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空间模架方案交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694539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71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大空间模架方案交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大空间模架方案交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大空间模架方案交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大空间模架方案交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大空间模架方案交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大空间模架方案交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大空间模架方案交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大空间模架方案交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大空间模架方案交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3

北京市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家库工作制度

京建施2009-841号文

14

可锻铸铁铁件

GB/T9440-2010

15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16

建筑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QCJJT-JS02-2004

17

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DBJ01-62-2002

18

钢结构设计规范

50017-2003

19

钢管脚手架、模板支架安全选用技术规程

DB11/T583-2008

20

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66-2008

2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22

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

DBJ/T01-69-2003

2.施工图纸及其它

序号

出图单位

日期

总后礼堂整体改造及地下车库建筑施工图

总后勤部建筑设计研究院

2011.7

总后礼堂整体改造及地下车库结构施工图

北京城建集团类似工程管理经验和技术装备水平

北京城建集团工程总承包管理体系文件

PKPM施工安全系列软件

2011版

3.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2号院内,周围社区住宅、构筑物等,离施工现场较近。

工程总用地面积5691㎡,总建筑面积55623㎡,地上三层,地下三层,局部地下二层,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3172㎡,地下建筑面积42451㎡,建筑高度22.50m,舞台高度为31.80m,框架剪力墙结构。

本工程设计标高±

0.00相对于绝对标高57.250m。

礼堂和地下车库部分分为礼堂、地下一段车库、地下二段车库,由两道变形缝相互断开,均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礼堂东侧为一段车库,西侧为二段车库,车库分地下两层,礼堂地下三层地上三层。

其中车库地下二层(礼堂地下三层)-14.000~-9.100m;

车库地下一层(礼堂地下二层)-9.100~-5.100m(礼堂-5.200m);

地下一层-5.200~-0.100m;

首层-0.100~7.650m;

二层7.650~12.650m;

三层标高局部12.650~16.650m,屋顶具体标高变化较多不做阐述。

基础形式为独立柱基+防水底板。

本工程平面及剖面典型框架图如图一、图二所示。

建筑设计简介

项目

内容

占地面积

礼堂占地面积5691m2

总建筑面积

总建筑面积55623m2

建筑类别

甲类剧场建筑

建筑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建筑层数

本工程地上三层,地下三层,局部地下二层

建筑功能

地下部分

地下2、3层为设备用房和车库,停车844辆,设三个车辆出入口。

地下1层为化妆间,服装道具用房。

地上部分

地上1层为舞台和观众厅,地上2层为观众厅,地上3层为会议室及多功能厅。

建筑特点

平、立面布置不规则;

构件尺寸较大,形式多样:

圆弧形墙体、圆形柱及方柱;

预应力空心板等。

结构设计简介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二级

抗震设防类别

乙类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一级

抗震设防烈度

8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0.20g

建筑物场地类别

Ⅱ类

抗震等级

礼堂部分

地下三层剪力墙:

二级;

框架:

其余剪力墙:

一级;

车库部分

剪力墙:

三级;

基础及结构形式

基础类型

独立柱基+筏板基础

结构形式

框架-剪力墙结构

基础底板埋置深度

筏板基础

底标高:

-14.350m;

-15.450m;

-16.350m;

-10.30m;

-9.55m;

建筑物主要构件尺寸

基础底板厚

350mm

混凝土柱

400×

400mm、600×

600mm、600×

800mm、700×

700mm、900×

600mm、1000×

500mm、A1000mm

混凝土墙

250mm、300mm、350mm、500mm

大断面混凝土梁

500mm×

4000mm、400mm×

1500mm、600mm×

1500mm、400mm×

1200mm、600mm×

2550mm、500mm×

1150mm

混凝土楼板厚度

100mm、150mm、120mm、180mm、200mm

预应力空心板厚度

350mm、400mm、450mm、550mm、580mm、700mm、750mm

3.1平面位置图

3.2竖向位置图

二、高大空间模架设计

1.支撑架搭设注意事项

1.1支撑架剪刀撑与每根立杆用扣件进行连接;

