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综合部分模拟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705604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综合部分模拟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综合部分模拟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综合部分模拟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综合部分模拟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综合部分模拟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综合部分模拟题文档格式.docx

《高考生物综合部分模拟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综合部分模拟题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综合部分模拟题文档格式.doc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列表统计不同浓度萘乙酸中小麦幼根生长状况,且能显示萘乙酸调节的效应。

实验二科学家研究发现,在单侧光的照射下,

胚芽鞘中生长素能从向光侧横向运输到背光侧,

从而导致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为了验证胚芽

鞘中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是发生在A段(胚芽

鞘尖端)而不是B端(尖端下面一段),请根据

提供的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加以验证。

实验材料及用具:

直立生长的燕麦胚芽鞘若干、不透水的云母片若干(可插入胚芽鞘)、台灯、一侧开孔的不透光纸盒等。

实验装置及方法:

绘图表示并用文字加以注解或补充说明。

(4)实验结果的预测、解释:

(5)实验结论:

2.下图所示人体内苯丙氨酸与酪氨酸的代谢途径,图中的数字分别代表三种酶。

(1)人体内环境中的酪氨酸除图中所示的来源外,还可以来自于             

(2)若酶①由n个氨基酸组成,则酶①基因外显子的碱基数目不可能少于。

设酶①为一条肽链,合成酶①的过程中至少脱去了个水分子。

(3)若医生怀疑某患儿缺乏酶①,诊断的方法是检验

(4)右图所示Ⅱ1因缺乏上图中的酶①(苯丙氨酸羟化酶)而患有苯丙酮尿症,

Ⅱ3因缺乏上图中的酶②而患有尿黑酸尿症,Ⅱ4不

幸患血友病(上述三种性状的等位基因分别用Pp、

Aa、Hh表示)。

一号和二号家庭均不携带对方家庭

出现的遗传病基因。

①I3个体涉及上述三种性状的基因型是。

②请以遗传图解的形式,解释一号家庭生育出患有

苯丙酮尿症孩子的原因。

③Ⅱ3已经怀有身孕,为了检测其胎儿是否患有苯丙酮尿症,请提出检测的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生育一个健康的男孩,几率是。

(5)目前已发现的人类遗传病有数千种,其中的多基因遗传病常表现出

等特点。

(6)分于病理学研究证实,苯丙酮尿症是由于编码苯丙氨酸羟化酶的基因部分区域缺失、重复或点突变,导致苯丙氨酸羟化酶不能合成。

若已知苯丙氨酸羟化酶的氨基酸序列,能否推知原编码苯丙氨酸羟化酶的基因碱基序列?

请简要说明理由:

(7)苯丙酮尿症的根本治疗途径即基因治疗,是将编码苯丙氨酸羟化酶的正常基因,通过质粒或病毒等导入患者的细胞。

导入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的细胞能否,这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

参考答案

BCDBC

1.实验一

(1)萘乙酸的浓度和器官种类。

(2)应增设加入5mL蒸馏水的7号皿作为对照组

(3)不同浓度萘乙酸中小麦幼根的生长状况

生长状况

萘乙酸浓度/mg·

L—1

10

1

0.1

0.01

0.001

0.0001

平均根数/个

幼根增减数量/个

平均根长/cm

幼根增减长度/cm

(标题1分,浓度梯度1分,根数及变化1分,根长及变化1分)

实验二:

实验装置及方法

以上装置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胚芽鞘的生长和弯曲情况。

(4)实验结果的预测、解释:

甲装置内胚芽鞘直立生长,因为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受到阻止,植物不表现为向光生长。

乙、丙装置内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因为在单侧光照射下,乙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依然发生了横向运输,使背光侧生长浓度高于向光侧,植物表现为向光生长。

(5)实验结论:

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而不是在B段。

2.

(1)食物

(2)6n;

n-1(3)患儿的尿液中是否含有过多的苯丙酮酸

(4)①PPAaXHXb②遗传图体见下图

(注:

①全部回答正确得3分。

根据本题题意的要求,学生若只解释子代出现苯丙酮尿症愚者的原因就算正确。

②缺少配子环节的表述则整个图解不得分。

③亲代基因型、表现型不完整或不正确扣1分.④子代基因型、表现型不完整或不正确扣1分。

⑤世代、符号的表述缺失或有错误均扣1分。

)  ③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标记的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做探针进行产前诊断,0.75

(5)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在群体中的发病率比较高、家族聚集现象(答对其中两点得分)

