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护理.docx
《用药护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药护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用药护理
用药护理
贫血护理
【用药前沟通】
1.了解病史及用药史了解患者贫血的原因、类型、程度;以往使用药物的剂量、疗程、疗效、有无不良反应,是否存在药物的禁忌证,如消化性溃疡、肝硬变、溶血性贫血等。
2.相关用药知识教育向患者介绍药物治疗的目的、药物作用、正确的服药方法及应定期复查的血液指标项目;告知患者服用铁剂会使大便呈绿、黑色,不必惊惶,停药后即可消失;教育患者在抗贫血药物治疗时不宜进行剧烈的运动和重体力劳动;指导患者健康饮食。
【用药后护理】
1.给药方法
(1)铁剂:
口服硫酸亚铁应提醒患者勿与浓茶、牛奶、鞣酸制剂、抗酸药及四环素类药物同服,以免影响吸收,可与稀盐酸、维生素C同服,以促进其吸收;枸橼酸铁铵糖浆适合儿童口服,应使用吸管,服后漱口,以防牙齿染黄;右旋糖酐铁深部肌肉或静脉给药;
(2)VitaminB12:
恶性贫血口服无效,必须肌内注射,并终身使用。
2.重点监测项目
(1)铁剂:
给药期间应定期检查患者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给药后1周内开始增加,1个月内血红蛋白应升高2g/L以上)、网织红细胞(给药后7~41d增加);
(2)叶酸及VitaminB12:
给药2周内巨幼红细胞消失,网织红细胞增加,血红蛋白上升。
3.不良反应防治措施
(1)胃肠道反应:
铁剂饭后服可减轻不适;
(2)急性中毒:
小儿误服1g以上的铁剂可致急性中毒,急救可用1%碳酸氢钠或5%磷酸盐溶液洗胃,并用特殊解毒剂去铁胺注入胃内以结合残存的铁;(3)过敏反应:
右旋糖酐铁偶致过敏性休克,静注时必须先从小剂量开始,注射后应继续观察患者至少1h;肌注VitaminB12偶致皮疹、瘙痒、腹泻及过敏性哮喘,个别发生过敏性休克。
有过敏史者禁用。
【用药护理评价】有无急性中毒(铁剂)、胃肠道刺激症状及过敏反应等;贫血症状是否是否已缓解,如唇、指甲颜色及血象是否改善或恢复正常;患者能否正确叙述抗贫血药物正确服用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处理方法等。
疼痛用药护理
【用药前沟通】
1.了解病史及用药史明确病人所患疾病的性质及病程,疼痛的部位、发生时间、性质,了解患者心肺功能情况,有无吸烟、饮酒习惯;是否用过镇痛药,其种类、剂量、疗效、有无依赖性产生等;了解患者及家属对麻醉性镇痛药治疗的必要性及成瘾性危险的知晓程度。
2.用药指导镇痛药不能轻易地使用,应在明确病因的前提下使用,否则,容易掩盖疾病真相,延误诊治;另外,镇痛药仅限于急性剧烈疼痛时用,而且是短期的,不能反复多次使用。
镇痛药多数都有成瘾性,属于“麻醉药品”,国家有严格的管理条例,使用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遵医嘱用药;自购时选安全性大、成瘾性小的药物为好。
但需要指出的是,一方面强调不盲目滥用,即无确凿证据非用不可,或评估病情有进展使疼痛加重,还是因耐药产生了依赖性;另一方面因为担心产生药物依赖性而过于谨慎,致药量不足,也可产生依赖。
经验告诉我们,长期使用镇痛药,将会产生不伴有心理依赖的身体依赖。
因此,对那些有滥用药物史、嗜酒者、情绪不稳定者、有情感性疾病者,虽不能剥夺其使用镇痛药的权力,但应在医生监督下使用是完全必要的。
用药后护理】
1.给药方法
(1)吗啡:
是晚期癌痛最常选用的镇痛药物,口服易吸收,肝脏首关消除较强。
速释硫酸吗啡、盐酸吗啡镇痛时间为4~6h。
口服吗啡控释片的作用时间可达12h。
对于经胃肠道给药不能控制的疼痛或疼痛发作特别频繁的患者,可经静脉全身给药。
在口服、静脉经皮等途径都失败后或产生难以控制的副作用时,可改用椎管内给药或复合局部神经阻滞疗法;
(2)芬太尼:
是术中常用的镇痛药物,经皮芬太尼贴剂(TTS-Fentanyl)是晚期癌痛治疗的重要药物。
其镇痛强度是吗啡的70~100倍。
芬太尼缓释透皮贴剂适用于不能口服的患者,初次用药,6~12h达到血浆峰浓度,12~24h达到血浆稳态浓度,每隔72h更换一次贴剂,可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3)哌替啶:
