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统计分析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707639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统计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统计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统计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统计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统计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统计分析文档格式.docx

《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统计分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统计分析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统计分析文档格式.docx

这一新指标的引入,有利于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准确测量和评价,是这一研究领域的巨大尝试和发展[2]。

国内对于居民生活质量的研究起步较晚,大致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这一历史大转折期,而形成大规模研究是在改革开放期间(80年代后期以后),著名的有1989年的林南、卢汉龙;

1992年的卢淑华、韦鲁英。

他们均是对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和研究方法的探讨,这在国内研究生活满意度领域中起到了奠基作用[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研究领域内对主观生活质量的关注逐渐受到了重视。

代表有:

2008年,刘裕、贾志永从大学生环境满意度和自我满意度两个层面七个具体观测指标出发,就在校大学生校园生活满意度进行了探究;

2010年,吴丽民、陈惠雄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探索了收入与幸福之间的内在结构与传导机理[4]。

综上国内外学者对居民生活质量概念、评价指标和研究方法的探究成果,从主客观两个层面对居民生活满意度进行分析评价,得出了主观生活质量指标对居民生活满意度的解释度更高。

本文旨在探讨四川省邻水县(下面简称“邻水县”)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评价指标,进而揭示主客观评价指标对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解释程度以及主客观指标间的内在联系。

本文根据统计调查所得数据,运用图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得出各项指标解释农村居民满意的程度。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并建立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对较少关注的邻水县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进行定量分析,以进一步提高四川省邻水县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达到相对满意。

(注:

本文选取四川省邻水县作为研究区域的原因有:

一、邻水县毗邻重庆市,近年来承接重庆市产业转移,经济发展迅速,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改善,研究其生活满意度是必要的;

二、作者是一名邻水县农家子弟,对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是比较清楚的)

2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

本文居民生活满意度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是在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邻水县农村居民生活现状而定。

此评价体系争取做到多角度、多层面详尽地反映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状况。

在构建指标评价体系的过程中,遵循的原则有:

普遍性原则和特殊性原则[2]。

2.1原则

2.1.1普遍性原则

第一,科学系统性原则。

指标的设计应符合具体实际,内涵明确,符合要求,以及测量、统计均要规范;

各指标之间并不是完全孤立的,在选取指标的时候,应从整局出发,处理好局部,彼此指标之间有分工也有协作,形成一个科学系统的指标评价体系。

第二,可行性原则。

在选取指标的时候,应考虑到问卷调查的切实可行,能够准确地获取所需数据,以便后期的统计分析。

第三,独立性原则。

各同级指标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但彼此之间又是相对独立的,各同级指标均是一个观测值,内涵明确。

因此,只有指标间相关性较小,问题的解释才更准确。

2.1.2特殊性原则

共性来源于个性,在选取指标的同时,应考虑到指标个体具备的特殊性,结合邻水县的具体实际,给出特定的评价指标在某种程度上更能解释农村居民生活的满意程度。

考虑到邻水县是农业大县,人口较多,二三产业较为落后的现状,本文将家庭收支状况列为重要影响因素;

农村居民长期受传统人情关系思想的影响,人际关系也被列为影响居民生活满意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2.2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指标评价体系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指标评价体系分为三级,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为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有五个,分别是家庭收支状况、人际关系状况、身心健康状况、居住环境状况和社会公平状况;

三级指标根据二级指标选取指标若干。

详细见表1

表1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指标评价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评价指标

家庭收支状况

家庭年收支、收入来源

人际关系状况

夫妻关系、兄弟姊妹关系、街坊邻居关系、亲戚关系、朋友关系

身心健康状况

自身健康状况、亲人健康状况

居住环境状况

地理位置、空气、水、阳光、房屋面积、文化、交通

社会公平状况

社会保障、民主权利,社会分配、教育质量

二、三级评价指标的选取是根据邻水县农村居民的生活现状选取的)

