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理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717083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9.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药理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临床药理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临床药理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临床药理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临床药理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药理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

《临床药理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药理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床药理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

U类反应(unclassifiedreaction):

未分类反应。

6、信号(signal):

一种药品和某一不良事件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联性的报告信息,这种关联性应是此前未知的或尚未证实的。

使ADR得到早期预警,产生信号是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

7、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是指:

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报告、评价、控制。

8、自愿呈报系统的优缺点:

优点:

监测范围广、无时间和空间限制、参与人数多、是ADR主要信息源和重要方法之一,能极早发现潜在ADR信号,是发现罕见ADR唯一可行的方式。

缺点:

漏报率高、无法计算发生率、医生难以识别以前未知的不良反应。

9、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定依据:

时间相关性、文献合理性、撤药结果、再次用药结果、影响因素甄别。

10、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确实程度(微观评价):

肯定(用药以来的时间顺序是合理的、该反应与已知的药品不良反应相符合、停药后反应停止、重新用药反应再现)、很可能(时间顺序合理、与已知不良反应符合、停药后反应停止、无法用病人疾病来合理解释)、可能(时间顺序合理、与已知药品不良反应符合、患者疾病或其他治疗也可造成这样的结果)、条件(时间顺序合理、与已知药品不良反应相符合、不能合理地以患者疾病来解释)、可疑(不符合上述各项标准)。

11、宏观评价(数据集中后评价):

三期——信号出现期、信号加强期、信号评价期。

12、药源性疾病(DID):

又称药物诱发性疾病,是医源性疾病的主要组成部分。

指人们在应用药物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时,因药物的原因而导致机体组织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引起生理功能、生化代谢紊乱和组织结构变化等不良反应,由此产生各种体征和临床症状的疾病。

不仅包括药物在正常用法情况下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而且包括由于超量、误服、错用以及不正常使用药物而引起的疾病,一般不包括药物过量导致的急性中毒。

13、药物警戒(pharmacovigilance,PV):

与发现、评价、理解和预防不良反应或其他任何可能与药物有关问题的科学研究与活动。

不仅涉及药物的不良反应,还涉及与药物相关的其他问题,如不合格药品、药物治疗错误、缺乏有效性的报告、对没有充分科学根据而不被认可的适应证的用药、急慢性中毒的病例报告、与药物相关的病死率的评价、药物的滥用与错用、药物与化学药物、其他药物和食品的不良相互作用。

14、药物警戒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区别:

监测对象不尽相同:

前者涉及除质量合格药品之外的其他药品;

后者是质量合格的药品。

工作内容不尽相同:

前者涉及的内容更广泛,包括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用药失误、药品滥用等。

工作本质不同:

前者是积极主动的开展药物安全性相关的各项评价工作,是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进一步完善;

后者集中在药物不良反应信息的收集、分析与监测等方面,相对被动。

15、药物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描述性研究:

病例报告、生态学研究、横断面调查。

分析性研究:

队列研究(RR)、病例对照研究(OR)。

二者区别:

a.前者基于是否暴露于某种药物而研究其疾病发展过程;

后者是基于有病与无病基础上研究其对药物暴露与否。

B.前者可以是前瞻性、回顾性或双相性的,是从服药组与对照组相比发生的不良事件,可以直接评估其发生率;

后者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样本大小常不知道,无法评估不良事件发生率,只能以比值比(OR)表示。

第一章绪论

1、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内容:

1、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

研究药物对人体的影响,确定人体的治疗剂量,同时观察剂量、疗程和不同给药途径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2、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

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理(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3、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

利用药动学原理研究和评价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与程度,是评价一种制剂有效性的常用指标。

有绝对(被试口服制剂与其静脉注射剂的AUC之比)和相对(被试药制剂与其参比制剂口服后的AUC之比)之分。

受药物的剂型、患者对药物的吸收和肝脏首关效应的影响。

4、化学等值:

药物制品中含有等量的同一主药。

5、生物等效:

将化学等值的药品以同样的给药方案给予同一个体,在血液和组织中出现相等的浓度。

6、治疗等效:

几个药物制剂以同样给药方案给予同一个体,产生本质上相同的治疗效应或毒性。

7、临床试验(clinicaltrial):

用来评价新药的疗效和毒性,判断新药能否上市。

期:

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

观察人体对于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代学,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