因其在体内的代谢物去甲哌替啶半衰期是哌替啶本身的2~3倍,长期使用可导致在体内的蓄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如震颤、肌震挛甚至癫痫发作,纳洛酮不能拮抗去甲哌替啶引起的不良反应、甚至有加重的趋势,故哌替啶不适用于慢性疼痛和癌痛的治疗。
2.主要护理措施
(1)长期使用口服阿片类药物,便秘发生率高。
故在使用之初就应预防性地联合使用一些治疗便秘药物如番泻叶等。
严重便秘可使用作用较强的导泻药,或换用非口服制剂,如芬太尼透皮贴剂。
阿片类药物刺激呕吐中枢,胃肠道阿片受体以及便秘常可引起患者恶心呕吐。
防治的方法包括:
胃复安10mg,3~4次/d;氟哌啶2.5~5mg,1~2次/d,但可引起镇静作用,故不用于已有镇静反应的患者;地塞米松5~10mg,1~2次/d;严重的呕吐患者可用5-HT3受体拮抗剂。
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阿片类药物的催吐作用可逐渐减轻直至消失;
(2)呼吸抑制作为阿片类药物的急性不良反应,应加强对首次使用阿片类药物患者的监测。
一旦出现,可用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20~40mg/min,iv)进行治疗,随后减少阿片类药物的剂量。
【用药护理评价】疼痛是否缓解,生命体征是否正常,呼吸是否通畅;有无药物依赖性发生,有无毒性反应症状;患者是否基本已经知晓所用镇痛药的相关知识,正确、合理用药,配合治疗。
注射给药注意事项
在尚无静脉药物配制中心的医院,注射药物的配制还需护士在病区配制室完成,因此,护士除要严格遵守基础护理操作规程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在配制注射药物时的注意事项
(1)严格奉行“慎独”理念,不论有无旁人在场,严格遵守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原则。
分别在取注射剂时、配制时、放空安瓿(瓶)时查对药名分三次查对,并检查外观是否合格、是否在有效期内,保证用药无误。
(2)配制室光线充足,配制者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排除一切干扰,切忌边交谈边配药。
(3)如需注射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时,应核对有无配伍禁忌,确保用药安全。
(4)必须用指定的溶液稀释,剂量准确、浓度适当。
粉末药须充分溶解后吸取,稠厚油类药液须加温融化后再吸取,以免引起栓塞或发热反应。
(5)水溶液不稳定的药物如青霉素及其它抗生素类,须现配现用,在规定时间内用完。
(6)加药时,要记录药名、剂量、日期及加药时间,并在输液瓶、袋上标明所加药物和加药者姓名。
2.在注射给药时的注意事项
(1)输液前应告诉患者输液目的。
输液速度应根据患者年龄、病情及药液性质调整,对年老体弱、儿童、心、肺、肾功能不良者,或滴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务必谨慎,速度宜慢。
输液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滴速及观察输液是否畅通,瓶内液体是否流空,防止针头漏液及阻塞;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
(2)严格执行注射操作规程。
(3)凡对皮肤有刺激的药物,不能皮下注射,改用其他注射方式。
(4)混悬液肌注时,应摇匀后立即吸取并快速推入。
以免药液沉淀造成阻塞或引起药液外溢。
注意混悬液切忌注入血管内。
(5)静注药物必须是澄清水溶液。
当药量较多且较粘稠时,要固定好针头推注,注速宜慢,并注意观察患者反应。
可引起溶血反应或导致蛋白质沉淀的药物,均禁止静脉给药。
(6)输液过久时应检查有无静脉炎发生,如局部出现红肿、浸液或炎症压痛等应立即停止输液,采取局部热敷、理疗等措施,并及时报告医师作必要处理。
(7)在空气中易分解的药物,如氨茶碱、苯妥英钠等输注时,应注意观察药液的颜色及澄明度的变化。
遇光易失效的药品,如对氨基水杨酸钠、硝普钠等宜避光滴注。