3问卷设计与调查

3.1问卷设计

本文问卷设计采用自编《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问卷调查——以四川省邻水县为例》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两部分,分别是个人基本情况和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

问卷的主要部分采用李克特式量表法[1],共设计29个题目,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开放式题目。

单项选择题目主要反映居民对生活各方面的满意度,选项有“1非常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非常不满意”。

开放式题目主要反映居民个人的基本情况特征,如性别、年龄、文化、婚姻、就业等。

问卷满意度部分的具体指标的选定是来自表1中的各级指标。

本次问卷设计是无记名的,共200份,问卷的各级评价指标选取均是按邻水县农村居民的生活现状而选,故可以说问卷设计是有效的[5]。

3.2问卷调查

本次问卷的调查方式采用的是典型调查,主要是因为邻水县农村各个体差异较小,所选取的调查区域对境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较为准确的反映邻水县农村居民的生活满意状况。

本次问卷调查对象是邻水县东西两槽三镇一乡(丰禾镇、城南镇、柑子镇和护邻乡)的农村居民。

本次问卷的发放方式有:

一是,自行发放。

主要在邻水县护邻乡的亲朋好友、街坊邻居间发放收集,共50份;

二是,帮助发放。

由作者的三位同学分别在邻水县丰禾镇(50份)、城南镇(50份)、柑子镇(50份)发放问卷并收集。

以上三镇一乡分别代表了邻水县经济发展的各个水平,在境内抽样选择这四点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6]。

3.2.1问卷调查结果

问卷经分类汇总后,结果如表2、表3所示:

表2邻水县农村居民个人基本情况

性别

年龄

婚姻

文化程度

[18,30]

(30,50]

50以上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专及以上

护邻乡

32

18

7

11

45

5

1

38

10

丰禾镇

41

9

33

8

44

6

35

12

2

城南镇

37

13

29

15

43

36

柑子镇

39

28

47

3

合计

149

51

122

179

21

4

147

数据来自自编《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问卷调查》,2015年1月)

通过表2,可以得出本次调查对象的性别主要是男性,并且都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

这是因为大多男性是户主,是家庭经济来源的支柱,邻水县农村大多男性的教育水平均高于女性,能准确地理解问卷和填写问卷。

调查对象的年龄基本上控制在(30,50]岁,这是因为该年龄段,大多居民人生阅历丰富,思想成熟稳定,能够认真填写问卷,回馈的信息真实性较高。

调查对象的婚姻状况以已婚为主,这是因为二、三级指标能够更好地解释已婚者在家庭经济开支、家庭关系方面的满意度。

因此,可以说本次调查所有回收的问卷是有效的,可靠的。

表3邻水县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状况

指标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满意/样本

一般/样本

不满意/样本

满意/一般

不满意/一般

家庭年收支

99

58

0.2150

0.4950

0.2900

0.4343

0.5859

收入来源

59

102

40

0.5100

0.2000

0.5686

0.3922

夫妻关系

186

0.9300

0.0550

0.0150

16.9081

0.2727

兄弟姊妹关系

173

25

0.8650

0.1250

0.0100

6.9200

0.0800

对街坊邻居关系

152

0.1900

0.7600

0.0500

0.2500

0.0658

对亲戚关系

150

0.7500

0.1950

3.8462

0.2821

对朋友关系

50

98

52

0.4900

0.2600

0.5102

0.5306

自身健康状况

76

0.3800

1.3026

0.3289

亲人健康状况

163

23

14

0.8150

0.1150

0.1850

7.0870

0.6087

对地理位置

0.1513

0.1645

空气

88

75

0.4400

0.3750

0.2200

1.1733

0.4933

饮水

46

104

0.2300

0.5000

0.0350

0.4423

0.4808

阳光

77

79

0.3850

0.3950

0.1050

0.9747

0.5570

房屋面积

157

0.7850

0.1800

4.3611

0.1944

续表

文化

56

123

0.2800

0.6150

0.4553

0.1707

交通

55

101

0.2750

0.5050

0.5446

0.4356

社会保障

100

1.2658

0.2658

民主权利

136

19

0.2250

0.6800

0.0950

0.3309

0.1397

社会分配

22

0.6100

0.1100

0.4590

0.1803

教育质量

60

107

0.1650

0.3000

0.5350

0.5500

1.7833

原始数据来自自编《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问卷调查》2015年1月,占比是通过Excel运算得出)

