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复习题第四部分区域地理第十八章中国地理第2节中国人文地理广东专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674757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4.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复习题第四部分区域地理第十八章中国地理第2节中国人文地理广东专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地理复习题第四部分区域地理第十八章中国地理第2节中国人文地理广东专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地理复习题第四部分区域地理第十八章中国地理第2节中国人文地理广东专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地理复习题第四部分区域地理第十八章中国地理第2节中国人文地理广东专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地理复习题第四部分区域地理第十八章中国地理第2节中国人文地理广东专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复习题第四部分区域地理第十八章中国地理第2节中国人文地理广东专版Word文件下载.docx

《地理复习题第四部分区域地理第十八章中国地理第2节中国人文地理广东专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复习题第四部分区域地理第十八章中国地理第2节中国人文地理广东专版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复习题第四部分区域地理第十八章中国地理第2节中国人文地理广东专版Word文件下载.docx

①为新疆,主要少数民族为维吾尔族,②为广西,主要少数民族为壮族,③为台湾,主要少数民族为高山族,④为云南,主要少数民族为傣族。

答案:

D

读以下中国四个省(市)粮食总产量、人均粮食和人均耕地比较表,完成下列各题。

  项目

粮食产量(百万吨)

人均粮食(吨/人)

人均耕地(公顷/人)

地区  

水稻

小麦

玉米

0.2

15

0.8

0.18

18

2.5

0.5

0.06

3.5

23

13

0.08

0.1

0.7

0.04

全国

/

0.4

0.03

2.与表中甲、乙、丙对应的省(市)分别是(  )

A.江苏、山东、广东B.北京、吉林、江苏

C.吉林、江苏、山东D.广东、北京、吉林

3.与全国相比,丁地区的人均粮食和人均耕地的关系有特殊性,其主要原因是

(  )

A.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大B.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大

C.耕地面积逐渐减少D.人口增长较快

第2题,读表格,甲省人均粮食多,人均耕地较高,说明地广人稀,且玉米产量最高,判断是吉林省;

乙省水稻产量最高,人均粮食、耕地少,应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判断是江苏省;

丙省小麦产量最高,其次是玉米,应位于北方温带地区,对应省是山东,所以C对。

第3题,读表格,丁地人均耕地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粮食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粮食播种面积少,导致产量低,由此推测是因为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大;

中数据不能显示耕地面积减少和人口增长情况。

2.C 3.A

下图为我国棉花的两大优势生产基地及两地气温降水资料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该农产品的集中产区,在甲基地呈点状分布,在乙基地主要成片分布。

形成这种分布差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水源、地形B.气候、土壤

C.交通线、市场

D.劳动力、土

5.与乙基地相比,甲基地棉花生产最明显的优势是(  )

A.耕地面积大B.热量条件好

C.光照条件好D.机械化水平高

第4题,甲地气候干旱,棉花生产分布于绿洲上;

乙地位于平原地区,棉花产地集中连片。

第5题,新疆气候干旱,光照充足是棉花生产的最大优势。

4.A 5.C

综合发展指数是对某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科技等方面测量的综合性指数,数值越高,发展水平越好。

读“我国2000年及2008年农村综合发展指数状况”图,完成6~7题。

6.八年来,中部地带农村综合发展指数变化不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

①鄂 ②湘 ③冀 ④晋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7.促进内蒙古农村综合发展指数提升的主要原因是(  )

①粮食生产大幅增加 ②城乡一体化发展成绩突出 ③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④农业优惠政策积极扶持

第6题,比较两图农村综合发展指数,找出变化不大且属于中部地区的省份,即可得出

结论。

第7题,结合内蒙古所处位置,该省区农村综合发展指数提升主要依赖于生态环境改善和国家政策支持。

6.A 7.C

读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的“城市化战略格局示意图”,完成8~9题。

8.据图可知(  )

A.东部沿海地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第一级阶梯城市分布较密集

C

.主要城市化地区多沿交通线分布

D.乡村人口

将大规模流向东南沿海城市

9.在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

①特大城市急剧增加 ②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③耕地资源日益减少 ④城市规模不断缩小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主要城市化地区多分布于交通线两侧。

第9题,区域城市化的发展会占用大量耕地,并产生大量废弃物,使环境问题加剧。

8.C 9.C

  (2014·

南京市二模)十二五规划提出,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读以下我国农业主产区战略布局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关于各农业主产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粮食单产最高的是甘肃新疆主产区

B.土壤最肥沃的是黄淮海平原主产区

C.光热条件最好的是长江流域主产区

D.复种指数最高的是华南主产区

11.优化农业产业布局,重点发展优势产区的意义是(  )

①提高市场竞争力 ②推进规模化经营 ③提高专业化水平

④改善主产区农田生态环境

A.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第10题,复种指数等同于一年几熟,热量条件越好的区域,复种指数越高,图中华南主产区热量条件最好,复种指数最高。

第11题,优势产区发展专业化生产,可以提高专业化水平、推进规模化经营,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大规模生产不利于农田生态环境的改善,故B项正确。

10.D 11.B

二、综合题(共56分)

12.(2014·

佛山市一模)(28分

)近年来,呼包鄂城市群依托矿产、能源优势而高速发展,被誉为内蒙古的“金三角”地区。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5)题。

材料一 呼包鄂城市群示意图及两大城市群竞争力对比。

核心城市影响度/%

公路网密度/(×

10-4km·

km-2)