1.2支撑架可调顶托外露丝扣长度不得大于200mm;

1.3支撑架立杆自由端长度不得大于500mm。

2.Ⅱ段车库大截面框架梁模板设计

2.1Ⅱ段车库地下一层(2-7)/(2-B)~(2-D)轴设有两跨大截面框架梁。

截面尺寸为500mm×

4000mm,跨度6.30m长,梁高4000mm,梁顶标高-1.40m,梁底距基础底板高度为4m。

2.2梁底模次龙骨采用100mm×

100mm方木,通长满铺设置;

主龙骨采用100mm×

100mm方木,间距450mm。

梁侧模次龙骨采用100mm×

100mm方木,间距200mm,主龙骨采用φ48双钢管并列设置,间距500mm。

梁身南侧为临土侧,有抗渗要求,采用Φ16止水对拉螺栓固定,竖向间距400mm(根据梁高均匀布置),水平间距500mm,梁模最底一道对拉螺杆距梁底不得大于200mm。

2.3模板支撑架采用φ48×

3.6mm钢管支撑体系,底部支撑立杆4列,横向间距200mm,纵向间距450mm,主龙骨两侧立杆横向间距900mm,水平杆步距600mm。

立杆底部垫50mm×

100mm方木通长设置。

模板应考虑起拱措施,起拱高度2‰。

2.4截面尺寸500mm×

4000mm的框架梁的支撑体系下部为基础底板,其中(2-6)~(2-7)/(2-C)~(2-D)轴的支撑位于地下二层顶板之上,由于浇筑时向下传递荷载较大,因此地下二层顶板下需增加支撑,支撑方法同地下一层顶板。

支撑架承重立杆外侧两排每隔5跨设剪刀撑,由底至顶设置,剪刀撑钢管与立杆用扣件连接。

模板及支撑搭设方法详见图一。

图一:

梁高4000mm框架梁支撑架立杆平面布置图

2.5梁两侧模板增加3道斜向支撑,斜支撑两侧分别于预埋钢筋地锚和满堂架体连接,斜支撑与地面夹角不得大于60°

,斜支撑与满堂架体连接处不得少于两跨,沿梁长方向间距1000mm,采用钢管扣件连接。

2.6安装顶板龙骨时注意要求主龙骨及次龙骨两端必须顶到边,不能留有虚空范围。

顶板模铺设时,注意拼缝下部加一根50mm×

100mm方木。

对于不方正或拼缝较大的板,刨边刷封边漆处理,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2.7铺多层板模板时,要检查模板高度是否正确,用铁钉将单张多层板钉在次龙骨上,将多层板和次龙骨连成一体,多层板拼缝处,必须有方木龙骨,防止多层板下沉形成错台。

2.8多层板接缝大于1.5mm的缝隙,用胶泥将缝隙抹平,以免漏浆。

图二:

梁高4000mm框架梁支撑图(2-2剖面)

3.礼堂舞台区大跨度框架梁支撑架设计

3.1大跨度框架梁分布如下:

(5)/(K)~(Q)轴,12.50m标高处,梁跨度L=17.3m,梁截面400mm×

1500mm,梁底支撑高度为11.00m;

(5)/(K)~(Q)轴,18.250m标高处,梁跨度L=17.3m,梁截面600mm×

1500mm,梁底支撑高度为16.75m;

(5)/(K)~(Q)轴,23.00m标高处,梁跨度L=17.3m,梁截面400mm×

1200mm,梁底支撑高度为21.80m;

(5)/(K)~(Q)轴,28.28m标高处,梁跨度L=17.3m,梁截面650mm×

2550mm,梁底支撑高度为25.73m。

该部位框架梁两侧均无楼板。

3.2梁底模次龙骨为100mm×

100mm方木,间距100mm;