说明:

表3中指标是三级指标,是将二级指标细分,化宏观为微观,详细准确地解释说明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

本次问卷有五个响应变量,在分析的时候,考虑到样本的代表性,本文决定对响应变量进行简化,具体做法是:

将“非常满意”合并到“满意”中,将“非常不满意”合并到“不满意”中。

各指标在样本中的满意度通过“满意/样本”、“一般/样本”、“不满意/样本”量化。

最后,将指标“满意”和“不满意”与指标“一般”分别作比,以指标“一般”为参照,分析得出农村居民生活满意的程度。

4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统计分析

4.1图文分析

本文利用图文对表3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按二级指标五大类一一分析,考虑到作图清晰度,对表3中的数据作图均分为两部分。

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满意”和“不满意”与“一般”的比较不作图分析,按数据作倍数分析,从而得出具体指标的相对满意度。

对表3作图如下所示:

图1、图2;

图3、图4[6]。

(份)

图1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基本情况

(比率)

图2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总体情况

图1反映的是邻水县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基本情况,通过作柱状图直观地反映出各指标的满意程度。

图2反映的是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总体情况,通过作折线图反映满意度的走势,比率变化。

图1中,家庭收支状况,农村居民的满意度不高,满意度一般;

图2中,可以明显看出在家庭收支方面持一般满意度达50%,持满意态度约20%,这是比较低的。

由图1得出,在人际关系方面,夫妻关系、兄弟姊妹关系、亲戚关系的满意度均较高,而街坊邻居关系、朋友关系的满意度却是一般;

图二中,夫妻关系、兄弟姊妹关系总体满意度高达90%及以上,亲戚关系的满意度近80%,而街坊邻居关系、朋友关系满意度都较低,只有20%左右。

同理,在身心健康方面,图1中农村居民对自身和亲人的健康都是满意的,其中对亲人的满意程度高于对自身的满意度;

图2中农村居民对自身的满意度总体达50%,而对亲人的满意度总体达80%,这远远高于对自身的满意度。

图3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基本情况

图4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总体情况

接图1、图2,利用同样的分析方法对图3、图4进行分析。

图3中,在居住环境方面,农村居民对于地理位置的满意度是一般,同时,对空气、饮水、阳光、文化、交通的满意度也不高的,但对房屋的居住面积确是满意的;

图4中,农村居民总体满意度除房屋面积满意度达80%,而对于地理位置、空气、饮水、阳光、文化、交通的满意度一般,总体在40%以上。

在社会公平方面,从图3中可以得出农村居民对社会保障是基本满意的,对民主权利和社会分配的满意度一般,而对教育质量确是不满意的;

从图4中得出,除了在社会保障方面,农村居民生活的满意度达到了基本满意,总体满意度为50%,对民主权利和社会分配的满意度是一般,达到了60%,而在教育质量方面,农村居民是不满意的,不满意度达55%。

4.2倍数分析

倍数分析是以各指标的响应变量“一般”作为参照,做“满意/一般”、“不满意/一般”,其中有一组的值大于1,则可以说明各评价指标“满意”或“不满意”;

如果两组的值均在[0,1],则说明各指标的满意度为“一般”。

通过利用倍数分析,可以较为准确的得出农村居民生活的满意度,因此是能够较好地说明所研究的问题。

表1中,农村居民对家庭年收支、收入来源的“满意”分别是“一般”的0.4343倍、0.5686倍;

