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二轮复习《新题速递生物》第01期考点0108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707686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81.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二轮复习《新题速递生物》第01期考点0108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届高考二轮复习《新题速递生物》第01期考点0108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届高考二轮复习《新题速递生物》第01期考点0108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届高考二轮复习《新题速递生物》第01期考点0108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届高考二轮复习《新题速递生物》第01期考点0108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二轮复习《新题速递生物》第01期考点0108Word格式.docx

《届高考二轮复习《新题速递生物》第01期考点0108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二轮复习《新题速递生物》第01期考点0108Word格式.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二轮复习《新题速递生物》第01期考点0108Word格式.docx

【分析】含磷的物质:

少数的蛋白质,核酸(DNA和RNA),脂质中的磷脂分子,ATP和NADPH。

【详解】A、细胞膜(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其中磷脂含有P),高尔基体(含有磷脂)、核糖体(含有RNA)等结构都有含磷化合物,A正确;

B、叶绿体基质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需要含磷化合物(NADPH)的参与,B正确;

C、DNA分子解旋后,其空间结构改变,但依然携带有遗传信息,所以并没有丧失功能,C错误;

D、细胞内含磷的化合物不都是高分子化合物,如磷脂分子含磷,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组成细胞的元素、光合作用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

识记组成细胞的元素的种类及含量,识记核酸的作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3.(2020河南省郑州市高三一模)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组成成分和基本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线粒体

B.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的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C.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的化合物都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D.组成细胞的元素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答案】D

【分析】1、在真核细胞中,细胞膜、核膜以及细胞器膜,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它们形成的结构体系,称为生物膜系统。

2、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3、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

【详解】A、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主要场所是线粒体,A项错误;

B、生物膜是指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细胞内的膜,B项错误;

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氨基和羧基还必须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C项错误;

D、组成细胞的元素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核酸,蛋白质等,D项正确。

故选D。

4.(2020安徽省皖江联盟高三12月联考)某种分泌蛋白M的4条肽链通过二硫键(-S-S-)连接,检测发现该蛋白中含有C、H、O、N、Fe、S六种元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M中的肽键在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形成

B.M中的Fe、S元素存在于某些氨基酸的R基中

C.高温不会导致肽键断裂但会使M空间结构遭到破坏

D.M中的二硫键很可能在内质网或高尔基体中形成

【答案】B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分泌蛋白M由4条肽链组成,且4条肽链之间通过二硫键相连,其组成元素中除了含有C、H、O、N外,还含有Fe和S。

【详解】A、M是分泌蛋白,因此其肽键的合成过程发生在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A正确;

B、氨基酸的R基中不存在Fe元素,有可能存在S元素,Fe元素是在后期加工中添加的,B错误;

C、高温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但是不会破坏肽键,C正确;

D、分泌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后,需要先后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因此M中的二硫键很可能在内质网或高尔基体中形成,D正确。

故选B。

5.(四川省资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一次诊断)下列关于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核酸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所不同

B.核酸的合成需要相应蛋白质的参与

C.蛋白质的合成需要相应核酸的参与

D.低温会破坏蛋白质的肽键结构和核酸分子中的氢键

6.(2020·

甘肃省会宁县高三第四次考试)下列与细胞结构和功能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有的生物膜上除了含有磷脂和蛋白质分子外,还含有色素分子

B.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的胰岛素需要通过有关细胞器的加工才具有生物活性

C.体检时若发现甲胎蛋白超过正常值可能预示体内存在癌细胞

D.人体细胞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分析】1、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脂质主要是磷脂,另外还有少量的糖类。

糖类和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癌细胞表面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的含量与正常细胞不同。

2、分泌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核糖体将蛋白质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经过内质网加工发送至高尔基体,再经过高尔基体加工后产生囊泡发送至细胞膜,运输细胞外。

3、有氧呼吸的过程:

第一阶段:

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一个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两个分子的丙酮酸,同时脱下4个[H],在葡萄糖分解的过程中释放出少量的能量;

第二阶段:

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两分子丙酮酸和6个水分子中的氢全部脱下,共脱下20个[H],丙酮酸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

第三阶段:

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前两阶段脱下的共24个[H]6个O2结合成水;

在此过程中释放大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用于合成ATP,产生大量的能量。

【详解】

A、有的生物膜上除了含有磷脂和蛋白质分子外,还含有色素分子,像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A正确;

B、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的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需要通过有关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才具有生物活性,B正确;

C、细胞癌变后,细胞膜上甲胎蛋白增多,体检时若发现甲胎蛋白呈阳性可能预示体内存在癌细胞,C正确;