主龙骨为100mm×

100mm方木,间距500mm。

梁侧模采用100mm×

100mm方木,间距200mm,外侧采用φ48×

3.6mm双钢管夹紧,钢管间距500mm。

在梁腹板用φ16对拉螺栓固定,竖向间距400mm,根据四种框架梁梁高均匀布置,水平方向间距500mm,梁下侧对拉螺杆位置在梁底模下侧处对拉,最下一道距梁底不得大于200mm。

对拉螺栓外套塑料套管,便于混凝土浇注后取出对拉螺栓周转使用。

具体模板支设见图六、图七。

3.3梁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梁底设有4列主承重立杆,横向间距300mm,纵向间距500mm,水平杆步距1000mm。

支撑体系立杆底部通长垫50mm×

模板应考虑起拱措施,起拱高度为2‰。

3.4架体加固措施:

架体需设置辅助支撑立杆,如图四所示,北侧3排辅助立杆,南侧5排辅助立杆。

梁辅助立杆支撑体系立杆间距1000mm,水平杆步距1000mm,且与主体结构做可靠地刚性连接,并在架体四角2/3高度处增加缆风绳与结构构件拉结。

模板支架四个立面及承重立杆外侧两排立杆每隔5排立杆设置一道竖向ф48双钢管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支架横向每3m由底至顶设竖向剪刀撑;

支撑架每隔5步设置水平剪刀撑,由上至下设置。

剪刀撑与立杆交接处均用扣件连接。

12.50m及18.25m处框架梁底支撑架剖面图见图四、五。

23.00m及28.28m标高处框架梁支撑架主承重立杆及及辅助立杆根数不变,随高度变化而增加,架体与已浇筑的框架梁通过钢管抱接的方式进行可靠的刚性连接,钢管抱接间距1000mm。

架体两端与结构墙体通过水平钢管与预埋U型φ25钢筋进行可靠的刚性连接,预埋钢筋竖向间距2000mm,据结构边不得小于500mm。

3.5安装顶板龙骨时注意要求主龙骨及次龙骨两端必须顶到边,不能留有虚空范围。

3.6铺多层板模板时,要检查模板高度是否正确,用铁钉将单张多层板钉在次龙骨上,将多层板和次龙骨连成一体,多层板拼缝处,必须有方木龙骨,防止多层板下沉形成错台。

3.7多层板接缝大于1.5mm的缝隙,用胶泥将缝隙抹平,以免漏浆。

3.8考虑到现有架体不能承受各层梁累加施工荷载,需采用卸荷措施,以保证架体所承受实际施工荷载最小。

卸荷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步,待12.50m标高处梁浇筑完毕,抗压强度达到设计要求,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后,将梁底承重立杆顶托下调,进行第一次卸荷,将此梁自重荷载传递到两端支座处;

第二步,在18.25m标高处梁浇筑前,将12.50m标高处梁底承重立杆顶托调整至梁底并支顶牢固,当18.25m标高处梁浇筑时,支撑架仅承受此梁浇筑时所产生的荷载;

第三步,待18.25m标高处梁浇筑完毕,抗压强度达到设计要求,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后,将梁底承重立杆顶托下调,进行第二次卸荷,将此梁自重荷载传递到两端支座处;

第四步,在23.00m标高处梁浇筑前,将18.25m标高处梁底承重立杆顶托调整至梁底并支顶牢固,当23.00m标高处梁浇筑时,支撑架仅承受此梁浇筑时所产生的荷载;

第五步,待23.00m标高处梁浇筑完毕,抗压强度达到设计要求,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后,将梁底承重立杆顶托下调,进行第二次卸荷,将此梁自重荷载传递到两端支座处;

第六步,在28.28m标高处梁浇筑前,将23.00m标高处梁底承重立杆顶托调整至梁底并支顶牢固,当28.28m标高处梁浇筑时,支撑架仅承受此梁浇筑时所产生的荷载。

图三:

框架梁支撑架立杆平面布置图

图四:

12.750m标高处框架梁支撑体系图

图五:

18.250m标高处框架梁支撑体系图

图六:

12.50m处框架梁支撑架及操作架局部放大图

图七:

28.28m处框架梁支撑架及操作架局部放大图

3.6大截面、高空间梁除(5)/(K)~(Q)轴处梁以外,还包括

(2)~(5)/(S)轴、

(2)~(5)/(H)轴12.75m处500mm×

1700mm梁;

(2)~(5)/(S)轴、

(2)~(5)/(H)轴16.75m处500mm×

1500mm梁,以上部位梁结构形式同;

以及(13)~(16)/(S)轴、(13)~(16)/(H)轴7.65m、12.65m、16.55m、21.25m处400mm×

1500mm梁。

以上部位梁模架支撑体系均同5轴梁支撑架,辅助立杆排数按高宽比不得大于2:

1适当增加。

以2~5/(S)轴16.75m处500mm×

1500mm梁为例,支撑体系高度为15m,则架体需通过增加辅助支撑立杆将架体宽度调整为7.5m以上。

以上部位上层支撑架立杆位置同下一层楼板支撑立杆位置,如下层立杆间距较大需将下层立杆加密。

4.预应力空心板

4.1礼堂地下一层顶板以上多采用预应力空心板楼板,其中跨度超过18m的预应力空心板板包括:

二层顶板

(2)~(5)/(S)~(W)轴预应力空心板2,跨度20m,板厚350mm;

二层顶板(5)~(13)/(S)~(Y)轴预应力空心板4,跨度36m,板厚580mm;

二层顶板(11)~(16)/(H)~(S)轴预应力空心板5,跨度33m,板厚700mm;

三层顶板(5)~(13)/(S)~(Y)轴预应力空心板6,跨度36m,板厚550mm;

三层顶板(11)~(16)/(H)~(S)轴预应力空心板7,跨度33m,板厚700mm。

4.2预应力空心板模板顶板模板采用15mm厚国产优质多层板,次龙骨采用50mm×

100mm方木间距150mm,主龙骨采用100mm×

100mm方木间距900mm。

模板下方主龙骨需直于暗梁方向布置。

次龙骨垂直于模板斜放,用铁钉与模板进行固定,防止发生滑移。

支撑架立杆横纵向间距900mm,水平杆步距1200mm。

4.3预应力空心楼板支撑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搭设支撑架时核对好暗梁位置,搭设时立杆布置前弹好暗梁中心线,立杆布置在暗梁下方,如立杆按模数搭设偏离暗梁大于200mm,需在暗梁下侧加设一排钢管承重立杆,并与满堂架体做可靠刚性连接。

支撑架在四周每5跨由底至顶增设连续双钢管剪刀撑;

架体横纵方向,每隔5排立杆设一排竖向连续钢管剪刀撑,剪刀撑必须与每根立杆连接;

架体与结构柱进行抱接,每根柱上抱接点间距3m,抱接钢管位于架体水平杆附近。

4.4其中二层顶板(8)~(11)/(C)~(H)轴、(8)~(11)/(S)~(X)轴、(13)~(16)/(H)~(S)轴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支撑架立杆横纵向间距900mm,水平杆步距1200。

架体构造加固措施同碗扣式脚手架,架体在10m位置设一层水平剪刀撑。

图九:

地下一层预应力空心板模板及支撑体系

图十:

预应力空心板支撑架与结构柱抱接图

三、质量要求:

3.1模板安装质量标准

根据本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质量要求,现浇结构模板允许偏差及检查办法见下表。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及检查办法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轴心位移

柱、墙、梁

尺量

底模上表面标高

±

水准仪或拉线尺量

截面模内尺寸

层高垂直度

层高≤5m

经纬仪或吊线、尺量

层高>5m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表面平整度

靠尺、塞尺

阴阳角

方正

方尺、塞尺

顺直

线尺

3.2质量保证措施

3.2.1根据城建集团总公司《施工技术交底管理办法》要求,模板施工前,由施工技术负责人组织,由技术负责人依据模板方案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的末端是施工队班组长,交底人和接受人履行交接签字手续。