对新药有效性及安全性做出初步评价,推荐临床给药剂量。

扩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

进一步评价有效性、安全性。

新药上市后监测。

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考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罕见不良反应)。

8、药物相互作用(druginteraction)研究: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并或先后序贯使用时,所引起的药物作用和效应的变化。

可以导致有益的治疗作用或产生有害的不良反应。

包括药动学和药效学的相互作用,一般指两药在人体内相遇而产生的不良反应。

9、新药:

未曾在我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已上市的药品改变剂型、给药途径、增加新的适应证,亦按新药管理。

第2章临床药动学

1、吸收(absorption):

药物由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静脉注射和滴注无吸收过程。

不同给药途径吸收快慢依次为:

气雾吸入>

腹腔注射>

吸入给药>

舌下给药>

肌内注射>

皮下注射>

口服>

直肠给药>

皮肤给药。

影响药物经胃肠道吸收的因素:

药物方面:

药物的理化性质(脂溶性、解离度)、剂型(药物粒径大小、赋形剂种类)、药物之间相互作用。

机体方面:

胃肠内pH:

弱酸性药物易在胃吸收,弱碱性药物易从小肠吸收。

胃排空速度和肠蠕动:

肠蠕动增加促进药物吸收。

胃肠内容物:

减少药物吸收。

首关效应(first-passeffect):

某些药物首次通过肠壁或肝脏时被其中的酶所代谢,使体循环药量减少的一种现象。

首关效应明显的药物不宜口服给药,但首关效应具有饱和性,若剂量增大,口服仍可使血中药物浓度明显升高。

2、分布(distribution):

药物吸收后随血液循环到各组织器官的过程

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

血浆蛋白结合率:

弱酸性药物主要与血浆中的白蛋白结合,弱碱性药物主要与血浆中α1酸性糖蛋白结合。

结合性药物浓度:

总药物浓度>

0.9表示结合率高;

<

0.2表示结合率低。

结合性药物无药理活性,游离性药物有药理活性。

细胞膜屏障:

血脑屏障:

阻止许多大分子、水溶性或解离性药物进入脑组织,但脂溶性较高的药物可通过。

(炎症、急性高血压或静脉注射高渗溶液可以降低血脑屏障的功能)

胎盘屏障:

阻止水溶性或解离性药物进入胎儿体内,但脂溶性较高的药物可通过。

血睾屏障、血关节囊屏障

器官血流量与膜的通透性:

肝、肾、脑、肺等高血流量器官,药物分布快且含量较多,皮肤、肌肉等低血流量器官,药物分布慢且含量较少。

体液的pH和药物的解离度:

弱酸性药物在细胞外液浓度高于细胞内,弱碱性药物相反。

3、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

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结构的改变,也称作生物代谢(metabolism)。

方式:

相反应:

氧化、还原、水解;

结合

部位:

主要是肝脏

酶:

专一性酶(胆碱酯酶、单胺氧化酶)、非专一性酶(“肝脏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又称“肝微粒体酶”或“肝药酶”)。

影响因素:

遗传、环境(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苯妥因纳、卡马西平、利福平、水合氯醛;

酶抑制剂如别嘌醇、氯霉素、异烟肼、西咪替丁)、生理因素与营养状态、病理因素。

意义:

灭活、活化、药物消除、生成有毒物质。

4、排泄(excretion):

药物及其代谢产物通过排泄器官被排出体外的过程。

肾排泄:

包括肾小球滤过(影响因素:

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程度及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主动分泌(包括有机酸分泌系统和有机碱分泌系统)、肾小管被动冲吸收(影响因素:

药物本身理化性质及尿量或尿pH。

水溶性药物易从尿中排出、酸化尿液使碱性药物排泄增加、碱化尿液使酸性药物排泄增加)

胆汁排泄:

肝肠循环(hepato-enteralcirculation)——由胆汁排入十二指肠的药物经肠粘膜上皮细胞吸收,经门静脉、肝脏重新进体循环的反复循环过程。

5、药动学房室模型:

药动学研究中按药物在体内转运速率的差异,以实验数据和理论计算相结合而设置的数学模型。

房室是一个假想的空间,与解剖部位和生理功能无关,只要体内某些部位的转运速率相同,均可视为同一房室。

多数动力学模型中,药物既可进入该房室,又可从该房室流出,称为开放系统(opensystem)。

开放性一室模型:

假定机体由一个房室组成。

给药后药物可立即均匀分布在整个房室(全身体液和组织),并以一定速率从该室消除。

开放性二室模型:

假定机体由两个房室(中央室和周边室)组成。

药物首先进入中央室(血液、细胞外液以及血流丰富的肝、肾、心、肺等),周边室代表脂肪、皮肤或肌肉等血流供应较少的组织。

假定药物仅从中央室消除。

开放性三室模型:

针对在体内转运过程复杂、与组织结合牢固的某些药物假定的模型,药--时曲线呈三指数衰减。

6、药物消除速率过程:

一级动力学过程(线性):

药物在某房室或某部位的转运速率与该房室或该部位的药量或浓度的一次方呈正比。

特点:

等比转运、半衰期恒定、AUC与给予的单一剂量呈正比、按相同剂量相同间隔时间给药,约经5个半衰期药物在体内消除完,达到稳态浓度。

(简单扩散)

零级动力学过程(非线性):

药物自房室或某部位的转运速率与该房室或该部位的药量或浓度的零次方呈正比。

等量转运、半衰期不恒定(剂量增大,半衰期可超比例延长)、AUC与剂量不成正比。

(主动转运,如乙醇、苯妥英钠、阿司匹林、双香豆素和丙磺舒)

米--曼速率过程(非线性):

一级动力学与零级动力学互相移行的过程,高浓度时为零级动力学过程而在低浓度时为一级动力学过程。

(如乙醇、苯妥英钠、乙酰水杨酸、乙酰唑胺、茶碱、保泰松)

7、主要药动学参数:

半衰期(t1/2):

血浆药物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用来描述药物在体内消除的快慢。

表观分布容积(Vd):

体内药物总量按血浆药物浓度推算时所需的体液总容积。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

与吸收后体循环的药量成正比,反映进入体循环药物的相对量。

生物利用度(F):

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程度(AUC)和速度(Cmax和Tmax)。

总体清除率(TBCL)又称血浆清除率(CL):

体内各消除器官在单位时间内清除药物的血浆容积,即单位时间内有多少毫升的血浆中所含的药物被机体清除,是肝、肾以及其他途径清除率的总和。

稳态血药浓度(Css)与平均稳态血药浓度(Css,av):

前者指,如按固定间隔时间给予固定药物剂量,则每一次给药时体内总有前次给药的存留量,多次给药形成多次蓄积,随给药次数增加,体内总药量的蓄积率逐渐减慢,直至在剂量间隔内消除的药量等于给药剂量,从而达到平衡时的血药浓度。

后者指达稳态时,在一个剂量间隔时间内,AUC与给药间隔时间之比,反映多剂量长期用药的血药浓度水平。

8、统计矩(statisticalmoment)(药动学的非室分析)

零阶矩(S0):

AUC曲线下时间从零到无穷大的面积。

一阶矩(MRT):

药物体内平均驻留时间。

9、群体药动学:

群体(population):

根据观察目的所确定的研究对象或病人的总体。

群体药物代谢动力学(PPK):

即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群体分析法,是应用药物代谢动力学基本原理结合统计学方法研究某一PPK参数的分布特征,即群体典型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和群体中存在的变异性。

第3章治疗药物监测和给药个体化

1、治疗药物监测(TDM)(临床药动学监测CPM):

在药动学原理的指导下,应用灵敏快速的分析技术,测定血液中或其他体液中药物浓度,分析药物浓度与疗效及毒性间的关系,进而设计或调整给药方案。

2、血药浓度与药理效应:

对于大多数药物而言,药物疗效的高低与维持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药物在靶标或受体部位活性药物浓度的高低。

3、治疗药物监测实施的临床指征:

药物本身具有客观而简便的效应指标时,就不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一个良好的临床指标总是优于血药浓度监测。

药物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狭窄(强心甙类)。

有些药物同一剂量可能出现较大的个体间血药浓度差异(三环抗抑郁药)。

具有非线性药动学特性(苯妥英钠、茶碱、水杨酸)。

肝肾功能不全或衰竭的患者使用主要经肝代谢消除(利多卡因、茶碱等)或肾排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的药物时,及胃肠道功能不良的患者口服某些药物时。

发现长期用药的患者的不依从性或某些药物长期使用后产生耐药性诱导(或抑制)肝药酶的活性而引起药效降低(或升高),以及原因不明的药效变化。

怀疑患者药物中毒,尤其在药物的中毒症状与剂量不足的症状类似,而临床又不能明确辨别的时候。

(普鲁卡因、苯妥英钠)

合并用药产生相互作用而可能影响疗效时。

4、决定是否进行TDM的原则:

病人是否使用了适合其病症的最佳药物?