D、人体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在线粒体基质,而不是在细胞质基质中,D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结构,分泌蛋白的合成,有氧呼吸的过程,内容比较简单需要考生识记。

考点02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1.(湘豫名校2020届高三12月联考)对法囊藻(一种海藻)的细胞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分析表明,细胞液中的成分与海水的成分很不相同,图中阴影部分代表法囊藻细胞液中的各种离子浓度,空白部分代表海水中的各种离子浓度。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法囊藻细胞内K+和Cl一含量较高,而Ca2+和Mg2+含量较低表明细胞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B.Na+、K+和Cl一进入法囊藻细胞及Ca2+和Mg2+出细胞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

C.主动运输能保证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地选择吸收营养物质

D.法囊藻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导致了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差异

4.B【解析】Na+进入细胞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是主动运输,K+和C1-进入法囊藻细胞及Ca2+和Mg2+出细胞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故B错误。

2.(2020河南省郑州市高三一模)取某一红色花冠的2个大小相同、生理状态相似的花瓣细胞,将它们分别放置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测得细胞失水量的变化如图1,液泡直径的变化如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第4分钟前甲溶液中花瓣细胞的失水速率小于乙溶液

B.第4分钟后乙溶液中细胞由于失水过多而死亡

C.图2中曲线Ⅱ和图1中甲溶液中细胞失水量曲线对应

D.甲、乙两种溶液的浓度不同,溶质种类也一定不同

【分析】分析题图1可知,植物细胞放在甲溶液中,植物细胞的失水量逐渐增加,当达到一定的时间后,失水速率减慢,所以甲溶液是高渗溶液;

放在乙溶液中,植物细胞失水量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达到一定时间后,细胞的失水量逐渐减少,超过4分钟细胞失水量为负值,即细胞吸水,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因此乙溶液是细胞可以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溶质的溶液。

分析题图2可知:

I液泡先变小后恢复到原样,为乙溶液中的变化曲线,Ⅱ液泡先变小后维持不变,为甲溶液中的变化曲线。

【详解】A、第4分钟前甲溶液中花瓣细胞的失水速率大于乙溶液,A项错误;

B、第4分钟后乙溶液中细胞因为吸水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B项错误;

C、分析题图2可知I液泡先变小后恢复到原样,为乙溶液中的变化曲线,Ⅱ液泡先变小后维持不变,为甲溶液中的变化曲线,C项正确;

D、两条曲线的差异是甲、乙溶液溶质不同,甲溶液中溶质不能被细胞吸收,乙溶液中的溶质可以被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D项错误。

3.(2020安徽省皖江联盟高三12月联考)将水稻和番茄分别培养在适宜浓度的同种完全培养液中。

一周后两者生长正常,但测定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变化则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植物对同种离子的吸收具有差异性

B.根细胞对水和离子的吸收是相对独立的过程

C.为防止水分蒸发需在培养液表面覆盖一层植物油

D.水稻和番茄很可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离子

【分析】据图分析,图示表示用相同培养液培养番茄和水稻时,培养液中各离子浓度变化,其中番茄对Mg2+、Ca2+吸收多于水稻,而水稻对SiO44-吸收多于番茄,番茄几乎不吸收SiO44-,说明不同植物对同一离子的吸收不同,同一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也不同。

【详解】A、番茄或水稻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量均存在差异,可见,不同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A正确;

B、根细胞以自由扩散的方式吸水,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离子,因此这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生理过程,B正确;

C、由于主动运输方式需要能量供应,用植物油密封液面会使根细胞因缺氧而进行无氧呼吸,一方面会导致能量供应不足,另一方面会使无氧呼吸产生的有害物质毒害细胞,导致实验失败,C错误;

D、一般情况下,培养液中离子浓度应低于细胞液的浓度,否则会引起烧苗(根细胞失水),因此水稻和番茄很可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离子,D正确。

4.(2020·

北京人大附中高三12月质检)饮水不足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加,调节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分的重吸收,机理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DH由垂体合成并释放到血液,运输至靶细胞

B.结合ADH的受体促进①处ATP水解为M蛋白供能

C.M蛋白促进②处融合过程增加膜上水通道蛋白数量

D.H2O通过③自由扩散进入B侧肾小管和集合管腔内

【分析】水平衡的调节:

1、当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

2、当机体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A.ADH由下丘脑合成和分泌最后由垂体释放到血液,运输至靶细胞,A错误;

B.由题图分析可知,①处ATP水解并环化成cAMP,是给M蛋白传递信号的,B错误;

