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专题七 第1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683945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37.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部分 专题七 第1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一部分 专题七 第1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一部分 专题七 第1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一部分 专题七 第1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一部分 专题七 第1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部分 专题七 第1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一部分 专题七 第1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部分 专题七 第1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部分 专题七 第1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福建,1B)( ×

(5)用两种不同浓度2,4D溶液分别处理月季插条形态学下端,观察并比较扦插后的生根数,预期结果是低浓度2,4D处理的插条生根数总是更多(2010·

江苏,19④)( ×

(6)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通过预实验确定浓度范围可减少实验误差

(2013·

福建,4B)( ×

3.判断下列有关鉴定类实验的叙述

(1)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脂肪,应用的试剂是双缩脲试剂,预期的实验结果为脂肪颗粒被染成红色(2011·

新课标全国,6B)( ×

(2)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葡萄糖,应用的试剂是甲基绿,预期的实验结果为葡萄糖与甲基绿作用,生成绿色沉淀(2011·

新课标全国,6C)( ×

(3)鉴定蛋白质时,应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以后再加入待检组织样液中

四川,2D)( ×

(4)水浴加热条件下,蔗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2009·

江苏,21A)( ×

(5)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如下图)表明,Ⅳ为叶绿素a,其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2010·

四川,2B和2013·

广东,6A改编)( ×

(6)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中,在95%乙醇中加入无水Na2CO3后可提高色素的溶解度

重庆卷,3D)( √ )

4.判断下列有关模拟调查类实验的叙述

(1)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

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Δh,此时S1浓度大于S2浓度(2013·

江苏,27

(1))( √ )

(2)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发生率时,调查足够大的群体,随机取样并统计有助于减少实验误差(2013·

福建,4C)( √ )

(3)某城市兔唇畸形新生儿出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城市,研究这种现象是否由遗传因素引起的方法不包括对该城市出生的兔唇畸形患者的血型进行调查统计分析

江苏,8C)( √ )

(4)某城市兔唇畸形新生儿出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城市,研究这种现象是否由遗传因素引起的方法不包括对正常个体与畸形个体进行基因组比较研究(2010·

江苏,8A)( ×

(5)调查人群中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选择有遗传病史的家系进行调查统计

四川,2C)( ×

重点一 观察类实验

深度思考

 

(1)在上述实验中低倍镜和高倍镜的使用情况如何?

除上述实验外,还有什么实验中也用到了显微镜呢?

提示 上述实验中除了“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使用低倍镜即可外,其余均需要使用高倍显微镜;

还有“脂肪的切片法鉴定”、“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也用到了显微镜。

(2)在哪些实验中用到了盐酸?

各起什么作用?

提示 ①在“探究酶在不同pH下的活性”实验中,盐酸提供酸性环境。

②研究通过激素的调节过程中,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可能产生一种化学物质。

(3)分析下列相关实验中的取材问题

①在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为什么应注意观察呈正方形的根尖分生区细胞?

提示 呈正方形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而呈长方形的细胞可能是伸长区或成熟区的细胞,没有分裂能力。

②在观察减数分裂实验中为什么不宜选择动物的卵巢和植物的雌蕊?

提示 因为雄配子的产生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更易观察到减数分裂。

③为什么应选取成熟的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

提示 因其含有中央大液泡。

对位训练

1.下面是5位同学在显微镜观察实验中的具体操作,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

甲:

用凹面镜对着光源以增大视野的亮度

乙:

用卫生纸擦目镜

丙:

使用低倍镜找不到细胞,于是立即换上高倍镜期望能快速找到

丁:

使用高倍镜已经看到细胞,但有些模糊,于是调节细准焦螺旋

戊:

发现被观察对象位于视野左下角,为将其移向视野中心,将玻片移向右上角

A.甲、乙、丙B.乙、丁、戊

C.甲、丁D.甲、戊

答案 C

解析 乙应该用擦镜纸擦目镜;

丙使用低倍镜找不到细胞,换上高倍镜更看不到;

由于显微镜中的像为倒像,因此戊中应将玻片移向左下角。

重点二 鉴定提取类实验

【深度思考

 

(1)斐林试剂能否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为什么?

提示 不能,因为用于蛋白质鉴定的双缩脲试剂B液是0.01g/mL的CuSO4溶液,两种试剂的本质不同,斐林试剂本质是新制的Cu(OH)2,故应将甲液和乙液混匀后使用,而双缩脲试剂的本质是碱性条件下的Cu2+,故应先加A液造成碱性环境,再加B液摇匀使用。

(2)脂肪的鉴定是否一定要借助显微镜?