如采用棕色塑料袋或棕色输液器。
口服给药注意事项
口服给药是最常用、最方便、较安全的给药方法,因而患者较易接受,药物经口服后被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达到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
口服给药不适于急救、意识不清、呕吐不止、禁食等患者。
服用时除应按规定的剂量及时间间隔给药外,还应注意:
1、给药时间一般可根据药物作用特点和对胃肠道的刺激性来选择合适的给药时间。
如:
助消化药宜饭前服,阿司匹林空腹服用对胃肠道有刺激故宜饭后服,催眠药在睡前服等。
2、除特殊要求规定,如胃舒平片等需嚼碎吞服外,一般不应破碎服用(如肠溶片、缓释片或胶囊必须吞服),应用温开水(至少200ml)送服,以保证药物冲入胃内而不被黏附在食管壁上,以免影响吸收或产生刺激作用。
不能用茶水、牛奶、唾液等送服,以免影响疗效。
3、下含片应置于舌下,口含片应置于颊粘膜与牙龈间,告诉患者不宜吞咽或咬碎,让其慢慢溶化发挥作用,更不应饮水,以免影响药效。
如:
硝酸甘油要舌下含服,不能吞服。
4、止咳糖浆对呼吸道粘膜有保护作用,服后不宜立即饮水,以免冲淡药液,降低疗效。
如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应最后服用止咳糖浆。
5、散剂应注意正确灌服,防止呛入气管,尤其在小儿应用时。
6、混悬液、冲剂应搅匀药液后吞服,以免残留沉淀致剂量不准。
7、一些有异味(如水合氯醛、氯化铵)或难以下咽(如石蜡油、蓖麻油)等药物服用时,为避免患者产生恶心、呕吐或拒服,应加适当矫味剂助服。
有异味的可加果汁、牛奶等矫味剂,难以下咽的可加酱油等助服,但应注意加入的矫味剂不应与药物存在配伍变化。
8、有些药物(如铁盐的溶液制剂或其它酸性制剂)可腐蚀牙齿或使之变色,应让患者通过吸管吸入咽下,避免与牙齿接触。
必要时可稀释后服用,并于服后及时漱口。
9、原则上应看患者服下或协助喂服后方可离开,尤其是安眠药及剂量较小的药物(如鱼肝油滴剂),以保证用药准确、安全,防止一些依从性差的患者拒服或私自贮存药物。
发热及自身炎症性疾病用药护理
【用药前沟通】
1.发热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不同热型又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发病原因未弄清以前,有热就退,滥用解热药物,就可能掩盖病情,贻误治疗,但是,如发热太久或体温过高,患者体力过度消耗,产生头痛和全身不适,引起惊厥、昏迷甚至危及生命时,就应在采取对因治疗的同时,选用适当的解热镇痛药进行对症治疗。
2.用药指导在选用解热镇痛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用药物降温前尽可能要弄清发热原因,进行对因治疗;
(2)患者体温过高,或用药量过大,可因大汗淋漓而致虚脱,特别是老年和婴幼儿患者。
因此,遇有上述情况应用解热镇痛药时,剂量应略小些;(3)无必要把体温降至37℃,更不应因体温降得不多而盲目增加剂量;(4)持续不退高热往往是疾病严重或疾病没有得到控制的信号。
因此,使用退热药时如连续三天仍发热不退,必须请医生诊治;(5)妊娠早期、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或有消化性溃疡者应慎用或禁用,有过敏史者禁用。
【用药后护理】
1.给药方法
(1)除非是发热过高,一般都不急于用退热药。
若需使用,要同时进行病因治疗。
因为单靠解热药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其次就是注意用量,尤其是作用快猛的氨基比林,用量过大,出汗过多,体温聚降,还容易引起虚脱;
(2)根据患者的指征、机体状况及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等综合因素合理用药:
①一般以疗效确切、毒性低、价格较便宜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及其复方制剂为首选药,次之选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及其复方制剂等。