城市化水平/%

城市群   

呼包鄂城市群

31.75

0.37

51.14

京津冀城市群

35.64

0.83

59.04

材料二 2013年中国第五届光伏产业大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

呼和浩特硅矿、土地等资源丰富,为此政府提出光伏产业“哑铃型”发展规划,即大力发展上游和下游产业,努力打造“中国硅都”。

(1)材料一图示区域冬春季沙尘暴多发,其形成的主要天气系统是________________;

包头位于河套平原,形成该平原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2)在呼包鄂城市群体系中,级别最高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整个城市群的产业结构目前以第______________产业为主,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限制性自然条件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3)呼包鄂三市共同的轻工业部门是__________________,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4)呼和浩特市光伏产业提出“哑铃型”发展规划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8分)

 

(5)为了提高呼包鄂城市群的竞争力,请提出合理的建议。

(1)题,沙尘暴是由冷锋引起的,河套平原为流水沉积作用形成。

(2)题,呼包鄂城市群体系中,呼和浩特为省区首府,级别最高。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城市群以工业为主,为第二产业。

呼包鄂城市群位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附近,降水较少,水资源成为它们发展的限制因素。

第(3)题,轻工业主要是生产生活用具的工业生产部门,重工业主要是生产工具的工业生产部门。

三个城市

工业共同的有能源工业、化学工业和纺织工业,其中纺织工业为轻工业。

该地区以我国畜牧业为主,毛为该地区纺织工业的原料,影响其分布因素为原料。

第(4)题,“哑铃型”发展规划即发展上游和下游环节,附加值高的产业,结合材料呼和浩特市具备条件。

第(5)题,从表中可见呼包鄂城市群与京津唐城市群相比,核心城市影响程度、公路密度、城市化水平较低,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分析,加上呼包鄂城市群本身的优势就可以了。

(1)冷锋 流水沉积(堆积)作用。

(2)呼和浩特 二 水源不足(短缺)

(3)纺织工业 原料。

(4)发展上游和下游环节,附加值高;

硅矿储量丰富,生产原料充足;

能源丰富,为晶体硅提纯提供电力;

降水少,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光伏发电条件好;

土地面积广,低价便宜。

(5)提升核心城市(呼和浩特)的辐射带动作用;

依托资源优势,促进特色产业的升级;

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促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发展第二、第三产业,提高城市化水平。

13.(28分)我国在黄河三角洲打造高效生态经济区,该生态经济区包括山东东营市、滨州市全部及潍坊市、德州市、淄博市、烟台市部分地区,约占山东全省面积的六分之一。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5)题。

材料一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示意图。

材料二 寿光市享有“中国蔬菜之乡”的美誉,是我国冬季蔬菜大棚生产的发源地。

该地蔬菜大棚排风口通常设于东西两侧。

材料三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三大产业增加值和同比增长图。

(1)黄河三角洲成因上属于________________地貌;

近年来,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减慢,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监测三角洲面积的变化,可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河三角洲土壤盐碱化现象较突出,其自然原因有_______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分析塑料薄膜大棚具有保温作用的原理和寿光大棚排风口不设南北两侧的原因。

(4)据材料三,描述黄河三角洲经济区该时段内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

(5)试分析黄河三角洲经济区应如何加强区内、区外的联系与合作。

(1)题,黄河三角洲是黄河泥沙堆积形成。

近年来,由于重视加强了植被的保护,中游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较好,输沙量

减少,导致三角洲面积增长缓慢。

对三角洲面积进行监测,可利用RS技术。

(2)题,从自然因素角度看,黄河三角洲地区地势低洼,海水易入侵,导致土壤盐分含量大,造成盐碱化。

这里的气候旱季蒸发旺盛,地势低洼地区,旱涝频繁,发生洪涝时地下水位上升,水分蒸发,盐分聚积地表,形成土壤盐碱化。

从人类活动方面看,人类农业生产中的不合理灌溉,也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壤盐碱化。

第(3)题,塑料薄膜能让太阳短波辐射透射进入,而地面长波辐射却不能穿透塑料薄膜散失,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大棚里。

起到了温室的作用。

不在南北两侧设排风口,因为我国是季风气候,冬季盛行西北季风,这样可以避免冷空气从北面侵入,影响大棚生产的效益。

第(4)题,读材料三图,第一产业产值增加最少,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增长较多,所以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提高。

第二、第三产业同比增长速度较快。

第(5)题,黄河三角洲经济区要加强区内、区外的联系与合作,首先要对全区进行整体规划与布局,协调区内分工合作。

其次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区内外联系,加强区域间技术及经济交流。

第三要突出本区产业优势,加强国内外推广,寻求合作发展。

(1)流水堆积 上游来沙量减少(或中游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较好,输沙量减少) RS

(2)地势低洼,海水易入侵(或旱涝频繁,发生洪涝时地下水位上升,旱季蒸发旺盛,盐分聚积地表) 不合理灌溉

(3)原理:

塑料薄膜能让太阳短波辐射透射进入,而地面长波辐射却不能穿透塑料薄膜散失,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大棚里。

原因:

避免冷空气从北面侵入。

(4)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提高;

(5)全区整体规划与布局,协调区内分工合作;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区内外联系;

加强区域间技术及经济交流;

突出本区产业优势,加强国内外推广,寻求合作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