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绍诸高速公路上虞互通至九六丘连接线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696994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绍诸高速公路上虞互通至九六丘连接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精品绍诸高速公路上虞互通至九六丘连接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精品绍诸高速公路上虞互通至九六丘连接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精品绍诸高速公路上虞互通至九六丘连接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精品绍诸高速公路上虞互通至九六丘连接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绍诸高速公路上虞互通至九六丘连接线Word文档格式.docx

《精品绍诸高速公路上虞互通至九六丘连接线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绍诸高速公路上虞互通至九六丘连接线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绍诸高速公路上虞互通至九六丘连接线Word文档格式.docx

绍诸高速公路上虞互通至九六丘连接线工程项目位于浙江东北部的上虞市境内,是绍诸高速公路上虞互通的连接线,也是上虞市内连接上虞经济开发区和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两个省级开发区的一条重要交通干线。

该项目的实施对进一步构筑杭州湾南翼交通网络、缓解上虞市南北交通压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降低运输成本、促进上虞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也符合上虞市交通规划。

绍诸高速公路上虞互通至九六丘连接线工程起于绍诸高速公路上虞互通东侧500m的人民西路,往北跨过曹娥江、杭甬高速,终于九六丘滨海大道,总投资86058万元,路线全长19。

247公里.路基宽35m,沿线新建桥梁17座,其中分离式立交1座、大桥3座、中桥8座、小桥5座(跨径≥20m的桥梁6座,跨径<

20m的桥梁10座),涵洞26道。

桥梁、涵洞与道路同宽。

路基挖方18。

5万m3,填方129万m3.用地81.12公顷,拆迁房屋72485m2,按一级公路技术标准建设.

根据上虞市城市总体规划,上虞城市性质定为浙东交通枢纽之一和杭州湾南岸重要的滨江工贸城市,并以交通网络为先导,经济发展为基础,形成“一轴(曹娥江)、二环(城市内环路、外环路)、三片(百官、上虞经济开发区、大三角开发区)、多组团”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

该项目的建设将百官与杭州湾南岸的工业新区直接连接起来,是巩固上虞交通枢纽地位和适应上虞经济发展的需要,将完善上虞市公路网,缓解杭州湾南岸交通流量,工程建设符合上虞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及交通发展规划。

2项目名称和性质

项目名称:

绍诸高速公路上虞互通至九六丘连接线工程项目

建设单位:

上虞市交通投资公司

建设性质:

新建

项目投资:

86058万元

1.3路线方案

(1)建设方案走向

起点:

起点位于绍诸高速公路上虞互通东侧500m的人民西路,起点桩号K0+000。

讫点:

终点为九六丘滨海大道,终点桩号K19+247。

走向:

起点位于绍诸高速公路上虞互通东侧500m的人民西路,向东北方向跨越曹娥江,下穿杭甬客专,上跨杭甬高速公路后,向北经崧厦镇西华村、三华村,交韩沥公路后继续向北经过蔡林村、共何村、章黎村,交百红线、崧沥线及边沥线,再往西北方向跨中心河大桥,终点与规划中的滨海大道相接.路线全长19.247公里。

沿线经过的城镇村庄:

崧厦镇西华村、三华村、蔡林村、共何村、章黎村。

沿线交叉公路:

韩沥公路、百红线、崧沥线、边沥线.

沿线经过河流:

沿线所经河流有曹娥江、姚进江、百沥河、盖沥河、中心河。

本工程基本符合安全、均衡、协调、环保的要求,并在减少拆迁,降低成本的前提下,使线形达到最美观顺畅.