(6)不能;

①某些氨基酸的密码子不止一个;

②基因结构除外显子外,还包括有非编码区和内含子

(7)合成苯丙氨酸羟化酶(或使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得以表达)

2007年6月生物高考模拟题补充

1.某klinefelter综合症患者,染色体组成为47,xxy,同时患有色盲,系谱分析发现其父母均正常。

由此可以推断,造成患者染色体异常的原因是()

A.精细胞形成过程中,减数分裂异常所致

B.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减数分裂异常所致

C.体细胞形成过程中,有丝分裂异常所致

D.精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异常所致

2.常利用会产生荧光的颜料对DNA进行定量分析,下图为某种真核生物产生生殖细胞时细胞分裂过程不同时期细胞内荧光物质的含量变化。

(以I,II,Ⅲ,IV,V标示不同时期)请将下列细胞分裂过程1-5不同时期的名称,与下图的罗马数字编号进行正确的配对()

①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②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③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细胞质已分裂)④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⑤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

A、①-Ⅱ②-Ⅳ③-Ⅴ④-Ⅲ⑤-Ⅰ

B、①-Ⅰ②-Ⅱ③-Ⅲ④-Ⅳ⑤-Ⅴ

C、①-Ⅴ②-Ⅳ③-Ⅲ④-Ⅱ⑤-Ⅰ

D、①-Ⅰ②-Ⅱ③-Ⅳ④-Ⅲ⑤-Ⅴ

3.关于人体蛋白质代谢,正确的说法是

A.过多地摄入蛋白质会增加肝、肾生理负担,也会导致肥胖

B.只要摄入蛋白质的量足够,就能保证体内蛋白质合成的需要

C.氨基转换与脱氨基作用,都会产生含氮废物

D.青少年的代谢旺盛,排泄物的氮素量往往多于摄入量

4.在适宜条件下,将大肠杆菌接种在含有葡萄糖和乳糖的培养液中培养,并随时测定培养液中葡萄糖、乳糖的浓度以及菌体数量和诱导酶的合成量,所得结果绘成右图。

图中能表示菌体细胞中诱导酶合成量的曲线为:

A.aB.bC.cD.d

5.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体重和生理状况相同的A、B、C三组兔子体内,然后定时测定兔子甲状腺的放射量;

4天后,向A组兔子注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向B组兔子注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

向C组兔子注射生理盐水。

下列能正确反映三组兔子体内甲状腺放射量变化的是

6.鸟类的繁殖大多在春天进行的,性周期时间为一年。

下图表示在一个性周期过程中,某

鸟类体内的激素调节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繁殖季节,适宜的日照时间通过神经调节不断引发激素A的分泌,从而影响鸟类

的繁殖行为

B.激素B是促性激素释放素,在非繁殖季节,激素B的分泌量明显减少

C.激素C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作用除调节鸟的繁殖行为外还有抑制下丘脑和垂体

的作用

D.激素C分泌增加将导致激素A分泌减少,两者是拮抗关系

7.右图为测定神经元电位变化的示意图,刺激图中a、b两点,指针偏转的次数分别是

A.1、1

B.1、2

C.2、2

D.2、1

8.下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过程都需要细胞膜糖被的参与,⑤过程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

B.骨髓造血干细胞可分化成B细胞,不能分化成T细胞

C.一个效应B细胞可以产生多种相应的抗体

D.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可在短时间内发生⑤反应,因为③过程可迅速完成

9.某研究所对一条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发现某种鱼

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右图曲线所示。

则在tl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和根据此图判断下列图中能反映

鱼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分别是B

A.衰退型和①B.增长型和②C.衰退型和③D.增长型和④

10.下图分别表示A、B两国人口的女性年龄组成图(设性别比例=1.0)。

横轴示年龄,纵轴示各年龄段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下列叙述能反映人口数量变化规律的是

A.图中涂成黑色的部分表示幼年个体,预计A国的人口增长率一定更快

B.设A国人口平均年增长率为a,人口基数为x,则y年后的人口总数为x+ay

C.若B国的平均寿命增加,出生率不变,则在和平年代,人口增长率将会增加

D.若A国实施晚婚政策,但每个育龄妇女出生人口数不变,则出生率也不变

11.图甲、图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个体数量的发展趋势是()

A.衰退型和增长型B.增长型和衰退型

C.稳定型和衰退型D.稳定型和增长型

12、下图示某孤岛上存在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种群个体数量变化,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种群①为捕食者,种群②为被捕食者