提示 不一定,因为脂肪的鉴定有两个方案,可磨碎后试管内鉴定,肉眼观察即可,也可做切片借助显微镜观察。

(3)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有何区别?

提示 前者用无水乙醇提取法,原理是色素能够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而后者用纸层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的快;

反之扩散的慢。

2.小麦种子萌发时产生的淀粉酶可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葡萄糖等。

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左右(此时产生淀粉酶的速度最快)。

取适量小麦种子在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分别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制成提取液Ⅰ、提取液Ⅱ。

取3支试管,编号为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然后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如图所示)。

45℃水浴保温5min,然后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观察3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分别是(  )

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C.甲、乙都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D.甲、乙都呈砖红色(乙的颜色比甲深),丙呈蓝色

答案 D

解析 本题将还原糖的鉴定与酶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进行考查,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知识方面需要知道淀粉酶可以将淀粉水解成麦芽糖、葡萄糖等,且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麦芽糖、葡萄糖等还原糖可以用斐林试剂来鉴定,还原糖的量越多则砖红色越深。

图中的甲和乙属于实验组,丙属于对照组,且甲和乙之间可以相互对照。

由于丙中没有淀粉酶,所以不会出现还原糖,故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时只呈现斐林试剂的颜色——蓝色。

甲和乙都加入了淀粉酶,但由于乙试管中淀粉酶浓度大,故产生的还原糖的量大于甲,因此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时,乙的砖红色要比甲的深。

重点三 探究类实验

实验名称,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差,漏斗玻璃管液面的上升高度,半透膜的种类、开始时的液面高度、温度等条件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不同温度(至少三种),酶的活性(加碘液后溶液颜色的变化),pH、底物量、酶量、试管的洁净程度、反应时间、操作程序等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不同pH(至少三种),酶的活性(气泡的数量或带火星的卫生香燃烧的猛烈程度),温度、底物量、酶量、试管的洁净程度、反应时间、操作程序等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氧的有无,CO2生成量(澄清石灰水的混浊程度);

酒精的产生(用酸性重铬酸钾检测),葡萄糖溶液的量和浓度、石灰水的量、温度、pH、锥形瓶的洁净程度等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扦插枝条的生根数量或长度,实验材料的一致性、生长素类似物浓度的准确性、处理时间的一致性等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时间,酵母菌种群数量,培养液的成分、培养条件、空间等

 

(1)完整的实验设计一般包括实验题目、______、________、实验观察和收集数据、分析、推论、评价、交流等。

(2)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为:

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完成实验→分析数据,____________→交流、表达和再探究。

(3)设计探究类实验时要遵循三大原则:

科学性原则、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________,生物学实验中常涉及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一般程序:

____________→设置对照→条件处理→观察比较→____________。

提示 

(1)假设 预期 

(2)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得出结论 (3)对照原则 单一变量原则 (4)变量 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5)分组编号 得出结论

3.实验中的变量主要有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下列控制无关变量的操作错误的是

(  )

A.验证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的实验中,首先将实验植物做饥饿处理

B.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的实验中,先将每一组温度控制在37℃

C.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将叶片的一半用黑纸包住

D.探究唾液淀粉酶最适温度的实验中,每一组都加入等量的淀粉

解析 验证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的实验中,将实验植物做饥饿处理,避免植物自身原有的有机物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属于控制无关变量的操作,A正确;

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的实验中,将每一组温度都控制在37℃,是控制无关变量温度对实验的影响,B正确;

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将叶片的一半用黑纸包住,这是设置自变量,不是控制无关变量,C错误;

探究唾液淀粉酶最适温度的实验中,每一组都加入等量的淀粉,淀粉的量也影响实验的结果,需要控制,D正确。

重点四 调查类实验

4.下列有关调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一组是(  )

答案 B

解析 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要选择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选择患者家系,A正确;

种群密度调查对植物常用样方法,注意事项是随机选取相同大小的样方,统计种群密度平均值,对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B错误;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用抽样检测计数的方法,取样之前试管要轻轻振荡使酵母菌混合均匀,保证实验结果准确,C正确;

调查某农田中的田鼠种群密度,采用标志重捕法,标记物与标记方法不能影响动物的正常生命活动,调查区内没有较多的个体出生与死亡,标记与被标记个体被捕获的概率相等,D正确。

网络小结

1.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观察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可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代替表皮细胞

B.用碘液检验淀粉

C.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完全相同,但用法和用量均不相同

D.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可以检测酵母菌无氧呼吸是否产生酒精

解析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大液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A错误;

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和乙液(0.05g/mL的CuSO4)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和B液(0.01g/mL的CuSO4)的浓度不同,用法与用量也不同,C错误;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用于检测CO2,D错误。