(2)选线原则

本工程路线的选线原则及合理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综合考虑研究沿线城镇建设规划及工农业发展规划布局,处理好路线与其他方面的关系;

合理利用地形,少占良田、河塘,多利用荒山、薄地,保护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

布设路线尽量避免穿越村镇,减少拆迁和行车干扰,并与周围环境和地形、地物相协调,保护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减少对自然景物的破坏

正确掌握技术标准,合理利用地形,使路线尽量顺适短捷,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利用老路线进行技术改造,以达到少占耕地,节省投资的目的;

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了深入勘测,未发现足以影响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

(3)方案比选

本工程选线时路按照以上原则进行,且该线路前期已经经过详细讨论和征求沿线乡镇的意见,交通局及各乡镇意见基本一致,同时由于本工程沿线村庄分布较密,客观上没有大的比选余地,因此本报告不提出路线的比选方案.

2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

1环境影响要素识别与分析

2.1.1建设期

根据公路施工的不同阶段,分析本工程在建设期对环境产生影响的要素.

(1)征地拆迁、管线改移

本工程全线长度19.247km,总用地为81.12公顷,公路建设占用了一定的农田等,造成土地利用形式的变化和耕地减少,给当地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带来影响。

(2)土石方工程

本工程各路段的土石方量为:

工程总的土石方开挖量为41。

52万m3(自然方,下同),回填利用方180。

06万m3,本工程利用18万m3,外购土石方134.3万m3,将产生弃渣20.32万m3。

土石方工程会造成资源损失,景观破坏和水土流失等不利影响。

(3)路基、路面工程

在进行路基工程时,挖方和填方处,一旦经雨水冲淋,会引起水土流失,影响生态环境,在河流附近还可能造成河道壅高,影响泄洪能力。

在干旱时,容易引起扬尘。

在浇沥青路面时会有沥青烟气产生。

(4)桥梁、涵洞工程

桥梁、涵洞的施工,极易引起水土流失,影响周围水体环境。

另外,施工对敏感点还有噪声影响。

(5)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

施工机械,如推土机、装载机、挖掘机、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机等在作业中产生的噪声,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其环境影响因素是施工噪声。

运输车辆地运输过程中,主要是扬尘和汽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其主要影响因子是CO、NO2和TSP.

(6)施工场地

施工场将占用农田耕地或原有通道,破坏农田资源,造成交通不便。

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可能影响附近的河流水环境。

筑路材料的堆放可能造成雨水径流污染,其影响因子是:

pH、SS、CODcr等。

1.2营运期

(1)竣工营运

公路竣工营运后,对公路沿线的社会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等均有不同程度地影响.

社会环境

公路的建设对公路沿线的社会经济发展、城镇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旅游事业发展均有促进作用,但对居民生活质量和人行交往等方面会带来一定影响。

大气环境

主要是汽车尾气与扬尘,尾气的危害较大,其主要影响因子是:

NO2、CO、THC、TSP。

当遇到不利气象条件时,大气影响程度将更大。

声环境

快速行驶的汽车由于快速行驶声、轮胎与地面磨擦声和发动机工作声一起叠加产生的噪声对环境敏感点带来影响,其影响因子为Leq。

水环境

公路建成后对水环境的主要影响是大雨时雨水冲刷公路路面,将路面的泥沙、油污带入雨水中,最终进入附近水体中,从而影响水环境,其主要影响因子是:

CODCr、SS、石油类、Pb。

水利、洪涝

桥梁建设给水利、防洪抗灾带来一定影响,桥墩的设立减少了河流的过水面积,给泄洪带来不利影响.

(2)交通量

交通量的增加,对社会经济各方面发展十分有利,但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是大气环境污染和声环境污染加重,影响范围增大。

(3)环境风险事故

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很小,但一旦发生,在公路上很可能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造成国家、人民财产的损失。

运输危险品车辆发生事故,还可能影响大气及水环境,甚至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污染因子筛选与确定

2.1污染因子筛选

详见表2。

2-1。

2评价因子确定

(1)声环境

现状、预测:

LAeq;

(2)大气环境

现状:

NO2、SO2、PM10;

预测:

NO2、CO、TSP;

(3)水环境

现状:

pH、DO、CODMn、BOD5、总磷、氨氮、石油类。

预测:

pH、CODcr、石油类、铅;

(4)社会及生态

土地占用、水土流失等引起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影响;

(5)水利

桥梁建设引起的阻水断面的增大、水位壅高和泄洪能力变化.