B、种群①的营养级比种群②营养级高

C、种群②所含的能量比种群①所含的能量高

D、种群②的数量随种群①的数量减少而减少

13.果实成熟到一定程度时,乙烯含量明显上升。

研究表明:

果实中乙烯含量的增加与呼吸速率上升的时间进程一致。

某实验小组探究不同浓度的乙烯对果实呼吸作用的影响得到如下结果:

(1)实验表明:

①随乙烯浓度增大,呼吸峰出现的时间

②随乙烯浓度增大,呼吸峰的强度

(2)试利用右图实验装置设计实验验证实验小组的探究结果。

材料:

未成熟的小番茄

试剂:

20%KOH、红墨水、蒸馏水、不同浓度的乙烯利

(实验提示:

乙烯利溶液浸泡果实1分种,在细胞液的PH条件下能缓慢分解放出乙烯,具有与乙烯相同的生理效应;

每隔一定时间利用装置测定一小时,计算呼吸速率)

步骤:

(3)研究表明乙烯能增加果皮细胞透性,试推测乙烯促进果实成熟的原因。

14.为探索影响生物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诸多相关因素,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了2个实验和1个实验没计:

(1)实验一:

取生长正常的成年雄鼠甲,对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

促甲状腺激素进行不间断的监测。

每间隔3d对甲鼠的甲状腺进行一次

等量切除,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如右图所示,据此分析回

答问题:

①图中曲线b表示  激素,曲线a表示       激素。

②实验结果可以说明:

在甲状腺细胞分泌功能正常的情况下,甲状腺的体积与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关系呈            。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给人以启示:

对于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可以实施手术治疗。

(2)实验二:

取生长正常的成年雄鼠乙,对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迸行不间断的监测,每间隔3d给乙鼠注射一次等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监测结果表明:

每注射一次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成年雄鼠乙体内的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浓度总是先升后降,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生理原因在于:

①当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浓度升高时,就会刺激合成并分泌   ,进而刺激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

②当停止向成年雄鼠乙的体内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时,其体内过高的 就会抑制        和   的分泌活动,从而使该激素的水平下降。

(3)实验三:

为了验证“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需元素”,某同学提出了一个实验方案。

即:

取生长状况相同的雌(丙)、雄(丁)两鼠,对丙鼠喂以含有鼠必需的各种营养素的食物,丁鼠喂以不含碘离子但含其他营养素的食物,将两鼠置于相同的条件下培养,并对两鼠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监测。

该方案是否科学?

如果你认为不科学,请写出你的改进意见。

                                              

                                          

(4)若将实验三改为探究“烟革浸出液对蝌蚪发育的影响”实验,请你预测探究结论。

                                        

15.为验证甲状腺激素对代谢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

成年雄性小白鼠20只,鼠笼、鼠饮水器、湛胃管,5mg·

mLˉl甲状腺激素生理盐水溶液、生理盐水、蒸馏水,1000mL广口瓶,秒表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小白鼠置于鼠笼内正常饲养,实验室温度保持在23℃左右;

第二步,给小白鼠每日每次用灌胃法饲给5mg·

mLˉl甲状腺激素溶液lmL,每日2次,连续用药1周;

第三步,1周后将每只小白鼠放入广口瓶中,把瓶口密封后立即观察小白鼠

的活动,并记录其存活时间,最后根据全组动物的实验结果,计算平均存活时间。

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完成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基本原理是

(2)为增强说服力,请完善上述实验步骤中的每一步。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3)设计一张表格,记录实验结果。

16.经研究发现赤霉素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一种可以刺激植物细胞壁加快伸长、促进细胞产生淀粉酶等作用的植物激素——赤霉素。

研究发现正常植株因自身也能产生赤霉素,故对外来赤霉素不敏感;

而矮化品种则不能合成赤霉素,对外来赤霉素具敏感性。

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果穗空粒赤霉菌产生赤霉素是在生长阶段的期。

赤霉菌控制赤霉素合成的基因位于质粒上,其基因在结构上的特点是:

正常玉米细胞控制合成赤霉素和淀粉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其基因的结构特点是:

同样是感染赤霉菌,矮化玉米品种会得恶苗病(疯长),而正常玉米品种不表现恶苗病,原因是:

矮化玉米得恶苗病的同时还会出现果穗空粒现象。

那么得“恶苗病”和“果穗空粒”的根本原因是否一致:

作用原理是:

玉米雄花开放,花粉随风传到果穗,引起结籽,属于生殖;

赤霉菌孢子囊破裂散出的黒色粉末落到另一株果穗上引起感染,则属于生殖。

这两种生殖方式本质区别是前者有过程。

在生物进化中对于保持特种稳定性方面生殖更有意义。

(2)某生物小组欲验证赤霉素的某一生理功能,请你帮助完成设计方案。

实验器材:

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表面未经消毒的辣椒种子200粒、蒸馏水、脱脂棉、培养皿、恒温培养箱等。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填写简单实验程序:

a分组编号、b浸种、、c分装设置、d恒温、e观察记录

下表是实验记录,请填写A、B组别:

天数

发芽率

实验组别

2

4

6

8

12

14

A:

10%

50%

80%

97%

B:

70%

90%

用上表实验结果绘出A、B两组发芽率对时间的坐标曲线图。

100

80

60

40

20

2468101214时间/d

分析A、B曲线不同的原因:

A组种子:

B组种子:

17.

ItGPRT缺陷症是一种不多见的可遗传疾病,患者发病时有自残行为。

右图是家族系谱图,请分析回答。

(1)如果患者由上代遗传所致,则患者的致病基因最可能是位

于染色体上的性基因,理由是

(2)如果患者由形成生殖细胞时基因突变所致,则染色体上的性突变的可能性最小。

其理由是:

(3)若致病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

9号致病基因最可能来

代的号;

7号与一正常男子婚配,所生子女中,患该缺陷症的概率为;

9号与一正常女子(来自世代无此病的家族)婚配,从优生的角度考虑,应选择生育何种性别的后代?

用遗传图解结合简要文字说明理由。

答案

1-12BAADAACABCBD

13.①选取成熟度相同番匣若干,均分为A、B、C、D四组,测定初始呼吸速率;

(4分)

②A、B、C三组分别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浸泡1分钟(2分),D组用等量蒸馏水浸泡1分钟(2分);

③每隔一定时间,将处理过的番茄分别放入四个装置中,观察1小时并记录各组U型管中液面差,计算呼吸速率。

(3分)

(3)乙烯增加果皮细胞透性,氧气进入增加,促进果实的呼吸作用,加速物质之间转化。

14.

(1)①甲状腺;

促甲状腺②正相关

(2)①垂体;

促甲状腺激素②甲状腺激素;

下丘脑;

垂体(3)不科学。

应将对照组的雌鼠改为雄鼠(4)①没有影响;

②促进蝌蚪发育;

③抑制蝌蚪发育

15.

(1)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施用甲状腺激素

的少白鼠,在密闭容器中,活动加强,更易因缺氧窒息而死亡(3分)

(2)将小白鼠平均分成两组(即给药组和对照组),并标号(3分);

对照组

的每只每次依上述方法饲给lmL生理盐水(3分);

对照组和给药组按同样方法测定,并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3分)

(3)小白鼠存活时间记录表(6分)

(4)放入密封广口瓶中的初期,小白鼠的活动量实验组大于对照组。

实验组平均存活时间比对照组短(4分)

16.

(1)

稳定

编码区是连续的编码区是不连续的(内含子与外显子间隔排列)

正常玉米自身已合成了足够的赤霉素,外来赤霉素它不再起作用

(开放试题,答不一致或一致均可)

不一致疯长是赤霉素能促进细胞壁伸长所致;

空粒是赤霉素促进淀粉酶合成将原有淀粉分解。

一致是赤霉素促进淀粉酶的产生将种子已有的淀粉分解为葡萄糖,使细胞生长过快。

有性无性有性生殖细胞的产生和融合无性

(2)

验证赤霉素具有促进和种子萌发的作用

一定浓度的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

消毒催芽

实验组B:

对照组

如图所示:

在赤霉素作用下提前开始萌发,并提前完成萌发。

自身产生赤霉素,所以开始萌发滞捂,结束萌发时间也显著延长。

17.

(1)X隐1和5号(父亲和爷爷)都正常,不可能位于Y染色体;

5号和6都正常,一定是为隐性遗传;

由于是一种不多见遗传病,5号和6都为携带者(Aa)可能性很少;

最大可能是5号是XAY,

6是XAXa,7号8号都正常,9号(XaY)为患者。

所以,致病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可能性最大。

(2)常隐由于突变频率低,父母双方在形成生殖细胞时都同一基因同一位点发生基因突变,且刚好突变了的配子完成受精的可能性就更低。

(3)

3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