解热应用不超过3天,镇痛应用不超过5天;②对于长期高热的疾病如血吸虫病、伤寒、晚期癌症可考虑应用消炎痛栓剂;③儿科用药最好仅限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及其复方制剂;④妊娠妇女应慎用解热镇痛药,最好选用对乙酰氨基酚;⑤含氨基比林、非那西丁的一些复方制剂如去痛片、APC最好不用,该药已趋淘汰。
2.不良反应防治措施
(1)阿司匹林:
①胃肠道反应:
大剂量服用可引起消化道出血或溃
疡形成,故胃溃疡患者禁用。
采用饭后服药及适当同服抗酸药以减轻胃肠道反应;②凝血功能障碍:
久用延长出血时间,致出血倾向,可用维生素K防治。
凡有严重肝病、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症和近期有脑出血史者禁用,大手术前一周应停用本类药;③过敏反应:
用抗组胺药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阿司匹林所致的过敏反应。
哮喘、荨麻疹、鼻息肉患者禁用;④水杨酸反应:
应立即停药,给予对症治疗,并可静脉滴入碳酸氢钠溶液以碱化尿液,加速药物排出;⑤瑞夷(Reye)综合征:
对水痘、流感等病毒感染青少年慎用;⑥长期使用可致肝肾功能损害;
(2)对乙酰氨基酚:
长期应用可造成肾损害,由于其毒性较大,已不单独使用;(3)一些常用解热镇痛药常相互配伍,或配伍巴比妥类、咖啡因或抗组胺药(如氯苯那敏)以期提高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
但据一些对照观察,复方并不优于单用,且复方中大多含有非那西丁(苯胺类),久用可致肾乳头坏死,并可能引起肾盂癌;非那西丁还可能与某些复方久用引起依赖性有关。
此外,不少复方都含氨基比林(吡唑酮类),少数患者服用后出现粒细胞缺乏。
【用药护理评价】发热是否消退,体温是否恢复正常,疼痛及关节肿痛症状是否缓解;是否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处理方法及结果如何;患者能否坚持正确、合理用药。
糖尿病用药护理
【用药前沟通】
1.了解患者病史及用药史观察患者有无糖尿病的症状和体征,仔细检测患者的血压、体重、血糖、尿糖、血电解质、肝肾功能;是否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询问患者有无家族性糖尿病;有无药物过敏史及使用本类药物的用药史;了解病人有无高血压、心绞痛、神经系统及眼科方面等疾病。
2.相关的用药知识教育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有关糖尿病知识的教育,告诫病人应在饮食治疗及体育锻炼的基础上应用降血糖药才能控制高血糖,要注意饮食控制,积极配合治疗。
教会患者和家属观察高血糖与低血糖的反应及区别,以及低血糖发生时的应急措施。
教会患者正确使用胰岛素的方法和测定血糖、尿糖方法。
病人能否正确叙述降血糖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处理方法等。
【用药后护理】
1.用药方法⑴胰岛素:
①所有胰岛素都可经皮下注射。
正规胰岛素在40U、100U时可采用肌肉、静脉和皮下注射。
500U的胰岛素只能皮下和肌注。
对猪、牛胰岛素严重过敏的病人应禁用而换用人胰岛素;②注射器和针头的选择:
告诫病人使用具有相应胰岛素浓度颜色标记的注射器,如红色为40U胰岛素,橘黄为100U胰岛素。
皮下注射针应为25或26号和13—26mm长;③皮下注射准备:
吸药前将小瓶于掌间轻轻滚动以分散胰岛素悬液,切忌剧烈振动以免出现泡沫。
如果混合以后仍有颗粒和团块,则弃舍不用。
正规胰岛素为清亮溶液。
不用混合即可注射,如果溶液混浊或无色或出现沉淀则弃舍不用;④注射部位:
注射部位通常为上臂、大腿和腹部。
为减少作用的变化最好选用这些区域之一种,但可交替使用;⑤胰岛素的混合:
一般同类型同剂量混合;正规胰岛素可与其它所有类型胰岛索混合;低精蛋白锌胰岛素只能与正规胰岛素昆合;长效胰岛素与正规胰岛素混合后应文即注射;⑥胰岛素的储存:
储于冰箱未启封(不是冰冻)的胰岛素在其有效期内使用有效。
常用小瓶在室温下可储存1个月,但必须避光避过热。
胰岛素混合制剂在室温下储存1个月,冷藏可储存3个月。
注射器针尖直立向上放置,以免针阻塞,注射时轻摇;⑦胰岛素剂量胰岛素剂量和给药次数控病情而定。