2.(2013·

广东卷,6)以下为某兴趣小组获得的实验结果及其分析,正确的是(  )

解析 A中层析后色素在滤纸条上的排列顺序由上至下分别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因此Ⅳ表示叶绿素b,A错误;

细菌分解纤维素后,会形成一个透明圈,透明圈越大,细菌分解能力越强,因此细菌Ⅲ的分解能力最强,B正确;

C图中染色体清晰可见,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为有丝分裂中期,C错误;

D设置不同的条件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催化能力的强弱,其目的是验证酶的高效性,D错误,因此答案为B。

3.(2013·

江苏卷,21)在1、3、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蒸馏水,2、4、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然后在1~4号试管中适量滴加斐林试剂,5、6号试管中合理滴加双缩脲试剂,摇匀。

预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多选)(  )

A.1、3、5号试管内都呈蓝色

B.3组实验中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相同

C.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其余试管内都呈蓝色

D.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6号试管内呈紫色

答案 AD

解析 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都为蓝色溶液,而蒸馏水不会与其发生颜色反应,A正确;

斐林试剂与还原糖的颜色反应需要水浴加热的条件,B错误;

6号试管因蛋白质存在而呈现紫色,C错误、D正确。

4.(2013·

江苏卷,23)为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多选)(  )

答案 ACD

解析 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都受温度的影响,故实验①不合理;

温度影响淀粉酶的活性,但不影响淀粉的分解,通过碘液可检测淀粉的量,故实验②合理;

蔗糖酶对淀粉不起作用,故实验③不合理;

斐林试剂中有碱性物质,会影响实验溶液的pH值,且鉴定时需要水浴加热,改变了实验温度,故实验④不合理。

5.(2013·

重庆卷,3)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马铃薯块茎捣碎后的提取液可检测出蛋白质

B.光学显微镜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

C.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

D.在95%的乙醇中加入无水Na2CO3后可提高色素的溶解度

解析 马铃薯块茎中也含有蛋白质,A项正确;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用光学显微镜就可以观察到,B项正确;

酵母菌细胞无论是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都产生CO2,不能以是否产生CO2作为判断细胞呼吸类型的方式,C项错误;

无水Na2CO3可以与95%的酒精中的水分子结合生成10H2O·

Na2CO3,提高乙醇纯度,有利于色素的溶解,D项正确。

6.(2013·

福建卷,4)下列为减少实验误差而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  )

解析 预实验是在进行正式实验前先设计的一组浓度梯度比较大的探索实验,要减少误差,就要在预实验的基础上缩小浓度梯度进一步实验。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是关于酒精的鉴定及酒精在相关实验中运用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1∶1)混合液对洋葱根尖进行解离

B.在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可用无水酒精作为提取剂提取色素

C.在碱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溶液鉴定酒精,溶液颜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

D.用苏丹Ⅲ染液鉴定花生子叶中的脂肪时,需要用酒精洗去浮色

解析 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溶液鉴定酒精,现象是溶液由橙色变为灰绿色。

2.下列四项是对有关混合液在适宜条件下发生反应后现象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解析 淀粉酶将淀粉水解,因此混合液遇碘液后不变蓝色,A错误;

由于蛋白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因此混合液可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B正确;

淀粉酶不能使蔗糖水解,因此混合液遇斐林试剂后无颜色反应,C错误;

脂肪酶将脂肪水解,因此混合液遇苏丹Ⅳ染液后无颜色反应,D错误。

3.如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与观察,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b过程的主要目的是洗去盐酸,避免其对染色的影响

B.a过程时间太久会使根尖过于酥软,难以制片

C.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一个细胞连续的分裂过程

D.在低倍镜下找到清晰的物像后,可以换用高倍镜继续观察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二:

一是正确识别图中字母表示的含义;

二是实验中解离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a~e过程分别表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和观察。

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解离液,以便染色,A项正确。

解离时间不能太久,否则解离过度导致根尖过于酥软,难以制片,B项正确。

由于在解离过程中细胞已经被杀死,所以用显微镜观察时看不到一个细胞连续的分裂过程,C项错误。

为了更清晰地看到染色体的数目、形态和分布,要用高倍镜进行观察,D项正确。

4.如图甲为渗透作用装置吸水示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图丙表示成熟植物细胞在某外界溶液中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甲中渗透作用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

有半透膜c及a与b之间具有浓度差

B.图乙中液面不能一直上升的原因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浓度相等

C.图丙中③④⑤组成原生质层

D.如果丙细胞没有细胞壁支持,置于清水中也会发生吸水涨破的现象

解析 本题结合渗透作用的原理、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等综合考查物质跨膜运输实例方面的知识。