表2.2-1环境影响因子筛选表

项目组成

环境识别

设计定线

建设期

营运期

路线

方案

桥涵

工程

排水

防护

路面

类型

取弃

路基

桥梁

施工

污水

料场

交通量

增长

养护

绿化

交通

事故

社区发展

/●

△/

人口结构

/△

/○

居民生活

●/

○/

人行交往

水陆运输

资源利用

土地利用

公用设施

农业生态

植被

地质地形

水利防洪

水土流失

地面水质

水域生态

野生动物

CO

NO2

TSP

THC

河流水文

Leq

说明:

●表示重大影响,△表示中等影响,○轻度影响,负影响/正影响

3选址周边环境及保护目标

1地理位置

该项目起点位于绍诸高速公路上虞互通东侧500m的人民西路,向东北方向跨越曹娥江,下穿杭甬客专,上跨杭甬高速公路后,向北经崧厦镇西华村、三华村,交韩沥公路后继续向北经过蔡林村、共何村、章黎村,交百红线、崧沥线及边沥线,再往西北方向跨中心河大桥,终点与规划中的滨海大道相接。

3.2周边环境质量现状

(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从监测数据及分析结果表明,各监测点NO2、SO2、PM10的监测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尚好。

(2)地表水水质现状

由监测数据可知,曹娥江各监测断面的水质指标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水标准。

百沥河各监测断面除pH指标能够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I类水体标准外,其余指标均不能达到III类水体标准.从指标上看,CODMN、DO、BOD5等指标为

水体,氨氮、总磷为

类水体。

因此其污染是由有机类物质和氨氮等污染引起的,主要原因为农业和生活面源的污染对水环境造成了影响。

从中心河以及北塘河的监测数据可以看出,CODCr指标除中心河盛泰厂区断面处部分指标达到Ⅳ类水体标准外,其余断面均为劣

类,DO指标几乎所有断面都为

类,石油类所有断面达到Ⅳ类水体标准,氨氮所有断面均在劣

类水质之列,从污染指标上分析,CODMn、氨氮、BOD5污染相对较为严重,由于各监测断面均处于上虞工业园区内,目前园区内所有企业均已实现污水集中纳管,因此园区周边的农业面源污染对其水体的有一定影响.

(3)声环境现状

从监测结果来看,该公路沿线昼间环境噪声级Leq=50.1~58。

7dB,夜间为Leq=40.3~49。

8dB,沿线敏感点均执行2类标准.沿线附近声环境符合《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区标准。

3.3保护目标

该项目沿线主要为农田、乡村、曹娥江、百沥河等,没有风景点、文物保护区及古树名木等,确定本次评价的主要保护目标如下:

(1)生态保护目标

沿线的河流、农田、植被等。

(2)噪声和大气环境保护目标

该项目对各乡村等敏感点的影响因素为噪声和大气污染,本工程沿线经过的200m范围内的敏感点情况见表3.3-1。

(3)水环境保护目标

水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沿线附近的曹娥江、百沥河,盖沥河,均为GB3838-2002

类。

表1.8-1工程沿线敏感点统计表

序号

桩号

保护目标

第一排住户离公路中心线距离(m)

方位

拟拆迁户数

(距道路红线15m内)

距道路红线

15—30m范围内

距道路红线30—200m范围内

第一排房屋状况

第一排

其余

层数

朝向

1

K4+900~

K5+180

西华村

30

东、西

40户

8户

21户

67户

1~2

S

2

K5+95~

K5+165

西华小学

104

/

4

W

3

K5+295~

K5+815

三华村

110户

18户

60户

157户

K6+730~

K6+980

潘韩村

144

10户

2~3

5

K7+040~

K7+490

蔡林村

75

西

34户

6

K8+200~

K8+750

共何村

47户

20户

150户

7

K9+450~

K10+580

章黎村

208户

57户

83户

450户

1~2

8

K10+460~

K10+670

双埠村

124

16户

9

K10+580~

K10+800

雀嘴村

44

15户

5户

50户

2~3

合计

420户

109户

189户

934户

4环境影响分析

4.1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预测结果可知,公路下风向叠加背景浓度(NO2背景浓度取现状监测结果最大值0。