通常按尿糖总量(24h)估算,每2g给胰岛素1U。
初始时多用短效制剂,分次于餐前15—20min皮下注射。
病情控制并稳定后可酌情将短效类与中效或长效类合用,可根据病情及各制剂的特点作剂量调整(如剧烈运动,妊娠前3个月胰岛素需要量减少;疾病、创伤、紧张、青春期生长旺盛和妊娠3月以后胰岛素需要量增加);⑵口服降血糖药:
宜饭前30min前服用。
不宜在睡前服药。
服药期间要戒酒。
2.药效观察测定患者的血糖水平是否保持正常,自觉症状和体征是否好转。
3.主要护理措施⑴低血糖反应:
必须教会病人每日进行家庭血糖监护。
病人要熟知低血糖前驱症状,随身携带糖类食品,以便自己及早处理。
还要告知病人潜在的低血糖因素(进食减少,呕吐,腹泻,过度饮酒,超常运动,终止妊娠)。
对于常用胰岛素的病人,应随身带用药卡片,以便突然发生昏迷时抢救者能迅速正确诊断和处理。
低血糖昏迷须与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糖尿病昏迷相鉴别;⑵过敏反应:
以牛胰岛素发生率较高,可用猪、高纯度或人胰岛素代替。
出现过敏反应轻者可采用抗组胺类药物治疗,重者必须调换制剂。
还可通过脱敏疗法;⑶肠胃道反应:
磺酰脲类药物及双胍类可引起肠胃道症状,餐时服用即可缓解或调整剂量,亦可加服抗酸药。
α-葡萄糖苷酶抑制药使碳水化合物在肠道滞留和酵解产气,因而有腹胀、嗳气、肛门排气增多,甚至有腹泻,多数情况下不影响治疗。
但溃疡病、肠道炎症患者不宜使用;⑷酮症酸中毒:
处理措施:
静滴普通胰岛素,0.1U/kg/h,总量为35~40U;静滴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还要注意补钾。
【用药护理评价】患者的血糖水平是否保持正常,自觉症状和体征是否好转;患者及其家属是否学会观察高血糖和低血糖反应及低血糖发生时的应急措施;是否学会正确使用胰岛素的方法和测定尿糖的方法;患者对降血糖药物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是否提高,是否能正确服药,坚持治疗。
高血压病用药护理
【用药前沟通】
1.了解病史及用药史
(1)现病史及机体状况:
①了解患者现患疾病种类及主要症状,了解患者心电图、胸透或胸片、血象及血液生化检验的基本数值,如血脂、电解质、血糖、肝、肾功能等,明确患者主要健康问题及高血压程度;②询问有无引起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存在,如工作的紧张程度、焦虑状态、吸烟、嗜酒、高脂和高钠饮食习惯等;③了解患者及家属对抗高血压药治疗的基本知识及饮食调节的相关知识的知晓度;
(2)既往病史及用药史:
①有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家族史;②是否服用过抗高血压药,曾服或现服用过何种药物,剂量、效果、服用时间长短、有无不良反应等;③是否有药物过敏史。
2.相关用药知识教育
(1)要耐心对患者进行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知识的宣传教育:
①讲明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最终目标及目标血压,使患者明确药物控制血压的重要意义;②简要宣教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基本知识,解释长期、不间断用药的重要性,教导患者严格遵守医嘱,不自行停药或换药;③指导正确的用药方法,如抗高血压药最佳服药时间应在清晨醒后一次服用;氢氯噻嗪宜采用小剂量(6.25~12.5mg/d)餐后服用;卡托普利宜餐前1h空腹服用等;④说明药物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卡托普利的刺激性干咳,哌唑嗪的“首剂现象”等,指导患者正确对待与克服;
(2)心理教育及健康指导:
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消除对疾病的恐惧和焦虑,给予正确的饮食、运动方面的健康指导,避免非药物因素的影响,以确保有效的药物治疗。
【用药后护理】
1.给药方法
(1)慢性高血压患者一般采用口服给药,目前提倡选用24h长效制剂,平稳持久降压;高血压危象等特殊情况宜注射给药;