药效是否不易于判断?

血药浓度与药效间的关系是否适用于病情?

药动学参数是否因病人内在的变异或其他干扰因素而不可预测?

疗程的长短是否能使病人在治疗期间受益于TDM?

血药浓度测定的结果是否会显著改变临床决策并提供更多的信息?

5、治疗药物监测流程:

申请——取样——测定——数据处理——结果的解释

6、取样的时间:

单剂量给药时:

药物在平稳状态时取血。

多剂量给药时:

偏谷浓度(下一次给药前取样)。

怀疑用药剂量偏高:

稳态峰值浓度;

怀疑用药剂量不足:

稳态谷值浓度或偏谷浓度。

缓释制剂或半衰期特长的药物:

两次给药之间的任何时间点。

怀疑病人出现中毒反应或急救时:

根据需要随时采血。

7、测定对象:

原形药物浓度:

血清与血浆。

(环孢素:

全血)

游离药物浓度:

平衡透析法、超速离心法、凝胶过滤法、超滤离心法。

(苯妥英钠)

活性代谢物

对映体

8、测定方法:

光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

仅用于测定灵敏度要求不高(给药剂量较大、血药浓度较高)的药物。

色谱法(薄层层析、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HPLC):

分离度好、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同时测定几种药物;

处理复杂、耗时较长、临床急需结果时不适用。

液质联用(LC--MS):

确定分子结构,适用于TDM尤其是药物代谢物的分析。

高效毛细管电泳仪(HPCE):

适用于手性药物的TDM。

免疫法:

放射免疫法(RIA)、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

9、给药个体化(individualizationofdrugtherapy):

定义:

通过测定体液中的药物浓度,计算出各种药动学参数,然后设计出针对患者个人的给药方案。

包括:

给药剂量和剂型、给药间隔、预期达到的血药浓度、药物过量中毒的救治方法。

注意:

明确药物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治疗窗,即最小有效浓度MEC与最小中毒浓度MTC之间的范围):

并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具体情况。

掌握患者的个体化资料:

年龄、体重与身高;

合并用药;

剂量、服药时间、采血时间;

病史、用药史、肝肾功能、血浆蛋白含量;

病人依从性。

步骤:

治疗决策——处方及初剂量设计——调剂、投药——观察——抽血——TDM——药动学处理——按患者个体化特点调整给药方案。

设计:

负荷剂量和维持剂量

给药方案:

半衰期短(<

6小时)——TI低,最好静滴(肝素);

TI高,大剂量长间隔。

半衰期中等(6--24小时)——TI低,加大给药频率并减少维持剂量;

TI高,给药间隔相当于半衰期且负荷剂量大约为维持剂量的2倍。

半衰期长(>

24小时)——一般每天给药一次,给药间隔小于半衰期,初始剂量高于维持剂量的2倍。

第4章临床药理学

1、量反应的量效曲线药效学参数:

半数有效量(ED50):

群体中半数个体出现预计疗效时的剂量。

半数中毒量(TD50):

群体中半数个体出现中毒时的剂量。

半数致死量(LD50):

群体中半数个体出现死亡时的剂量。

治疗指数(TI):

LD50/ED50,TI越大,药物越安全。

若某药LD50与ED50两条曲线首尾重叠,还必须参考LD1/ED99或LD5与ED95之间的距离。

一般而言,>

15为比较安全。

2、时效曲线(time--effectcurve):

一次用药后,药物作用随时间的推移发生动态变化,相隔不同时间测定药物效应,以时间为横坐标、药物效应强度为纵坐标作图即得。

若在治疗有效的效应强度处以及出现毒性反应的效应强度处各作一条与横轴平行的横线(有效效应线和中毒效应线),则可得下列信息:

起效时间(时效曲线与有效效应线首次相交点的时间)、最大效应时间(给药后作用达到最大值的时间)、疗效维持时间(从起效时间开始到时效曲线再次与有效效应线相交时的时间)、作用残留时间(曲线从降到有效效应线以下到作用完全消失之间的时间)。