056mg/m3)后的地面CO和NO2小时浓度可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限值,对公路附近村庄居民等环境敏感点的影响不大。

但是车辆汽车尾气的排放,对沿线的空气质量也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因此,为了改善公路沿线局部小气候,改善大气环境,美化公路景观,建议建设单位在工程实施过程根据道路规划的要求与主要居民区之间布置10~30m宽的绿化林带;

严格执行车辆排放检验制度,限制尾气排放严重超标的车辆上路。

4.2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工程沿线经过的河流曹娥江、百沥河、盖沥河等,根据《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均属于

类水功能区,且均为非水源保护区.由于公路路面径流较为分散,形不成集中的排放源,在降雨中进入公路两侧边沟后分散进入各河道,不会对公路两侧的河道产生污染,因此无需采取特殊的治理措施。

综上所述,该项目建成后,路面径流对周围水体影响不大.

4.3声环境影响分析

(1)该项目全线位于上虞市境内,沿线目前主要为农田、居民、企业等,沿路现有建筑基本上是以三层以下的房屋为主,穿越道墟镇、经济开发区、崧厦镇以及海涂地,参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94),声环境分段执行下列标准:

K2+900~K19+247段为居住、工业混杂区,道路红线外30m(即距离中心线54m)内的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区标准,道路红线外30m(即距离中心线54m)外执行2类区标准;

K0+000~K2+900段为上虞市经济开发区,道路红线外20m(即距离中心线44m)内的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区标准,道路红线外20m(即距离中心线44m)外执行3类区标准。

根据预测,在K0+000~K2+900段,该项目3类区达标距离为:

近期昼间、夜间噪声均达标;

中期昼间达标,夜间距中心线49m;

远期昼间达标、夜间为距中心线65m;

在K2+900~K19+247段,2类区达标距离为:

近期和中期昼间均达标,夜间近期74m、中期93m;

远期昼间65m、夜间120m。

根据预测,近期敏感目标昼间噪声均达标,夜间除西华村、三华村、共何村以及章黎村超标2。

2dB外,其余均达标;

中期昼间均达标,夜间最大超标量为4.0dB(西华村、三华村、共何村、章黎村);

远期各敏感点昼间均达标,夜间除潘韩村、双埠村达标外,其余均超标,最大超标量为6.1dB。

(2)目前,沿线居民均未实施拆迁,根据项目工可和噪声预测结果,本工程选线尽量避开农居等敏感点,但因沿线第一排村庄居民与道路中心线距离较近,所以产生的交通噪声总体来讲对道路两侧的居民有一定影响,需采取有关措施进行噪声治理。

5对策措施

本环评提出的主要污染防治措施和生态保护措施汇总见表5—1。

表5—1主要环保措施一览表

阶段

类别

主要环保措施

预期效果

前期

建设单位在招标文件的编制过程中,应将审批通过的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所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建议编入相应的条款中

施工期

①施工废水分质处理,尽可能回用于施工过程或收集后外运处置;

②施工人员生活污水设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达标排放;

③各路污水均不得排入附近河道;

④施工场地周围设置集水沟和沉砂池;

⑤桥梁施工采用钢板围堰

减少水体影响

①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和施工工艺;

②加强施工机械的维修、管理,使设备处于低噪声、良好的工作状态;

③加强施工管理,限制工作时间

达标排放

①洒水车2辆,对作业场地、道路勤洒水抑尘;