(2)硝普钠静滴液应新鲜配置,溶液内不宜加入其他药物,输液瓶及输液管应以铝箔或不透光材料避光,静滴液保存与应用不应超过24h,静滴速度不宜超过3mg/kg/min;(3)盐酸普萘洛尔、拉贝洛尔、硝苯地平等药物也应遮光密闭保存。
2.药效观察在固定时间和相同条件下测量血压,并记录结果,以便对血压进行有效的监测和疗效评价。
(1)氢氯噻嗪:
应定期检查血液电解质含量,如出现口干、衰弱、嗜睡、肌痛、腱反射消失等早期电解质紊乱症状,应立即减量或停药;
(2)卡托普利:
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血清电解质、尿红细胞和尿蛋白,如有异常,应立即调整剂量或停药处置;(3)硝普钠:
应严密监测血压、心率,如有干呕、出汗、心悸、烦躁、肌抽搐、心律不齐等,应立即停药。
3.主要护理措施
(1)卡托普利:
老年人对其降压作用较为敏感,应加强观察。
如患者有无原因的发热、异常疲倦、口腔或喉痛、易出血等,应立即报告医生;如出现皮损症状、血清样反应、关节痛等,应立即停药处置;一旦发生血管神经性水肿,应立即停药,并迅速皮下注射1:
1000的AD注射液0.3~0.5ml解救;
(2)对有头痛、头晕的患者,嘱其卧床休息,缓慢更换体位,以防摔伤;(3)可乐定、普萘洛尔用药期间切忌突然停药,以免出现血压反跳性升高或高血压危象。
【用药护理评价】患者血压是否稳定,是否控制在期望值(目标血压)之内;患者的自觉症状、体力和精神状态是否好转;有无严重的不良反应;患者对抗高血压药相关知识的知晓度是否提高,是否能坚持遵医嘱用药。
心绞痛用药护理
【用药前沟通】
1.了解病史及用药史
(1)既往病史及现病史:
患者有无心绞痛症状,发作的频率、部位、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及诱发原因;休息和药物能否缓解;是否存在引起心绞痛的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等;
(2)用药史:
以往是否用过抗心绞痛药物,其用药目的是缓解心绞痛症状还是预防发作,用药的种类、剂量、效果等情况。
2.相关用药知识教育硝酸酯类不能连续长期应用,以免产生耐受。
克服耐受的方法:
不宜频繁给药,采用小剂量、间隔疗法,每天不用药间隔期必须在8h以上。
【用药后护理】
1.给药方法
(1)硝酸甘油:
①舌下含服时应嘱患者宜采取坐位或半卧位,用药前应使口腔湿润,便于药物溶化;②用药后应休息15~20min,以免发生眩晕或晕厥;③切记不可咬碎吞服,不可人为促溶;④药片应放在棕色玻璃瓶内,每次用后应立即拧紧瓶盖,遮光、密封、阴凉处保存;⑤应用喷雾剂时应嘱咐患者取坐位,舌顶上腭,向口腔舌下粘膜喷射1~2次,喷雾前不要剧烈摇晃药瓶,喷雾后不要吸入或吞咽唾液;⑥若含服药片无头胀、舌麻刺感,表明药已失效;⑦硝酸甘油静滴给药时,要用特殊输液瓶及输液管,必须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不得直接用作静注,不得与其他药物合用一个静脉通道,也不能和其他药物混合;
(2)普萘洛尔:
治疗剂量个体差异大,应从小剂量开始用药,逐渐加大剂量。
长期用药避免突然停药,否则会出现反跳现象,甚至诱发心肌梗死或猝死。
2.主要护理措施
(1)应用硝酸酯类期间,出现持续头痛、视力模糊、心动过速等症状,应减量或停药;出现眩晕、昏厥等直立性低血压症状,应立即中止用药,马上使患者平卧、取脚高头低位;如逾量而发生口唇指甲青紫、头胀气短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应用NA或甲氧明,重症可静注亚甲蓝;
(2)患者突然起立,若有头晕、视力模糊,表明有直立性低血压发生,劝告患者取卧位即可。
若出现反射性心率加快,可合用b受体阻断剂或维拉帕米等;(3)若患者疼痛仍然持续,可能与心肌进一步缺血、梗死有关,可立即报告主治医师,含化或静滴硝酸甘油。
【用药护理评价】
对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强度、疼痛部位、激发疼痛的因素等做记录,并进行治疗前后对比;药物疗效是否明显,有无严重的不良反应;患者能否正确合理使用抗心绞痛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