C.由题图分析可知,M蛋白促进②胞吐过程,通过膜融合增加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数量,C正确;

D.H2O通过③协助扩散,进入肾小管和集合管腔内(B侧),D错误。

5.(2020湖南省五市十校高三第二次联考)下列关于生物膜透性与物质出入生物膜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载体蛋白的物质转运属于主动运输

B.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的过程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且消耗能量

C.台盼蓝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从而将细胞染成蓝色

D.氧气浓度会影响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对K+的主动吸收

【分析】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总结:

名称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实例

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不需

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协助扩散

需要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

【详解】A、通过载体蛋白的物质转运属于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A错误;

B、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的方式是胞吐,其过程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且消耗能量,B正确;

C、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对于活细胞而言,台盼蓝染液不能进细胞,细胞死亡后,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功能丧失,因此台盼蓝染液能进入细胞内而使细胞着色,C错误;

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不含细胞核和细胞器,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因此氧气浓度不会影响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对K+的主动吸收,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等相关知识,要求考查能够掌握不同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理解生物膜的透性。

6.(2020河南省高三质检)如图为两种不同扩散方式对应的速度与物质浓度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变性剂能够抑制协助扩散,但不会抑制自由扩散

B.一定浓度范围内,协助扩散的运输速度高于自由扩散

C.能介导物质X运输的蛋白也一定能介导物质X的类似物的运输

D.同一物质可分别通过图示的两种方式进入细胞且均不需消耗能量

【分析】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均属于被动运输,最大的差别在于协助扩散要借助于载体才能完成,而自由扩散不需要。

【详解】A、自由扩散不需蛋白质介导,而协助扩散需要,故蛋白质变性剂不影响自由扩散,但会抑制协助扩散,A正确。

B、据图可知,一定浓度范围内,协助扩散运输速度比自由扩散快,B正确。

C、载体蛋白具有专一性,能介导物质X运输的蛋白不一定能介导物质X的类似物的运输,C错误。

D、水进入细胞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均不需消耗能量,D正确。

物质的运输有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的同时还需要蛋白质载体的协助。

7.(四川省资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一次诊断)(共10分)下表是用于无土栽培的一种培养液配方,请回答下列问题:

Ca(NO3)2…………………………………………1.0克

MgSO4………………………………………………0.25克

KH2PO4……………………………………………0.25克

KCl…………………………………………………0.12克

FeC13………………………………………………0.005克

H2O………………………………………………1000毫升

(1)用此培养液培育某高等植物时,往往要给培养液中通入空气,这一措施的目的是__________。

(2)植物在吸收培养液中的矿质离子时,主要是通过________方式进行的,这种方式是指物质从_________,

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经过一段时间后,检测到培养液中留存的Ca2+较多,而NO3-少,这一现象与细胞膜的________功能有关。

(3)若除去该培养液中的MgSO4,将直接影响植物体内________的合成。

(4)该配方中属于植物所需的大量元素是_________。

31.(共10分,除标注外,其余每空2分)

(1)促进根的有氧呼吸,以利于矿质元素的吸收(或防止根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2)主动运输(1分);

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

选择透过性;

(3)叶绿素(1分);

(4)H、O、N、P、S、K、Ca、Mg

考点03酶和ATP

1.(2020河南省郑州市高三一模)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

A组(20℃)、B组(40℃)和C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B组

B.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加快

C.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C组产物总量不变,原因是60℃条件下,t2时酶已失活

D.如果在时间t2时,向B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该酶,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B组产物总量将增加

【分析】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有;

温度、pH、底物浓度和酶浓度等。

温度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在最适温度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增强,酶促反应速率加快;

到达最适温度时,酶活性最强,酶促反应速率最快;

超过最适温度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降低,酶促反应速率减慢。

据图分析可以知道,在40℃酶的活性最高,其次是20℃时,60℃条件下,因为温度过高,t2时酶已失活。

【详解】A、分析曲线图可以知道:

在B组(40℃),反应到达化学平衡所需要的时间最短,故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B组,A正确;

B、从曲线图来看,三个温度条件较适合的是40℃,而A组是20℃条件下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曲线,故在时间t1之前,反应尚未达到化学平衡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加快,B正确;

C、C组为60℃条件下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曲线,看图可以知道,在时间t3时,产物浓度不再改变,说明高温下酶已经失活,此时向反应体系中增加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C组产物总量也不变,C正确;

D、酶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不会影响生成物的量,故向B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该酶,B组产物总量不会改变,D错误。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要求考生掌握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及相关曲线,能根据题干要求选出与图示对应的影响因素,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2020湖南省五市十校高三第二次联考)酶会影响细胞代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调节细胞代谢都是通过影响细胞内酶活性实现的