血药浓度曲线和时效曲线不能互相取代。

3、受体(receptor):

一类存在于细胞膜、胞浆或细胞核内的功能蛋白质,具有识别和结合特异性细胞外化学物质(配体,ligand)、介导细胞信号转导并产生生物学效应的特性。

根据结构和功能不同,受体可分为离子通道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酶活性受体及核内受体。

具有灵敏性、特异性、饱和性、可逆性、多样性。

4、亲和力(affinity):

药物与受体的结合能力。

5、内在活性(intrinsicactivity):

配体与受体结合成复合物后激发生理效应的能力。

6、受体激动药(agonist):

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

7、受体拮抗药(antagonist):

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的药物与其受体结合后,不能激发生理效应,反而妨碍受体激动药的作用.竞争性拮抗药右移。

非竞争性拮抗药量效曲线下移。

8、部分激动药(partialagonist):

有些药物内在活性弱,当无其他强大受体激动药存在时,可与受体结合激发弱的生理效应,起到激动药的作用;

但在别的强激动药存在情况下,这些药物与受体的结合反而妨碍了强激动药的作用,起到受体拮抗药的作用。

9、反向激动药(inverseagonist):

与其受体结合后引起受体构型变化,引起与原来激动药相反的生理效应。

10、受体脱敏(desensitization):

机体在长期使用一种激动药后,受体逐渐对激动药的敏感性降低。

11、受体增敏(hypersensitization):

长期使用一种拮抗药会导致受体对激动药的敏感性增高。

12、上调(upregulation)和下调(downregulation):

受体的调节性改变只表现为数量(或密度)的增加与减少。

13、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药物方面的因素:

给药方案、剂型、制药工艺、药物相互作用。

机体方面的因素:

年龄、性别、营养状态、精神因素、疾病因素、遗传因素、种族差异、种属差异、生物节律、生活习惯、环境污染。

第五章药物的临床研究

1、药物的临床研究:

包括药物的

期临床试验和药物生物等效性试验,是药物研究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主要目的是确定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药物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1期20-302期100对3期300例4期2000例

2、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

临床试验全过程的标准规定。

包括方案设计、组织实施、稽查、记录、分析总结和报告。

GMP:

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规范。

3、伦理委员会(ethiccommittee):

我国GCP要求伦理委员会由医药学专业人员及非医药学专业人员共同组成,其中应有伦理学或法律专业人员以及非临床研究单位人员的参加。

组成人员不少于5人,并且男、女性兼有,以保证伦理委员会组成的代表性。

(知情同意书)

4、若为仿制的或改变剂型的新药只需进行药物生物等效性试验。

第六章药品的注册与管理

基本药物(essentialmedicines):

为保证大多数人获得基本的医疗、预防和保健服务,在任何时间都能有足够数量、适当的剂型、并且以个人和社会均可负担的价格获得的药品。

处方药(POM):

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才可在正规药房或药店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OTC):

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不需要凭执业医师处方,消费者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药品注册名称:

国药准字(H、S、Z、J)+4位年号+4位顺序号H化学S生物Z中成药J进口分包装

第七章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用药

1、妊娠1—2w:

全或无效应;

3—8w:

致畸高度敏感期(药物对胎儿的影响最严重);

8—16w:

药物对胎儿的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牙齿影响较大;

>

16w:

药物导致胎儿器官组织功能障碍及出生后生存适应不良。

致畸物质:

当胎儿暴露于某一种物质下可造成胎儿永久性身体残缺或功能损害。

2、妊娠期药动学特点:

吸收:

早孕时期频繁恶心、呕吐的妊娠反应往往使口服药物的吸收受到影响;

临产孕妇胃排空时间显著延长而影响吸收。

(故早孕及临产孕妇不宜经胃肠道给药)妊娠期间血药达峰时间后推,峰浓度下降。

分布:

孕妇血容量约增加40%—50%,血浆增加多于红细胞的增加。

表观分布容积增加,血浆蛋白浓度下降,游离型药物增多(对于高蛋白结合率的药物影响更为显著)。

代谢:

胆汁淤积,药物排除减慢,可诱导或抑制肝微粒体药酶的活性。

排泄:

妊娠期多种药物的清除率增加,但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