滨孙漂流记

  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2、了解《鲁滨孙漂流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起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3、初步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孙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生活态度。

  4、通过讨论、摘抄或写心得体会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训练点:

(1)学习并领会课文梗概的方法,并试着用梗概的方法去给课文写梗概。

⑵关注人物命运。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插图)仔细观察这个人物,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自由说,如,衣衫褴褛,身体强健,置身荒岛,表情坚毅乐观等。

)他就是《鲁滨孙漂流记》中的主人公。

  2、简介作品,激发起阅读梗概的兴趣。

  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应该读读这部小说。

它出自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之笔(板书:

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也是笛福的第一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

1704年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

赛尔科克在荒岛上并没有作出什么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

但笛福塑造的鲁滨孙却完全是个新人,成了当时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小说一经发表,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有人把它拍成了电影,有人把它编成连环画,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小说之一。

  二、阅读梗概,了解主要内容

  1、下面,我们就来快速默读梗概部分,了解这部世界名著的主要内容。

  2、交流这部小说的大意。

(主要写了遇难荒岛的鲁滨孙与自然斗争,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了下来,还收留了一个野人,取名叫做星期五,把他训成了忠实的奴仆。

28年后,他救了一艘叛变船只的船长,回到英国。

  三、浅显探讨小说

  1、再次默读梗概,概括一下鲁滨孙在荒岛上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

 

(1)住──用木头和船帆搭了一个简易的帐蓬。

(2)吃──打猎、捕鱼,畜养山羊,种粮食。

 (3)安全-防御。

 (4)孤独-救助“星期五”。

  2、鲁滨孙在荒岛上创造了生存的奇迹,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勇敢坚毅,乐观积极,靠智慧解决困难等。

  四、阅读精彩片段

  1、浏览精彩片段,在表达上与梗概相比有什么不同。

  精彩片段用第一人称描写“我”遇难荒岛后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其中大量细腻逼真的心理活动描写,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

(第一人称叙述角度,写的都是“我”眼中事,心中事,可充分展现“我”的内心世界,这就更具真实感。

阅读时,好像不仅作者就是“我”,连读者也变成了小说中的“我”。

所以第一人称的好处是小说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缩小了。

可以十分详尽地描写鲁滨孙的心理活动,这就大大加强了小说的真实效果,读来兴味盎然。

  2、快速默读,了解主要内容。

(主要写了鲁宾逊在绝境中的心理活动过程,用理智战胜失望,改善生活。

  3、感悟精神光辉

  

(1)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鲁滨孙精神”的内容,有感情地读一读。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这种精神。

(出示“我”的幸与不幸。

同桌间逐条对照互读。

男生读“坏处”,女生读“好处”;

老师读“坏处”,全体同学齐读“好处”,并将其中的“你”改成“我”,形成对话朗读。

  (3)结合整个片段内容,试着用“从……中,我感受到鲁滨孙是……的人”来说一句话。

  (如,一个不屈服命运的人,面对命运弃他于孤岛,能及时调整心态,努力改变不幸的命运;

一个善于调整心态的人,他经历了三次心态调整,逐步解决了生存问题、生活问题及如何获得有意义的问题;

一个不怕孤独的人,他一猫狗为伴,以记日记来排遣寂寞,活得充实;

一个以苦为乐的人,岛上物质贫乏,生活条件艰苦,他仍不断自我安慰,尽量改善生活;

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面对不幸,他没有失去生活的信心,而热情地投入到实在的生活中去。

  (4)出示并齐读:

“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五、拓展延伸

1、从文中选一句话作为座右铭,你会选哪一句,为什么?

2、面对人生困境,鲁滨逊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

在西方,“鲁滨孙”已经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

读了这部小说,老师想到了海明威的名言: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

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

3、阅读本文后,请你写一句话送给你的朋友或自己共勉。

4、鲁滨孙在荒岛上还遇到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回到英国后,又是怎样成了一个百万富翁的,请同学们课下找到原著读一读。

可以准备向别人提出问题,或摘录有意思的句子,也可以画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或者写一写读书体会,为班级读书会作好准备。

遇险上岛不畏艰险

建房定居机智坚强

梗概养牧种植聪明能干

救“星期五”乐观积极

回到英国

 

17﹡汤姆•索亚历险记

  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2、了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起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3、初步了解汤姆•索亚的历险经历,感知他的性格特点。

1、学习名著抓住人物语言、外貌、动作等方法去模仿。

2、学习作者轻松、幽默而有讽刺夸张的语言特点,并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一、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

  1、我们刚刚阅读完两篇外国短篇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的悲惨命运唤起了我们深深的同情。

今天,我们要阅读的是一部美国的长篇小说,认识一个叫汤姆•索亚的小男孩(出示插图),他惊心动魄的历险连大人都称羡不已。

(板书课题:

《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书是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

马克•吐温擅长使用幽默和讽刺,对后来的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们普遍认为他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大里程碑。

(板书:

马克•吐温 美国作家)

  2、贪玩、渴望冒险,不喜欢被约束,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在这部小说中,汤姆•索亚的天性得到充分发挥。

让我们来看看他为我们实现了怎样的梦想。

1、浏览梗概,说说小说主要写了什么。

(小说描写了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

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作出了种种冒险经历。

  2、在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