B.酶制剂适合在低温、低pH条件下长期保存

C.酶的催化效率一定高于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

D.细胞代谢的终产物可反馈调节相关酶的活性,进而调节代谢速率

【分析】酶的特性:

(1)高效性:

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2)专一性:

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3)作用条件较温和:

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

在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

【详解】A、激素调节细胞代谢既可以通过影响靶细胞内酶活性来调节细胞代谢,也可以通过影响靶细胞内某些酶基因的表达来调节酶的数量,从而调节细胞代谢,A错误;

B、酶在低温和适宜pH下能长期保存,B错误;

C、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因此酶的催化效率不一定比无机催化剂高,C错误;

D、细胞代谢的终产物可反馈调节相关酶活性,终产物的积累可能导致酶的活性降低,进而调节代谢速度,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酶的特性,要求考生识记酶的特性,易错点是酶的保存条件,在低温下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但空间结构未改变,所以适合酶的保存。

3.(2020河南省高三质检)某喜温植物幼苗在低温锻炼(10℃、6天)后,接着进行冷胁迫(2℃、12h),其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该酶能减缓植株的衰老)活性的动态变化图如下。

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该实验目的为探究低温锻炼是否能提高植物抗寒能力

B.未锻炼组冷胁迫后SOD活性降低是由于其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

C.无论是否锻炼胁迫后SOD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能力均降低

D.低温锻炼能提高SOD活性且其在冷胁迫后SOD活性相对较稳定

【分析】分析图示,从图示数据表示的意义可知,无论是胁迫前还是胁迫后,锻炼过的植物中含有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比未锻炼的要高。

【详解】A、据图可知,未锻炼的植物冷胁迫前后酶活性下降程度明显高于经过锻炼的植株,无论胁迫前还是胁迫后,锻炼后的SOD活性都明显上升,A正确。

B、低温会使酶的活性降低,但其空间结构不改变,B错误。

C、无论是否锻炼胁迫后SOD活性均降低,C正确。

D、低温锻炼能提高SOD活性且其在冷胁迫下活性下降更慢,SOD活性相对较稳定,D正确。

【点睛】理解低温使酶活性降低的机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甘肃省会宁县高三第四次考试)酶的抑制剂能降低酶的活性,不同的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不同。

某科研小组通过实验研究了两种抑制剂对某消化酶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绘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实验中对无关变量应进行控制,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答出两项即可)。

(2)据图分析,随着底物浓度的升高,抑制剂________(填类型)的作用逐渐减小甚至消失。

从活化能的角度分析,推测抑制剂能降低酶促反应速率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认为该实验小组的实验过程应是:

a.将某消化酶溶液等分为①②③三组,将每组等分为若干份;

b.在一定条件下将三组消化酶溶液均与等量的不同浓度的底物混合;

c.在①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②中加入等量的抑制剂Ⅰ,③中加入等量的抑制剂Ⅱ;

d.定时取样检测各反应中底物的量或产物的量,记录实验结果并绘图。

你认为该实验操作是否正确?

______,如果不正确,请进行改正: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抑制剂种类和底物浓度温度、pH、酶浓度、抑制剂的使用量等(合理即可)Ⅰ在抑制剂的作用下,酶的活性(催化效率)降低,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能力下降(合理即可)不正确步骤c应与步骤b互换,即先对酶溶液进行处理再加入底物(合理即可)

【分析】高中生物实验遵循的原则主要有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平行重复原则。

实验中的变量可以分为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对无关变量要控制好,使其保持相同且适宜,避免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1)由图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有两个,分别是抑制剂种类和底物浓度。

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有温度、pH、酶浓度、抑制剂的使用量、反应时间等。

(2)由图可知,随着底物浓度的升高,曲线②的酶促反应速率逐渐与曲线①无抑制剂时相同,即抑制剂I的作用逐渐减小甚至消失。

抑制剂能降低酶活性,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3)不正确,若对酶处理前先将酶与底物混合,则酶会先与底物发生反应,故应先对酶进行不同的处理,然后再将处理后的酶与底物混合。

本题考查与酶有关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与探究能力。

5.(2020河南省高三质检)下列关干人体细胞中ATP及其来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细胞中ATP来源于细胞呼吸

B.放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反应相联系

C.人体细胞中ATP含量高是生命活动高效进行的保证

D.人体细胞中丙酮酸转变为乳酸过程中伴随ATP的合成

【答案】A

【分析】ATP是作为直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