3.2.2进行模板施工的操作人员要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丰富的施工经验,并达到本工种的三级工技术水平。

3.2.3多层板板面平整光滑,面板厚度误差≤±

1mm,配合模板使用的木方截面必须是矩形,误差±

1mm,制作定型模板时,接触板面的木方要刨光,用在施工面上的误差≤±

1mm,木方原材用东北落叶松。

3.2.4模板加工时所有切断面裁口,要求挂线上锯,下锯后刨平刨直,裁口必须刷901封口胶。

次龙骨立方,两接触面要进行细加工,保证高度一致,受力均衡。

3.2.5模板缝必须拼接紧密,达到清水混凝土效果。

3.2.6模板使用前必须喷脱模剂,脱模剂采用水溶性脱模剂,喷涂前必须将板面清理干净,等脱模剂干燥后方可使用。

3.2.7当梁跨度等于或大于4m时,模板应起拱,起拱高度为板跨度的2‰。

3.2.8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撑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撑面积。

3.2.9模板拆除前,必须有现场试验员提供的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并经技术负责人签字同意。

3.3顶板、梁模架拆除条件

3.3.1预应力空心板、梁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中混凝土强度达到100%;

3.3.2预应力空心板、梁内预应力筋张拉完毕;

3.3.3本层顶板、梁能够满足上部施工荷载要求;

3.3.4下二层顶板、梁支撑需待上部预应力筋张拉完毕;

3.3.5提交拆模申请,并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同意后方可拆除支撑架体系。

四、安全注意事项

4.1模板加工安全技术措施

4.1.1使用的木工机械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分机要做到一机一闸一保护。

使用前要对供电线路检查维修,以免漏电。

使用手动机械必须戴绝缘手套。

4.1.2电锯要有防护罩,锯沫、刨花要及时清运到指定的地点。

4.1.3木材堆放加工均设置足够的消防器材,严禁吸烟。

4.1.4现场动火必须严格遵守现场动火管理规定。

4.1.5加工时,必须遵守机械使用的规章制度,防止事故发生。

4.1.6模板应在木工棚中统一加工,木屑集中收集,统一处理。

4.2模板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4.2.1模板就位时,必须用钢丝绳锁扣将模板上端与墙体或节点主筋绑扎固定。

4.2.2支模时,先将有楼板一侧的模板安装就位,并带上穿墙螺栓,在另一侧模板就位时,预先穿过穿墙螺栓后再摘吊钩。

预先安装的穿墙螺栓数量不少于5道,并不得集中安装。

4.2.3支模过程中,如需中途停歇,必须将模板平放好。

4.3模板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4.3.1模板拆除时,应有专人指挥和切实的安全措施,并在下面标出工作区,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区,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处,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4.3.2拆模应分区按顺序拆除,禁止多组同时作业,相互干扰。

4.3.3拆模时,严禁在同一垂直面上操作。

数人同时操作时应科学分工,统一信号和行动。

4.3.4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配板设计的规定进行,遵循先支后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拆模时严禁硬砸、硬撬。