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有二——半透膜及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A项正确。

图乙表示的是图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液面不再升高时,通过半透膜进出渗透作用装置的水分子相等,这时液体压强和浓度差的作用达到了平衡的状态,但b溶液的浓度应大于a溶液的浓度,B项错误。

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了原生质层,C项正确。

植物细胞在吸水状态下没涨破的原因是有细胞壁的支持作用,如果破坏了细胞壁则植物细胞吸水之后也会涨破,D项正确。

5.如图为某同学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作为实验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基本操作步骤。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第二次观察(d)和第一次观察(b)形成对照,第三次观察(f)和第二次观察(d)形成对照

B.该实验用显微镜主要观察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位置、液泡的颜色和大小等

C.如果将蔗糖溶液换成浓度适宜的KNO3溶液,则可以省略e过程

D.增大蔗糖溶液的浓度实验效果会更明显且不影响细胞的活性

解析 解答本题要清楚每一步骤的操作方法及目的,尤其是显微镜观察的指标及溶液种类和浓度对该实验结果的影响。

图中共有三次用显微镜观察,观察的指标主要是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位置、液泡的大小和颜色等,三次观察形成对照,可了解是否发生了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复原,A、B项正确。

如果将蔗糖溶液换成浓度适宜的KNO3溶液,由于在细胞失水的同时,不断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获得K+和NO

,两方面的因素都导致细胞液浓度升高,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开始吸水,从而出现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的现象,C项正确。

如果蔗糖溶液浓度过大,会导致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D项错误。

6.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对相关试剂的使用情况如下表所示(“+”表示使用,“-”表示未使用),其余操作均正常,他们所得的实验结果依次应为(  )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

C.④②③①D.③②①④

解析 由表可知,甲同学加的溶剂为水,而不是有机溶剂无水乙醇,色素不溶于水,因而提取不到叶绿体中的色素,所得结果应为②;

乙同学的操作正确,所得结果应为④,即自上而下依次出现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且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较多;

丙同学尽管使用了有机溶剂无水乙醇,可以提取到色素,但由于未加CaCO3,叶绿素可能被破坏,因而下边的两条色素带比正常的窄,所得结果应为①;

丁同学未加SiO2,可能研磨不充分,导致各种色素的提取量均少于正常水平,所得结果应为③。

7.如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实验装置,锥形瓶装有正常生长的酵母菌及足量培养液,试管装有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从阀门通入的空气已去除CO2,实验过程中其他条件适宜。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打开阀门进行实验,探究温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的影响,则通入锥形瓶的O2属于无关变量

B.若关闭阀门进行实验,在酸性条件下,可用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锥形瓶的培养液中是否有乙醇生成

C.若打开阀门,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试管溶液颜色变化所需的时间越短,则表明酵母菌在所处温度下的有氧呼吸越旺盛

D.若关闭阀门,以乳酸菌代替酵母菌进行实验,试管中溶液颜色由蓝变绿再变黄

解析 仔细观察实验装置可以看出,可以控制的是阀门和水温。

通过控制阀门可以使装置中始终有氧气或无氧气,改变水温可以探究温度对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影响。

若探究温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的影响,则温度属于自变量,有氧呼吸速率为因变量,其他变量属于无关变量,A项正确。

关闭阀门后,酵母菌可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产生的乙醇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进行检验,B项正确。

试管中的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颜色变化速率可以检验CO2产生的速率,反应速率越高则表明装置所处的温度下有氧呼吸越旺盛,C项正确。

由于乳酸菌无氧呼吸不能产生CO2,所以试管中的溶液颜色不会发生变化,D项错误。

8.下列关于实验材料或调查对象的选择,合理的是(  )

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过氧化氢溶液

B.观察染色体数量变化——蝗虫精母细胞

C.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层析液

D.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多个患者家庭

解析 高温使过氧化氢分解,因此不能判断过氧化氢分解速度的变化是由什么引起的;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用酒精;

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对某地区的群体进行调查而不是在患者家族中调查。

9.四位同学在进行课题研究时,所采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甲同学用无水乙醇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

B.乙同学用洋葱鳞片叶表皮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

C.丙同学用X射线照射植物幼苗诱导基因突变

D.丁同学在色盲家庭中调查并计算色盲发病率

解析 用无水乙醇可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要用根尖生长点细胞,调查并计算色盲发病率要在普通人群中进行,用X射线照射植物幼苗可诱导基因突变,正确选项为C。

二、多项选择题

10.合适的实验材料和试剂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有关实验材料或试剂选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苏丹Ⅲ给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后,用蒸馏水洗去浮色,制成装片

B.通过杂交实验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