②易散失物资(石灰、水泥等)的堆放和运输均需加盖篷布;

③采购成品沥青砼,施工现场不设沥青搅拌站

固废

①施工人员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

统一处置

生态环境

①工程用地范围内现有的、有一定树龄并可移栽的树木妥善保护或移栽;

②施工期严格控制施工面,避免扩大施工影响范围,避免造成大的生态影响;

③道路施工应严格控制土地临时占用量,施工完毕后及时进行临时施工道路、场地的清理及植被恢复;

④对工程沿线进行绿化设计,在道路营运2~3年内,公路沿线植被覆盖率应恢复到原有水平;

⑤临时堆场尽量选择耕作条件较差的土地或荒地,工程结束后予以清理、复绿,以补偿临时占地造成的绿地损失;

⑥工程土石方、场地平整等,应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方案要求进行水土流失防治,避免对附近河道水质造成影响;

⑦工程弃方必须就近利用于绿化覆土

减少生态影响

景观

土方临时堆场、泥浆沉淀池及建筑材料堆场的设置应远离主要交通干线,避免造成不良的视觉景观。

景观和谐

对施工期实行环境监理

①加强路面保洁工作;

②设置测速装置和减速设施,严格限制车速;

③事故情况下,桥面径流污水收集入事故应急池,并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处置;

④加强事故风险防范

避免水体影响

①加强工程沿线两侧绿化,可起到降噪作用;

②完善公路警示标志;

保持路面平整,尽量减少软土地基处理遗留的路面高程差,以减少汽车刹车、起动产生的声级增加值;

③禁止在沿路红线外5m范围内新建住宅等永久性建筑物,建议规划部门注意公路两侧200m范围内的土地使用计划、100m内不安排新建学校、医院、幼儿园等;

④靠近西华村(K5+025~K5+120)、三华村(K5+340~K5+700)、章黎村(K9+845~K10+225)等居民侧限速行驶,设立禁止鸣笛、限制车速的标志牌

①加强路面维护、加强交通及绿化管理,对机动车辆尾气进行监测,超标车辆禁止上路

①工程沿线绿化带(水土保持外追加部分),

生态景观

加强对工程沿线的绿化管理,确保栽种的草皮和树木花草正常生长,达到预期要求

其它

环境监测及环境管理

达标

6总量控制及环境效益

6.1总量控制

本项目为非生产性项目,无总量控制要求.

6.2环境效益

(1)通过该项目建设,使道路沿线生态植被得到改善和增加,不仅有效保持了水土流失,而且通过树冠截流雨水,减轻了水蚀的危害。

由于枯枝落叶层的阻截、过滤和吸收地表径流及土壤的迅速渗水和林木根系网的固土作用,都能大大减少地表径流,减免土壤冲刷,减少土壤流失量。

(2)本工程建设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将得到有效的遏制,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公路沿线经过治理和绿化,提高了植被覆盖率,进一步改善了公路沿线贴地小气候,使植被生态群落、植被能够在更有利的条件下生长,促进水土保持的良性、健康发展。

(3)完善路网结构、建设上虞市快速交通主干道;

改善城市形象,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7环境可行性及评价结论

7.1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绍诸高速公路上虞互通至九六丘连接线是连接上虞市区与虞北的主要交通干道之一,是实现上虞市交通发展规划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进一步发展上虞市公路网布局、发展上虞市区域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符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第40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鼓励类项目中的第二十一条“公路”中的第3项“公路快速客货运输系统开发与建设”,经查《绍兴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2008—2009年本)》词项目属于允许类,此外,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发改函[2009]30号)同意实施,因此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

2是否符合城市环境功能区划和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做到合理布局

项目的建设将该路线将百官与杭州湾南岸的工业新区直接连接起来,项目的建设将大大改善区域交通条件,缓解杭州湾南岸交通流量。

根据上虞市城市总体规划,上虞城市性质定为浙东交通枢纽之一和杭州湾南岸重要的滨江工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