4.3.5拆除底模时,应设临时支撑,模板应逐块拆卸,不得成片松动和撬落,严禁大片模板坠落。

4.3.6拆模间隙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固定牢固,严防突然掉落、倒塌伤人。

4.3.7严禁站在悬臂结构上面敲拆底模。

4.3.8拆下的模板及时清理粘连物,涂刷脱模剂,分类堆放,拆除钉子,拆下的扣件及时收集管理。

4.3.9拆模时操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模板下面严禁人员逗留及行走。

高处作业,扎紧安全带,系于牢固处。

4.3.10每个工作区的模板全部拆除后,方准将模板、配件、支架等运出。

4.3.11模板拆除后要将模板上的朝天钉子取出或砸弯,以免扎脚。

4.4模板吊装及存放安全技术措施

4.4.1吊装前,检查吊装用绳索、卡具及每块模板上的吊钩是否完整有效,螺栓是否紧固,发现问题,必须立即整改。

模板吊钩采用Φ20钢筋,横穿模板上方方木龙骨(方木须提前打孔),两端与模板固定好,防止吊装时滑动。

4.4.2安装就位前,应对模板进行试吊装,全面检查模板和吊具的整体稳定性,确无问题后,按设计安装顺序吊装。

4.4.3吊装时应设专人指挥,统一信号。

4.4.4拆模起吊前,必须复查模板连接器、穿墙螺栓等是否拆净,在确无遗漏且模板与墙体、模板与模板完全脱离后,方可起吊。

起吊前,应注意检查模板是否与周围有刮兜的现象。

4.4.5模板起吊时,要垂直起吊、稳起稳落、严禁大幅度摆动或碰撞相邻模板或墙体。

4.4.6地面操作人员,在模板起吊时,必须离开模板2m以外。

4.4.7起吊时,吊绳与模板在同一平面,不得斜吊,严防大模板大幅度摆动。

4.4.8风力超过四级时,应停止吊装作业。

4.5脚手架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4.5.1所有操作架的操作面操作面做1.5m高护身栏杆,下设置200mm高挡脚板,站立面满铺脚手板。

脚手板与架小横杆须绑扎牢固。

作业面距离地面超过4m时,护身栏杆上挂密目安全网,操作面下1.0m处挂安全兜网。

4.5.2每块脚手板两端必须与小横杆绑牢,脚手板悬挑长度不得超过150mm,小横杆应放正绑牢,严禁出现飞跳板。

各种横杆最外端伸出扣件至少100mm。

4.5.3脚手架操作层必须满铺脚手板,并且铺平、铺稳,用8#铁丝两端与脚手架绑牢,不得有探头板、飞跳板等悬挑板。

防护架外立面满挂绿色密目网,用专用安全绳绑扎牢固。

4.5.4立杆应纵成线、横成方,垂直偏差不得大于架高的1/200。

立杆接长应使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根立杆接头应错开500mm,不得在同一步架内,立杆下应设纵、横向扫地杆。

立杆下垫通长方木。

4.5.5纵向水平杆在同一步内纵向水平高差不得超过全长的1/300,局部高差不得超过50mm。

纵向水平杆应使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的两根纵向水平杆接头错开500mm,不得在同一跨内。

横向水平杆应设在纵向水平杆与立杆的交点处,与纵向水平杆垂直,并位于纵向水平杆上方。

4.5.6搭设脚手架的基地要求,脚手架基地要求平整密实、质地均匀,立杆垫板要求与基地全面接触,禁止垫板架空。

4.5.7脚手架杆件应顺直,施工时对弯曲杆件应先调直,然后再使用,禁止使用弯曲杆件。

4.5.8脚手架须有专业架子工搭设,专业架子工须持有效证件上岗。

4.5.9搭设过程中要按搭设要求及时设置临时连墙杆,剪刀撑等,避免脚手架在搭设过程中发生偏斜或倾倒。

4.5.10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严格控制使用荷载,严禁材料堆放在操作防护架上;

严禁支撑架上集中堆放材料,超过支撑架的承受范围。

4.5.11严禁以下违章作业:

架子工搭设拆除架子时不戴安全帽、不挂安全带等;

直接利用脚手架吊运堆放重物;

作业人员攀架子上下;

任意拆除脚手架部件和连墙杆件;

在脚手架底部或近旁开挖沟槽等影响脚手架地基稳定的施工作业;

起吊构件和器材时碰撞或拖动脚手架;

架上作业人员及材料过于集中;

当立杆沉陷或悬空;

联接松动;

架子倾斜、杆件变形、脚手架上结冰等安全隐患出现时,在问题解决之前应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