“不满意”分别是“一般”的0.5859倍、0.3922倍。

因此,可以得出,农村居民对家庭收支状况总体满意度为“一般”。

同理,在人际关系方面,夫妻关系、兄弟姊妹关系、亲戚关系的“满意/一般”均大于1,这说明农村居民对家庭关系是满意的。

而街坊邻居关系、朋友关系的“满意”、“不满意”与一般的比值均小于1,则可以说明二者的满意度为“一般”。

农村居民在身心健康方面,对自身健康的满意是一般的1.3023倍,对亲人健康的满意是一般的7.0870倍,因此,可以说农村居民对身心健康是基本满意的。

居住环境对农村居民是非常重要的,表1中,可以看出,空气的满意是一般的1.1733倍,房屋面积的满意度是一般的4.3611倍,表现出基本满意。

而地理位置、饮水、阳光、文化、交通等指标的“满意/一般”和“不满意/一般”的值均小于1,满意度是一般。

最后,在社会公平方面,社会保障的满意是一般的1.2658倍,是基本满意的;

教育质量的不满意是一般的1.78333倍,是不满意的。

而民主权利、社会分配的“满意/一般”、“不满意/一般”均小于1,表明农村居民的满意度“一般”。

5建议和小结

5.1建议

第一,创造多种渠道,促进农村居民增产增收。

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仍不富裕,收入仍然是影响生活满意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居住环境、人际关系的改善,生活满意度随之也得到了提高。

第二,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拓宽农村居民人际关系网。

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对家庭关系的满意度的较高,而对街坊邻居关系、朋友关系的满意度一般。

农村居民传统的人际关系主要是家庭关系,而其他关系处于次要地位,其原因是受风俗习惯和知识水平的影响。

因此,大力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满意度的。

第三,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农村居民看病难的问题。

由于推出了这一制度,农村居民对于自身健康状况是基本满意的,而要达到更高的满意度,则应提高农村的医疗水平,降低医药费用,让农村居民看得起病,看好病。

第四,改善居住环境,共创美好家园。

居住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社会环境,人人有责。

具体做法:

保护空气,保护水源,保护生态;

农村精神文化建设,房屋建设,交通建设。

这样,农村居民的满意度也会提高。

第五,努力维护社会公平,主要包括政治和经济两方面的公平。

农村居民对本村选举工作反映最强烈的方面是选举前的宣传工作展开的力度不够,对投票过程公正性的不满意。

改革开放30年以来,社会经济得到巨大发展的同时,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城乡差距越来越大,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

因此,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农村的政治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

5.2小结

通过学习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调查问卷数据以及图表分析结果,总体上看,当前农民对他们现有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状态表现出一种基本的满意程度。

但是,这种感受则是处于一种较低的层次上,即基本的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还谈不上对生活质量的更高追求。

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农村经济发展还处在较低的水平上,农民增收问题在短时期内还不可能得到较大程度的解决。

另一方面,城市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农村的示范作用实际上是以农村发展的现实基础为前提的,所以,城市的社会心理和行为规范一时尚不会被农民直接吸收,而立即变成他们评价自身目前生活状态的标准,换言之,农民更多地是作纵向的而不是横向的比较,因此,与其过去的生活状况相比,现在的生活水平无疑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调查农民的生活满意度,其根本目的也是为了了解有关“三农”政策的实施所带来的农民实际生活变化在主观层面的反映,生活满意度作为一种社会心理,更主要地受着社会政策实施效果所决定和所影响,所以,要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满意程度,最为基础的方面无疑就是要对“三农”政策进行更深入的改革、完善与创新。

参考文献

[1]胡荣华,陈琰.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统计分析——以江苏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12,01:

80-91.

[2]胡荣华,陈琰.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研究,2012,05:

79-83.

[3]段景辉,陈建宝.中国城乡居民生活满意度的统计调查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04:

79-84

[4]]刘圣荣.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研究[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